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747445809/2019-00006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中原区人民政府关 键 词:工作报告
文    号成文日期:2019-03-02发布日期:2019-03-14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2日在中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中原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李晓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郑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务实重干,克难攻坚,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70.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0.8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1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1:27.59:72.4。
  (一)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不断深化“加快建设生态中原、文化中原、活力中原、幸福中原,开启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新征程”发展思路,坚持以城市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保障,力求实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的高度融合、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发展重点更加突出。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确定了以节能环保研发设计为主的科技服务业、以家居纺织服装为主的都市型工业、文化创意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和总部经济等“4 1”主导产业;从产业发展、功能整合、空间梳理、风貌协调、交通优化等五个方面对城市建设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把控,努力实现城市功能复合、产业发展有序、空间风貌协调。发展载体更加坚实。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依托重点产业项目,优化确定了须水河片区等“六片两园”重点产业片(园)区,按照“六明确”工作要求,统筹推进规划设计、拆迁清零、土地供应、项目审批、招商运营等五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片区建设。发展保障更加有力。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梳理确定了产业发展、开放创新等六大类项目台账,建立了定期观摩点评、大督查、大考核机制,实施项目服务专员、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深入开展“高质量高效率项目建设攻坚战”,督促项目建设进度,着力解决瓶颈问题,形成了紧盯目标、合力攻坚的项目建设氛围,以重点产业片区为阵地,以核心产业项目为抓手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步子越走越稳、路子越走越宽。
  (二)牢牢抓住关键载体,重点产业片区建设全面展开。须水河片区,须水镇总体规划修编顺利推进,《项目用地规划方案》《产业落位计划》编制完成;须水河上游绿地拆迁清表1830亩,开挖土方500余万立方米;马庄、白寨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须水河滨水景观提升和水源工程开工建设;首批土地顺利摘牌。“四个中心”周边片区,中央文化区北部片区(一期)控规已批复,九曲莲湖周边区域、东九州坊产业策划方案编制完成;汽配大世界拆除等一批制约项目推进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轨道交通第二调度中心、万豪商务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央文化区“四个中心”基本完工,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贾鲁河片区,一期商业规划已确定,二期产业布局、规划方案正修改完善;以产业核心区拆迁清零为重点,拆除各类附属物近40万平方米;南水北调运动公园已开工,首批安置房正加快建设。二砂文化创意园片区,二砂文化创意园项目,城市设计、控规调整方案通过市政府审批,搬迁清租全部完成,项目起步区已开工,招商工作同步推进。郑煤机(芝麻街1958)双创园项目,产业定位、城市设计基本完成;首开区改造工程已启动,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河南分院等10余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项目,可研报告已批复,主体开始修复。纺织服装片区,围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八大业态,编制了概念性规划方案;国际著名设计师集成馆、国内知名设计师集成馆投入运营,设计师大厦众创空间运行良好,电子商务大厦和企业总部大厦内装、招商同步启动;锦艺国际轻纺城三期建成投用。家居片区,一期全面复工,新开工面积19.6万平方米,在建31万平方米;国际建材MALL开业运营,新开业面积26万平方米,累计开业面积62万平方米;二期产业策划、控规调整方案编制完成。科研设计园,中机六院高科技信息产业园(一期)开始内部装修,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项目正办理土地供应手续,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等10余家甲级资质以上设计院或区域总部已落户。环保产业园,环保产业发展三年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园区概念性规划正在编制;同济大学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投入运营,绿色污水处理厂等5个课题研究已启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实验室投入使用;引进河南天辰环保等10家行业引领型企业,全区新注册节能环保类企业近百家。
  (三)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恒大商务中心土地已摘牌,大中原物流港入驻品牌汽车销售企业30余家,奥体城游乐中心开始桩基施工;领秀服饰、云顶服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名单(2018)》;领秀服饰、逸阳服饰分别获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央文化区获批“河南省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中原特色商业区继续保持“河南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称号。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中原环保开展跨界并购,逐步完善环保产业链;促成中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省交通设计研究院强强联合,申报综合甲级资质;完成广州无线电集团与欧丽集团重组,积极注入新业态;推动天辰环保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加快上市进程;启动国创公司与深圳星河混改,有效推动二砂文创园建设;认真做好环保产业基金、科创产业基金筹备工作,助推优质企业做大做强。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围绕“四个中原”建设和“4 1”主导产业培育,重点推进的166个项目,完成投资492.6亿元,其中,31个项目建成投用,2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4.6亿元。要素保障坚强有力。围绕“六片两园”开发建设,高质量推动各类规划编制报批,须水镇总体规划调整已公示,二砂文化创意园等15个重点项目控规已批复。以专项清理整治“大棚房”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行为;全面解决土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等问题,全年批回土地8829亩,收储土地5985亩,供应土地7176亩。发行专项债券10.2亿元,土地储备债券5.09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持续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政府债务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着力破解环境容量与项目建设间的矛盾,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污染防治“双统筹、双促进”。
