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日,郑州市冷链食品物防追溯系统——“郑冷链”上线至今,已整整一个月,市民购买冷链食品只要扫一下包装上的“郑冷链”电子追溯码,手机上便可显示食品的品种、规格、批次、产地、检验检疫、核酸检测等追溯的详细数据,只要认准“郑冷链”物防追溯码,便可买到安全放心的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当前,进口冷链食品环节已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领域。为深入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策略,实现辖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遏制进口冷链食品环节的疫情传播和扩散,惠济区强化工作专班、加强培训指导、完善工作机制、全力协调、全面排查,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墙,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强化工作专班:惠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部署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任务并督促抓好落实,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发展分中心、区疾控中心、各镇(街道)等部门组成的惠济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专班,负责对全区食品批发市场加强监管和检测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对涉及的鱿鱼、冻虾、智利冰鲜大西洋鲑鱼等问题批次产品信息,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安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面排查。
二、加强培训指导:10月30日至11月1日组织辖区三大批发市场召开动员会,重点对前期摸底排查的从事直接从外地采购进口冷链食品的近300家经营单位进行培训。11月1日系统正式上线以后,“郑冷链”系统在全区全面铺开,目前工作专班按照郑州市防控工作要求,正在组织对辖区所有加工、销售进口冷链食品的单位开展培训,推进辖区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纳入“郑冷链”系统管理。截至目前,全区71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完成商户主体信息注册验证。
三、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的工作方案》, 11月4日和9日相继召开全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会议,分管县级领导、各相关委(局)、各镇(街道)以及批发市场管理方负责人参加会议,对各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明确,对全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检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检测专班每周确保召开不少于一次工作会,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的各类复杂疑难问题,推动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四、全力协调推进:建立多个工作群,对企业推进“郑冷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专班内部、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协调推进,克服困难,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部门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工作不隔夜、不落地、不间断。在检测费用方面,积极沟通协调,对检测工作流程细化宣传,同时协调第三方检测机构适当降低价格,为商户降低经营成本。目前三大批发市场、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第三方冷库均已动员商户,配合开展核酸检测。
五、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冷链食品源头端、市场端、消费端等各环节风险排查管控,督促企业设立待检区、待检库,坚持每车每批必检的原则,检测合格后再对进口食品的外包装箱箱消毒,件件消杀,不留死角,确保安全;严格做到进口冷链食品入库赋码,出库扫码,一码到底,构筑起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六、全面排查统计:对所有经营进口肉类尤其是舆情涉及的产品种类进行严格监督检查,每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上报市专班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实现信息共享互通,确保数据真实。自11月以来,惠济区累计购进进口冷链食品1128车(部分产品属于早期已经入库的进口产品),共计产品26373吨,共完成核酸样本采样检测11186份(其中食品2880批,食品内包装2782份,食品外包装2719份,冷链物流车内壁1319份),检测直接接触产品的从业人员1486人次。
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海产品、畜禽类产品及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批发交易市场,冷库储存量达到25万吨。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冷冻食品和海产品集中在物流港交易,这里已经成为中部地区买全球卖全国的重要生活物资——冷冻食品集散地,承担着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冻品价格的重要义务。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委托第三方专业消杀公司对冷库站台、电梯、厕所等公共敏感场所每天消杀4次,并做好消杀记录。为做好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工作,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全面启用郑州冷链食品物防追溯系统“郑冷链”。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市场时,需要商户提前24小时通过“郑冷链”报备,内容包括进口冷链食品的产品种类、数量、运输车辆、到货地点、预定到达时间及联系人等信息。车辆进入公司指定的待检区时,需要提供进口冷链食品的供货资质、报关单、海关检验检疫证明等相关手续,手续齐全后由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消毒人员进行车辆消杀、检测人员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内包装、食品本身、车辆内壁共采集4份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卸货时对每箱进行消杀,商户赋“郑冷链”食品追溯码入库。“郑冷链”实现了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产品最小包装的闭环追溯管理,全面掌握进口冷链食品供应链流向,不仅实现信息透明,更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中原四季物流港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张迅说,市场设立了进口食品待检区,所有进口食品的采购经销商,在商品进入市场24小时前要采取“提前报备、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扫码查询”的管理模式,在“郑冷链”系统中对进口水产流向进行报备。商品进入市场后,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专班将对市场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核酸检测。市场也成立工作队,全力保障“郑冷链”工作落到实处。为加大监管力度,惠济区市场监管局安排专班进驻市场,实行全链条监管、全方位覆盖,做到每车每批必检。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如无“郑冷链”物防追溯码,禁止在市场流通销售。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省、市领导多次到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调研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十分重视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工作,走访商户并询问“郑冷链”应用操作具体情况。对进口冷链食品待检区进行视察,对物流港疫情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的生命健康,一定要做实做好,工作要再认真再仔细,确保食品安全,让群众满意。12月2日上午11时,记者又来到同样上线“郑冷链”的中部两岸海鲜物流港进行走访。“我从早上到现在已经扫了3次码了,只要进入就需要再次扫码。”司机李师傅说,不过也能理解,为了大家安全。大门口小货车正在有序扫码进入,几名保安人员在进口处忙碌测着进入人员的体温并检查扫码的结果。记者进入市场内,发现商户的玻璃门上几乎都贴着一张白色A4纸,上面打印着 “本店已消毒欢迎进店选购”字样。花园口市场监督管理所刘丽娟介绍,按照防疫要求,对中部两岸市场及第三方冷库,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溯源管理,要求辖区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商户,货物到郑之前24小时向市场监督管理单位报备,由第三方抽检公司对其做到每批每车必检,检验合格后入库,入库后将检测结果及货品信息上传至郑冷链溯源系统,生成溯源二维码后方可出库销售。目前中部两岸市场共有20家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商户和1家第三方冷库,目前已全部纳入冷链溯源系统。另外,为加强管理,将中部两岸34家进口水产品商户也纳入冷链溯源系统管理,待生成溯源二维码后方可进入市场流通领域。记者了解到,针对直接从郑州市外地运输到市场,或是贸易公司购进的进口食品,进入市场前,必须要在市场提供的待检区进行待检,首先对运输车辆的外立面进行全面消毒,等待采样人员按照规程进行取样检测。收到阴性检测结果报告之后,货物方可进入到市场入库销售。“‘郑冷链’系统通过提前报备、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扫码查询,构建精准闭环的监管模式,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为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提供保障,让市民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中部两岸海鲜物流港的邱经理介绍,目前中部两岸市场及第三方冷库人员已全部核酸检测一次。环境消杀确保每天至少一次,工作人员建立健康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