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358372706/2019-00086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其他 | |
发布机构:郑东新区水务局 | 关 键 词:水利要闻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9-08-30 | 发布日期:2019-08-30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9年8月14日 河南日报头版头条
本报记者周岩森归欣高长岭
出山店,信阳市浉河区游河乡的一个普通小村庄,落在中原大地47000多个行政村里,如沧海一粟。但因一项水利工程,这三个字将载入史册。
她,是千里淮河上的“第一大坝”,一出生就承载着伏波安澜的重任、造福人民的使命;
她,是沿淮亿万群众的“念念不忘”,凝聚着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矢志不渝的追求;
她,是见证共和国强起来的“一张答卷”,生动注解了何为“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历史将铭记这一刻:2019年5月23日,出山店水库大坝落闸蓄水,千年治淮史从此揭开崭新篇章。
出山记
——跨越60年时空的治淮初心
淮者,中华四渎,天下七河。和黄河一样,这是一条神奇瑰丽,又充满争议的河。
温顺时,她“佳期如梦”,滋养沿岸万物生长。“江淮稻粮肥,天下万民足”,占中华版图不足三十分之一的淮河流域,贡献了全国粮食产量的近五分之一。由是,淮河儿女自豪地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暴烈时,她“侵略如火”,带来让人恐惧的灾难。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00多年间,平均一年就有一次水灾。甚至不少年份淮河两岸洪涝旱灾并存,民间流传一种无奈的说法:“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千年以降,伏波安澜的治淮梦想贯穿着华夏文明史。出山店水库的前世今生,正是这个梦想的浓缩与具象。
1950年夏,淮河再度肆虐,豫皖境内淹地4000余万亩,受灾群众超过1300万人。看到电报的毛泽东心急如焚,在两个月内四次批示“治淮”,次年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拉开了新中国治淮的煌煌大幕。
1951年,饱尝水灾之苦的沿淮人民,如同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无可估量的治淮热情和积极性,“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同出征”。为保证工程建设,90多万工农日夜奔走在数千里的运输线上;汽车、牛车、独轮车,像蚂蚁搬家一样把治淮物资从东北、华南运到工地。
到1957年冬,治淮工程初见成效,全流域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堤防4600余公里。在这个艰辛的历程中,“上蓄中滞下泄”的防洪减灾排涝体系也初步形成,但其中的关键,是在干流上游建造一座大型水库,掐住淮河的“七寸”。而这个“七寸”之地,被历史和伟人的笔触定在了出山店:后是桐柏丘陵,前为冲积平原;淮河全程落差200米,从发源地到此处落差就有100米。
一座被历史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上日程。
然而,蓝图“出炉”不易,水库“出山”更难。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没有哪座水库像出山店这样“命运多舛”,60年,“两下三上”,历尽波折。
1959年,出山店水库首度上马,数万民工赶赴工地,带着铺盖、搭起草棚,准备大干一场,新中国成立后最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却来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苏北开挖灌溉总渠时,周总理特批了1亿斤大米,保证每人每天一斤口粮才建成。”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刘吉胜介绍,“到1960年前后,国家更加困难,已经无法保障大型工程的物资供应了。”
这是水利建设人的遗憾,也让当地群众颇为惋惜。毗邻水库的张湾村居民、今年71岁的陈广军回忆:“我十来岁时,就听大人讲,要修大水库咧!十里八村的人一见面就提这事儿,个个都欢喜得很。但刚修了没多久,停工了。后来就慢慢没动静了,乡里干部说,让大伙等着就行了,肯定还要建。”
这一等,就是12年。1971年,青年陈广军和村民们一起,见证了出山店水库的二度上马,却不曾想到这又是一次遗憾。今年89岁高龄的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原工程师龙振球,参加水库复建时正值壮年,现在登上新大坝旁边的北坝顶,他还能准确找到当年自己作业的位置。“我当时负责做爆破方案,和工友们在这儿打下了第一根木桩。”他回忆,“参加淮河治理,大家热情都很高,工地上热火朝天。但那年夏天发了一场大水,把附近的铁路都冲毁了,物资运不进来,前期的一些建设项目也坏了,就又停了。”
1973年,热闹喧嚣的建设工地重归沉寂,大水库成为陈广军、龙振球以及更多人的“念念不忘”:出山店,出山店,何时才能“出山”啊?