  (四)积蓄动能增强活力,开放创新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制定出台《加快楼宇经济提质发展激励暂行办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暂行办法》等若干政策,为全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新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281亿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195.5亿元,实际吸收境外资金2.1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17.29亿元;新引进沃尔玛(河南)百货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15家。企业培育不断加力。新增省市级科技型企业98家,累计达到171家;组织2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顺利完成认定,5家通过复审认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亿元。新型研发机构初显潜力。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团队与中赟国际合作建设的“智慧地质及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项目签约落地;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与浙江大学合作的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挂牌;中科院与天辰环保合作的天辰环保装备产业研究院注册成立。创新平台迸发活力。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功申建河南省方解石资源高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赟国际“河南省智慧地质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矿山水防控与资源利用院士工作站”认定为市级院士工作站;中国电建河南公司“郑州市电站建造检测重点实验室”等6家单位认定为市级重点实验室;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公司“郑州市致密油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单位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6家、重点实验室16家、院士工作站7家。人才引育持续发力。以河南地波通信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汇集了以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孙继平教授、同济大学赵建夫教授为核心的36名专家技术人员,组建了一系列技术及专业管理服务团队;13人入选全市首批高层次人才,10个人才(团队)入选“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五)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区域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拆迁清零、垃圾清运基本完成。完成拆迁清零182.8万平方米,清运垃圾、土方525.6万立方米,为各类项目建设扫除了障碍。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丁庄等15个项目、29个安置地块开工建设,开工面积480.9万平方米;周新庄等6个项目22240人实现回迁;桐树王等6个项目11059套安置房完成网签。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实施道路建设项目58个,新铺设或提升改造燃气管网36.65公里、热力管网33.7公里、电力线路18公里;兴国路隧道、市民大道隧道基本完工,南环廊、北环廊、中环廊主体完工;颍河变等8座变电站建成投用或开工建设。加大市政重点工程征迁力度,有力保障了四环快速化、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老旧片区建设提质初显成效。全力整治提升老旧小区楼院,建设路街道作为区级示范区,对14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桐柏路街道馨怡家园社区在全市老旧片区建设提质中,率先实现既有建筑电梯加装,方便了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标推进。全面实施以“路长制”为载体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辖区313条路段实现“路长制”全覆盖;百花路等10条大中修道路竣工通车;嵩山北路(嵩山路下穿铁路桥)等7条道路完成架空线入地;新建公厕121座,改造提升81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9019个;拆除屋顶标识招牌596处、5.5万平方米;16.2万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1%;新建、升级改造农贸市场7家,外迁1家;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我区城乡管理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全市年度考评中排名第一。
  (六)加强治理打造特色,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等各级检查督导交办问题的整改,认真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水源地整治等工作。2018年,全区PM10累计浓度110微克/立方米,PM2.5累计浓度64微克/立方米,三年来两项指标首次同时完成市定目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须河八仙桥断面、饮用水源地常庄水库水质达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全面开展疑似土壤污染地块普查,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生态水系建设全面加快。秀水河(西四环以东段)河道开挖及景观绿化工程基本完成;须水河一期正加快河道疏挖,二期绿化、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柳湖扩容工程已完工,九曲莲湖开工建设;西流湖整治提升蓝线区域扩湖、疏挖工程基本完成;牛口峪引黄、石佛沉砂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中原区段)等水源工程主体建成;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陇海路以南段基本完工。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速。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市定45座公园、游园基本建成,庙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等10处建成开放,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完成绿化155万平方米,铁路沿线、生态廊道、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等区域完成拆迁9.6万平方米、绿化8万平方米,全区新增绿地面积196万平方米。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持续将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各类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全年财政民生支出26.49亿元、增长18.5%,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6%。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新建中小学3所,续建6所,投入使用5所,新增学位7650个;中小学初始年级全部消除超大班额;顺利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生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实现新突破。郑州爱乐乐团“魅力中原”系列惠民音乐会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12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投用;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850余场。就业和社会服务获得新成效。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9896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及补贴1.32亿元;全面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积极做好与卢氏县朱阳关镇、狮子坪乡脱贫结对帮扶;桐树王等7个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封顶,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开工建设;建成公租房533套,累计分配3928套。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新提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平安中原视频监控二期建成投用;深入推进“一格一警”工作,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实现双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全力化解不稳定因素,赴京非访同比下降94%。
