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办〔2013〕76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13〕76号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28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
(2013—2020年)的通知

豫政办〔2013〕7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科协、气象局制定的《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8月28日

  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20年)

  (省科协 省气象局 2013年7月16日)

  为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公众防灾避灾水平,深入推动气象科普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年)》和《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的总体部署,结合《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具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年)》,广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气象科普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服务效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气象科普发展现状

  1.气象科普场馆(所)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截至2012年年底,建成濮阳、开封2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拥有漯河等12个省部级科普教育基地。依托乡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站、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建成1200个气象科普宣传站和102个气象科普示范点。全省向公众开放的气象科普场馆(所)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每年接待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20万人次。气象科普场馆(所)已成为传播气象科技知识、展示气象部门科技形象的重要窗口。

  2.气象科普作品丰富多彩。气象科普创作进一步繁荣。省气象部门编辑出版了《河南省气象信息员手册》、《云天探秘》等气象科普书籍8本,印刷发行了5万余册。设计制作了《抗旱保苗夺丰收》、《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气象科普挂历》等科普挂图和展板13万张,印制了《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5万余张。在各类报刊、网站、学术会议上发表科普文章6800多篇。河南省气象局网站、河南兴农网、河南天气网开办了气象科普专栏。全省气象部门与报纸、电台、电视台广泛合作,开办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栏目,科普内容丰富多彩。

  3.气象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大学生气象科普志愿者河南行等活动,推动气象科普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累计举办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和气象灾害防御讲座700多次,发放气象科普知识彩页、挂图、书籍和光盘300万张(本),气象科普活动受众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4.气象科普社会化格局初步显现。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为重点,与百姓生产生活、重大社会活动、重大突发事件相融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社会化气象科普工作格局。全省气象部门积极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工作,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全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省科协、气象局、科技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豫科协普发〔2012〕34号),多部门联合推动气象科普工作,“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尽管我省气象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公众的科普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有待增强,气象科普融入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够,对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二是气象科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有限,社会化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建立;三是专兼职结合的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普人才机制有待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有待健全;四是稳定有效的气象科普投入渠道有待完善,气象科普运行管理、基础能力和项目建设、活动开展、产品研发制作等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气象科普产业尚未起步等。

  (二)气象科普需求分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气象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应对极端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面临重大挑战,中原经济区建设赋予气象工作新的任务。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工作,提高气象科普的普惠性,是深入推进气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全民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自身安全的迫切需要和重点任务。

  1.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需要。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表明: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加工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竞争。全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仅有3.27%(我省低于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现代化,急需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气象科普是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让公众特别是偏远地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破除对天文现象、大气现象、自然灾害的恐慌,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2.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需要。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危害重,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象灾害对我省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社会防御突发气象灾害的难度增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上述行业的安全运行。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3.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需要。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受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影响,大气气溶胶含量增加,雾霾、酸雨、化学烟雾等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生态环境脆弱。宣传普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知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减少各种污染物排放,对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原具有重要意义。

  4.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中原经济区是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坚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普及气象科技知识,宣传应对气象灾害的技能和措施,是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坚持政府推动,发挥部门优势,调动社会力量,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服务效益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为农服务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强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气象科普人才,繁荣气象科普创作,丰富气象科普活动,打造气象科普品牌,促进气象科普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发展目标

  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为农服务为重点,面向我省发展公共服务需求,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大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建设一批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力强的气象科普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品牌,发展一批气象科普队伍。

  到2016年,我省气象科普场馆(所)覆盖全部省辖市,覆盖70%以上的县城。全省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建设或升级3—5个省部级和市厅级科普教育基地。全省乡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站和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70%以上建成气象科普宣传站。全省配置气象科普大篷车3辆。气象科普展教资源开发总量达到20种,科普读本发行总量达到20万册。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接受气象科技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气象科普知识培训40万人次。增加主流媒体宣传气象科技知识的文章或播出时间。专兼职气象科普服务人员达到5万人。