人民不会忘记,党和政府更不会忘记。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出山店水库重新摆上议事日程;同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出山店水库立项建设;2014年9月,《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复。
此时的中国,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正斗志昂扬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此时的河南,在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中高歌猛进,GDP总量居中部六省第一,跻身全国前五。
第三次上马,出山店水库“兵多将广、粮多草足”,经济不再受困于“一斤口粮”——总投资98.7亿元,总库容12.51亿立方米,设计工期48个月;技术不再受制于“一场洪水”——工程主坝、副坝按千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能使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千百年来,人民期待淮河安澜的梦想,终于要变为现实。
十年磨剑,蓄势待发。2014年11月28日,建设者们在导流明渠工地上挖起第一铲土,梦想启航:一库出山锁风雨,千里长淮起平湖!
伏波记
——锻造屹立千年的世纪工程
艳阳高照,巨龙卧波。8月6日,记者登上坝顶远眺,3690米长的出山店水库大坝,如同一把旷世宝剑横亘淮河,把汹涌激流拦截在前,将一泓温润放行身后。
对于河南,这座水库意义非比寻常。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自己建设的唯一一座大(Ⅰ)型水库,是我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中的混凝土坝是我省建设的第一座常态大体积混凝土坝。
早在建设之初,建设者们就提出,要把出山店水库大坝修建成创新之坝、智慧之坝、美丽之坝、生态之坝。
“她相当于长江上的三峡、黄河上的小浪底,”面对记者采访,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局长祝云宪无比自豪,“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坝做到了‘千年一遇’和两个‘滴水不漏’”。
站在百米高的坝顶,记者但觉碧波荡漾,烟波浩渺,大坝后,出闸口上方一副巨型对联风中猎猎:“不忘初心,情系出山六十载;一库清水,献礼祖国七十年。”
何谓“千年一遇”?千年一遇,针对的是防洪标准中的设计标准,其对应的洪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水库正常运行下坝前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杨峰介绍,据文字记载,历史上的淮河洪水以1848年最大,洪峰流量为11700立方米/秒,现在出山店水库的设计洪水位,对应的最大流量为1.4万立方米/秒。“相当于13个黄河壶口瀑布‘火力全开’。”杨峰说。
何谓两个“滴水不漏”?站在坝顶,泄洪闸内水声如雷鸣,俯视闸底,让人有些头晕目眩。闸门一旦关闭,水声立即消失,闸门下毫无水渍。
“这是我们水利系统的一项技术创新。”杨峰介绍,利用“三维定位技术”,确保了这个7米长、7米宽、70多吨重的大家伙,安装时误差以毫米计。“实际上,我们做到了零误差,可以说是‘一只蚊子都飞不过去。’”
混凝土坝内,则藏着另一个“滴水不漏”。从坝后的小侧门进入,沿着台阶下到海拔68.5米高程,温度骤降,专业称为灌浆廊道,整个廊道长429米,上部呈拱形,高3.5米,宽度可以跑汽车,人像到了地下溶洞,巨大的排风机呼呼作响,如同时有几十台空调开足马力。而在混凝土坝迎水侧,水库已经慢慢蓄水到海拔81米高程,隔着厚厚的混凝土,数以万吨计的淮河水高悬头顶,却不会有一滴渗下来。
“有句老话说,淮河下游‘不设防’。我们在上游做到这两个‘滴水不漏’,下游才能千秋安澜。”祝云宪说。
沿着地下廊道前行,如同行走在迷宫,埋在坝体内的各种高科技仪器和设备不时露出身影。整个大坝内,安装了1000多件形形色色最前沿的监测仪器,这些仪器通过光缆汇集到大坝背面的监测房内,对大坝坝体内渗流、变形、沉降和位移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监测仪器就像大坝体内的神经网络,最后汇聚在控制终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对大坝内部把脉问诊。而坝体外的摄像头,则可以对大坝和周边全方位监控。”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宝亭说着掏出手机,点击进入内部管理系统,水库大坝各个方位的监控画面一目了然。
