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办〔2011〕107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失效)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失效)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11〕107号 发布时间 2011年10月17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
通  知

豫政办〔2011〕10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我省地震形势与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一)我省地震形势与地震灾害概况

  我省是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省内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秦岭北麓断裂带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带,具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构造背景。根据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划分结果,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有2个涉及我省。我省地震活动总体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地震分布广。我省历史上记录到的5级以上地震30次,6级以上地震7次。约80%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烈度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18个省辖市政府所在城市中有8个位于7度区、3个位于8度区。二是震情形势复杂。2000年至2011年7月,我省先后发生2.0级以上地震112次、3.0级以上地震21次,其中4级以上地震6次,地震活动呈显著增强的趋势。三是小震大灾,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大”的特点。我省地震普遍震源较浅,加之人口众多,部分建设工程抗震性能差,多数农居不设防,震灾预防基础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如2000年内乡县4.2级地震就造成1人死亡、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80余万元。四是邻省强震对我省影响严重。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与我省交界地区都是强震多发区,历史上多次强震使我省蒙受重大损失。

  震害实例表明,地震灾害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成倍增长。我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又是全国交通、通信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十二五”开建的核电工程、大型洪水控制工程、交通运输枢纽等重要工程分布全省,黄河悬河段主要位于我省,小浪底、三门峡、丹江口等大中型水库数量众多。这些因素使得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因此,坚持经济建设与减灾一起抓,完善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

  (二)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省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1.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已建成由21个数字测震台、18个前兆台(其中数字测项103个,模拟测项47个)、14个深井水位观测站、1个800千米流动重力观测网和2个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络。建立了省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数字前兆台网中心和数据信息台网中心。初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专业与群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多种观测手段并行的地震监测网络和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地震监测能力初步达到全省2.5级、局部2.0级,30分钟内可以完成地震速报。

  2.抗震设防基础得到强化。郑州市的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已经结束,安阳、新乡市的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为编制城乡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2004年以来,对1043项国家和省级重大建设工程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加强了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各个环节的严格审批和监管,确保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得到深入推进,建成了一百多个农居工程示范村,培训农村建筑工匠近万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推进,维修加固和拆除重建工作正在开展。

  3.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成。省和部分省辖市建成了防震减灾指挥技术中心,基本确立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集地震监测、预报、应急于一体的技术系统框架。省、省辖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编制了本级、本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组建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个,市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个,豫北地震快速应急联队1个。我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救援,成功救出8人,为我省赢得声誉。

  4.科普宣传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我省已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4个、省级2个。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64所、市级200多所。已在11个省辖市的党校或行政学院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培训。

  但是,面对日趋复杂的震情形势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省情,我省的防震减灾基础和能力与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防震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尚不健全,责任落实和监督考核机制有待完善。二是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偏低,地震监控能力不足,群测群防网络亟需健全。三是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能力不足,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有待加强。四是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完备,紧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五是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不够深入,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有待增强。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深层次推进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宽领域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高水平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创造良好条件。

  (二)发展目标

  我省“十二五”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目标为:全省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1.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全省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初步建成全省地震烈度速报台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2.督促和监督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新建、改扩建重大建设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完成中小学校舍的维修加固和拆除重建工作。增强农民抗震意识,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房时采取科学的抗震措施。

  3.我省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省辖市建立比较完善的抗震救援队伍体系,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

  4.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其他地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明显提升。

  (三)总体战略重在持续谋发展。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坚持始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坚持重点推进监测预报体系、全面推进震害预防体系、有效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工作方针;坚持“统一规划、分项投资、相互支持、资源共享”的工作原则。

  重在提升促转变。进一步增强减灾意识,转变工作理念。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能力,转变工作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拓展公共服务渠道。进一步提升基础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重在统筹增合力。努力实现“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做到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统筹防震减灾总体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防震减灾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体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重在为民求实效。坚持减灾为了人民、减灾依靠人民、减灾成果由人民共享。紧紧围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这一根本宗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三、“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一)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

  1.加快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健全法制保障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河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加快我省防震减灾法制化进程。认真贯彻《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省政府令第120号),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执业资格、资质管理、注册的各项制度。争取各级人大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全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严格遵守有关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定,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构建防震减灾规划体系,发挥引领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逐步建立完善我省防震减灾规划体系。统筹各项资源,明确各级、各类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和要求,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管,开展规划中期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3.建立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落实政府目标责任。在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先行推进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试点工作。向全社会公开重点监视防御区,明确该区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按照要求开展能力评价,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围,促进重点监视防御区率先实现我省2015年防震减灾发展目标。