  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气象科普场馆(所)覆盖城乡,气象科普资源更加丰富,多元化的气象科普信息传播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和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

  (三)工作原则

  融入发展。将气象科普工作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融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融入公共服务中,惠及民生,服务社会。

  统筹推进。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总体规划,纳入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提升能力。

  合作共享。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依靠政府领导和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共用,开展大众化、社会化的气象科普活动。

  科技支撑。坚持气象科技创新与科学技术普及共同推进,借助现代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气象科普产品质量,扩大气象科普覆盖面和提升影响力。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结合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科普的需求,帮助和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气象科学知识和气象预报信息,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强科学解析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提升全民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积极普及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再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知识,提高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

  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对气象科普的需求和不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方案,有序推进气象科普工作。加大对山区边远地区、灾害易发多发区群众的气象科普工作力度。

  结合强化社会管理对气象科普的需求,加强气象法律法规、极端天气灾害、预测预报、公共气象服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科普宣传,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综合效益提升。

  (二)发展气象科普场馆(所)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将气象科普融入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气象科普展区;利用乡村信息服务站、文化长廊建设一批气象科普专栏;进一步发挥各级气象台站在气象科普中的作用,加强对全省重点气象台站遗址的保护和科普资源开发;依托天气雷达站、基层气象台站、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科技示范园建设气象科普场馆(所)和气象科普宣传站;加强移动气象科普设施建设,开发移动气象科普展品,深入基层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强化网络气象科普资源开发,建设省级数字气象科普馆。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以及延伸至乡镇、社区和行政村的气象科普基础设施。

  (三)繁荣气象科普作品创作

  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设计开发满足气象科普场馆(所)及相关行业各类展览与科普教育活动等需要的科普产品及配套产品,挖掘、整理和传承我省气象科普文化遗产,繁荣气象科普作品创作,探索气象科普展教资源开发方法,推动气象科技资源科普化进程。

  (四)实施示范项目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

  气象科普进校园示范项目。联合教育部门,科学制定中小学校园气象站建设标准和内容,完善校园气象科普运行机制。支持鼓励“红领巾气象站”等形式的校园气象站建设,开展校园气象站辅导员培训工作,有步骤地推进气象科普教育读本进课堂。

  气象科普进农村示范项目。结合我省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制定气象科普示范县、示范乡镇建设标准,开展试点建设。联合科协、农业等相关部门把气象科普纳入国家基层科普行动服务计划、省“三创一带”(创建先进科普示范县,创建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利用农网、党员教育先锋网、星火网、“三农”网络书屋、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网等农村信息化平台广泛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开展万名乡村干部气象科普素质培训工作,争取将气象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千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气象科普进社区示范项目。联合街道(社区)共建社区气象科普宣传站,配备社区气象科普宣传员,建立相应的选拔、培训和考评激励机制。建立气象专家进社区科普授课制度。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群体,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普活动。

  (五)打造气象科普品牌

  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学会、相关协会作用,持续开展气象科普进基层活动。将“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气象科普进乡村系列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河南行、河南省中小学生气象灾害防御安全常识系列科普图书、气象为农服务系列科普作品等科普载体逐步打造成全省气象科普的知名品牌。

  (六)加快推进气象科普业务现代化

  建设省级气象科普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推动气象科普产品库、项目库、专家库建设,实现全省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共用和集约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电话、电子显示屏和农村预警喇叭等媒介,搭建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组建以省级微博为核心的气象科普微博客群,加强各级各类门户网站和专题气象服务栏目中气象科普专栏建设;开发气象科普信息管理系统,对全省气象科普日常工作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提升气象科普业务现代化水平。

  (七)创新发展气象科普产业

  根据党的十八大“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精神,以及《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初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体制的要求,依靠社会力量,按照市场机制,发展气象科普产业,实现气象科普资源流动和科普投入多元化,扶持气象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会展、数字科普等新兴科普产业业态发展,以气象科普产业支撑气象科普事业发展。

