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公益慈善领域社会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郑州市教育局一直致力于郑州地方高校的内涵建设工程,把提升高等教育教学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如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示范性实训(实习)基地、优秀教师评审、急(特)需专业、校园文化品牌、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项目建设。内涵建设工程作为加强高校教科研水平的导向性工作,旨在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每年组织教学副校长和教务处长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旨在提高高校教科研水平,帮助地方高校解决人才培养成果与市场需求间差距的问题。
郑州地方高校开设有公益慈善相关理论课程和专业学位的院校有郑州师范学院和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其中,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是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担着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培训师资的重任,经过三十多年的办学积累已经成为支撑河南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学院设置有6个本科专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手语翻译方向)、特殊教育专业(康复方向)、音乐学专业(舞蹈表演聋人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聋人方向)、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聋人方向)。其中,音乐学专业(舞蹈表演聋人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聋人方向)和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聋人方向)经教育部批准2013年开始面向全国单独招生。《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为国家和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1996年开始,学院参加并完成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20合作项目;先后十多次承担了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下达的特殊教育培训项目。2012年5月,学院特殊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的评审,与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一起获得 “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机构资质。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于2001年开始招收聋人学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创办聋人高等教育的院校。为聋人学生设置了电子信息工程、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为聋人学生设置了手语翻译、康复等专业。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根据聋生特点,学院将教师队伍分为管理团队、专业教师团队、聋人教师团队、手语翻译团队、特殊教育团队和专职辅导员团队开展工作。已为社会培养了3000余名聋人毕业生,1000余名手语翻译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各地,成为残疾人事业的骨干。学院建有手语实验室、雕塑、陶艺实训室、书画装裱室、平面图形工作站、计算机房,以及中央财政支持的手语翻译专业实训基地等高标准专用实验室10余个。建有河南省手语推广中心、手语远程服务中心等教学服务基地2个。近年来,学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积极探索创建以聋人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为目标的企业孵化机构。先后指导建成聋艺画廊、郑州品作商贸有限公司、河南聚爱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聋人创业孵化机构。与郑州如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河南禹州惠祥瓷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搭建了聋人大学生就业新平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特殊教育机构先后举办国际交流活动近百次。2014年10月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世界手语大会,此次大会提升了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国际声誉。
再次对您为郑州高等教育事业所倾注的精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9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