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办〔2013〕7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13〕75号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20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服务业
重点领域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3〕75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2013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8月20日

  2013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行动方案

  为推动我省服务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把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相结合,强化龙头引领、拓新补链、联动融合、集聚发展,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开放招商水平,着力抓好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服务业发展载体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比重提高,为我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发展目标。

  1.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201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9.5%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左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750亿元,增长21%以上。

  2.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物流、金融、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1200亿元、650亿元,分别增长13%、17%、20%;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800亿元以上,分别增长13%、15%;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25%以上。

  3.载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13年年底前完成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两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论证评审工作,“两区”全面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700亿元以上,培育5个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

  二、重点任务

  (一)现代物流。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和航空、铁路、公路等网络优势,强化中心、提升节点、做优行业,推动建设支撑产业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现代物流体系。

  1.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和节点体系。围绕建设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结合郑州航空港、无水港、国际物流园区及节点城市物流园区建设,抓好200个重点物流项目,争取全年完成投资380亿元。

  ———航空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仓储、转运等航空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提升航空货物集疏运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推进机场二期货机停机坪、仓储场站等物流配套工程和海关二级监管库、航空快件处理中心、天地华宇转运枢纽、中外运中部物流枢纽重点项目建设,启动航空物流园区(北区)规划建设,建设完善机场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加快航空电子口岸建设,实现“区港联动”、“区区联动”、“一站式”通关。积极申建药品等产品进口口岸,培育全国进口特色商品集散中心。

  ———无水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全面启动郑州内陆无水港开发建设。建成投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口岸查验设施,争取开工建设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无水港多式联运运营中心、保税仓库、整车进口口岸等设施,推动洛阳、安阳、焦作等市加快无水港子项目前期工作。开通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加密郑州至青岛、连云港等口岸的“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提升陆海联运国际货运集疏能力。

  ———国际物流园区。落实、完善新加坡物流产业园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区内外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5亿元。加快入驻项目建设进度,建成投用普洛斯、嘉里物流、招商物流、安得物流、丰树物流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宇培、嘉民等8个重点物流项目。继续开展定向招商,吸引龙头物流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拨配送中心,重点推动申通公司、宅急送公司等快递企业,夏辉物流公司、招商美冷公司、太古冷藏公司等冷链物流企业和德邦公司、安吉公司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园区。

  ———区域物流节点。制定实施洛阳、商丘、南阳、信阳、安阳、濮阳、三门峡7个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方案,建成投用15个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中心,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节点集散辐射能力和与郑州物流中心功能对接、互动发展能力。提升产业集聚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组织建设50个生产服务型物流中心。依托铁路运输通道,推进南阳、鹤壁、濮阳、三门峡(义马)等区域性煤炭物流储运中心建设。抓好洛阳国龙、商丘豫东、信阳金牛、南阳龙升、安阳豫北等20个综合或专业性物流园区建设,争取1-2家重点物流园区成为国家级物流园区。

  2.优势行业物流。依托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完善区域布局,实施项目带动,提升服务层次,壮大行业规模。

  ———航空物流。研究制定扶持航空货运货代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与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UPS)、空桥公司、国货航公司、国泰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巩固现有通达美、欧、亚航线航班,新开辟至中东、澳洲、东南亚等地国际航线。适时启动卡车航班和高铁行邮业务试点。

  ———电子商务。全面开展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建成E贸易、电子口岸服务平台,争取与阿里巴巴集团、eBay公司、亚马逊公司等知名电商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培育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

  ———快递物流。加快建设郑州航空港顺丰快件转运中心、邮政速递航空快件转运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建设,吸引宅急送公司、四通一达公司等龙头企业入驻,培育形成全国重要的快递集散中心。

  ———冷链物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支持众品公司、双汇集团等企业依托国内食品冷链配送网络优势,加强与境外大型商业企业和航空运输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产品物流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海鲜、果蔬、花卉、生鲜农产品等进出口业务,在郑州航空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冷链物流基地。

