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190324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3963/2019-00369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关键词: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8-20
  • 发布日期:2019-08-20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190324号提案的答复

    琚海业委员:

      十分感谢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也感谢您对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现已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您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现结合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答复如下:

      一、坚持试点先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地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人员情况和发展任务各不相同,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探索经验,全面铺开。

      近几年来市农委对涉及农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大的投资项目都是试点先行,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其先行一步,示范引领。

      例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项目,郑州市先后投资1.39亿在全市建成了15个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

      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试点项目,郑州市先后投资1690万元先行建成了8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现已全面推广,在全市所有规划保留村全覆盖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

      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先从2015年的10个试点村项目建设开始的,截至目前我市自2015年开始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共投入资金12.3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6.15亿元,县级配套6.15亿元。重点对美丽乡村试点村的基础设施,村庄的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进行了建设,第一批美丽乡村试点村项目成效初显。如登封市卢店镇崔岗村、中岳办北高庄村,新密市超化镇黄固寺村、米村镇朱家庵村、中牟县官渡镇十里铺村等。同时也吸引了一部分企业投资进入,给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如登封市崔坪村、范家门村、新郑市的泰山村等。

      二、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育,特别是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在特定的区域发展特色产业,成为能人和土专家,带动一方发展。加快构建“三农”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特别是要重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培养“三农”工作人才。

      关于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问题,自2014年起,根据农业部文件精神和省厅部署要求,郑州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几年来,我市紧密围绕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努力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分产业、分类型、分层次定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261人,其中生产经营型5743人,专业技能型3352人,专业服务型2080人。同时,向省农业厅选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62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对象24人,培育高层次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出台专项扶持引导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完善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按照“乡(镇)抓产业、村抓特色”,建设“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推行“农业+”等新业态,集中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

      关于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问题,2015年以来我市启动了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工作,积极实施产业带动。总体工作思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统领,以切实提升两类特色村的环境面貌和农民生活品质、实现城乡整合发展为核心,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生态优先、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充分发掘和保护特色村地理风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强化主导产业培育,提升村级管理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把其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试点村中涌现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例如二七区樱桃沟村,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试点以来,按照现代田园城概念,以美丽乡村为切入,以高端文旅、生态农业(樱桃种植)、休闲度假为支撑,以野奢民宿、创客基地、养老养生等为补充,打造中国第一个创意乡村,经过近3年的打造,目前该村已成为全国首批20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之一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同时也已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

      例如新郑市泰山村,该村按照“林业立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强村、科技兴村”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发泰山村特色旅游,先后建成了黄帝会盟祠、马武寨示范区、游乐园、水上乐园、拓展基地、地宫文化景点、廉政文化长廊等,尤其是目前对外开放的“千稼集”以“乡土的味道,年轮的烙印”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产业、致富农民、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2016年该村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例如新密市黄固寺村,自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试点村项目以来,随着黄固寺的恢复、微水湖的建成、道路硬化、绿化、照明、安全饮水、污水治理、绿色文化长廊、农耕文化园、环卫等实施的完善提高,积极发展以增体能、长见识为主题的儿童游乐,以虚糕、毛头丸子为代表的地方风味小吃,以香包、纯棉童装为主打的手工艺品,以美丽乡村大舞台、农民书画院为品牌的特色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儿童游乐、手工编织、特色小吃、生态采摘四大品牌,总务工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65%,整村636户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别墅或小区。每天上千人在林荫道健步锻炼,有的在微水湖随波泛舟,有的在大舞台纵情放歌,有的在农耕园盘点当天的收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安宁的光彩。该村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最美休闲乡村”。

      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实施县级统筹解决农村垃圾运输处理问题,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洁机制。

      2019年是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的第三个年头,各项工作也进入了大冲刺阶段。现将今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4.1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成效明显。我市今年农村户厕改造的任务是15万户,该项工作分别纳入了省、市2019年政府民生实事。至目前,全市已经完成74209户水冲式改造,达到省民生实事15万户的49.5%。