  四、重点工程

  (一)气象科普场馆(所)建设工程

  坚持政府推动,以气象基础设施和气象服务设施为依托,因地制宜,采用改建、扩建、合建、新建等方式,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气象科普场馆(所)。同时把气象科普融入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气象科普展区。到2016年,新增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或升级3—5个省部级和市厅级科普教育基地。探索建设突出科普特色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标志建筑物。全省乡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站和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70%以上建成气象科普宣传站。到2020年,气象科普展区覆盖全省各级科技(文化)场馆,全省乡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站和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全部建成气象科普宣传站。

  1.省级气象科普馆。联合科协,推进省科技馆气象科普展区建设。支持郑州市气象科普苑建成全国一流的省级气象科普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积极推进我省数字气象科普馆建设。

  2.省辖市气象科普场馆场(所)。依托天气雷达站、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或公共文化场所,建成具有气象特色、科技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气象科普场馆(所)或展区。展区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展品数量不少于50套。

  3.县级气象科普宣传站。依托县级气象局(观测站)、科技馆、文化馆、公园、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县级气象科普宣传站或展区。县级气象科普宣传站或展区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展品不少于15套。

  4.乡镇气象科普宣传站。以乡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站和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配置气象科普书籍、科普挂图和科普光盘等,建成气象科普宣传站。

  5.移动气象科普设施。依托气象应急服务指挥车,全省配置气象科普大篷车3辆。开发移动气象科普系列展品及配套展品。设计制作移动式气象科普展架。

  (二)气象科普展教资源建设工程

  1.气象科普丛书和知识读本。编写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等方面的科普书籍和中小学生气象灾害防御知识读本等。

  2.气象科普挂图。设计制作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等科普挂图,印制气象科普挂历、气象知识台历等科普宣传材料。

  3.气象科普彩页。编印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气象信息员明白卡、气象科技知识彩页等。

  4.气象科普视频。编辑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雷电灾害防御、气象为农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视频光盘。编写多媒体气象科普课件。

  5.气象科普动漫。开发制作暴雨、雷电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动漫节目。

  6.气象科普展品。以省级气象科普开发团队和气象科普企业为核心,联合市、县级气象部门科技力量和社会科普力量,设计开发气象科普展品。

  (三)气象科普网络共享服务工程

  以我省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采用软件工程技术,建设气象科普网络共享服务工程。

  1.气象科普资源库。建立气象科普数据库,充实视频、图片、文本等多种表现形式资料2000种、节目容量1000G(千兆字节)。

  2.数字气象科普馆。积极推进我省数字气象科普馆建设,实现与中国数字气象科普馆及其他数字科技馆的链接和共享。

  3.气象科普网络服务系统。利用省气象局网站、河南兴农网、河南天气网等网络资源,组建以省级微博为核心的气象科普微博客群,加强各级各类门户网站和专题气象服务栏目中气象科普专栏建设。开发我省气象科普网络服务系统,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农业、交通、医疗等行业。

  省气象部门负责共享服务器的运行维护和软件开发,制定共享文件格式和标准。市、县级气象部门负责上传有地方特色的科普作品,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对气象科普工作的需求和愿望。

  4.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借助大众传媒搭建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电话、电子显示屏和农村预警喇叭等媒介开展气象科普宣传。通过中国气象频道,结合当地气候、农事等特点,制作插播气象服务节目和气象科普节目。增加电台、电视台、乡村大喇叭气象服务节目和气象科普节目播出时间。撰写具有地域特色的气象科普文章或论文,通过报纸、刊物、墙报、讲座、学术交流会等方式,扩大宣传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的范围。

  (四)气象科普示范工程

  实施校园气象示范站、气象科普示范社区、气象科普示范乡镇和气象科普示范县建设工程。到2016年,实现以下目标:

