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我市学前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与普惠并重的原则,不断创新理念,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快速有序发展。
一、发展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从2017年起,开始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2018年,全市注册幼儿园1651所,在园幼儿39.77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3%,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为84.4%。通过市政府教育督导达标验收的幼儿园超过1200所,其中河南省示范幼儿园69所,郑州市示范幼儿园183所。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工作,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列入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成立郑州市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并充分发挥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协调推进整体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发展政策
已经出台《郑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办法》、《郑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2份文件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分类治理无证办园,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三)明确主体责任
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继续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明确县级政府对本县域学前教育发展负主体责任。
(四)建立推进机制
市政府将根据各县(市、区)政府基础调研情况,把2019年新增100所公办幼儿园的发展任务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将发展目标分解到县(市、区),设立工作台帐,建立专人专班,通过周例会、月上报、季公布的方式着力推进,确保实现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的目标。
(五)规范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
建立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配套幼儿园由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六)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政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经费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市级财政给予适当奖补。学前教育资金主要用于扩大普惠性资源、补充配备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园条件、健全幼儿资助制度。市财政加大公办园发展奖补力度,大力支持城乡扩增公办园。同时,规范经费使用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提高使用效益。
(七)加强扶持力度,促进内涵提升
2019年学前教育科研工作,设立18项重点课题,从幼儿园规划布局、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研促进、日常管理以及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子课题立项研究并形成中期报告,预计六月底结项。这些课题将围绕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科学化研究并要求研究性报告和政策咨询性报告。
三、工作成效
(一)建园力度持续加大
在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工程”中,对新建的乡镇公办幼儿园,市财政按照每班1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和奖励。在加强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中,市财政对市区公办幼儿园每增加一个教学班给予20万元补助。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期间(2011—2016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5所,新增学位14.5万个,超额完成计划目标。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实施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7所,学位23340个,2017、2018年幼儿园建设任务均超额完成。
(二)师资水平逐年提高
为切实提高幼教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将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系列,建立“名园长工作室”,并设立幼儿教师专项培训经费,重点用于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为学前教育培育出一大批骨干从业人员。同时,严把专任教师学历关,全市幼儿园专科以上专任教师占比达到83%,并逐年提高。
(三)资助体系逐步健全
全市建立健全了学前教育资助工作体系,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在园困难儿童及时精准实施了资助。自十八大以来,共发放资金27834.36万元,惠及幼儿77.9454万人。
你所提出的五条建议,我们已经实施但不够完善,我们以后要继续努力推进学前教育工作,欢迎您监督指导。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感谢您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2019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