“智慧大坝”名副其实。除了先进的监控系统,大坝建设还融汇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建筑信息模型等现代信息技术。早在大坝设计之初,就建立起了“数字大坝”,数字化与大坝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各阶段深度融合,为大坝建设提供了最为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坝工程优良率达到92.6%,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和科技创新成果。
“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在这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出山店水库大坝建设的日日夜夜里,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河南水利人攻坚克难,奉献出智慧和汗水。
出山店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处理难度大。土坝跨越地震液化、软土、极软土及一般地基等4种不同基础,土料场战线长,黏土含水量大需要百分之百翻晒,施工环境复杂,采砂难度大等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建管局委托中国水科院对基础处理提供技术支撑,优化施工方案。土坝标由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负责施工,项目经理高建涛统筹安排,科学组织施工,2017年11月5日,土坝坝体除导流明渠段外顺利封顶,比合同工期提前207天完成填筑任务;2018年11月,导流明渠段也顺利填筑至设计高程,标志着土坝全线到顶。
2016年汛期前一个月,紧张施工中的出山店水库大坝,迎来了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混凝土坝工地上,在处理大坝四个坝段地基时,发现了两个影响大坝安全的地质断层,其中F34断层最大长度54米、最大深度19米。挖,还是不挖?像动不动手术一样,困住了视大坝如子女的建设者们。
挖?时间是最大的敌人,仅回填工作就需要35天。不挖?风险更大,一旦蓄水受压,大坝极可能向后位移,到时候“天都塌了”。
反复磋商后,祝云宪一锤定音:挖!所有人都进入了“一级状态”。混凝土坝施工方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给予大力支持,项目经理魏国宏连夜制定开挖方案,组织人员、机械到位,以最快的速度爆破岩体,清除石块;杨峰连夜东进,赶赴河海大学,寻求最先进技术支持。
时来天地皆同力。在水利部专家和河海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基于“降温收缩灌浆术”的“短间歇快速浇筑法”立下奇功,不但将浇筑层间歇从7天缩减到1天,还完美解决了混凝土的温控防裂难题。最终,出山店水库建管局抢下“娄山关”,在汛期到来前将大坝浇筑至设计高程,创造了我省单体水利工程单月浇筑混凝土新纪录。
好在这样的“惊心动魄”不常有,更多的是建设者们的默默奉献。
干了半辈子水利工程的宋家东,把儿子也带上了“道”,硬生生带出一个“水利世家”。在出山店工地,两人标段相连,却忙得顾不上打招呼;建管局职工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工地上,和同事们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妻子多几倍;建管局领导说起来是领导,除了操心更多,哪有半点“特权”……就是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筑起了一座伟大的世纪工程。
“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治淮相比,现在我们拥有各类现代大型施工机械,告别了人海战术,运输土方再不用独轮车,填筑大坝有无人驾驶的智能碾压机。我们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型机械装备不断丰富,是伟大的新时代让大坝建设变得如此顺利。”祝云宪说。
去年9月,出山店水库与南水北调、长江三峡等一起,入选由中宣部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并以第一名当选“中国水利记忆·2017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先后获得全国、淮委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等13项荣誉称号。
迁安记
——兼顾水兴民富的责任担当
三峡库区建设,移民百万,前后持续17年;黄河小浪底库区,涉及移民16万人,搬迁了11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县16.5万群众泪别故园,河南举全省之力以赴……
