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推动郑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切实推动郑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倡导“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这是国家第一次为“研学旅行”正名。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转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通知,我局积极响应政策要求,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出研学旅行的试点方案。
截止到目前,我市的研学旅行工作进展顺利,从前期的筹备、活动的实施到后期的总结,都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大力支持。
二、提案问题答复
1.“建立统筹管理机制”郑州市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
工作的实施意见未出台,研学旅行工作的监管不到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郑州市教育局已制定《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充分论证后计划提交市政府颁行。实施意见规定了研学旅行的工作目标、五大基本原则、五大主要任务以及组织保障,这些都将为今后的研学旅行工作保驾护航。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德育工作指南、综合实践课要求,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要以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为设计目标,以郑州的地域文化或资源单位基地(营地)主题特色为主要内容,同时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设计研学课程和线路,以期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今年4月我局下发文件《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评选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的通知》(郑教明电〔2019〕274号),入围的精品课程和线路将修订编入《郑州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指导用书》,由出版社颁发作者原创证书并出版发行,依托研学实践教育系列活动持续推广。精品线路的评选会让郑州市研学旅行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丰富研学旅行资源。市教育局要适时出台《郑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营地)准入管理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建设研学旅行网站,促进基地和学校、研学实践和学校课程有效对接。
2.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安全问题是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意见中规定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形成行之有效的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模式,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在研学活动开展前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市教育局积极推进各地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教育部门、旅游部门共同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依法查处运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产品。共青团组织要将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服务志愿者活动。今年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校园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郑教明电〔2019〕170号),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时刻保持“抓安全生产不负责就要负罪、不担责就要追责”的意识,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对责任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隐患整改力度不大的,市教育局将采取警示约谈、通报批评、挂牌督办等措施;凡是符合“一票否决”情形的,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对思想麻痹、工作马虎、失职渎职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依规严格追究、严厉问责。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必须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郑州市教育局组织,郑州市旅游局共同参与,适时出台《郑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承办企业(机构)准入管理办法》,为研学旅行的安全负责。
3.建立基地建设机制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商请推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函》(教基厅函〔2018〕4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45号)精神,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拟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军史馆等377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有9家在郑州市。2018年11月7日河南省教育厅举办全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管理骨干培训班,共有69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参会。这些基地涵盖了综合性基地、优秀传统文化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科工基地、自然生态基地。在研学实践基地的监管方面,国家、省市都从硬件到软件,甚至课程方面进行监管逐步规范研学旅行的场所,避免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经费筹措机制
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铁路部门可根据研学旅行需求,在能力许可范围内积极安排好运力。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5.建立督导评价机制
2017年8月18日郑州市教育局成立了评审委员会,经过基地申报、专家材料评审、实地考核、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名单公示等程序,最终对24家符合条件的校外教育基地进行命名。此次评审过程做到了程序规范、全程公开、公正公平。校外教育基地的命名规范了郑州市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保证了学生校外教育的安全,提升了校外教育课程的质量,也为研学旅行的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研学旅行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局也将更细化研学旅行的管理。要通过郑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服务平台,全面记录评价研学旅行活动;将小学生研学旅行情况记入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将中学生研学旅行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内容进行记录和评价;《郑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管理办法》出台后,研学旅行作为专项,将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
6.建立宣传推广机制
2018年4月25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实验校名单的通知》,确定郑州市教育局等10个单位为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河南省实验小学等42所学校为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校,确保八成以上学校参与研学旅行,同时,将研学旅行情况将记入中小学生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文件的规定推进了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与宣传,也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了方向,大胆尝试,努力创新的动力。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