  ———电子家电物流。围绕郑州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基地和苹果手机内销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分拨和国内配送体系,完善苹果手机分拨配送物流网络,建成投用富士康综合保税区货运仓储设施。推动郑州航空港建设全国进口电子家电产品集散中心,支持苏宁集团、格力集团、美的集团、新飞公司等企业设立区域分拨配送中心。

  ———汽车物流。围绕“整车、零配件、后服务”三个环节,依托宇通集团、日产公司、海马公司、奇瑞公司等企业,启动宇通汽车物流园区、日产汽车零部件智能配送中心、海马物流及零部件工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汽车后服务物流发展。

  ———医药物流。突出中心、节点两级布局,启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口药品集散中心项目,加快国药集团、华润爱生公司、九州通公司郑州区域性医药物流分拨中心和安阳、商丘、洛阳等节点配送中心建设,推动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医药物流基地。

  (二)文化产业。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以文化园区和骨干企业为抓手,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水平。

  1.打造郑州区域性文化中心。引聚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和研发设计机构,加强与新濠国际公司、中影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加快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河南出版产业基地、河南文化产业影视基地等7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中原国际演艺中心(“水舞间”)、大河文化物流、创意岛项目,加快动漫衍生品创意产业基地、河南媒体城、郑州现代传媒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培育郑东新区文化创意、新闻出版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区文化科技、影视基地集聚区,沿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验区等。

  2.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重点支持一批文化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在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2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8家。

  ———加快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建设。深化与美国中部投资有限公司、法国铂尔曼公司、阿联酋皇家投资集团等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推进古都风貌复建和文化遗产活化创新,加快清明上河城一期、鼓楼复建、大唐古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少林武术基地等项目建设,强化宋文化、隋唐文化、商都文化等古都文化要素集聚,推动开封宋都古城、洛阳龙门、登封“天地之中”等文化产业园区提质发展。完善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原广告产业园二期、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玉雕大师创意园、宝丰演艺中心等20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创意设计、制作加工、网络营销等特色产业链式发展。

  ———发展壮大骨干文化企业。支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影视集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等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经营、重组,深化省文投公司与新濠国际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快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等企业上市培育工作。鼓励天人文化旅游公司、超凡影视公司、瑞贝卡公司、凯瑞数码公司、濮阳豪艺公司等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支持登封市鹅坡少林武术文化博览有限公司、河南福康羽毛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大文化产品出口。开展上市辅导专题培训,加快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重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步伐。

  3.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开拓文化产品传播渠道,扩大文化对外贸易,推动文化产品精品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打造文化精品。以推出彰显中原人文精神、体现时代特色、把握市场脉搏的文化精品为重点,依托河南出版集团、河南影视集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等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启动“华夏文明学术大系”和“华夏文库”出版工程,加快荥阳、鸡公山、温县太极、濮阳杂技等影视、演艺基地和郑州图书出版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大河儿女》、《水秀》、《牡丹》等10个重点影视和演艺节目制作、推广工作,支持大型原创舞剧《太极传奇》赴国外商业演出,塑造知名品牌。

  ———开拓文化市场。支持省内骨干文化企业加强与保利集团、北方剧院联盟、长三角演艺联盟的合作,加快组建河南演艺院线联盟,开拓剧目演出渠道。推动河南奥斯卡院线公司在武汉、西安等城市扩张布局,力争全年新增影城12座,票房收入超过4.6亿元。

  4.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等产业和要素相互渗透、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依托郑州国家863中部软件园、郑州信息产业园、洛阳动漫之都等文化科技产业园区,提升手机报、移动多媒体等内容产品质量和扩大市场规模,加快新华书店“云书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推动名阁影画现代舞美技术在演出院线应用,力争培育2个省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小樱桃公司、凯瑞数码公司、瑞贝卡公司、君兰影视公司等10个示范企业。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品牌影响力,加快《千回大宋》、《北魏孝文帝》、《窑变》等6个反映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的影视剧、动漫作品、演艺节目制作工作,推动少林武术节、宝丰马街书会、淮阳文化庙会、浚县民间社火等传统节会活动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创意研发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

