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190830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100/2019-0019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关键词: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6-17
  • 发布日期:2019-06-17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市政协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19083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孙晓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纳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统一部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中原文化高地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深入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和产业动能。

    我委始终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立足部门职责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在牵头编制《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时,在第十章“构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亲和力、感染力的大文化文化体系”第五节“提升商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明确提出“抓好四大重点文化功能区建设......登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坚持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弘扬、创新与发展并重,以嵩山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进文化价值显性化。以‘示范工程’为龙头,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耦合化,把‘嵩山论坛’打造成中原与世界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彰显嵩山文化影响力,把登封建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示范区。”

    在牵头编制《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时,明确提出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六大功能定位之一,“加强文化遗产遗址保护利用,深度挖掘商都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等资源,创新开发根亲文化、儒释道文化、功夫文化、象棋文化。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繁荣现代文化,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文化

    全球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建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

    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部分明确提出“打造华夏文明协同发展示范区,以‘天地之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联动少林寺的武林文化,协同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打造文化传承、国际交往、教育传播等高端功能平台,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探索嵩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示范。”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我委在安排市本级政府投资时着力加大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18年、2019年相继安排69亿元、32亿元用于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郑州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一期)、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等文化项目建设。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全市“五大战略支撑产业”之一,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专业园区已签约入驻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约650亿元,园区内共培育各类企业153家。“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郑登新城)、包括“嵩山论坛永久性会址”的绿地嵩山小镇、郑州建业·中岳文化苑和登封市市民文化中心等项目在加紧推进。上述项目的实施将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进一步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之中。

    我们在今后的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工作中还将密切关注

    并积极支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事业的关心,并希望您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6月17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