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批后公布

2016年6月2日,《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正式经省政府批复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住建部《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等相关要求,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2016年6月21日

《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主要内容简介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划定的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全部行政辖区以及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淇县所辖的高村镇,淇河生态保护范围内庙口镇及黄洞乡的部分村庄行政辖区范围,用地面积约764.29平方公里。

二、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目标

(一)城市性质

豫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能源与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产业基地,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二)城市职能

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基地;

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镁及镁精深加工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和现代家居产业基地;

豫北区域性商贸、物流、商务及研发中心;

河南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特色旅游基地;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基地;

鹤壁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总体发展目标

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资源城市转型示范性城市为导向,建设中原经济区新兴增长极、豫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中心城市、循环经济示范性城市、海绵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型城市和文明城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全域规划、统筹发展为前提,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在全省率先崛起的目标,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之城。

三、城乡规划体系

(一)市域人口规模

2020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190万人。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

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三)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以新城区和淇县县城为中心,老城区、浚县县城为次中心,中心镇、重点镇为支撑点,构建 “一核双星多支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核双星多支点”:是鹤壁市城市发展的骨架。构建以淇滨区和淇县为核心,老城区和浚县为辅,以中心镇和重点镇为新支撑的“1 2 6”模式,依托城市发展轴线,走鹤淇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四)市域城乡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到2020年,市域分为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六个层次规模等级结构。

第一级:市域中心城市1个,94万人。

第二级:市域副中心城市2个,包括淇县县城和浚县县城(10-16万人)。

第三级:中心镇4个,包括石林镇、庙口镇、王庄镇和新镇镇(1.5-4万人)。

第四级:一乡镇15个(0.5-3万人)。

第五级:中心村(原则上不小于0.2万人)。

第六级:基层村。

(五)市域城乡职能结构

(六)重点城区发展指引

1.老城区

空间发展策略:内部挖潜,内涵式发展。产业适度向西发展,限制向东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延伸;加快沉陷、棚户区的治理;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强化老城区与周边地区、新城区的交通联系。

发展定位:重工业基地。

产业选择: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加快工业集中建设,以“煤电化材”工业为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配套煤炭物流产业。

2.新城区

空间发展策略:向北连接,向南融合,向西控制,向东拓展。以城市结构为导向,统筹城市产业布局;强化中心职能;立足地域生态旅游资源,体现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发展定位:豫北地区服务中心,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

产业选择: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金属镁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商贸、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3.淇县县城

空间发展策略:加快向北发展,适度向西发展,强化与新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优化城市结构,形成“一核两区”空间结构。一核指淇县县城(包括县城老城区及县城新城区),两区指鹤淇产业集聚区、淇县商贸物流园。

发展定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域中心城市,工业、旅游强县。

产业选择: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产业。

4.浚县县城

空间发展策略:向西发展为主,向北发展为辅。构建 “一带双心,两轴三区”的空间格局,其中:一带是指卫河景观带,双心是指古城中心和新城中心,两轴是浚州大道发展轴和南北大道——浚州公园城市空间轴,三区是指古城区、新城区和浚县产业集聚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旅游;集约土地利用,适度发展工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域中心城市,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产业选择: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产业,创建国家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积极扶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远景可发展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业。

5.推进鹤淇一体化

依托淇滨区、鹤淇产业集聚区、淇县县城,努力打造功能统一协调、有机相连、特色鲜明的城市核心区。以淇水湾片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起步区)为纽带,公共交通先导,推动“新城-淇县”这“一核”成为非矿产业的集聚带和新的城市增长体。破解行政区划的限制,组团式发展,严格控制组团间的生态廊道,构建田园城市。辐射周边县、镇和乡村,以此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中心城市规划

(一)城市规模

至2020年:中心城市总人口94万人,用地规模89.4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5.18平方米。

(二)城市发展方向

按照“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结合用地限制条件、地质条件、对外经济联系程度、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环境限制等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城市未来空间拓展方向。

新城区发展的方向为“向北连接,向南融合,向西控制,向东拓展”。

老城区发展的方向为“产业适度向西发展,限制向东发展”。

(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从规律、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综合城市定位、文化和生态等特色“基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落实生态优先、公交先导、组团布局、产城融合、人文智慧等理念,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中心城市形成“一带、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指以新城区为核心向南北延续,联动老城区和淇县的城市发展主轴。

四组团:新城组团、老城组团、宝山中部组团及淇河南组团。

其中:

新城组团:是鹤壁新城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包括金山片区、高速东片区、淇滨行政和生活片区。

老城组团:是鹤壁市老城区,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主。包括韩林涧煤炭物流片区、中山生活服务片区、泗河北片区、泗河南片区。

