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办〔2011〕113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11〕113号 发布时间 2011年10月17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关于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指导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2011〕113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关于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月九日

  关于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

  指 导 意 见

  (省发展改革委 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为进一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检验检测平台)在促进产业发展、保障公共安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检验检测平台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发挥着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对提高检测服务能力、确保产品和工程质量安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省拥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1195家,建成国家级检测中心29个、省级检测中心88个、各类取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1800余个,基本形成了以质监系统为主体、有关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省市县三级覆盖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和检验检测平台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检验检测水平、覆盖范围、管理方式等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资源共享程度低,在重要设备共用共享、检验检测机构设置、信息交流与发布、标准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还不够协调统一;基层检验检测资源配置薄弱,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检验检测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质量监管任务日益繁重,对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优化布局,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快构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检验检测平台体系,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产业发展和保障公共安全为核心,着力提高检验检测能力,着力推进资源优化整合,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以综合性平台为主体、专业性平台为支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全领域的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水平,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有统有分,专通结合。把握质监部门和专业部门之间的统分关系,整合资源、集约配置,以质监系统为主体,建设统一的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专业部门按照需求建设专业性检验检测平台,推进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突出重点,提升能力。把握新建平台与现有平台的关系,重点新建省级综合性平台和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专业性平台,改造提升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领域现有平台,增强服务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能力。

  ———强化引导,多元投入。把握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的关系,加大向基础性、公益性、强制性检验检测平台的财政资金投入,拓展政府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范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社会性检验检测机构,推动一般性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化。

  ———分级管理,高效运行。把握省、市、县级检验检测平台在层级布局上的关系,强化各级政府建设和管理责任,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治理架构,形成政府监管有力、检验检测机构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省检验检测平台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公共安全保障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检验检测平台体系基本完善,检验检测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国家级检测中心和国家重点检测实验室达到50个左右,核心项目检验检测水平全国领先、接轨国际,质量安全监管技术保障能力和促进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满足批量、快速、准确检验检测和政府监管的需要,突发事件预警和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检验检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围绕全省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再培育形成10个以上国家级质检中心、100个左右省级质检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基本覆盖全省有检验检测需求的领域;工程质量、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和节能降耗等领域列为强制检定项目的计量标准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完善的部门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协作协调机制,建立事企分离、治理规范、优势互补、运行高效、协同发展的运行体制,检验检测资源综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检验检测平台体系

  充分利用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现有基础,统筹考虑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平台布局,积极建设统一开放、运转高效的综合性平台和专业性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检验检测平台体系。

  1.构建覆盖全领域的检验检测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检验检测资源基础上,重点依托产业集群布局新建一批高水平工业产品检验检测平台;依托现有基础,整合做强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平台,改造提升计量测试和公共安全检验检测平台;基本满足检验检测需求,为产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工业产品领域。围绕全省工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监管要求,构建以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为核心,产业集群特色产品国家级和省级检测中心为骨干,市、县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基础的工业产品检验检测平台体系,满足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检验检测需要。

  食品农产品领域。围绕确保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构建由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并负责综合协调,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统一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检测规范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监部门负责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检验检测,畜牧部门负责畜产品及畜牧业投入品质量检验检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餐饮质量检验检测,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进出口食品质量检验检测,统筹协调、各负其责、配合联动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平台体系,保障群众饮食安全。计量测试领域。围绕保障民生、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和节能降耗等领域发展需要,完善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工作体系,构建以省计量院为龙头,市、县级计量检测机构为基础,满足国计民生需要的计量检测平台体系,维护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中的量值统一。

  社会公共安全监测领域。围绕保障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需要,充分发挥专业部门资源优势,以涉及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实行市场准入、生产许可管理和强制认证管理领域为重点,构建以环境监测、疾病控制与预防、动植物检验检疫、国境疫情疫病防控、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无线电监测和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等为重点的社会公共安全监测体系,保障社会和谐。

  重大基础性先进技术检验检测领域。围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和重点企业的实验室及专业人才综合优势,构建与我省自主创新需求紧密结合的重大基础性先进技术检验检测平台体系,抢占新兴先导产业发展制高点。

