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019)320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553165075/2019-00165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人大议案建议
  • 发布机构: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关键词: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6-20
  • 发布日期:2019-06-20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019)320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丁香、徐建勋、王保军、魏亚楠、李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关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继2015年启动实施“1125聚才计划”后,又于2017年11月研究制定“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 22”政策体系,出台了30条“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新政,涵盖顶尖人才(团队)引领计划、青年人才储备计划、社会事业人才荟萃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计划、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等7项人才计划,形成了各类人才全覆盖,引进、培养、激励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科技人才项目支持方面。出台了《郑州市顶尖人才(团队)引领计划实施细则(暂行)》和《郑州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项目实施办法(暂行)》,由市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建立“财政资助 基金投资”的支持机制,对入选项目,政府给予项目100-400万启动资金。同时,坚持市场导向,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郑州市创新创业基金,按照“政府母基金 专项子基金”架构,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给予扶持,最高可给予1亿元多元化资金支持。

    在科技人才奖励资助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分类体系,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郑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实施细则(暂行)》,对经认定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2018年首批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已完成,共认定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地方突出贡献人才等各类人才284人,认定人选中有院士13名、“万人计划”专家18名、创新型创业人才32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约占47%。涵盖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宣传文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

    在科技人才服务保障方面。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郑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暂行)》、《郑州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服务实施办法(暂行)》、《郑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实施办法(暂行)》、《郑州市人才落户政策实施办法(暂行)》、《郑州市公安机关关于高层次人才服务实施办法(暂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对高端人才在落户、居留签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和要求,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力争以精细的服务、一流的环境,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服务事项,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指定服务专员,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规范化服务。 

    在科技人才信息库建设方面。依托“智汇郑州”人才服务平台,正在探索建立由各行业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信息库,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网络平台。

    在支持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从民营经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体系、服务保障机制等4个方面着力,出台16条具体支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尊敬的丁香、徐建勋、王保军、魏亚楠、李军代表,你们提出的议案,对引进和留住科技人才非常重要,也正是我们正在做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心帮助和指导,并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2019年 5月10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人社局专技处

    邮    编:450006

    联系人:王峰                        联系电话:67170239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