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庙村的“绿水青山”

  • 索引号:005307677/2020-00043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新密市平陌镇人民政府
  • 关键词:旅游
  • 文号
  • 成文日期:2020-08-08
  • 发布日期:2020-08-0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白龙庙村的“绿水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乡村,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关系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脱贫攻坚战。

    我们郑州的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位于新密、登封、禹州三市交界处,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0多亩。全村共有九个村民村382户1600多人。

    由于地处深山区,一年四季缺水少雨,土地贫瘠,又没有什么集体经济,多年来一直靠天吃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耕地大部分流转,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净是些妇女儿童、老弱病残,无疑成了全省有名的贫困村。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个村贫困户达164户740余人,几乎占了全村的二分之一。

    近几年来,白龙庙村两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扶贫工作队一一郑州报业集团的大力帮扶下,他们开始向穷山恶水宣战。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过去,这个村只有一条三米多宽的出村入村路,几个村组之间道路不通,简直无路可走,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外隔绝之势,山里瓜果梨枣等特产输不出,群众生活生产需要的山外货物运不进,村民的日子过得相当艰苦。

    为此,他们首先拓展改造了村路支路,并安装了100多盏太阳能路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多少年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他们实施了饮水工程。不仅打了一眼深水井,还建造了一个大型蓄水池,并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家家户户,让村民也像城里人那样用起了“自来水”。

    与此同时,他们还改造了电网,使动力电覆盖到全村的各个角落,保障了日常村里的生产和村民的生活用电。

    他们还修建了供村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供村民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的农家书屋,让孤寡老家安度晚年的敬老院……并大力推动扶贫异地搬迁,让53户贫困户乔迁新的社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积极开发“美丽乡村旅游”工程。

    众所周知,白龙庙村就是因一处始建于2000年前唐代的古建筑群一一白龙庙而得名的。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华夏先民就已开始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散布在这里荟萃山上的“具茨山岩画”,可见证这一远古的历史。有史书记载,这里又是“岐黄文化”的发源地,神农岐伯曾在这里采药,先祖黄帝曾在这里探玉……

    冷兵器时代,这里的古寨城堡、兵戈铁马、战旗腊腊……曾留下无数惊心动魄的传说与故事。如今,当年的魏长城遗址,依旧蜿蜒耸立。

    特别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是革命老区,威震八方的皮定钧司令和他率领的八路军,曾在这里打过游击……

    白龙庙村充分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渊源,以“旅游开发”为抓手,先后开发了“蝙蝠洞”“支锅石”“驮经龟”等天然景观,又为曾在这里生活过,有着动人传说的“黄帝”“岐伯”“伏羲”“女娲”等先祖造像……并利用地理优势,在起伏连绵的熊耳山和柏崖山上,分别种植了杏花、桃花、槐花、桐花、山茶等不同类型的花木,并在山坡地广植油菜花,形成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同时他们还改造了因用水困难而建造的白龙庙水库……成了有山有水有庙有景的旅游胜地。

    通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如今,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可谓“旧貌换新颜”,不仅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在我们省会郑州的一扇窗口,也成为四面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热点。

                                                         



                                                        


                                                       


                                                       

    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成绩和发生的巨大变化,引起了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大批的作家、画家、摄影家等艺术家前来采风。

    著名摄影家徐大庆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徐大庆先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一一郑州文艺界的“掌门人”,以手中的照相机为工具,对我们郑州近些年的旧城改造、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郊区郊县(市)乡村发生的历史性转变,都成为他镜头下捕捉的热点、焦点。

    为了把白龙庙村通过脱贫攻坚出现的巨大变化用摄影艺术表现出来,他多次深入到这个村的干部群众中间体验生活,可以说走遍了这个村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最终拍下了由四幅照片组成的《绿水青山一一白龙庙村剪影》。

    这组《绿水青山一一白龙庙村剪影》,可以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在这些照片里,作为以反映通过脱贫攻坚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乡村为内容的作品,他没有去捕捉栉比鳞次的村民新居、笔直宽阔的乡村大道、喜获丰收的累累硕果、喜气洋洋的男女老少……这些司空见惯、千篇一律的视角,而是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地抓住在脱贫攻坚中白龙庙村的村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旋律,选取了这里的山一一起伏连绵,雄伟壮观;选取了这里的水一一一望无尽,碧波荡漾的画面,借情喻景,用摄影手法、摄影语言去表现这个乡村特有的特色一一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人们从这个视角感受到如今作为美丽新乡村所保持的原生态美丽。特别是在摄影艺术处理上,他抓住夜色散去的清晨和夕阳西下的傍晚这一时间节点,让山、让水在夜幕与云雾的朦胧中闪现,巧妙地突出了白龙庙村的生态之美和环境之美,既像一幅幅倾情泼墨的山水画,又如一曲曲舒缓流暢的交响曲……而这种美,无形之中会让人与白龙庙村村民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而战天斗地、愚公移山的精神联系起来浮想联翩……置身于大山深处的白龙庙村,如今已旧貌换新颜。

    此地无声胜有声。

    当我在欣赏这组摄影作品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著名诗人贺敬之《桂林山水歌》这首诗,并借用到这里: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白龙庙村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梦似情白龙庙村的水……

     

    这就是徐大庆先生在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拍下的这组摄影作品一一《绿水青山一一白龙庙村剪影》所展示的社会主义美丽新乡村的诗情画意,也可以说是脱贫攻坚中建设美丽新乡村的“人文标本”,以及这一标本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