  (三)旅游业。围绕提升旅游品牌化、服务优质化、市场国际化水平,抓品牌促整合,抓项目促转型,抓标准促规范,抓市场促消费,实现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全年招商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

  1.培育发展重点旅游产业集群。加大资源整合和招商力度,着力开发文化体验、山地度假、乡村游憩、都市休闲等特色产品,结合旅游集聚区和休闲度假区建设,促进配套业态集聚,推进链式发展,重点培育4大旅游产业集群。

  ———嵩山文化体验旅游集群。深化与港中旅集团的合作,推进“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继续举办“天地之中(嵩山)·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论坛”,以照见山居为核心开发“禅乐颂”禅修体验、禅宗素斋等特色产品,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

  ———南太行山地运动旅游集群。以林虑山、万仙山为重点,深化与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登山协会等专业体育组织的合作,办好安阳航空运动旅游节、新乡国际攀岩邀请赛等知名赛事,提升南太行户外运动影响力,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焦作山水文化旅游集群。依托“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两大品牌,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提升品位,加快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园区等项目建设,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

  ———伏牛山森林度假旅游集群。推进区域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协同管理、联合营销,发展鲁山温泉、栾川滑雪、西峡漂流等休闲产品,加快豫西大峡谷(卢氏)、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宝天曼仲景养生谷等项目建设,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

  2.实施配套服务提升工程。围绕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全年完成旅游投资250亿元以上。

  ———推进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支持郑州、洛阳、安阳等有条件的城市开设机场、高铁站、汽车站直达知名景区的定线旅游班线,进一步完善道路标识引导和露营地、汽车旅馆、医疗救护等自驾游辅助设施,推动郑州、开封、新乡等重点旅游城市建设骑游通道。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完善旅游解说系统,推动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主要人文旅游目的地以及南太行等国外游客相对集中的景区加强多语种标识和导游讲解服务工作。

  ———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程。实施温泉度假、旅游汽车、社会餐馆和乡村旅游等级评定标准,继续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争取云台山服务标准和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推进洛阳、郑州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逐步扩大旅游数字服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

  3.加强旅游营销推介。重点组织旅游航空推介、高铁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联合高铁沿线城市,加强区域合作,共同策划推出高铁旅游线路,力争开通郑州至腾冲、九寨黄龙等国内航线,积极吸引沿海及周边地区高端游客。深化与航空公司的合作,巩固郑州至首尔、新加坡等国际航线,新开郑州经福州至雅加达等国际航线,与国际知名旅游批发商开展营销代理合作,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旅游推广联盟,构建我省旅游产品境外销售网络,形成古都文化游、山地休闲度假游、功夫文化体验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达到220万人次左右,增长16%。

  (四)金融业。繁荣市场主体,强化金融集聚,推进金融创新,扩大融资规模,壮大金融产业,提升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1.壮大金融主体。组建省级地方法人银行,争取地方保险法人机构获批筹建。组建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联盟,推动洛阳银行、中原证券公司上市。制定出台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意见和担保公司监督管理实施意见,新发展100家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企业。启动省股权交易中心组建工作,推动国家级高新区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争取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动力煤、粳稻、晚籼稻、尿素等品种。支持省投资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积极引进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等境内外金融机构,全年力争引进18家以上金融机构。

  2.推进金融集聚。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推进郑州商品交易所技术中心、中国民生银行战略服务基地建设,争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保集团等9家金融机构后援中心签约落户,争取已签约的15家省内金融机构入驻。支持洛阳等省辖市商务中心区高起点规划建设金融集中区,形成区域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的集聚平台。

  3.开展金融创新。研究制定河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力争在农村房屋、土地、林权等抵质押融资以及农村金融创新、村镇银行设立、民间金融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制定郑州金融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争取国家批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注册的跨国公司开设离岸账户,推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全面深化农信社、城商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4.扩大融资总量。推动在审企业首发融资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建立企业发债培育推进机制,推动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积极引进保险资金,推进省交投集团、省铁路投资公司与平安保险公司的合作。建设全省融资对接信息平台,开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政府融资平台、股权投资企业、交通建设等领域融资对接活动,力争全年社会融资规模超过5200亿元。

