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社会公平化管理探索基层信访新机制

索 引 号:005295135/2019-00095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中牟县官渡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综合,政务,工作,工作信息
文    号成文日期:2019-12-26发布日期:2019-12-26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推行社会公平化管理探索基层信访新机制

官渡镇是三国时期“官渡之战”故地,位于中牟县东部,紧邻古都开封。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7.04万。近年来,官渡镇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探索并推行了以社会公平化管理为主线的基层信访工作新机制,有效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全镇四级信访案件总量由去年的33件锐减到今年的22件。一些信访积案得到化解,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基层信访工作良性运行机制。

一、实施社会公平化管理,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入手抓信访

社会公平化管理,就是以“四议两公开”为基本方法,督促和指导村内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制度,把当前群众最关心的宅基地分配、土地调整、享受村民待遇等事项纳入村规民约的范畴,用制度保障公平。

官渡镇认真梳理了近几年的信访事项,发现近七成的矛盾纠纷集中在宅基地分配、土地调整和村民待遇三个方面。这三类矛盾诱发的原因是村内制度缺失或不健全、不完善,村干部无法有效管理,甚至不作为、乱作为。全镇44个行政村中仅有8个有村规民约,且都没有经村民大会表决,对村民没有约束力。官渡镇研究决定,要着力完善村民待遇、宅基地审批、责任田调整“三项制度”,做到遇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一是做好宣传公示,切实凝聚民心。官渡镇印发了《致全体群众的公开信》,利用标语、宣传车、会议等形式,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使干部群众对公平化管理工作的要求达到家喻户晓。生效后的“三项制度”,由村干部负责送达每个农户家中,由家庭“明白人”阅读签收,同意后签字按指印,镇村两级存档。同时将制度内容做成版面,在公共场所长期张贴,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多次酝酿讨论,充分体现民主。“三项制度”严格按照“七步走”的程序制定,即村干部起草、村“两委”商议、镇政府审核、村内党员审议、入户走访、村民大会表决、送达村民签收。各村定稿至少要经过三次讨论方可确定。第一次是由村两委干部讨论通过后,上交镇政府进行法制审核(对制度的具体内容一般不干预)。第二次是党员和群众代表讨论通过后,由党员负责向联系户宣传吹风,为村民大会“预热”。第三次是全体村民大会讨论,以“双过半”生效,严禁用群众代表会议代替村民大会。

三是开好群众大会,真正尊重民意。为了把大会开好,各村都做了精心准备。一是提前通知,方便外出打工的群众回村,发通知的同时就要确定能否参会。二是将上会讨论的“三项制度”文本提前印发到群众手里,并放大张贴在会场。三是提前准备好表决票、笔、票箱和录相机,监计票人建议名单也已确定好,只等大会举手通过。镇干部列席参加各村的群众大会,会后将主要资料带回镇政府备案。群众大会热烈而有序,全镇44个行政村,平均参会率86%,最高达100%;“三项制度”平均赞成率82%,39个村一次通过。

“三项制度”制定过程中,做到了公开透明无死角,即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表决、全民告知;制度的每一条规则,都是民意的充分反映,都是对农村社会中强势群体的遏制和对弱势者的保护,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群众很拥护。

二、从信访老户到道德楷模,走进信访人内心世界化解积案

近年来官渡镇发展任务很重,养猪场污染治理、征地拆迁、社区建设等工作引发的各类信访矛盾非常突出。2018年以前全镇共有17户信访老户,每逢上级“两会”,维稳压力巨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渡镇精准剖析,因户施策,用心用情做信访,让干部走进信访老户的内心世界,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耐心、细致为群众做好服务,确保合理诉求解决问题到位,无理诉求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到位。

吕霞子,官渡镇许村的小浪底移民群众,1995年其丈夫遭遇煤矿事故,下肢高位截瘫,一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这个28岁女人的身上。1999年6月,吕霞子推着丈夫、带着四个孩子,从洛阳新安县搬迁到了官渡镇。此时5万元的赔偿款也已花完。迫于生活的重压,她要求村里追加赔偿款,从此走上了近20年的上访路。官渡镇党委、政府分析后认为,从信访角度看,她是一个信访老户,但对家庭和社会来说,她却是一位道德楷模。官渡镇设身处地为吕霞子排忧解难,为她送去了帮扶资金,解决其女儿上学问题,帮助其儿子当了兵,还帮助她在村口开了小卖铺。镇主要领导经常上门看望,送去关爱和祝福。吕霞子也和干部结成亲戚不再上访。在今年的11月15日,吕霞子携已转业到平顶山消防队回来休假的儿子专门到镇政府,表达对段书记及镇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

老访户、老案件一直是信访工作的疑难杂症,占用的精力也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对每个案件成立专班,书记镇长亲自上阵,除了付出真情实意,还要汇集多方力量和智慧,有的案件还向县信访领导小组求助,借力化解处理。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官渡镇成功化解了赵素英涉法涉诉案等多起陈年积案。在今年6月份全县开展的星级信访案件评定化解攻坚活动中,官渡镇“两星级”案件5件,“一星级”案件6件,已全部化解。

三、压实干部责任健全机制,畅通群众诉求

官渡镇彻底落实上级信访部门的要求,从转变干部观念和工作作风入手,建强队伍、建章立制、保障投入,基本扭转了信访案件治标不治本,花钱买稳定的不利局面。

一是引导干部树立“九一思维”的信访理念。即群众来访90%是有道理的,反映的内容90%是有理的。即使有10%的不合理部分,也是因为干部工作方法生硬或者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的。开展了“假如我是信访人”大讨论,让上访群众得到尊重。

二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突发事件信访应急处置办法。近年来,先后处理了前黑寨儿童土方坍塌死亡事件、二院电梯坠井死亡事故等近10余起突发事件,每次突发事件,镇领导和信访干部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没有因为一起突发事件造成上访。

三是建立了困难群众救助机制。对于上访群众中的残疾人、重病患者,注重通过慰问和帮助融和干群感情。2014年以来,全镇每年购买面粉50吨、棉被400余条,发放至困难群众。每年的大病救助、非义务教育阶段助学、危房修缮等各类救济支出均在300万元以上,在全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四是提出并实施了农村财务管理“堵漏行动”。对全镇44个行政村224个村民组的财务收支情况全部审计一遍,查处并纠正违规支出148万元,堵塞财务管理漏洞9个,对1名涉嫌弄虚作假欺骗群众的村党支部书记免职处理,对3个无正当理由推迟公开的村进行了通报批评和罚款处理。

五是建立了信访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上访事件的,扣除当月村组干部的绩效工资。在今年初的年会上,对30个全年无访村,每村奖励3万元。

目前,官渡镇信访压力有所减轻、形势有所好转,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特殊利益群体仍然比较活跃。下一步将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找差距、定目标、明方向,切实把上级信访部门的各项要求落实好,把信访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