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农委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发展营商环境

  • 索引号:005253963/2020-00413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发布机构: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关键词:工作信息
  • 文号
  • 成文日期:2020-05-21
  • 发布日期:2020-05-21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农委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发展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市农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农业经营主体关切,紧紧抓住“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着力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下功夫,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发展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全面实施“一网通办”,将市农委的1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市“一网通办”内容,事项的基本信息、设定依据、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图、结果样本等信息全部在郑州政务服务网公开,所有事项均实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办结”办理模式,群众“一次不用跑”。同时,压缩办理时限,不需要现场核查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当天办结;需要现场核查的,5日内办结。进一步规范监管行为,将13个抽查事项全部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降低对企业日常经营的打扰度。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联合多部门开通农业营商环境服务热线,集中受理企业反映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管理机制,推动问题马上解决,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行新建重大项目市级指导服务员和县级首席服务员制度,服务员每月深入企业不少于一次,发扬“店小二”精神,当好企业助手,入户送政策、上门送理念,积极帮扶企业协调解决生产难题,全面支持企业发展。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组织专家深入实地,将生产技术送到企业;加强市场供需监测,及时发布购销信息,搭建产销桥梁,让企业产销无忧。

    三是优化融资环境。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为农民群体提供免担保、无抵押、无人工干预的数据化纯信用数据贷款,支持农户生产经营。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等农业种养殖大户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担保准入条件,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做到“能保尽保”、“应保尽保”。设立绿色通道,优化、简化业务流程,保证担保项目快审、快批,贷款快速到位。降低融资担保成本,对小额贷款采取信用保证措施,并下调或减免担保费率。对“三农”、小微企业,实行免抵押、免第三方保证、免保证金,在疫情防控期间,担保费率按1%收取。落实各项惠农资金,对种猪场、大型养猪场、屠宰加工企业建设洗消中心和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的,市财政给予每个不超过15万元补贴,对引进的种猪每头补贴2000元,农机购置实行敞开补贴。

    四是优化生态环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投资两亿元在郑州打造15个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定产业基础、具备休闲观光旅游潜力的美丽乡村村庄。实施美丽牧场建设,着眼“规范、现代、生态、美丽”的内涵要求,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对场区环境、设施设备、生产清洁、资源利用以及产品安全等全面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在全省叫得响的现代化养殖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招得来、留得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53家,畜禽规模养殖企业1677家,农资生产经营企业790家,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6.7亿元。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