兴修水利,第一要务是移民;而移民,历来是“天下第一难”。
这个“难”,难在穷家难舍的情愫如何抚慰,难在土地征迁的紧迫如何应对,难在乔迁新居的幸福如何长久。
2011年的信阳,迎来了出山店开建的喜讯,也面临着“大难”:淹没影响浉河、平桥两区7个乡镇(办事处),44个行政村(居委会);拆迁房屋面积127万平方米,淹没区人口5.83万人,其中搬迁人口3.87万;水库总投资98.7亿元,移民资金高达82.95亿元,约占84%,而目前国内水库移民投资一般占比四成左右。
如今,回顾出山店的移民历程,不得不发出赞叹。2014年11月,导流明渠开建前,浉河、平桥两区120小时内完成征地1003亩;2017年4月30日汛期来临之前,库区85.48米高程以下14343名移民群众的搬迁任务全部完成;同年12月31日前,搬迁群众“一户不落”入住安置点……移民群众、移民干部、党委政府勠力同心,书写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打下了出山店水库最坚固的“基石”,创造了大型水库移民的“出山店速度”。
700多个日日夜夜,数百批次的浩荡搬迁,3万多人的时空转换,每一天、每个人、每个场景,都让我们无法忘怀,都让我们无限感慨:
——舍小为大,移民群众最可爱。
面朝淮河,春暖花开。移民金心宏的新家在三官安置区最北边,紧邻淮河,距离水库大坝不足500米。他和妻子开了一家农家饭店,年收入4万多元。闲下来的时候,老金喜欢泡一杯毛尖,望着大坝出神。“一开始,我对搬迁多少有点抵触,但有国才有家,建水库是为了子孙后代,搬!”
“故土难离,穷家难舍”,这八个字里,有农耕民族求安稳求太平的最朴素情怀;但当大义来临,“舍小为大,国家为重”,又成了广大群众的最真挚抉择。
孔庄移民新城,早上的集市热闹非凡。谈起出山店水库,70多岁的冯合营老人快人快语:“修水库是前人栽树、后人歇阴。”老人原来住在北坝头附近,有房有田有大院,但当村干部登门说要修水库,他二话没说签了字;老家在土坝后的移民吴贵银当时只有一个想法,赶紧给葬在房后的父母迁坟,“不能耽误了修水库”;在游河乡老街给乡亲们补鞋20多年的刘增诗,第一反应不是提要求,而是想着“如果工地上哪个小伙子的鞋底坏了,我一定去给他修”……
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叩别长眠在地下的祖先,含泪拆掉祖辈住过的老屋,亲手砍掉自己种下的果树,忍痛卖掉自己养大的牛羊……在已经搬迁的群众中,这样的动人故事数不胜数。
——无私奉献,移民干部最可敬。
西周初期,周公旦夙夜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浉河区游河乡游河镇居委会主任陈银勋万万没想到,自己有机会在这上面跟圣贤“看齐”。
85.48米以下高程居住的群众首次搬迁那天,老陈每天能接打上百个电话,一碗二两的热干面,硬是吃了一个多小时。而在前一天晚上,他一户户打电话,把各家的房屋分配情况详细解释清楚,忙到凌晨三四点才眯了一会儿。
孔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全仁说,自己当时最想做的,是移民结束后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有天夜里冒着大雪,陈全仁到“最难说话”的一户做工作,从国家政策说到村子前景,从个人感情说到大局意识,终于融化坚冰,第二天顺利搬迁。
卢友林,平昌关镇翟寨村村委会主任,为了村里安置点建设,一个月跑烂了两双鞋;李秀华,平桥区甘岸办事处孔庄村妇联主任,前一天受了委屈在家抹眼泪,第二天天不亮又跑到村里“苦口婆心”;周亚楠和张自,浉河港镇一对90后党员“小夫妻”,为了移民工作把婚礼一拖再拖……在宏大的国家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甘当“铺路石子”,义无反顾奉献一切。
——求真务实,党委政府最可靠。
出山店水库移民这场大考,信阳市首当其冲,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决策水平经历了一次严格检验。
迎难而上敢担当——2014年导流明渠开建在即,5天内必须征地1003亩。信阳市集中力量打硬仗,加强政策宣讲,做到公开透明。近百名乡、村、组党员干部走进200多户村民家中,没日没夜地做工作。5天,120小时,1003亩地,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周密设计立规矩——《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出山店水库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机制》等短时间内密集出台,征地移民工作全市一盘棋;专门组建了出山店水库移民局,协调征地移民工作涉及的浉河、平桥两区及市属十几个市直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移民工作。
创新方法求实效——土地补偿款分配采取的“人五田五”方法(土地补偿款一半按移民人口分配,一半按承包的土地分配),就是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的破解之道。安置点房屋如何分配,抓阄方法也大有讲究。平桥区甘岸办事处孔庄人口较多,该村计划在房屋分配时,采取村组先抓大阄、村民再抓小阄的办法,确保现场平稳有序。