  (八)营造便利营商环境,政府效能持续提升。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31个部门、570项“三级十同”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录入河南政务服务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9个部门、412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完成“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审批服务事项进驻率、一窗分类受理率按要求达标;商事制度、“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工作,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正在逐步优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平稳推进,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议案2件、建议143件,提案202件,得到了代表、委员的充分肯定。积极做好中央、省委巡视及国务院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涉及我区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加强巡视巡察和审计结果运用,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粮食、物价、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防汛、机关事务、人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参与全区建设发展的辖区单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一是产业层次偏低,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依然较少,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力支撑;二是发展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顶尖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缺乏,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还较低,经济发展后劲仍需激发;三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高,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市面貌与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地位不相匹配;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治理压力依然较大,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滞后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五是政府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个别干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情况还一定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建设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要一年。
  当前,我们虽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阵痛更强、城市建设管理任务更重、环保倒逼压力更大、弥补短板要求更紧等严峻形势。但是,我们也看到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郑州晋身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2个城市,省委、省政府强调在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中“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自贸区、自创区、“1 4”郑州大都市区等一大批国家战略、载体平台及区域空间规划加快实施,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效应、社会效应、虹吸效应加速释放,将对我们乘势而上、借力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区46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基本拆除完毕,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了土地保障;编制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的“4 1”主导产业,制定的若干产业政策,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描绘了蓝图,确定了目标;大力实施的“两纵两横六湖一库”生态水系建设、“两纵两横八带十园”国土绿化工程,为提升区域品质、形成区域特色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作为产城融合的核心载体,“六片两园”重点产业片(园)区开发建设逐渐加速,一批客商前来洽谈合作,一批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尤其是我区科研设计资源基础相对较好,在当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大背景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热潮已经开启。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遵循规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抢抓时代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加快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郑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奋发有为”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六稳”,坚持“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十二字”工作方针,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实施片区开发、组团发展、项目带动,提振信心、激发活力,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高水平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7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今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六片两园”建设,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以“六片两园”为主战场,统筹做好规划设计、拆迁清零、土地供应、项目审批、招商运营等工作,全力推动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须水河片区,加快修编后的总规、控规报批和剩余地块供应;确保马庄、白寨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放;完成须水河(凌霄路—中原路)整治提升工程;力争年底前欢乐谷、水公园、海洋馆、欢乐海岸等核心产业实质性开工,启动保吉寨项目建设。“四个中心”周边片区,尽快完成东九州坊、九曲莲湖周边区域商业商务地块招商推介和控规编制报批;完成白家庄市场等遗留附属物拆除;实现片区集体土地全域报批和国有土地收购,按项目推进时序做好供地工作;加快12栋商务楼、市轨道交通第二调度中心、市天燃气抢维修调度指挥中心、万豪商务综合体等项目进度。贾鲁河片区,尽快完成首开区土地摘牌,年内完成片区土地清表及一期控规范围内土地供应,段庄、郭厂安置房全部开工,建成南水北调运动公园;确定二期项目控规编制方案、核心区产业策划方案,启动项目建设。二砂文化创意园片区,二砂文化创意园项目,加快国创公司混改进度,尽快全面开工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城市创新工场和工业历史博物馆”。郑煤机(芝麻街1958)双创园项目,加快城市设计、规划调整、文保方案报批,上半年首开区建成投用,年底前项目二期招商及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项目,尽快完成保留建筑主体文物修缮,确保年底前博物馆主体建设工程大头落地。纺织服装片区,积极引进培育纺织服装产业团队和人才,做大做强设计师大厦众创空间;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加快“三大改造”步伐,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加快锦艺国际轻纺城四期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前主体封顶;加大片区剩余地块招商推介力度,吸引更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家居片区,加快项目一期建设进度,确保新天地、综合主题馆开业运营,精品馆建至地面5层以上;加快二期土地供应,确保年底前部分项目开工建设。科研设计园,启动园区整体规划编制,确保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项目落地;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对接,力争新引进甲级资质以上研发设计单位5家。环保产业园,积极推进园区建设用地性质调整及规划手续办理,完成概念性规划编制,确定建设运营模式,并启动部分工程;新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环保企业10家。