  2.建设统分结合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平台。加强部门分工配合,综合性平台注重基础性能力建设,为专业性平台提供服务;专业性平台注重发展专业检验检测项目,提升检验检测水平,共享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形成综合性平台和专业性平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格局。

  充分发挥质监系统的主体作用,集合建设集高端检测、计量检定、标准制定、分析诊断、风险预警、研发创新、咨询培训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省重点支持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建设。按照“多检合一”原则,整合系统内省级产品质量、加工食品、纤维检验、特种设备检测和计量检定等机构,合并同类实验室和相似职能板块,重点补充重大项目、高精尖端项目检验检测短缺的大型仪器设备和高端检验检测装备,弱化与专业部门交叉和可以市场化的专业检验检测项目,强化风险监测、标准制定、研发创新、咨询培训、信息集合功能,建设全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网络,提高服务专业平台和基层平台的能力,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建设市级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

  充实完善各行业为主体的专业性检验检测平台。发挥农业、畜牧、食品药品、出入境检验检疫、环保、卫生、住房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专业部门资源优势,依托现有平台,重点提升专业检验检测能力,拓展专业特色检验检测服务领域,提高与部门履职相适应的检验检测能力。依托产业集聚区,围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重点在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产业特色突出的检验检测平台,提高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特色检验检测能力,形成一批特色突出、技术领先的专业检验检测品牌。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的联合协作,鼓励利用社会力量建设专业性平台。

  3.明确省、市、县三级体系功能分工。重点推进质监系统三级体系建设,优化层级布局,强化功能分工,形成省级机构负责重大和高端项目检验检测、市级机构负责常规和优势项目检验检测、县级机构负责快速检验检测,统筹协调、各有侧重、联动发展的格局。

  强化省级龙头带动能力。省级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完善强化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科研开发及成果鉴定、贸易仲裁和技术指导培训等功能,引领带动全省检验检测机构协同发展。

  提升市级检验检测能力。市级检验检测机构重点提升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及特色优势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强化计量检定、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及节能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扩大对地方优势产业的检验检测覆盖面,加强对县级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

  增强县级基础检验检测能力。县级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发展民生计量等基础常规项目,着力补强快速检验检测能力,满足日常监管和服务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提高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的能力。

  (二)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重点围绕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公共安全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现有检验检测机构设施更新改造,培育形成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培育检验检测服务品牌。

  1.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领域。重点改造提升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等现有省级平台,新建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心,提升市、县级食品农产品快速检测能力,全面增强初级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生产加工食品和食品农产品投入品等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重点解决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微生物、转基因、生物毒素、添加剂、化学危害物质等检测检出限、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问题,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检测能力和风险研判能力,实现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跨越。

  2.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域。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产业集聚区,巩固提高铝制品、纺织服装、阀门等现有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技术能力,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轻工、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领域,培育形成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制冷机电、电线电缆等60个左右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在化工、钢铁、有色、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培育形成煤化工、盐化工等20个左右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在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导产业领域,培育形成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材料等20个左右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加快建设一批符合国际先进标准、国际互认度高的重点实验室,发展一批优势检验检测项目,进一步提高产品检测结果在国内外的认可度。针对实施工业产品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重要日用消费品、工农业生产资料以及药品和医疗器械等重点质量监管产品,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为政府加强质量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3.社会公共安全监测领域。依托省环境监测中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省基础工程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等现有机构,加快发展在线检测、应急监测、快速检验诊断、风险评估检验等检测技术,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检测平台,重点提升环境监测、疾病控制与预防、口岸疫情疫病防控、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无线电监测和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等事关社会发展和公众安全方面的检验检测能力,增强突发事件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

  优化机构设置,合理布局平台,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重组、资源共享、开放合作。

  1.推动部门系统内部整合。按照同一城市、同一门类设置一个机构的原则,加快省级部门内部、省级和郑州市同城同系统检验检测资源整合,重组具有相同功能的机构,合并同类检验检测设备和项目,提升检验检测平台的实力。由省质监部门负责,重点推动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与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计量实验室、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与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食品实验室、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与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业产品实验室、省纤维检验局与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与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及省化工压力容器安全检测中心站等的整合重组。推动市级同一部门不同门类检验检测机构的合并重组,提高市级机构综合竞争力。支持各省辖市根据需求,整合区域内同类检测项目,建设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支持各部门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省、市、县检测联盟(集团),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

