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失效时间 |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宽带中原”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豫政〔2014〕19号 | 发布时间 | 2014年02月20日 |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宽带中原”战略及实施方案的
通 知
豫政〔2014〕19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宽带中原”战略及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4年2月20日
“宽带中原”战略及实施方案
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我省宽带网络能力、应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拉动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普及应用服务水平不高、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宽带网络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精神,推动我省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宽带中原”战略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实施,将宽带网络作为我省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和产业支撑协同,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战略引领作用,完善政策措施。系统研究解决网络建设、内容服务、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等环节体制机制问题,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有效利用。
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加强对宽带网络发展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坚持适度超前,明确宽带网络发展的总体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统筹城乡和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统筹军民宽带网络融合发展。
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统筹有线、无线技术手段协同发展,协调推进宽带接入网、城域网、省际出口能力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形成适度超前的宽带网络发展格局。促进网络能力提升与应用服务创新结合,深化宽带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信息消费,培育新服务、新市场、新业态。
坚持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加强宽带网络发展与产业支撑能力建设的协同,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省内外优势资源整合利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坚持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强化安全意识,坚持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与宽带网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切实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基础网络、核心系统、关键资源的安全掌控能力以及应急服务能力,实现网络安全可控、业务安全可管、应急保障可靠。
二、发展目标
(一)2015年目标。
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接入能力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40%,行政村光纤通达比例达到80%以上,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郑州、洛阳等市城区达到100Mbps。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增至6000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成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郑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二)2020年目标。
到2020年,宽带网络覆盖接入能力处于全国较为先进水平,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省人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0%以上,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光纤通达比例达到95%以上。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以上和12Mbps以上,郑州、洛阳等市部分家庭用户达到1Gbps。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增至10000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集散中心和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三、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
遵循宽带技术演进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宽带网络发展目标,完善总体布局,系统解决宽带网络接入速度、覆盖范围、应用普及等关键问题,强化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宽带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技术路线。
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结合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要求,分阶段系统推进宽带网络发展。
按照高速接入、广泛覆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接入网建设。城市地区采用无源光纤网络(PON)技术,进行接入网建设和“光进铜退”改造,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楼。结合3G/LTE与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实现城市地区宽带网络无缝覆盖。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灵活采取有线、无线等技术方式进行接入网建设,推动光纤进行政村、宽带进自然村。
按照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思路,推进城域网建设。逐步推动高速传输、分组化传送和大容量路由交换技术在城域网应用,扩大城域网带宽,提高流量承载能力,推进城域汇聚层延伸覆盖;积极跟踪智能管道技术,推进网络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感知和安全管控水平。
按照优化架构、提升容量、智能调度、高效可靠的思路,推进骨干网建设。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区域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连接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的高速通道,积极引入、全面推广超高速波分复用系统和集群路由器技术,扩大和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和智能调度能力,保障网络高速高效和安全可靠运行。
(二)发展时间表。
1.普及提速阶段(2014—2015年)。推进宽带网络提速工作,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深化应用普及。
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加快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农村地区综合运用光纤接入和3G网络覆盖等方式,加快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性价比。持续扩大3G覆盖范围,推动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规模商用。持续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加速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光通信、宽带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的应用试点工作,加快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优先布局。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光纤到户(FTTH)覆盖家庭户数达到130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2186万个,宽带IP骨干网带宽达到10000Gbps,3G/LTE基站数达到8万个。固定宽带用户超过1600万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7%和28%。3G/LTE用户超过4000万户,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LTE实现规模商用,无线局域网全面实现公共区域热点覆盖,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7000万人,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省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
2.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FTTH覆盖家庭户数达到190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3500万个,宽带IP骨干网带宽达到18000Gbps,3G/LTE基站数达到10.8万个。固定宽带用户达到2500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0%以上。3G/LTE用户超过8000万户,LTE网络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8000万人,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省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
“宽带中原”发展目标与发展时间表 | |||
指 标 | 单 位 | 2015年 | 2020年 |
宽带用户规模 | |||
固定宽带用户 | 万户 | 1600 | 2500 |
其中:FTTH用户 | 万户 | 320 | — |
其中:城市宽带用户 | 万户 | 1100 | — |
农村宽带用户 | 万户 | 500 | — |