  4.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管理,提升服务综合减灾的能力。综合考虑地震预测预报、地震速报、灾情速报、抗震设防、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需求,编制全省地震监测台网规划。改进完善现有多级、多层次观测体系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省辖市、县(市、区)地震监测台网、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社会地震监测台站(点)的技术指导与管理服务,发挥其重要补充作用,实现各级监测系统的整体效能。加强与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健全地震监测台网和观测环境保护公告备案制度,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确保地震监测台网安全,监测资料准确连续。加强地震预测意见管理,严格规范地震预测预报行为。

  5.强化行政监管职能,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抗震设防行政监管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将重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联审联批程序,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必要内容。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进一步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严格评审程序,规范报告评审,强化对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实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对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抗震设防质量。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的指导管理。

  6.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预案实战针对性。加强各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建设指挥平台,并推动街道办事处、企业和学校等设立地震应急管理责任人。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备案、督查和评估制度,开展应急演练。对交通、电力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重大工程,要根据应急保障、人员疏散和灾害防范等特点进一步强化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宽领域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

  1.注重新闻宣传引导,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强化舆论引导,加强与宣传、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协作,推进协作机制的建立,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制度,推进新闻发言人、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专家三位一体的新闻发言人团队建设,建立快速响应、密切协调和分级处置的地震突发事件新闻工作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能力建设,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建设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技术支撑平台,做到政务工作迅速、高效、有力,为社会公众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务,为防震减灾提供坚实的政务保障。

  2.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减灾意识。切实加强优秀科普作品创作,为社会提供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防震减灾科普精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全方位满足社会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需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积极有效的科普宣传政策。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利用12322服务热线,通过设立地震部门开放日等方式积极进行科普宣传。广泛培育社会救援力量,特别是引导大专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地震救援培训,使之成为地震救援志愿者。

  3.挖掘地震科技潜力,丰富公共服务产品。建立和完善地震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现有地震科技产品的服务范围。为政府决策服务,提供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信息。为社会公众服务,公布地震的震情和灾情信息,让社会和公众知晓所在地的地震危险程度。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量身订做新的地震科技服务产品,为公共安全、资源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工程选址以及城乡规划等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4.规范灾害损失评估,提高时效性和准确度。建立跨部门的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机制,实行评估结果统一上报制度。建设覆盖全省、快捷有效的地震灾情信息系统。震后快速评估地震灾害,并利用遥感技术和通过交通公安实时监控、烈度速报等系统,快速获取地震灾害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服务。采用动态评估工作机制,分时段提供评估结果,为抗震救灾服务。

  5.着力震害防御研究,提供全面公共服务。认真组织开展震害防御基础研究,强化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和保障能力。加快超期服役城市管网改造,确保供水、燃气、热力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全面提高交通、电力、通信、水利、输油气管线、核设施等重大工程的抗震能力。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选择试点,将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纳入重要工程设施安全运行控制系统,提升重要工程应对破坏性地震的能力。

  (三)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

  1.重视地震监测基础,强化预测预报研究。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原城市群和监测能力薄弱地区加密建设测震台、烈度速报台、应力应变、地磁等综合观测系统。结合我省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特点,建设地壳运动观测、跨断层形变监测网络。加强地震预测预报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豫北地区地质构造精细研究和地震预报短临指标研究,逐步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地震预测预报模型。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作用,坚持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相结合,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引进新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汲取各相关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广泛利用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石油等部门的探测资料,扩大地震监测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建设“豫北短临预测研究中心”,开展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群测群防’示范市”项目建设。

  2.强化震灾预防基础,增强综合抗御能力。按照“地下清楚”的要求,在尚未进行活断层探测的省辖市继续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以上城市开展城市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完善城市工程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设震害防御基础数据库及相应技术支撑系统。按照“地上结实”的要求,开展城市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深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严格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真正把学校建成抗震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在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高烈度区域(以下简称“两区”)的91个县(市、区)建设农村地震安全服务站和抗震农居示范房。建设省级震害防御服务系统。

  3.做好应急救援日常准备,提升应对处置水平。加快各省辖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和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各级政府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增强交通、电力、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应急保障和抢险保通能力。推进各省辖市建设和完善应急避难场所,鼓励支持县城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在规划建设中对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的防灾空间应进行统筹安排。按照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前后衔接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各有关行业救援队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地震紧急救援队伍体系。

  四、重点项目

  (一)河南省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建设(专栏1)和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探测(专栏2)两个部分。

