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颖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郑州市枢纽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郑州枢纽经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枢纽经济作为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的重大举措,围绕“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明确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的战略导向,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依托交通、物流、信息枢纽,融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以现代物流为突破口培育关联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现代化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强化。郑州被明确为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机场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启动建设,年客货吞吐能力可达4000万人次和70万吨,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一体化换乘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273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1.1万吨。“米”字形高铁加快成形,郑万、郑济、郑合高铁、郑州南站及配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郑徐高铁和郑开、郑焦、郑机城铁开通运营。公路枢纽地位更加巩固,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跻身全国互联网十大骨干枢纽。
二是交通枢纽体系“四路协同”效应显现。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郑州机场获批第五航权,开通航线236条,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中欧班列每周“去九回八”高频次运行,新开通中亚、东盟线路,2018年全年开行752班,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启动建设,新签约项目45个,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5.1%。“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顺畅,郑州至连云港、青岛、天津等港口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06班。
三是枢纽经济产业体系逐步发展壮大。物流企业实施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积极做强冷链、快递和电商物流,推动航空快递、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业务规模居全国前列。依托航空港规划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园,与富士康、友嘉精密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持续深化。召开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推动跨境电商联动、创新发展。抢抓发展机遇,成功争取国家批准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全国第二个在实验区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的区域。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现代会展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拓展。
四是吸引枢纽经济关联要素集聚的支撑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口岸平台建成进口水果、肉类、汽车整车等8个功能性口岸,肉类口岸、进口水果口岸、国际邮件经转口岸运输规模全国领跑。、通关通检建立郑州机场“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实行出口货物“提前申报,运抵验放”试点,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秒申报、秒通关”服务。初步建成郑州机场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郑州国际陆港中欧国际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多式联运信息平台互联互通、通关物流信息共享共用。金融平台快速发展,12家股份制银行全部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基金在龙子湖智慧岛集聚发展。
五是多式联运规模水平不断提升。统筹推进公铁、陆空、铁海、空铁等联运模式。郑州机场、郑州铁路局、省城际铁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推动信息对接、运力匹配、时刻衔接。郑州交运集团与郑州铁路局联合成立物流公司,在161个铁路货运站点和240多家公路营业网点开展联运服务。郑州机场“卡车航班”覆盖北上广等国内70个大中城市。郑州国际陆港 “一干三支”海公铁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国家首批示范工程,开通至连云港至日本、韩国等国集装箱出海班列,实现陆海相通。
二、拟对提案建议采纳意见
您的提案建议高屋建瓴、视野开阔,针对性、可行性强,切中郑州枢纽经济发展要害,对郑州枢纽经济建设非常有帮助,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围绕发展枢纽经济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原则,搞好枢纽建设规划,着力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着力打造以航空、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提供集疏的枢纽连接网络。三是搭建枢纽经济平台、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四是培育壮大枢纽型产业。进一步完善枢纽功能,以物流带产业、以枢纽聚产业,积极培育高铁、临空、临港产业,促进交通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