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足我市优势错位进行产业布局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598号提案的回复

  • 索引号:005253103/2021-00171
  • 发布机构: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关键词:政协提案
  • 成文日期:2021-10-13
  • 发布日期:2021-10-13
  • 关于立足我市优势错位进行产业布局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598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杜天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立足我市优势错位进行产业布局的建议》(第20210598号)收悉。感谢您对全市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全市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是2015年的1.6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39.7:59。“制造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增速居全省第1位。近年来获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等国家级示范城市,郑州制造全国影响力不断增强。

    一是加快规划政策引导,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根据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求,制订出台了《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郑州市电子信息行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郑州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多项规划计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重点措施,引导产业加快发展。制定落实《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的补充意见》《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郑州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全市区位交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内陆开放优势和战略叠加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发挥人力资源丰富和航空港试验区政策优势,把电子信息产业确立为全市“一号产业”,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初步形成了“整机 配套 核心零组件”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链,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整车产量58.3万辆,整车产能达到158万辆。宇通客车是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中铁工程装备盾构机出口多个国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位居第一;郑煤机高端液压支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新大方桥梁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食品制造业提速发展,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研发基地和物流中心;枣制品规模全国第一;方便面系列产品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新型材料产业加快转型,建成全国重要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耐材产量占全国和河南省总产量分别为30%和60%以上。超硬材料持续提升,立方氮化硼聚晶占全国总产量超过80%,人造金刚石超过25%,精密加工用超硬材料工具超过30%。铝工业形成了完整的加工产业链,成为我国重要的铝板带箔加工基地。全市电子箔、PS板、空调箔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0%、35%和30%。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小容量注射剂年产能80亿支,占据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安图生物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

    三是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发挥全国交通枢纽优势,着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905.4亿元,比2017年增加284.3亿元。空港型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新郑国际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51条,通航城市63个,基本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2020年,完成货邮吞吐量63.9万吨,增长22.5%,国际地区货运量和全货机航班量跃升至全国第5位。冷链物流加快发展,全市布局建设冷库约260个,容量约600万立方米,专业冷藏车辆约8000辆,2020郑州市冷链物流货运量超过200万吨,郑州市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下一步,郑州市将以习近平视察河南和郑州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导,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地。

    一是立足产业实际,建设先进制造业体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立足现实,巩固提升发展优势,补足发展短板,建设先进业制造业体系。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重点发展,聚焦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5G及北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着力把电子信息打造成为带动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性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郑州制造业新增长极,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聚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建材耐材、服装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创新优势,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布局前沿产业,加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发展,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二是提升产业优势,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铝等优势产业及其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产业基础再造,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薄弱环节,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深入实施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5G、超硬材料 (新材料)10个新兴产业链和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制品、建材耐材、服装家居5个传统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全面落实“链长制”,建立完善 “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 (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提升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建立重点事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个清单”,绘制产业链、技术路线、应用领域、重点招商“四个图谱”,强化工作落实,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再造,加快产业集聚区空间结构优化,推进产业集聚区智能化、循环化改造,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实施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政策。积极支持龙头企业领建产业园区,着力引进与龙头骨干企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按照“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功能布局和全市32个核心板块建设总体布局加快小微企业园规划建设,突出产业特色,采取“区中园、园中园、镇中园”等形式,或者利用闲置厂房(旧厂区)、低效用地、成片标准厂房、老旧工业集聚点、楼宇等空间,建设一批“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小微企业园,到2023年全市新建小微企业园60个以上。

    四是加快物流业提升发展,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加快构建“枢纽 通道 网络 平台 主体”的“五位一体”物流业发展体系。推进机场三期建设,抓好高铁南站、小李庄客运站及机登洛城际铁路、四港联动货运专线建设,加强空陆联动,提升内陆地区核心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推动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加快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推动占杨一级物流基地、薛店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区域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完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构建物流枢纽网络体系。畅通四条“丝绸之路”,完善国内集疏通道,衔接区域物流通道,打造内联外畅物流通道。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乡配送物流等,提升专业物流服务能力。推动构建覆盖多式联运全链条的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互联网 ”车货匹配、无车承运、城乡配送等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标准化建设,建设集约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强现代供应链应用,开展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和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鼓励物流经营主体与商贸流通、生产制造企业实现线上系统对接、线下物流合作,提升供应链协同配置资源能力。建设功能健全、资源集约、协同共享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物流绿色化发展。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