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在中小学教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研学旅行”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赞同您提出的建议。此建议与我们的工作目标一致,对我们今后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郑州市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7年郑州市教育局制定《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准入管理办法》(郑教宣外〔2017〕10号),文件要求成立基地评审委员会,通过基地申报、专家材料评审、实地考核、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名单公示等程序命名郑州市校外教育基地,有效期两年。截止目前,已命名了10家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35家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专业实践基地。35家专业实践基地涵盖市内博物馆、科普教育、农业生态、公民教育、工业等主题,为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保障。
(一)利用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郑州市教育局目前依托7家命名场馆,分别为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黄河博物馆、郑州博物馆、郑州自然博物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和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每年可为近百万人次青少年提供参观、课程服务、非遗文化课程及研学课程。
1.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结合展览设有“特约讲解”“历史教室”“华夏古乐”“中原国学讲坛”“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等教育项目,除开展研学参观外,还开发出针对性强、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如特约讲解深度研学系列;历史教室连锁教育机构博物馆学程系列;华夏古乐展演系列;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优秀传统文化展演系列;中原国学讲坛公益讲座系列等,拥有教育名家、专职教育专员以及讲解员、志愿者等组成的专业化、丰富化的师资团队,在突出河南博物院优秀传统文化和博物馆特色方面,极具优势。自2017年7月实施以来,累计开展102场,服务中小学家庭观众两千余人次,通过创新教育形式让展览生动、让文物鲜活、让观众受益。
2.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在日常展览工作中,充分筹划“4.22世界地球日”“5.18国际博物馆日”“6.25全国土地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6.25土地日”等重大科普宣传日活动,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结合活动主题,通过制作专题展板、专题展览、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义务讲解等多种形式,为郑州市中小学生开展地质类科普活动提供场景。
3.黄河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华夏文明——黄河巨龙的缩影》系列课程,并由专人对来访学校、人员数量、时间、学习目的和课程安排进行前期的对接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能够安全、有效、顺利进行。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与教学要求,在进行课程安排时,提出重点要求,重点学习内容,使学生来馆学习有兴趣、有收获、有思考。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以“借自然之力 护绿水青山”为主题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水情、水利科普周活动;在博物馆日开展“小小讲解员”免费培训等活动。黄河博物馆设计相关课程,把黄河知识以游戏的形式送向校园,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把“玩”与“学”结合起来,从而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4.郑州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中小学博物馆课程开发工作。现有特色课程十余项,每年开展校外课程70余场,参与学生万人。其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城市文明、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对比、古代科技、节庆节日等六大种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5.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挖资源、突出特色,开设有公众考古体验,VR体验,植物捶染,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科普周系列活动,送知识进学校、进社区等不同形式的社教活动及课堂。年接待观众约5万人次,团体接待200多场,志愿讲解200多场,其中学生团体全部为免费讲解。
6.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
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开发“寻找商都文化,体验国脉非遗”体验类课程有:木版年画、茶艺、陶艺、石磨豆腐、古琴等课程;非遗参观展示类课程有:钧瓷、汝瓷、官瓷、黄河古陶、汴绣、泥塑、油纸伞、泥咕咕、泥泥狗、澄泥砚、木版年画、剪纸、唐三彩、雕刻等30多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物展示。通过非遗活动的开展及课程的体验,让同学们学习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非遗的博大精深,树立文化自信,解决了“文化灯下黑”问题,更深层的创新了“小手拉大手”的非遗体验模式,实现全家喜爱非遗,消费非遗的新时尚。
(二)历史文化资源助力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
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转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通知到2019年3月省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尽管截止目前郑州市的研学旅行实施意见仍未出台,但是在国家和省厅研学政策的引导下,我局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初步启动研学旅行。
1.郑州市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评选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评选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的通知》(郑教明电〔2019〕274 号),经各单位积极组织推荐,收到上报作品 169 件。市教育局组织评审专家对上报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评出35件优秀作品,包括精品课程17件、精品线路18件。目前这些精品课程正在校对出版,《天之中 郑研学》一书将于2021年下半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研学旅行试点工作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研学旅行的工作安排,我市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实验探索。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研学旅行工作实验区,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经开区朝凤路小学成为省级研学旅行实验校。各县区和试点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实验探索:以公办基地——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新郑园区)新郑园区带头示范:2019年至今在局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一周课程中,常态化开展了新郑一日研学活动,线路为黄帝故里、欧阳修文化园和好想你世界红枣文化博物馆;登封市教育局下拨280万研学旅行专项资金,登封市中小学按照课表计划积极开展区域研学实践,为县区研学树立了榜样;管城区教育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积极探索商都文化研学,并举行了研益中国行--黄帝文化研学活动;两个试点学校精心组织,探索开展了黄河研学、博物馆研学、灵宝函谷关研学等活动,为我市开展研学旅行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