  (二)聚焦产业结构优化,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一心两轴三区六片两园”发展路径,以构建“4 1”主导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为方向,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发展“4 1”主导产业。依托金马凯旋家居CBD、锦艺国际轻纺城、13家品牌纺织服装企业等,加快家居、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应用,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服务跃升。实施“旅游 ”战略,依托“四个中心”、二砂文化创意园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会展、演艺娱乐、品牌赛事等业态,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业规模化发展。依托华侨城、中机六院高科技信息产业园、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等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加快现代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坚持总部经济与其它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常西湖新区12栋商务楼和九曲莲湖周边商业商务项目为载体,努力实现总部企业集聚发展。二是积极引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 ”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4 1”主导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中原互联网创意产业园、郑煤机(芝麻街1958)双创园等各类创新载体,加快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围绕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核心团队和领军人才,推动一批先进产业、关键技术在我区产业化。以天辰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危废、医疗处置及生物质能源利用项目;以广州无线电重组欧丽集团为契机,重点扶持低空安全防控系统项目;以中赟国际工程公司为核心,重点支持瓦斯资源化利用、智慧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安全等项目。三是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围绕“工作项目化、项目台账化”工作思路,紧盯212个重点建设项目;坚持大督查、大考核、项目服务专员、企业联络员等工作推进机制,着力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华侨城等重点建设项目为引领,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确保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四是切实做好要素保障。以优先解决影响安置区建设、路网建设、产业项目落地、生态建设的拆迁遗留为重点,综合运用微地形塑造、堆山造景等方式,及时完成各类清表任务。遵循《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8—2021)》和《中原区总体城市设计》,高质量编制重点片区、重点领域专项规划。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全面解决土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等问题。用足用活地方政府债券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专项债券申报发行力度,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围绕“资产经营效益化、资本运作市场化”目标,推进区属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扎实做好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全年总体债务率控制在75%左右。
  (三)聚焦发展动力变革,高质量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坚持把开放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强化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人才联动,进一步释放发展的动能、活力。一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资 引技 引智”并举,以成长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为方向,以“四力”型项目为目标,不断加大意向项目的对接跟踪力度,力求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确保全年引进域外资金200亿元,实际吸收境外资金2.3亿美元。二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采取“政府 企业 高校”等多元合作模式,推动橙石创科微创客等双创载体建设,确保年底前双创载体达到16家,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市级研发平台6个。做强做优做大科技创新企业,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以上,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雏鹰企业等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对接合作,重点培育引进全区主导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断优化生活配套服务、创新创业环境,让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新引进高端人才(团队)5个。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3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件,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到64%。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规范提升工作,加强实体政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全面实施“一口受理、集成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推广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密切政企联系,关注企业诉求,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稳妥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力争全区营商环境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四)聚焦以人为本建设理念,高质量提升城市承载力。注重质量把控、品质把控、形象把控,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一是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白寨等12个项目建成竣工,常庄等17个项目主体封顶,旮旯王等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柳沟等5个项目实现回迁,回迁群众6550人,后牛庄等4个项目完成安置房网签4655套。二是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安置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周边为重点,实施道路建设项目78个,确保年底前市民大道等61条道路建成通车;加快综合管廊、环廊建设,确保中央文化区北片区管廊、环廊工程全部完工,市民大道管廊投入使用。三是加强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水电气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柿园变等6座变电站,新建、续建三王庄变等5座变电站。按时完成市政重点工程征迁,配合做好四环快速化、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建设等相关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全部落实绿色建筑标准。
