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中国科技创新的脚步更加稳健。近年来,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以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建设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培育“四个一批”,不断壮大创新主体,加快汇聚创新资源,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根据2018年郑州市社会事业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我市科技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硕果累累。
一、政府对科技投入提高
科技经费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投入存在杠杆效应。2018年,郑州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63.3亿元,比上年增加248.4亿元,增长16.4%。其中:科学技术支出36.4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增长7.0%。2018年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2.1%。
二、研发平台规模扩大
研发平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引擎,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截止2018年底,全市建立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818个,比上年增加413家,增长17.2%。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47个,比上年增加4个,增长9.3%;省级研发平台949个,比上年增加192个,增长25.4%;市级研发平台1822个,比上年增加217个,增长13.5%。这些载体已经成为推动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聚才计划”集聚科技人才
按照习总书记所讲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讲话精神,郑州市积极行动,制定实施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2018年,科技“聚才计划”培育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236人,给予奖励资金共1.75亿元。截止2018年底,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71人,其中两院院士23人,高层次专家74人,长江学者7人。驻郑院士17名,比上年增加3人;拥有院士工作站105家,比上年增加16家,增长18.0%。
四、专利申请增长迅速
专利是科技产出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体现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70128件,同比增长38.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6597件,同比增长43.4%;专利授权量31585件,同比增长48.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192件,同比增长8.1%。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省的的比重均达到3成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1件,比上年增加2.3件,是全省的3倍多。
五、科研项目稳步推进
2018年,全市承担市级以上政府各类科研计划1847项,其中:国家级511项,省级436项,市级900项,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全市开展的科技项目通过申报评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和去年持平;荣获省科技进步奖38项,比去年增加10项。
六、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
2018年,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67家,比上年增长18.5%,占全省新增高新企业的44.4%,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323家,比上年增长54.6%,占全省高新企业总量的39.8%。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一体化产业、新材料产业为主导、以专业园区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郑州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七、技术交易日益活跃
技术市场交易活跃,技术交易辐射加大。2018年,新增技术交易机构126家,累计达到605家。全市在国家技术合同登记网登记各类技术合同4399项,比上年增加620项,增长16.4%;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2.4亿元,增加47.6亿元,是去年的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