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老旧片区提质工作的几点建议

索 引 号:K24275231/2019-00027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中原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关 键 词:政协提案
文    号成文日期:2019-02-21发布日期:2019-03-01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关于城市老旧片区提质工作的几点建议

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不断的推进,国家对于关系民生福祉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如何提升城市宜居度,“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成为破解当前土地资源短缺、缓解管理困局的不二选择。201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开始推进百城提质建设工作,2018年3月2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大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公布,表明城市建设工作原则上将以综合整治提升为主,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改造。

中原区位于郑州市西部,工业基础雄厚,常住人口约为76万人,是郑州市老旧小区最集中,存量最大的行政区之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单位制住区的典型代表。作为体量庞大、分布形式密集的既有城区,构成它的独立居住区块在建成之初拥有着相对完整、满足当时人居需求的便利生活系统。这种生活系统作为上个时期人口居住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居住的始终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更新改造,设施陈旧破败,成为了城市的一道“旧疤痕”。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诉求,此类单位制的住区亟待更新改造。为此建议:

一、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导向城市发展

目前我们都在提出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以往城市的粗放式管理根源于基础设施导向的单一性,导致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功能及设施时的缺位,城市以往基础设施的基础概念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概念,城市整体功能结构单一,服务设施不全,城市品位不高,文化特色不足,城市缺乏丰富内涵和美丽特点,以致于今天我们不得不花巨大的精力去投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提升上,因此城市建设从根源上要引入绿色基础设施为导向城市发展的理念,把生态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韧性基础设施纳入到基础设施框架中来,例如芝加哥城市出台的公共政策,把城市艺术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每一个街角公园和建设项目需配建一建公共艺术品。

二、树立微改造理念

基于“城市双修”背景下,对社区需要进行多维度思考。其内涵在于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推动城市面貌、人居环境的正向发展。从小区最基础的民生问题入手,通过生态重整、设施重构、文化重铸、场所重铸、交通重整的城市修补的思路去更新整治,从而达到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目的。改造后的小区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居民对改造效果非常满意。微改造使小区避免大拆大建同时也带动了管理机制的升级,使整个仰忠社区的面貌由内而外的发生了变化。

坚持问题导向是微改造的关键

具体改造策略:

1、在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方面。1.对影响使用的破损老旧管道进行维修,建筑立面设雨水管等;2.采用挂墙敷设、集中拉挂的方式整理“三线”,楼道内通信光缆统一敷设槽盒,使其整齐美观;3.设置门禁系统(含大门及楼栋),合理布局室外消防设施、社区宣传栏、活动设施、垃圾收集点。 

2、建筑提升方面,首先拆除违章建筑及商业网点,保障公共区域不被私自占用。将贩售蔬果的摊位移至专门贩卖点,规范运作。其次,对建筑物外墙、小区围墙进行修补、清洗及粉刷,空调外挂机外加统一格栅。最后,对日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防盗网, 进行加固及刷防腐防锈漆,保持居住区原有的居住功能和整体形态 。

3、道路交通提升方面首先打通生命通道,修缮破损路面,根据现状建议实行单行方案;其次优化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布局,梳理路边停车,增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空间,规范楼间停车、增设非机动车集中充电车棚;若改造后允许外来车辆停放,还能为小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最后,设计一套合理的标识系统,包括道路标识和楼栋及公共设施标识等。

4、景观绿化提升方面梳理宅间绿化空间,对中心活动区的现有绿地进行合理修补和维护,形成明确的轴线广场,同时为宅间绿化规划出场地,建议居民自发种植蔬菜花木,认领维护。

以上的措施不仅将居民的日常活动演变为一种生活景观,更满足了老旧小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培养了居民 “共管”“共护”的意识,为日后社区的养护提供良性的发展。

三、各项机制的革新与调整

微改造的另一重要方向在于社区管理和运营机制的提升。

将小区现状问题进行收集整合,制定初步的分级整改措施,根据居民意见进行选取实施,居民的参与达成了社区共识,建立了有效合理的生成机制。在获得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后,鼓励居民及获利的小商业主参与到微改造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居民占有主动权,根据意愿,可对部分项目进行自主出资建设,例如暖气、燃气的入户改造和加设电梯等,这样就形成了多元的建设机制。

可将小区按片区划分,居民推选社区领袖进行“自治共管”,支持积极组织开展小区文化历史展示活动,与新老居民共同见证小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增加社区活力与凝聚力,为和谐社区的打造提供交流机会和参与平台。

共同参与共同缔造管理机制的介入目的在于激活老旧小区长效维护共同发展的能动性,透过微改造手段,使更新过后的老旧片区,从物质空间角度和人文角度都得以延续。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