宝山中部组团:是煤基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即宝山产业集聚区宝山中部片区。

淇河南组团: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生态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及产业相关配套物流。

(四)组团发展指引

老城组团:由于城市环境及空间拓展不足,人口持续向新城区迁移,但在城市转型和产业重组的机遇下,老城区将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心。按照建设紧凑型城市的原则,老城区内涵式发展,优化调整土地、空间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准入门槛,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完善基础设施,优先保障中小学校、医疗卫生、绿地、公共交通等公益设施用地,提高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新区组团:以优化城市结构为导向,强化中心职能,体现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新城区以承接老城区功能转移、繁荣经济为重点,新城区将成为鹤壁人口聚集的中心。新城区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会展、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金山片区产业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综合保税区尽快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新区居住建设,吸纳新增城市人口及老城区转移人口,均衡居住和就业岗位分布,减少新老城区间的钟摆式交通。

淇河南组团:既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直管区的一部分(淇河以南京港澳高速以西部分),也是鹤淇产业集聚区的高村片区。发展策略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生态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

宝山中部组团:既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中部组团,强化与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严格控制安全防护距离,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注意与环境协调,严格进行环境、安全评价,保障城市安全。发展策略为全国重要的煤基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

五、综合交通规划

(一)市域航空规划

依据《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前建设完成鹤壁浚县通用机场建设。加强与豫北机场、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的交通对接,开辟鹤壁市航空运输新局面。

(二)市域铁路规划

在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山西中南部铁路等干线铁路基础上,改造提升既有的京广铁路,实现干线客、货分线运输。既有京广铁路主要承担货运功能,石武客运专线承担高速客运功能;完善时丰火车站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为鹤壁建成豫北煤炭物流中心和下一步开通客运创造条件。

建成豫北煤炭物流和中鹤集团铁路专用线项目;利用矿区既有铁路改造提升,建设市郊铁路开通客运;建设新乡经鹤壁至安阳、鹤壁至濮阳城际铁路(规划分别在淇县、高村、淇滨区和浚县设置城际站);开展晋豫鲁客运专线、胡庄—新荷兖日连接线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三)市域公路网规划

本次规划,高等级公路布局以交通部门规划为基准,根据各区县城市发展框架对原有的国省道提出扩建和改线方案,规划形成“七纵七横三连接”的主干公路格局,构成鹤壁干线公路网干支及衔接畅通便捷的运输体系。

七纵

——规划新G107线,拟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以东设置。结合《鹤壁市普通干线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对原107国道鹤壁段进行改线,原107国道调整为城市主干道;

——G230通武线(原S215东上线提升为该国道);

——S224内罗线(农村公路改建提升及原S219南段并入);

——S225安平线(新老城区快速通道及农村公路改建升级);

——京港澳高速辅线(浚县县城西);

——G4京港澳高速公路

——鹤壁市西绕城高速公路(规划安林-范辉高速连接线)。

七横

——S302范林线(原省道S302葛嘴线改建);

——S304濮鹤线(原县道善大线及原S221东大线并入);

——G342日凤线(原S305浚南线提升为国道);

——S305濮淇线(原S222大海线并入);

——S306濮辉线(原农村公路升级);

——S26范辉高速公路(濮鹤高速与鹤辉高速鹤壁段);

——S101郑台线(原S101郑吴线改名)。

三连接

——G515定浚线(原219永定线北段升级);

——S503安东线(原S303胡鹤线改道并入和县道鹤林线升级);

——S542安鹤线(农村公路改建升级)。

(四)市域公共交通规划

1.市域公共交通构建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BRT)适度发展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多元便捷的交通出行模式。

2.全市域建立由区间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形成的“双快”网络,以公交主干线、次干线、支线三级城乡公交线路网,并结合主要交通节点,分级布局公交换乘枢纽,完善市域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体系。

3.建立客货分行的道路交通,实现鹤壁市城乡空间通行高效化、秩序化。

4.建设联系新城区与浚县县城及通用航空机场的城际公交专用线。

5.规划期内利用专用线改造为连接新老城区的轨道交通,远景向南延伸逐步形成贯穿鹤山区-山城区-新城区-淇县的轨道交通1号线,可选择有轨电车或轻轨的轨道交通形式。

6.远景建设鹤壁至新乡、鹤壁至濮阳的城际轨道线,连接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实现与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在鹤壁市域范围内设置4个车站,分别为淇县站、高村站、鹤壁站、浚县站。

7.城乡客运一体化,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市县汽车站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依托,城乡交通资源共享,乡村、乡镇客运进城,城市客运下乡并按照公交化运作。

00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002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图

003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004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005中心城市用地规划图

006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007中心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图

008中心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图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