  (五)信息服务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商业模式,优先发展呼叫中心和电子商务,培育壮大高端软件、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提升基础电信服务水平。

  1.优先发展呼叫中心。发挥特色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产业转移,快速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积极承接流程外包业务,开展通信、旅游、物流、金融、民航领域呼叫中心、后援中心、灾备中心等项目招商工作,加快洛阳中国移动集团呼叫中心和信阳中国电信集团呼叫基地建设,全年新增1.5万个坐席,打造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呼叫服务基地。

  2.培育壮大高端信息服务业。引进龙头企业,强化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壮大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软件三大产业,形成局部竞争优势。

  ———物联网。发挥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物联网产业链。推进郑州物联网产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物联网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统一标识资源管理及应用验证等三大平台,在交通、市政管理、粮食储运、智能电网、煤炭采掘、应急物资投送等领域实施6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云计算。依托郑州高新区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园区,强化与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加快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推进百度云计算中心、中原数据基地、河南移动数据中心、微软教育云计算产业基地、景安云计算基地、安玖云计算基地等园区建设。

  ———高端软件。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吸引惠普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施耐德公司等国内外信息服务龙头企业在我省建设研发和区域总部。大力发展与智能终端配套的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产品,重点推进信大捷安跨平台终端密码系统、机械部六院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设计等50个项目建设。

  3.加快基础电信服务能力提升和“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步伐。发挥基础电信优势,着力降低服务资费和发展增值业务,提升基础电信服务水平。重点推动移动通信资费、宽带上网资费下降20%以上。支持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电信公司发展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手机游戏等新兴电信增值业务。积极推动开展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试点业务,大力推进有线电视双向化、数字化网络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全省数字电视平台,推广电视收看、电视上网、电视阅读、电视娱乐、电视应用等五大门类的多种数字应用服务。

  (六)其他服务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重点,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巩固优势,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商贸服务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引导批发交易市场创新应用网上交易、合约交易、订单交易、拍卖交易等方式,支持丹尼斯公司、大商集团等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在中小城市布局网点,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结合旧城改造和市场外迁,加快郑州华南城等大型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改造郑州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等10个传统批发市场,完成50个以上市场外迁工作,建设集交易、结算、展示、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交易市场。

  ———服务外包产业。制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措施。推动郑州、洛阳申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设立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享受国家服务外包相关政策,省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实验区符合条件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加快推动郑州高新区国际外包产业园、河南外包产业园、洛阳软件园等园区发展。

  ———家庭服务业。制定和完善家庭服务业行业规范和工种标准,组织开展全省家庭服务业技能大赛,培育10家左右大型连锁经营家庭服务龙头企业,加快全省“12349”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及呼叫中心建设,加快各省辖市家政网络服务中心平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家政等家庭服务业,加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吸引各类人员就业。

  ———健康服务业。大力发展医疗护理、健康检测、保健养生等健康服务业。深化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的合作,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华中(河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建设,力争尽快启动肿瘤发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合作工作,努力打造郑州区域性医疗中心。

  三、“两区”建设

  把“两区”作为承接转移、促进集聚的重要载体,加快规划编制论证,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强化有序集聚、楼宇经济发展和要素资源保障,实施精品创建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一)加快规划编制。统筹区域内“两区”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个性特色,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错位互补发展,出台“两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大纲和评审办法,201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发展规划、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论证评审工作。

  (二)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以商业地产为重点,超前谋划、筛选储备一批“两区”重大招商项目,举办全省“两区”专题招商活动,争取签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督促各省辖市制定“两区”招商引资行动方案,引导有条件的省辖市、县(市、区)强化整体规划、整体招商和整体开发,力争每个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新引进1个以上知名商业地产企业或投资5亿元以上的龙头项目。

  (三)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两区”内村庄迁并和交通、热力、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倒排工期,力争全省“两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0亿元。结合城市商业布局优化调整,引导符合“两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建项目、拆迁商业设施在“两区”规划范围内集中布局。力争新开工1亿元以上项目200个,全年完成项目投资500亿元。

