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2021年—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新郑市科技创新“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机制,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一)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增强。 “十三五”期间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累计达到4.5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6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13%。
(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 “十三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科技型企业新增129家,目前达到199家。
(三)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郑州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41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15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2家,新增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指导站1家。
(四)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紧缺人才42名,“十三五”期间,依托创新引领型平台、机构累计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共1236人。认定科技特派员50名。
(五)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42项。其中,中原工学院的“纯电动客车大温差高效能热泵型空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智能视觉信息处理与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两个项目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全市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由“十二五”末的1487万元增长至2020年度5.74亿元。
(六)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开展 “科技赋能经济·校地共谋发展”高峰论坛,包信和等6名院士和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10名高校校长到我市共谋校地发展,在共建轨道交通5G网络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高校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高校与我市豫力新材料、永泽环境等4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推介会,仅2020年一次,达成了新郑高校5700名毕业生在新郑就业发展的合作成果。
(七)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设各类创新创业载体 21家,其中省级企业孵化器1个,郑州市级科技孵化器2个,郑州市级众创空间7个。孵化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总量突破1000家。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开展科技贷款利息补助、担保费补助、企业股权融资补助和科技投资风险补助,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八)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新郑市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成功纳入科技部创新型县(市)试点建设,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首批通过的创新型县(市)。连续举办四届新郑市创新创业大赛, 100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50多个项目落地新郑发展。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中部崛起战略和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等机遇,按照郑州市委 “南动”战略要求,以建设全国一流中小城市为统揽,贯彻落实新郑市委“用脚步丈量城市、乡村”工作方法,大力实施“九项工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打造更高的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聚焦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准确把握国家、省、郑州市重大战略需求,科学规划布局。结合新郑市区域优势,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筛选产业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攻关,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2.融入产业。坚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与我市生物医药、现代食品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契合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研发团队,以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3.市场导向。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4.开放创新。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抓住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主动融入到新一轮科技创新变革中,加速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资源要素,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水平。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现代产业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更加突出,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创新投入持续增长。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 2% 以上,财政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加。
——创新平台更加夯实。郑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达到70家,新增郑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0家。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450家,新型研发机构达到5个。
——创新人才队伍力量增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达到70名。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0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提质
1.加快临空产业创新高地建设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促进应用创新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与航空港区形成错位和协同,进而打造全国一流中小城市。不断壮大主导产业支撑转型升级、培育强企名企引领转型升级、做强园区平台承载转型升级,以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用 “支撑、引领、承载”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创新示范区建设。
2.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点”建设
引导全市优质创新资源、创新项目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辐射点”建设规划,重点支持“好想你”、“中原工学院”等第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点”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优化创新载体体系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市创新发展。
(二)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3.建设多元化“双创”平台。加快构建高质量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承接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我市境内高校建立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为大学生创业者打造优质栖息地。继续推进创新创业综合体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力提升,打造“双创”升级版。引进一批知名创业平台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搭建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众创空间。
4.加快各类研发平台建设。依托我市高校资源,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采用自建或联合共建等方式,搭建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着力推进我市重点科创平台和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建设。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支持其在新郑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建设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面向全国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
(三)推进创新能力提升
5.加快科技企业梯次发展。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雏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瞪羚企业、科技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健全培育制度。通过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持续实施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补助、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等政策,鼓励企业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6.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及“五彩”人才计划,全面落实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项目实施等各类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创新创业领军型团队,通过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从个体到团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加快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鼓励和引导驻新郑高校与我市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形成以项目留住人才、以人才支撑项目的良好生态。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的指导带动作用,壮大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伍,丰富科技特派员服务形式。
7.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财政投入导向作用,优化全市科技资源配置,重点支持与国家、省、郑州市重大战略和发展方向结合紧密、研发投入和对经济贡献大的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发展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计划项目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各类项目申报主体研发投入情况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优先支持研发投入较高的申报主体。建立R&D正向激励机制,探索实行企业研发增量奖补、特别奖补等政策。
8.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鼓励新郑市内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市场化、机制灵活的技术转移专业机构,实现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的方式,持续开展各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实际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与发布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信息对接。探索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鼓励市内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产业转移研究院,共同破解共性技术难题。
(四)推进创新环境优化
9.加快推进科技金融。 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支撑体系,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 落实科技金融相关 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作用,重点通过阶段性参股社会化基金和跟进投资优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等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10.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科技创新文化,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技月等科普活动。鼓励各类创新创业载体通过招投标形式引进专业化、高层次运营商及运营团队,定期对创新创业载体进行运营考核。支持创新创业载体举办或承办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支持我市载体和创客参加上三级创新创业大赛。整合我市高校、科技企业、创新创业载体、研发中心等各类优质资源,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企业需求信息和驻新郑高校、载体“双创”成果,不定期召开信息共享发布会、成果联姻转化洽谈会等。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高效协同领导机制,成立新郑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问题研究、重点工作推进等;强化职能部门协作与联动,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目标任务考核机制,重点强化对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整体效能等指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年终评优评先。
(三)强化政策支持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实,着力营造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落实《新郑市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办法》《新郑市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办法》,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四)强化环境营造
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介,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人心,人才引育、创新创业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取向,培育和弘扬 “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尊重首创、尊重实践、尊重创造的氛围,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