3.郑州市研学资源整合
河南历史厚重、山川壮美,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孕育地,是炎黄子孙的根源地,省会郑州是八大古都之一,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心城市,这些都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我市是河南省中小学研学实践试点城市,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郑州市研学线路及成熟课程编纂成册,为周边县市研学课程的开发提供借鉴案例,对研学实践活动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天之中 郑研学》以郑州为主题的特色研学线路,包括商都郑州、黄河、豫剧、黄帝、文字等内容,以及河南其他地区的特色研学线路,整理出版之后此书可作为郑州市各县区、各学校乃至各基地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用书。
4.场馆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1)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2018年4月份,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与郑州市上街区小学第二届科技节活动,为近千名老师、同学们及观众送上了地学科普盛宴。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下乡”系列活动,分别走进郑州市宇华实验小学,为近600名学生进行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讲座;联合栾川县地矿局与当地贫困村儿童开展了迎六一共建活动,为扶贫扶智增砖添瓦;赴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参加“欢乐六一游园活动”。
(2)黄河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多次组织、接待了香港政府和香港青年联会组织的大型“爱我中华,中原行”“寻根中原,走近母亲河”、香港教育举办的“同行万里”高中生内地交流研学活动;美西河南商会组织的海外华裔青少年“河南寻根”营活动;郑州大学组织的中、加学生“黄河”主题研学活动;北京八一中学的“寻民族之根 品民族之魂”研学活动;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实验小学“黄河颂”研学活动;参与组织大中专、中小学生的“了解母亲河、关爱母河”以及“黄河湿地节——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活动;联合举办了首届“黄河文化暨海峡两岸水利青年交流营”“青春黄河,携手同行”的主题活动,促进了广大大、中、小学生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原文化的了解,很好的利用了“黄河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块爱国教育的良好阵地。
开展送课进校园:在上街区中心小学“科技节”期间,黄河博物馆设计相关课程,把黄河知识以游戏的形式送向校园,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把“玩”与“学”结合起来,从而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3)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以东区为纽带、辐射周边的策略,已与东区的很学多校达成共识,合作共建,共谋发展。组织与邀请周边学校及社会教育机构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和体验公众考古、VR及互动拼图等增强学习印象的活动;节假日在馆内开展专题活动,免费为未成年人讲解,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设计科普周系列活动等吸引更多未成年人前来参与和体验,感受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发展进程,使该馆成为未成年学习和传承历史文化知识的肥沃土壤。
常态化开展外展活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定期开展走进校园巡展活动,把研习的成果送进校园,在校园内进行节目表演和开设科普小课堂;例如将第二届全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漫画成果制作成系列展板走进昆丽河小学,并在校园内举办科普知识小课堂,为同学们送上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二、当前郑州市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研学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郑州市教育局一直致力于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体系,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文化类研学课程普及,充分发挥命名基地的优势,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虽然目前郑州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场馆课程建设、馆校合作、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如提案中提到的问题,比如“尚未建立完善的研学旅行过程性活动的监督和效果的评价体系”“研学活动课程质量”“重游轻学”等现象。郑州市的优秀场馆资源也存在如下问题:
1.博物场馆面向中小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数量及质量差距较大。我们将积极督促博物馆开发专业课程,建立博物馆课程审核体系,并由专业机构给出科学全面的博物馆类课程开发指导大纲,力求课程在保留各博物馆特色内容的同时,形成完整的课程展示及评价体系,让博物馆课程向规范化、专业化、具体化靠拢,形成系统的教材及教案。
2.各学校及单位缺乏在场馆类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的统一方针,对场馆类教学是否纳入教学计划,如何进行课时分配,开展课程的具体方式等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导致博物馆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方式及效果较为混乱。我们将建立统一的社会实践考核要求。
3.博物馆受场地、师资、时间等限制,较难接待一整个学校或年级开展大型参观或教育教学活动。建议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合作,整合博物馆资源与校内教师资源,多样化,灵活化地开发相关课程,与校本课程充分结合,开发一部分场地灵活,内容专业的博物馆课程,送课进校。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促使郑州市研学旅行实施方案的出台,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会从管理机制、基地营地管理、研学服务机构遴选、课程开发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规定,从政策制度方面保障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指导,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