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150/2019-00109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荥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关 键 词:工作动态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9-05-09 | 发布日期:2019-05-09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5月9日上午,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文博中心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讲话精神,传达中央、省委和郑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去年全市“三农”工作,对2019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市领导宋书杰、王效光、张东辉、张淑霞、李献武、王峰、曾厚宏、张宏伟、邢留印、许其明、任莉、海鸥、胡晓林、靳西峰,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王西周出席会议。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张东辉主持。
市长王效光对2018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王效光指出,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全市上下要紧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握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坚持精准方略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难点,聚焦260名政策兜底保障贫困人口,统筹各类保障措施,提升综合保障水平,确保兜的住、兜的稳、兜的牢。要抓好脱贫攻坚重大专项,扎实推进“四场硬仗”“六大行动”“四项工程”,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组织开展脱贫成果“回头看”,重点实施产业和就业帮扶,防止滑坡返贫。
二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耕地红线,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运行水平,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做优做强都市生态农业。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农业“旅游 ”“生态 ”行动,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支持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
四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要强化全域生态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完善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特别要做好“四水同治”工作,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要抓好农村污染治理,2018年开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要在6月底前试运行,剩余行政村的管网和终端设施要在11月底前基本建成。
五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统筹编制好乡村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动水、电、路、气向农村延伸。要推动公共服务下乡,稳步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
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回头看”,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年底全面完成符合发证条件的农村宅基地登记工作,力争2020年全面完成。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治理能力。要深化农业投融资改革,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七要夯实乡村治理根基,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宋书杰强调: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要深刻理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要清醒认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和显著的优势。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郑州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面完成“三农”工作硬任务,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城乡统筹为方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按照城乡融合的发展方向和各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提升、中心镇承载能力提升和美丽乡村、传统古村落建设;要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布局, 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带动明显的城镇体系;要抓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努力让农村强起来。要大力发展集约高效新兴农业,在规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推动荥阳农业由数量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要积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积极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链条完整、区域性特色明显的乡村产业体系。
要持续创新发展模式,统筹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让乡村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努力实现农村美起来。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让全市农村环境实现明显改观。
要全域推进大生态建设,重点统筹农业污染综合治理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和“四水同治”,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乡村。
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农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要以农村改革为动力,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大棚房”和“农地非农化”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年活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要以巩固提升为重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提升、提高脱贫质量上,集中政策资源、优势资源,统筹运用结对帮扶、社会资助、政策兜底等多种形式,持续落实好各类行业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效。
三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为加快推进“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全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压实各方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做好各项保障、汇集各方合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