  (四)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和特色商业街培育。引导省辖市、有条件的区和人口20万以上的县(市),在“两区”内建设功能复合多元的城市综合体,力争开工建设30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推动各省辖市完善楼宇配套设施,提升物业管理、工商税务等精细化服务水平,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总部等特色服务楼宇,打造一批税收超过100万元的高品质商务楼宇。引导各地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及特色产业产品等优势,实施环境整治、业态提升、特色培育、精品创建四大工程,提升老街区、发展新街区、创建名街区,培育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运营管理规范的特色商业街。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特色商业街,积极申报国家级特色商业街并争取支持。

  (五)强化要素保障。分区域、分行业组织“两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支持各地积极探索和推广企业融资、项目融资新模式,多渠道筹措“两区”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土地计划指标、增减挂钩等指标,全力保障“两区”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招商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充分发挥土地收储平台作用,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引导各地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协议收购等方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定期发布“两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力争完成“两区”领域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在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省直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要按照责任分工,建立工作班子,对方案确定的服务业发展和“两区”建设工作,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实现发展目标。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信息服务业及商贸服务业、服务外包产业、家庭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行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由省直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制定,主要负责同志为总牵头人;“两区”建设推进方案由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组织制定。

  (二)强化招商引资。把服务业重点行业和“两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采取链式招商、集群招商、规划招商等多种方式,集中推介一批金融保险、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等项目。下半年举办“两区”专题招商活动和以文化旅游重大项目为重点的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两区”的宣传推介力度,务求取得实效。

  (三)推进项目和品牌建设。把建设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范围。各级政府要给予土地、财税等政策支持,优先安排服务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品牌建设,加大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申报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国际标准、开展国际认证,增强服务业品牌效应。

  (四)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郑州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五)加强人才保障。实行灵活柔性的人才政策,支持技术、专利、品牌入股,探索创新弹性编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培育高端亟需人才。继续开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领域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服务业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六)建立统计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两区”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

  附件:2013年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分工

  附件

2013年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分工


专项工作

牵头单位

参 加 单 位

统筹推进服务业
发展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农业厅、林业厅、商务厅、
文化厅、卫生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地
税局、工商局、质监局、广电局、新闻
出版局、体育局、统计局、旅游局、省
政府口岸办、金融办、省民航办、文化
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文改办)、食品药品监管局、
文物局、畜牧局、邮政管理局、通信管
理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
保监局、证监局、郑州海关、河南出入
境检验检疫局

现代物流

1

加快航空港建设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
省政府国资委、口岸办、省民航办、郑
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

加快无水港建设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
省政府国资委、口岸办、郑州海关、河
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

加快国际物流园
区建设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
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

4

制定实施物流节
点城市建设方案

洛阳、商丘、南阳、信 阳、安阳、三门峡、濮阳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

5

加快航空

物流发展

郑州市政府

省民航办、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
邮政管理局、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
验检疫局

6

推进郑州跨境贸
易电子商务服务
试点工作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工业
和信息化厅、邮政管理局、省政府口岸
办、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7

建设快递

集散中心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民航办、邮政
管理局、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

