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镇:多彩文化夜生活 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索 引 号:005291564/2019-00121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荥阳市王村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综合,工作信息
文    号成文日期:2019-06-24发布日期:2019-06-24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王村镇:多彩文化夜生活 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仲夏时节黄昏时分,走进王村镇24个行政村的文化广场或文化活动室内,总能看到村民们翩翩起舞的身影或听到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红色爱国歌曲在传唱。

  “今年年初,经过考核,我被任命为村里新的专职文化管理员,每天晚上组织广场舞爱好者聚到村小广场上,大家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跳跳舞,身体也健康了,心情也更舒畅了。在村委的支持下, 4月份又给我们添置了移动音箱、麦克风、折扇等活动道具,现在我们的广场舞队伍越来越壮大,队员们参与活动热情也更高了,我们计划每月学3套新的广场舞,争取在动作表演和队形编排上向更专业化发展。”梁庄村文化管理员禹福荣感慨地说道。

  在木楼村文化广场上,每天晚上近百人的广场舞队员随着激昂的音乐动感十足的表演更是吸引了过往行人驻足观看。村里文化管理员邓培君介绍说,过去村里只有1只40人的舞龙队伍,只在逢年过节进行排练和表演,日常文化活动单一。这两年,在村委的支持下,村里通过聘请老师进行专业学习,不断添置文艺活动器材,先后成立了40人的女子盘鼓队、15人的戏曲队和60人的广场舞队。每天晚上7点,广场舞队员们准时在村文化广场进行练习,参加活动群众已从最初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群众跳舞的热情很高,有时逢上下雨,大家就把音响搬到戏台上,在戏台上面跳。现在一年四季村里都有不同文艺队伍在排练,群众晚上文化活动丰富了,聚在一起打麻将、说家长里短的少了,优秀的文化活动已经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

  近年来,王村镇坚持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改变过去“文艺队伍来了笑哈哈,文艺队伍走了睁眼瞎”的局面,各村先后建立村级文艺人才库,成立了1—3支文艺队。通过用龙头文化活动做引领,形成“龙头摇起来,龙尾摆起来”的局面,把先进文化的种子播种进群众心里。镇里连续举办三届的“欢乐乡村”农民戏曲大赛以及“草根大舞台”、村晚和元宵节群众文艺汇演等活动,让群众成为了舞台的主角,通过举办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激发乡土文化内生动力。王村镇曾是荥阳市乡镇里远近闻名的“戏窝”,现在全镇9个行政村都成立有自己的农民戏曲队伍,司村的“美丽乡村大舞台”、洼子村的“戏曲大舞台”、留村的“群众文艺大舞台”和西大村的“农民文化大舞台”等活动都已形成常态化,每天晚上,村民们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排练戏剧和歌曲,好不热闹。留村村文化管理员陈金中自编顺口溜说:“喜逢今天是周六,歌迷回村展歌喉;脚踏文艺小舞台,高歌祖国真优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但点亮了乡村文明之灯,更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了乡村振兴之歌。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