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71625/2020-0004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二七区福华街街道 | 关 键 词:工作信息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20-02-24 | 发布日期:2020-02-24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战疫”当前,志愿先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在二七区福华街街道抗“疫”一线,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有在校就读的青年大学生,有意气风发的入党积极分子,有预备党员、退休老党员,还有退役军人、居民群众……他们臂戴红袖标,身穿红马甲,手持测温枪,活跃在辖区卡点、楼院及大街小巷,成为了抗“疫”一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勇敢逆行,“00后”变身“疫”线“劝导员”
“你好!请问你是从哪儿回来的?请到那边登记一下吧!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志愿者小魏和颜悦色,被劝者同样是笑脸回应,在这不失礼貌与温情的对话中,这位外来返郑人员走到了卡口自觉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测和登记。今天是小魏做志愿者的第7天,这些工作他早已驾轻就熟。
小魏是家住二七区的一名大学生,这个寒假突遇疫情来袭,看到一线工作人员每天入户排查,非常辛苦,也一直想出一份力、尽一份心。街道青年志愿者招募令发出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承担起社区疫情防控宣传劝导工作。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对话,一天中不知要重复多少次,可是这位00后的志愿者从没有叫过苦,叫过累。
“穿上了红马甲,参与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感觉这个假期别有一番意义!”他激动地说。同样在陇海中路社区,00后的小李也早已按耐不住报国之心,义无反顾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每天到社区、楼院、沿街门店等摸排外来人员、张贴通告、发放宣传单、宣传防疫知识,劝导身边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动员她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我想一直坚持工作,也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每个人的生活都恢复如初。”小李说道。
连日来,在福华街街道13个社区,像小魏、小李这样的青年志愿者有很多,他们积极响应号召,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勇敢地扛起了辖区志愿服务的大旗,迎难而上,冲锋“疫”线,用实际行动彰显着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为群众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退伍不褪色,60岁退役老兵当好义务“守门员”
早上不到七点钟,60岁的王大爷就早早地来到航海北街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开始一天的值班工作。“你好,你从哪里来的?麻烦测一下体温……”老人一边询问,一边仔细辨别口音。
熟悉他的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王大爷是辖区一名60多岁的退役老兵,考虑到近期迎来外地人员返郑高峰,社区人员力量薄弱,他主动找到社区书记王涛。“我可以去卡点值班,别人都在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工作人员那么辛苦,我也得干点啥,这事必须算上我一份。”老人诚挚的眼神感动了王书记及在场的工作人员。
就这样,老人当上了疫情防控志愿者,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排班轮流在卡点执勤,认真检查来往车辆,询问过往人员、指导他们扫二维码,工作一丝不苟。有时中午不吃饭替换社区人员值班,大家都劝他去休息,他总是笑笑说”没事儿,我家离得近,你们赶紧吃吧!况且我是老居民户,在这儿生活时间长,对辖区比较熟悉,外地回来人员我一听口音都能辨别出来”。正是因为有他,帮助社区拦截了好多外地回来谎报信息的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我要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王大爷坚定地说。疫情未止,他的忙碌还在继续。
走街串巷,“红袖章”变身群众暖心“服务员”
“张女士,香米一袋,记好哦。”“王先生,蔬菜十斤,要记好哦。”“刘阿姨的药由你负责送过去,她行动不方便,急需用药,要先送!”“您好!你要的小孩尿不湿一包,方便面十袋,给你放门口了啊!”......
上面这些对话在福华街街道抗“疫”一线时常听到,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返郑人员增多,越来越多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物资供应成了摆在社区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缓解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防止疫情扩散,一些党员志愿者、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变身成了特殊时期的“服务员”,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每日两次巡查、每日体温检测、清消清洁、健康信息登记、代买代送、协调就医就诊,等暖心服务,同时还为他们做好心理压力疏导、健康教育咨询等,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度过了温暖的隔离期。
隔离不隔情,隔疫不隔爱。在福华街街道,遍布在辖区大街小巷的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群众志愿者有400余名,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变身“守门员”“宣传员”“监督员”“代购员”......以自己的无畏担当和坚守奉献担起了疫情防控的重任,筑牢了街道疫情防控“红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