8

建设郑州航空冷
链物流基地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
厅、商务厅、畜牧局

9

建设郑州、新乡
家电区域

配送中心

郑州、新乡

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

10

推动汽车

物流发展

郑州、开封

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

11

建设以郑州为

中心的医药

物流基地

郑州、安阳、商丘、洛阳

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工业和信息化
厅、商务厅

文化产业

1

打造郑州区域性
文化中心

郑州市政府

省文改办、发展改革委、文化厅、旅游
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文
物局

2

建设文化产业

重点园区

有关省辖

市政府

省文改办、发展改革委、文化厅、旅游
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文物局

3

发展壮大骨干

文化企业

省文改办、文化厅、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省政府金融办

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4

实施文化

精品工程

省文化厅、广电局、新闻出版局

省文改办、发展改革委

5

组建河南演出院
线联盟

省文化厅

省文改办、发展改革委

6

推动文化科技融
合发展

省文化厅

省科技厅、文改办、发展改革委、广电
局、新闻出版局、工业和信息化厅

7

推动文化旅游融
合发展

省文化厅、

旅游局

省文改办、发展改革委、广电局、新闻
出版局

旅游业

1

培育发展重点旅
游产业集群

郑州、新乡、安阳、济 源、焦作、洛 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

市政府

省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
商务厅、林业厅、体育局、文物局

2

实施旅游配套服
务提升工程

省旅游局

省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
息化厅、商务厅、卫生厅、质监局、食
品药品监管局

3

加强旅游

营销推介

省旅游局

省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广电局、
新闻出版局、民航办

金融业

1

组建省级银行

省政府金融办

省发展改革委、河南银监局、人行郑州
中心支行

2

筹建地方保险法
人机构

省财政厅

省政府金融办、河南保监局、人行郑州
中心支行、省发展改革委

3

组建河南省城市
商业银行

业务联盟

省政府金融办

河南银监局、省发展改革委

4

推进洛阳银行、
中原证券

公司上市

省政府金融办

河南证监局、省发展改革委

5

推动国家级

高新区进入全国

中小企业股份

转让系统

省政府金融办、河南证监局、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

有关省辖市政府

6

推动郑东新区金
融集聚核心功能
区发展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省商务
厅、河南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人
行郑州中心支行

7

制定河南省农村
金融综合改革试
验区总体方案

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

河南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人行郑
州中心支行

8

制定郑州金融改
革创新实施方案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河南银
监局、保监局、证监局、人行郑州中心
支行

9

推动企业

上市融资

省政府金融办

河南证监局、省发展改革委

10

建立企业发债培
育推进机制

省发展改革委

河南银监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

11

建设融资对接

信息平台

省发展改革委

河南银监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省政
府金融办

信息服务业

1

打造呼叫

服务基地

郑州、洛阳、信阳市政府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
厅、商务厅、通信管理局

2

推进物联网应用
示范工程建设

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科技厅

3

建设云计算

重点园区

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4

发展高端

软件产业

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

5

提升基础电信服
务水平

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

省广电局、通信管理局

其他服务业

1

商贸服务业发展

省商务厅

省发展改革委

2

批发市场

外迁工程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3

服务外包

产业发展

省商务厅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

4

家庭服务业发展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民政厅、发展改革委

5

健康服务业发展

省卫生厅

省民政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八“

两区”建设

1

2013年年底前
完成空间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评审批复

省住房城乡

建设厅

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保厅、
商务厅、文化厅、旅游局、文物局

2

全面推进

招商引资

省商务厅、

发展改革委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

3

制定“两区”招
商引资行动方案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4

推进基础

设施建设

省住房城乡

建设厅

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和各省辖市
政府

5

推进产业

项目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

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
建设厅、环保厅、商务厅、文化厅、旅
游局、文物局和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
县(市)政府

6

加快城市综合体
建设发展

各省辖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

7

加快特色

商业街培育

各省辖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8

投融资保障

省政府金融办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
直管试点县(市)政府

9

土地保障

省国土资源厅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

10

人力资源保障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

保障措施

1

服务业招商引资

省商务厅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
厅、旅游局、省政府金融办、省民航办

2

加快项目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商务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文化厅、
旅游局、省政府金融办、省民航办

3

深化文化

体制改革

省文改办

省发展改革委、文化厅、旅游局、广电
局、新闻出版局

4

推进郑州服务业
综合改革

试点工作

郑州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文化厅、商务厅、旅游
局、省政府金融办

5

开展国家营业税
改征增值税

试点工作

省财政厅

省国税局、地税局、发展改革委、工业
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文
化厅、广电局、工商局、住房城乡建设
厅、通信管理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
郑州铁路局、邮政管理局、财政部驻河
南专员办

6

引进、培育高端
亟需人才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教育厅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文化
厅、旅游局、省政府金融办

7

开展服务业

专题培训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8

健全考核统计

省统计局

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工业
和信息化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
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文化厅、卫
生厅、地税局、工商局、旅游局、邮政
管理局、省政府金融办、省民航办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