刘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建议”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我们非常重视您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郑州市共创建职业院校128所(地方高职院校21所,中职学校82所,技工学校25所)。在校生规模达在校生56万余人,年均毕业生10万余人。全市共成功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4所,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10所、特色院校30所。郑州市职业教育以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全市职业教育院校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水平普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集约发展、区域联动、中高职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推进状况
(一)整体概况
近年来,郑州市职业教育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16字方针,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深入推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成立了1所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单位,8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0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56个校内实训基地,13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二)成立郑州市行指委
郑州市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简称“合促委”),建立起由政、校、行、企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全方位、高层次的校企合作领导组织架构。已经成立了汽车、电子商务、电子电工、物流、服装、工艺美术、信息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卫生、营销共10个郑州市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并授权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等10所学校为行指委秘书长单位。行指委的成立,使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与合作更加密切,极大的促进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三)加强郑州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郑州市共建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56个,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1300余个,以宇通公司、格力电器、香港跨世纪集团为代表的20家企业被命名为优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郑州市有7所学校获批2017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学校积极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创设 “产学研相结合” 的全真教学环境,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场地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环境下的岗位实践。通过“引企入校”, 建设“校中厂”,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学、研、训、赛一体化发展,推动实训基地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目前市教育局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项目,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推进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自2017年起,郑州市教育局每年确定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与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经过实践,逐步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市共有试点单位8所,有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通过试点,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教学、生产实践、能力养成、技能提升的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五)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深化校企合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共有890名教师通过省“双师型”教师认证,不能满足当前职业发展的需要。自2016年起,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实施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面向企事业单位动态聘请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截至2018年7月共聘请特聘兼职教师283人次。还实施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遴选一批优秀企业作为教师培训实践基地,资助中职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计划到2020年,累计资助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不少于600人次。截至2018年7月,郑州市教育局共组织310名教师参加下企业实践,对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针对建议下一步重点工作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等方式,开展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例如,行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愿望不强,主动性不够,一些校企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还流于形式,这些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
在提案中,您列出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内在动力不足的原因,将问题分析的非常透彻,还提出关于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建议,这些正契合我市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需要。
加强校企有效合作、深度融合,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迫切任务,也同步推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培养产业企业所需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引校进厂、引厂进校、校企联办等教育合作形式,支持职业院校举办生产性实训基地。但因为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造成引企入校难,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结合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实际,以及您的建议,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建议:
一是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考核体系,科学设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国有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指标,为引企入校打开制度屏障;二是将加强校企合作、实训中心建设列入对政府的督导评估体系;三是制订完善工学交替学生工伤保险制度,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对工学交替期间企业所产生的成本损耗进行补贴,减免企业税收并建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调动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
再次感谢您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同时也希望您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事业,谢谢!
2018年1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