3G/LTE用户 | 万户 | 4000 | 8000 |
宽带普及水平 | |||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 | 50 | >80 |
其中:城市家庭普及率 | % | 67 | — |
农村家庭普及率 | % | 28 | — |
3G/LTE用户普及率 | % | 40 | 85 |
有线宽带网络能力 | |||
城市宽带接入能力 | Mbps | 20 | >50 |
其中: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 | % | 30 | 60 |
农村宽带接入能力 | Mbps | 4 | >12 |
大型企事业单位接入带宽 | Mbps | >100 | >1000 |
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 | Gbps | 6000 | 10000 |
FTTH覆盖家庭 | 万户 | 1300 | 1900 |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 | 万个 | 2186 | 3500 |
宽带IP骨干网带宽 | Gbps | 10000 | 18000 |
行政村光纤通达比例 | % | >80 | >95 |
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 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 | % | 80 | >95 |
无线宽带网络能力 | |||
3G/LTE基站数 | 万个 | 8﹒0 | 10﹒8 |
移动电话基站数 | 万个 | 14﹒5 | 17﹒3 |
宽带信息应用 | |||
网民数量 | 万人 | 7000 | 8000 |
其中:农村网民 | 万人 | 3000 | — |
电子商务交易额 | 亿元 | 8000 | 30000 |
应用基础设施 | |||
呼叫中心座席数 | 个 | 15000 | 30000 |
数据中心机房面积 | 平方米 | 150000 | 250000 |
数据中心机架数 | 万架 | 2﹒5 | 4﹒2 |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
郑州市。先行先试开展网络升级和应用创新,加快部署LTE和IPv6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创新宽带应用服务,培育发展新业务、新业态。建设智慧航空港区,引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建设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区域互联网交换中心和连接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的高速通道,提升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
地区性中心城市。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增加光缆路由,扩大网络容量和接入网络覆盖范围,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鼓励洛阳等地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区域试点示范,推进宽带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区域辐射带动力。
县城。积极利用光纤、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全面提升宽带网络速度与性能。结合城市组团发展,加强组团县与地区中心城市间的信息网络建设。结合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商务中心区建设,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深化应用普及。加快信息内容和网站建设,促进信息消费。
乡镇和农村地区。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扩大乡镇和行政村接入网络覆盖范围。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应用。
专栏1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创建工程 |
为加快提升城市宽带发展水平,推动全省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信息消费,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创建工作。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创建目标,创新发展思路,加强政策保障,通过示范创建,实现全省宽带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深入开展全光网络优化部署,进一步提升全省城市宽带接入能力和城域网传输交换能力。全面贯彻落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确保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现光纤到户。协调推进已建小区光纤接入改造,继续加大城市老旧小区光纤网络成片改造力度。持续优化3G和WLAN网络覆盖,积极推进LTE部署工作,实现城市新区、商务楼宇、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全覆盖,提升无线宽带承载能力。 |
专栏2 智慧航空港区建设工程 |
认真贯彻落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围绕实验区总体布局,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等顶层设计,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智慧航空港区。坚持“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2013—2015年新建通信管道900管程公里、核心机楼3所、通信机房187个,基站数达到586个。2016—2020年新建通信管道700管程公里、核心机楼3所、通信机房187个,基站数达到1172个。 |
专栏3 农村宽带接入普及工程 |
综合运用有线、无线等多种技术手段,持续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宽带网络覆盖范围。结合全省农村地区宽带接入端口普及水平,进一步加大黄淮地区和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市农村光纤宽带网建设,统筹推进全省行政村通光纤和自然村通宽带工作。围绕全省新农村建设,加强配套通信设施规划,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入户。 |
(二)加快网络优化升级,提升宽带支撑能力。
光纤宽带网。持续推进光纤宽带网络骨干层面扁平化,积极引入和应用100G传输技术,密切跟踪400G传输技术,加快骨干网带宽扩容;提升网络智能化和综合业务承载能力,实现网络资源灵活、动态、高效调度;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骨干网络建设,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
无线宽带网。持续推动无线宽带网向网络架构扁平化、接入手段多样化、承载分组化、传输高速化方向发展,提高3G网络覆盖质量,实现重要公共区域WLAN热点覆盖,积极推进LTE网络部署,促进3G、WLAN及LTE协同发展。
下一代互联网。积极开展IPv6试点,统筹推动互联网由互联网协议第4版(IPv4)向IPv6平滑演进。引导和推动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进行IPv6改造和建设,加快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升级改造,积极推进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
内容分发网络(CDN)。优化互联网网站设计和空间布局,扩大内容分发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增加网站接入带宽,实现互联网信息源高速接入,提升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专栏4 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工程 |
根据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功能定位,结合我省及周边地区互联网网络、业务应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完善建设方案,加快郑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和运行维护管理,督促互联单位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实施,力争2014年完成郑州骨干直联点建设并投入运行。 |
专栏5 LTE网络建设工程 |
3G/TD—LTE网络。积极推进3G/TD—LTE网络建设,到2014年年底,全省18个省辖市城区以3G/TD—LTE为主,辅以无线局域网建成无线宽带城市。2015—2016年重点拓展县城数据业务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2016年年底实现全省所有发达乡镇网络连续覆盖。2017—2020年重点推进网络优化及技术演进升级,实现TD—LTE网络全省无缝覆盖。 频分双工模式(FDD)试验网。积极跟踪,努力争取,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适时启动FDD试验网建设。 |
专栏6 下一代互联网工程 |
持续推进IPv6在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地的试点工作,统筹推动互联网由IPv4向IPv6平滑演进。积极引导和推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进行IPv6改造和建设,加快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升级改造,积极推动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从试点阶段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
专栏7 “三网”融合工程 |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有序开展“三网”融合业务试点,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改造。支持电信、广电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引导软件研发企业、设备制造企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等积极参与,加快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创新产业形态,大力推动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视频业务等融合业务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网络购物等业务应用。 |
(三)推进宽带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部信息基地。
数据中心。加快推进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河南郑州)数据中心、奇虎360云计算及数据处理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我省全国数据中心二类地区区位优势,积极争取电信运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保险、物流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后台服务中心落户,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数据中心。