  2.加强部门之间合作共享。发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由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联合质监、农业、畜牧、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组建食品农产品检测联盟,建设河南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统一服务界面,规范业务流程,实现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人才技术、业务渠道、信息等资源的共享。鼓励省辖市和县级跨部门整合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实现检验检测人员、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的统一高效利用。

  3.充分利用社会检验检测资源。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中央驻豫技术机构、大型企业等在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专业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支持采取自主建设、设备技术入股、人员兼职等方式,参与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在检验检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标准制定修订、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技术研究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四)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检验检测平台健康发展。

  1.建立多元化的检验检测平台投入机制。各级政府重点在基础性、公益性、强制性检验检测平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省级财政重点支持省级建设的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等省级以上平台,并对省辖市、县(市、区)主导建设的省级以上平台给予适当补助。调动部门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对口专项资金支持,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设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等专业性平台。市、县级政府要对市级和县级平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确保满足政府履行监管职能要求。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对规划新建的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制冷机电等面向市场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积极引进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参与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检验检测机构的战略合作,通过授予省级检测中心、鼓励申报国家级检测中心、财政补贴奖励、授权承担政府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任务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2.探索创新规范的检验检测平台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政事分开、治理规范、公正高效的检验检测行业管理体制。改变监督管理主要依托自建检验检测机构的模式,积极探索采用购买服务、内部市场、合同外包等方式,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作,加快实现监督管理与技术检测相对分离。通过计量认证、实验室评审、资格核准和认可、业务委托授权、检测信用评估以及加大违法违规处理力度等手段,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和考核,维护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质监部门通过计量认证、实验室考核评审等手段,加强检验检测行业准入管理。专业部门通过规范行业授权,强化专业资质认定和能力验证,提升专业性平台的检验检测水平。

  3.建立高效的检验检测平台运行机制。以创新机制、增强活力、科学管理、强化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检验检测平台体制改革,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保障、质量监控、信息网络和客户服务等运行管理体系,提高组织效能。加快检验检测服务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增加经营服务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检验检测全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程序规范、数据精确、质量可靠。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扩大分配自主权,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强化和拓展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设备、人员、技术等优势,大力开展面向社会和中小企业的咨询和技术服务,推动检验检测平台向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1.强化质量检测服务。积极承担各种委托检验检测任务,助推我省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2.加强技术标准服务。加强先进标准的跟踪,积极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3.开展风险预警服务。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壁垒跟踪研究,加强质量信息分析,及时提出质量状况分析和预警报告,提高产业应对能力。

  4.拓展分析诊断服务。融入产业发展各阶段和产品生产各环节,为企业提供分析测试、产品质量性能分析诊断,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5.加强研发创新服务。打造“产、学、研、检”一体化的创新载体,积极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组织开展检验检测难题与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持。

  6.开展咨询培训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为企业提供标准宣传贯彻、质量管理、质量提升、品牌培育、检验检测等技术咨询与人才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检验检测平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统筹研究、协调、解决全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负责综合协调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推动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等具体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配合联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县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统筹区域内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提升质量技术监督水平。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突出重大项目对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的支撑作用,建立项目评估论证、财政资金投入、竣工验收考核、项目运行监督的长效机制,防止重复建设。对申请省支持的平台建设项目,依据本意见确定的支持方向和重点,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质监局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估认定后,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对不需要政府投入、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各级有关部门要在土地、环评等要素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扶持。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用人竞争机制,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大力引进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带动形成一批在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撑重点实验室和高水平检验检测项目建设。注重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鼓励和推荐其进入各级专业技术委员会,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权威度。重视基层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培养一批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加强监督管理

  制定全省检验检测平台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立项、评估、建设、验收和绩效考核的原则、程序。强化质监部门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业资质管理职能和专业部门的专业管理及能力认定职能,加强对检验检测平台的考核管理,汰弱留强,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加强能力建设,体现公平公正,提高服务水平,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