  (五)聚焦城市品质提升,高质量营造安全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以绣花功夫、匠心精神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智慧化,让城市更美好。一是扎实推进老旧片区建设提质。围绕做好“四篇文章”、提升“四个品质”,全面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突出抓好治“污”、治“堵”、治“脏”、治“差”,促进城市由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质转变。树立“共同缔造”理念,坚持“先民生、再提升”,结合老旧小区提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政策,加快老旧片区建设提质,进一步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完成40%的老旧片区建设提质目标任务,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二是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把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融合推进,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为契机,以全面实施“路长制”为抓手,完善“路长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市容市貌大提升“八大攻坚战”,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高标准完成协作路(伏牛路—桐柏路)等5条道路中修,前进路(建设路—中原路)等14条道路架空线入地,初步实现道路设施完好率不低于97%的目标;继续实施“厕所革命”,新建公厕50座;建成中原区垃圾分拣中心,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000个;新建、改扩建农贸市场2个。三是全面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坚持“善政、惠民、兴业”建设方向,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实施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重点示范应用项目,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对高品质智慧生活的需要。
  (六)聚焦环境质量改善,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需求。一是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部门行业的监管责任、属地的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区环境污染防治调度中心作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分类施策,控“尘”、控“煤”、控“排”、控“车”、控“油”、控“烧”并举;认真执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要求,确保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106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57微克/立方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重点做好全域河流清洁等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逐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年底前建立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同时,加快推进国控环境监测站点优化、常庄水库水源地“划、立、治”工作,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省、市督导督查交办问题的整改巩固提升。二是着力加快生态水系工程建设。紧盯“两纵两横六湖一库”生态水系全面建成工作目标,加快各项工程进度,力争5月底前须水河上游提灌工程、九曲莲湖供水工程建成投用,须水河一期(含柳湖)、秀水河(西四环以东段)建成开放,九曲莲湖陇海路以南区域建设完成;8月底前须水河二期(含太极湖)建成开放;市民湖、九曲莲湖陇海路以北区域适时开工;确保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西流湖段绿线范围内拆迁按时完成,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全面完成牛口峪引黄、石佛沉砂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工程涉及我区工作任务;启动贾峪河常庄水库坝后段生态治理工程(水博园一期)建设。三是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围绕城市园林化、廊道林荫化等“六化”目标,加快推进铁路沿线、生态廊道、绕城高速、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区域绿化,确保4月底前完成绿化建设提质;树立“老城区 公园”“新城区公园 ”工作理念,以三环内见缝插绿、三环外模块化植绿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公园绿地布局,新建公园、游园45个,创建省、市级园林单位(小区)5个,力争6月底前鹤山公园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前孙坡、三十里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放,全面完成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全年新增绿地150万平方米。
  (七)聚焦增进人民福祉,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公共财政75%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切实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创建成果,新建中小学4所,续建4所,建成投用1所,新增学位1500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更多品牌校(园),不断扩大中原教育影响力;加快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二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大力发展社会办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生育服务,加快推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6月底前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投用;加快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推动4个新建、改造提升项目。三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魅力中原”音乐季等公益演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全力保障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顺利举行。四是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8600人,始终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围绕双向维权,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做好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工作,健全城乡救助体系;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启动公办养老院建设,每个街道新建一所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0%以上的社区(村)建成规范化的养老设施;全面履行管理服务保障职能,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全年计划建成公租房300套,分配468套;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做好与卢氏县结对帮扶及对口援疆工作。