  1.校园气象示范站。每个县至少建成1个标准化校园气象站,省会郑州市建成3个以上(含3个)标准化校园气象站;其他省辖市每个建成2个标准化校园气象站。在校园气象站建设和推广校园气象网。校园气象示范站配备兼职气象科普宣传员、气象科普图书、气象科技光盘、中小学生气象灾害防御安全常识科普挂图等。学校师生每年至少参加1次气象科普知识培训。

  2.气象科普示范社区。结合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等工作和我省科普示范社区建设,每个省辖市建设5个气象科普示范社区。示范社区设立气象科普宣传站,气象科普展室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配备气象信息员和兼职气象科普宣传员、气象科技图书、气象科普光盘、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气象科普挂图等。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家科普授课和开展科普活动。

  3.气象科普示范乡镇。每个省辖市建设1个气象科普示范乡镇。气象科普示范乡镇有专人负责气象科普工作,配备1—2名气象信息员,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气象信息员,配发工作手册以及气象科技书籍等。气象信息员每年参加1—2次业务培训。气象科普示范乡镇每年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气象科普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等。气象科普示范乡镇的所有自然村、集贸市场等都建立气象科普宣传栏,宣传气象科普、气象为农服务知识等。

  4.气象科普示范县。气象科普示范县从中国科协认定的科普示范县中选择建设。气象科普示范县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气象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将气象科普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气象科普专项经费纳入地方预算。气象科普示范县每个乡镇、行政村配备1—2名气象信息员,配发工作手册以及气象科技书籍等。气象信息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业务培训。气象科普示范县的科技场馆中建有气象科普展区,所有自然村、农场、林场、集贸市场等都建立气象科普宣传栏,宣传气象科普、气象为农服务知识等。

  到2020年,以实施气象科普示范工程为契机,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创建工作内涵,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普阵地建设。

  (五)气象科普教育培训工程

  建立面向公众的气象科普讲座制度。加强面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培训。联合高等院校、科普研究机构和科技、文化企业培养、培训气象科普创意研发设计人才和科普管理、业务人员。联合农民技术协会,面向农民技术员、农村专业户、农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进行气象科普知识培训。结合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农村气象信息员科普素质培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

  坚持政府推动,联合社会力量,科学谋划气象科普工作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年度重点,组织落实年度任务。各级政府要关心、支持与推动气象科普工作。在公共气象服务建设中增加气象科普比重,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将气象科普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和部门气象文化建设内容,加强监督检查、考核。建立气象科普总工程师制度,对全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技术把关。加强气象科普标准和制度建设。加强气象科普工作观摩、交流和评比,建立科学有效的气象科普统计、监测、考核和效益评价体系。

  (二)加强合作,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组成员单位的沟通,把气象科普工作融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过程,加强气象科普工作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学会、专业委员会作用,吸纳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共办活动和共同投资等方式,实现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共用,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化格局。

  (三)聚集人才,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广泛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建设和稳定一支包括策划、创作、宣传、经营和管理等方面人才的气象科普队伍。进一步发展气象信息员队伍,特别是在青年工作者中发展科普志愿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气象科普场馆(所)配备气象科普解说员,不断壮大气象科普工作队伍。在气象科研计划和重点课题中,明确科普任务与相应的考核要求,加大各级科研项目科普化力度,培养气象科普创新团队。鼓励气象科普作品创作,按照有关规定,将其纳入气象科技创新内容进行奖励和表彰。将气象科普作品、研究论文作为相应技术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条件之一,为科普工作者构建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对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将气象科普业务与管理培训纳入气象人才培训计划。

  (四)加大投入,保障科普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完善气象科普经费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将气象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投入水平,建立稳定的气象科普经费投入机制,保障气象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发展气象科普事业。在各类重大气象工程建设项目中统筹安排气象科普能力建设项目。在各类气象科技项目中,加强对科技成果宣传和普及的支持。加强对气象科普研究、产品研发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气象科普产业。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