“三官社区安置移民5000多户近1.5万人,搬迁开始前,我们预计会有5%左右的‘钉子户’,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落实后,只有5户工作难做。”浉河区移民办主任涂凤喜说。
生态记
——守护绿水青山的铮铮誓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山水林田湖
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6亿,包罗苏、皖、豫、鲁、鄂5省29市的潜力区域整装待发。
控制流域2900平方公里,总库容12.5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50.6万亩的出山店水库,生遇其时,成逢其势,必将在我省乃至我国的生态建设进程中大放异彩。
在源头,她让红色桐柏更添绿。
走进桐柏县淮源镇陈庄村,让人眼前一亮: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四通八达的连户道路、鲜花环绕的文化广场、飞鸟蹁跹的荷塘湿地,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近5年,桐柏县委、县政府以建设淮河源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统揽,以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县为载体,大力推进“美丽桐柏”建设,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构建城镇村庄风景如画、河流湿地清澈如镜、沿路沿渠林带如网、山头坡面绿林如屏的生态体系。
目前,桐柏淮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有23万余亩,全县林地面积达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7%,通道绿化合格率98.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8.3%,生态县建设各项指标的实际数据,均远高于省级标准。“出山店水库建成,将极大滋润上游区域,老区桐柏将增加更多绿色。”桐柏县委负责同志表示。
在信阳,她组成“双璧”耀豫南。
横空出世的出山店水库,将与南湾水库一起,成为美丽信阳的南北“双璧”。“一座城市拥有两座库容超过10亿立方米的水库,这在国内城市中不多见。”水利部一位专家表示。信阳市在谋划“四水同治”过程中,将连通两座大型水库,为豫南明珠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治淮60年来,信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殊荣。
“出山店水库建成后,会形成较大库面,有利于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李宝亭介绍,“我们还会建设一个大型的鱼类繁育基地,保证生物多样性,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
在皖苏,她平波安澜惠民生。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出山店水库,承载的不仅是淮河两岸人民岁岁平安的安澜之梦,更是沿岸经济繁荣发展之梦、美丽宜居的生态之梦。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一句沿淮下游地区的民谣,真实刻画出了曾经美丽的淮河水饱经沧桑的历史过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流域各地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出山店水库的问世,必将加速这一生态优化进程。
水库建成后,可使下游淮河干流(至王家坝)的防洪标准从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15年一遇以上,配合张湾、袁湾、晏河等水利工程的兴建,使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可保护下游170万人口和220万亩耕地,年均减灾效益4.3亿元。
“淮河两岸鲜花开,胜利的歌声唱呀唱起来……”
历经坎坷的出山店水库,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落下大闸的同时又开启大幕,迈进生机勃发的新时代。
大坝巍然耸立,万顷碧波荡漾,一颗闪耀的钻石嵌在豫南大地,熠熠生辉。这是河南水利人献给新中国70华诞的珍贵礼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