  (八)聚焦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高质量打造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加强党建引领,坚持依法治理,充分依靠群众,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一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以“排查、交办、督查、复查、执法、问责”为主线,深入开展房屋、消防、人防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坚决避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快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维护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成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工作。二是持续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坚持信访工作联席会制度,健全矛盾排查化解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问题楼盘等信访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各类群体性事件;积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持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切实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三是认真做好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打击重点行业、领域涉黑涉恶突出问题;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一格一警”,确保“两抢一盗”发案率逐年下降,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满意度。扎实做好庆祝建国70周年相关工作。
  同时,加强统计工作,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认真做好审计、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工作,统筹做好地方志、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需要我们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委“提高工作站位、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干部素质”的要求,勤勉履职,锐意进取,整体工作创一流,重点工作做示范,特色工作争先锋,加快建设顺应人民群众期待、适应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要求的务实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一)勇于担当破难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锤炼“五个过硬”,增强“八种本领”,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养,锻炼一支敢打敢拼敢闯敢干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善于用市场手段解决发展难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工作任务,找准症结,专题化解,专案突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二)转变作风提效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一门心思抓项目、促落实,真心真力抓发展、惠民生。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围绕任务建机制,围绕任务找方法,对确定的目标、敲定的项目、议定的事项,一一建台账,将目标任务化,任务表格化,做到推进工作“挂图作战”,督查工作“按图索骥”,考核工作“对表交账”,具体抓,抓具体,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推动政府系统学先进、比创新、看实绩;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奖优罚劣,坚持严格督查、高效督查,有效推动工作落实,以高效能保障高质量。
  (三)依法行政重法治。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坚持和完善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大力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改进政府工作,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四)廉洁从政守规矩。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思想上划出“红线”,筑牢“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肩负从严治政主体责任,坚决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坚持反腐“全覆盖、零容忍”,加大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监察审计力度,从严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努力建设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各位代表!实干兴邦,奋斗逐梦。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为建设“四个中原”,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名 词 解 释

  1.四个中原:在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确定的建设“生态中原、文化中原、活力中原、幸福中原”。
  2.六明确:明确组织机构、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员、明确工作机制、明确奖惩办法。
  3.四个中心: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
  4.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郑州市从2015年开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引进1000名掌握核心技术资源、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100个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培养200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创新能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业企业家;汇聚50名以上“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等国内顶尖专家型人才。
  5.一网通办: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要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
  6.三集中、三到位:三集中,即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该内设机构向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中;三到位,即事项进驻到位、审批授权到位、监督管理到位。
  7.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多证主要包括商事主体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社保登记证等。在商事登记部门“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次审核、信息互认、五证同发、档案共享”登记模式的基础上,只发放记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再发放商事主体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社保登记证,赋予营业执照具有以上证(照)的全部功能。
  8.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9.三大改造: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
  10.六片两园:六片,须水河片区、“四个中心”周边片区、贾鲁河片区、二砂文化创意园片区、纺织服装片区、家居片区;两园,科研设计园、环保产业园。
  11.“四力型”项目:具有高成长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国内有辐射力、对国内外资源有整合力的项目。
  12.四篇文章: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
  13.四个品质:城市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品质。
  14.市容市貌大提升“八大攻坚战”:城市基础设施大提升、环境卫生大清理、城市家具大刷新、城市道路大绿化、城市夜景大亮化、交通秩序大整治、“捡烟头、捡垃圾”大动员、文明城市大创建。
  15.六化: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
  16.两抢一盗:抢劫、抢夺、盗窃(包括入室盗窃和盗窃机动车)。
  17.五个过硬: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18.八种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9年3月印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