      4.1.1工作安排落实迅速。2019年4月19日组织召开了郑州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推进会,并以市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形式下发了《郑州市2019年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郑州市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郑州市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验收方案》。明确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21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户用厕所水冲式改造。

      4.1.2.全市重视程度较高。六县(市)除登封外,均把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纳入了当地政府2019年的政府民生实事,并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在我市工作方案和市级财政奖补政策出台之前,新郑市、新密市、中牟县已经提前制定了本县(市)的财政奖补措施。巩义市在全市农村开展了“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4.1.3.自我加压态势明显。我们在制定方案时,根据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和我市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情况,首先在工作标准上一步到位,将省市民生实事要求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直接定位为“水冲式厕所”,其次在数量上自我加压,将15万户的任务,直接按照18万户进行任务分解。

      4.1.4.财政扶持力度较大。我市农村户用厕所水冲式改造费用,按照每户2600元改造标准,郑州市级财政补贴40%,即每户1040元,剩余部分由农村户厕改造所在地财政资金统筹补足。

      4.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扎实开展。2019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任务有四项:一是继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二是登封市、中牟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省级达标验收,该项工作纳入了2019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三是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力度。

      4.2.1.体系基本建立到位。六县(市)均按照省级达标验收“五有”标准建立了“户投放、村收集、统一转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地区共建设运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206座,配备保洁人员约1.6万人,占行政村总人数约4.8‰,共有各类垃圾桶约32万个,小型垃圾收集车9836辆,大型转运车428台。根据各县(市)具体情况,分别形成了“户投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和“户投放、村收集、乡镇分类处理”两种模式,初步达到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新郑市、荥阳市、巩义市以市为单位,中牟县以乡镇为单位,四个县(市)都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了社会化运作。

      4.2.2.省级达标稳步进行。登封市、中牟县正在按照达标验收办法要求稳步推进,已建立机制、出台方案,共配备乡镇垃圾中转站67个,大型运输车辆117台,小型保洁车辆3633辆,垃圾桶4.7万余个,保洁人员均达到行政村总人口的5‰以上。

      4.2.3.垃圾分类试点先行。新密市作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100个示范县之一,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方案,选取7个乡镇20个村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投资690余万元配备了垃圾处理设施,设置合格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22个。

      中牟县在官渡镇20个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购置了数套小型生活垃圾机械分拣发酵处理设备;在姚家镇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50-80吨的乡镇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厂,目前正在试运行。

      登封市在13个乡镇规划建设了乡镇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厂,目前已经建成11座,1座已运行,10座即将运行,2座正在建设。

      新郑市以梨河镇唐寨村、郭店镇三根村为试点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机制,并在梨河镇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50吨的乡镇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厂,目前每天处理垃圾量10吨左右,回收衣物金属等可再利用资源1吨左右,生产营养土5吨左右。

      巩义市在河洛镇、芝田镇、涉村镇全部行政村设立回收分拣中心,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兑换活动,并对回收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

      4.2.4.全面排查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组织各县(市)每月对包括城乡结合部在内的重点区域进行排查,目前尚未发现新增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新密市正在按照整治方案,对2019年需完成整治销号的新密市超化镇申沟村和杏树岗村等2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组织力量清理,预计年底前完成销号整治任务。

      4.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平稳推进。2019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任务是在全市478个规划保留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中新郑市33个、登封市81个、新密市58个、荥阳市109个、中牟县48个、巩义市149个。

      新郑市、中牟县、荥阳市,工作早布局,早行动,扎实推进,为圆满完成2019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目前,全市开工建设77个村,终端设备到位15套,管道铺设377477米,完成投资金额约2.31亿元。六县市开工比率分别为新郑市63.6%、中牟县62.5%、荥阳市21.1%、新密市15.2%、巩义市0、登封市0。登封市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巩义市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招投标工作,预计8月中旬可全面开始施工。

      感谢您提出的中肯建议,今后,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希望得到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8月12日

     

    联系单位:市农委农村建设处    邮    编:450006

    联 系 人:郑军伟              联系电话:67186617

    抄    报: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