  专栏1:地震监测台网建设

  一、建设目标

  全面提升地震监测服务防震减灾的能力。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10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震中定位精度5—10千米。全省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为地震预警、地震紧急处置以及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服务。

  二、建设内容

  (一)按照台间距约50千米的布局原则,新建24个地面测震台、35个深井测震台。

  (二)新建43个数字强震动台,实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每25千米有一个强震动台。新建900个数字地震烈度速报观测台。

  (三)新建3个钻孔应变台、3个跨断层观测场地、1个地下水综合观测站,改造2个形变观测站、3个地磁台。

  (四)建设河南省强震台网中心、烈度速报中心,升级改造河南省测震台网中心、前兆台网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加强地震监测信息传输与数据共享系统建设,增强与邻省的数据交换能力。

  (五)建设豫北短临预测研究中心,开展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群测群防’示范市”项目。

  专栏2: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探测

  一、建设目标

  对城市及其周邻地区进行地震构造环境、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探测与分析,探明城市市区及其附近通过的断层数量及其基本性质,对活动断层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建设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对未来一个时段可能因地震造成的建(构)筑物、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其分布进行评估。提供一套科学可靠的地震安全基础技术资料,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提供抗震设防技术保障。

  二、建设内容

  (一)选择8个省辖市政府所在城市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进行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野外勘选,目标区主要活断层的初查,地震活断层的鉴定、详细探测及危险性评价,活断层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选择12个县级政府所在城市开展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进行城市及其周邻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性探测与分析,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地震条件勘探、测试、试验,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和模拟,地震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动参数区划。

  (二)河南省地震社会服务工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震害防御服务系统(专栏3)、应急救援服务系统(专栏4)和宣传教育服务系统(专栏5)三个部分。

  专栏3: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建设

  一、建设目标

  通过提供技术服务、示范引导、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民居,逐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民居不设防的问题。

  二、建设内容

  (一)在位于“两区”的91个县(市、区)建设农村地震安全服务站。为广大农民建设安全房屋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提高农民建设抗震安全民居的自觉性,增强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

  (二)在位于“两区”的91个县(市、区)每县(市、区)建设一座抗震农居示范房。对“两区”的农村民居、学校、医院及其他农村公共房屋进行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建立农村房屋基础资料数据库,进行农村房屋抗震防震技术的培训及推广。

  (三)建设一个省级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及数据库平台、震害防御信息分析处理平台、震害防御信息服务平台。

  (四)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农居安全示范市”项目。在试验区实施“三个一”工程(为新农村社区建设一个防震减灾综合服务中心、做一个地震安全性评价、每户资助一个抗震圈梁)。

  专栏4: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建设

  一、建设目标

  建设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害评估系统,加强灾情信息快速获取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建设。接到地震速报后,15分钟内完成基于海量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灾情初步评估,给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命线工程等地震灾害预评估结果;30分钟内生成指挥决策辅助方案,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支撑。

  二、建设内容

  (一)省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升级改造。建设地震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与共享平台,确保政务、指挥系统畅通。进一步扩展地震应急救援软件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建设联动协同数据库,完善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判定决策技术系统。

  (二)建设地震现场应急移动指挥平台、“动中通”移动通信系统、现场灾情采集系统、通信系统。

  (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原城市群省辖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和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

  专栏5:宣传教育服务系统建设

  一、建设目标

  我省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其他地方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大大提高。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向社会公布震情灾情。

  二、建设内容

  (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每个县(市、区)各建一所高中、初中、小学示范学校。其他地区各县(市、区)各建一所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利用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现有场地,建设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省辖市利用现有条件各建一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其他省辖市共建三处,并免费向社会开放。

  (三)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动员社会力量,创作一批适合不同社会群体、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利用公共传媒,将创作的科普精品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

  (四)防震减灾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设集地震震情、灾情速报、知识普及功能于一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技术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

  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强化政府领导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保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卫生、公安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全面落实防震减灾责任制,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以推进防震减灾管理工作、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提高防震减灾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各省辖市、县(市、区)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主要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

  (三)加大防震减灾投入力度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将防震减灾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积极探索非公共财政的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渠道,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

  (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人才资源是防震减灾事业的第一资源,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制定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政策,重点培养职业化的管理核心人才、高素质的业务基础骨干和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物,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以防震减灾任务需求为导向,统筹科技发展布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构建科技创新和评价体系。促进科研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努力提升防震减灾事业的科技贡献率。

  注: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豫政〔2017〕42号),该文件已失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