呼叫中心。加快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和信阳呼叫中心产业园建设,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信息服务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呼叫中心产业经营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云计算中心。加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云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腾讯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等在我省设立云计算中心,建设完善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依托郑州高新区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园区,重点推进百度云计算中心、微软教育云计算产业基地、景安云计算基地、安久云计算基地等项目建设。
专栏8 数据中心创建工程 |
中原数据基地。基地总投资72亿元,终期建筑规模26.7万平方米,可安装服务器机架2.15万架,提供26.93万T存储能力,满足中原地区2025年前的信息产业发展需要。中原数据基地分四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建筑规模3.79万平方米,于2013年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建筑规模5.03万平方米,于2015年建成;三期工程建筑规模10.04万平方米,于2020年建成;四期工程建筑规模7.84万平方米,于2025年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企业数据中心(EDC)、云计算中心和云服务提供中心为一体的信息产业基地,成为中原经济区腹地信息交换、存储的全国性数据枢纽。 中国移动(河南郑州)数据中心。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4.8万平方米,可安装服务器机架1.9万个。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2013年开始建设,规模为8.7万平方米;二期2016年开始,规模为9.1万平方米;三期2021年开始,规模为7万平方米。项目包括IDC机房、本地通信生产用房、运营管理中心、园区配套用房等。项目建成后,将为省内企业提供托管及业务内容服务,同时也为省外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南创造条件。 奇虎360数据中心。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总面积4万平方米,建设面向全国的360公司云计算及数据处理中心,开展云安全、云搜索、云存储等业务。 信息通信产业园。以河南省通信产业园、洛阳信息通信产业园、洛阳云计算和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着力引进跨国信息服务企业、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积极吸引移动信息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通信集成、技术研发等国际、国内知名的信息通信服务、设计、生产企业入驻。 |
专栏9 呼叫中心创建工程 |
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项目计划投资2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移动集团全国两大呼叫中心之一,提供2万个呼叫座席,预计带来6万个就业岗位,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集客服、管理、交流及展示、公共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信阳呼叫中心产业园。项目投资近8亿元,建设1万个座席的大型呼叫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同时容纳2万名学员学习培训,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带动周边3万人就业,成为中部地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信息服务产业和服务外包园区。 |
(四)提高各领域宽带网络应用水平,着力实施信息惠民。
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拓展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两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结合数字化示范集聚区建设,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信息通信业务开发,提升宽带网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加快我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开发推广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国智能骨干网”建设,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社会民生。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政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薄弱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宽带网络覆盖和服务支撑。构建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推进信息基础资源共建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宽带联网,优先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公益性卫生系统宽带服务,实现宽带网络和优质资源村村通,推进远程医疗试点工作,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建设覆盖乡村社区、实现多险种和跨区接续的社会保险服务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多卡合一的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卡多应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推广社区管理自动化系统、智能安全防范系统等,完善平安城市、智慧综治等应用系统,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水平。文化建设。加快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工程的宽带联网,大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文物和档案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推进数字档案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电子阅览室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宽带网络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能力,促进宽带网络和文化发展融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型文化业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国防建设。坚持军民融合,依托公众网络增强军用网络设施的安全可靠、应急响应和动态恢复能力,为军队遂行日常战备、训练演习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适当预置接入和信道资源。推进公众网络和军用网络资源共享共用,完善应急组织调度和协调联动机制。
专栏10 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工程 |
加快推进郑州、鹤壁、漯河、许昌、济源、新郑、洛阳新区等国家级智慧城市(区、镇)和南阳、焦作、开封等省级智慧城市(县)试点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云平台。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推进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统筹城镇规划、市政、交通、住房保障、应急指挥等系统资源,构建协同、高效、安全的城镇运行管理体系。创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和文化服务模式,构建广覆盖、易使用、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
专栏11 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程 |
根据《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原则,开展“156”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建设1个信息服务与网络传输平台;完善粮食生产、畜禽生产、远程医疗、数字村镇、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等5类农村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分地区试点实施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粮食作物精准生产信息服务、畜牧业生产信息服务、远程医疗信息服务、数字村镇信息服务等6大示范工程。分启动建设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整体推进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完善提高阶段(2014年1月—2015年6月)和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推进实施。 |
专栏12 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
全力推进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建设,依托郑州市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基础条件,以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的特殊功能为前提要件,建设进出口服务、用户管理、外部数据接入、安全认证保障、应用支撑、基础支撑等系统,构建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政府解决E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为建立和完善河南电子口岸信息化基础体系创造条件。试点期限两年,试点成功后经国家相关部门验收后将正式向全国推广。 |
专栏13 洛阳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
中兴通讯计划投资35亿元,项目包括洛阳智慧城市建设、中兴通讯智慧城市全国网络服务中心枢纽、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园、中兴通讯智慧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兴通讯智慧城市总部五部分。通过洛阳智慧城市和中兴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智慧城市样板———洛阳伊滨新区,探索一套规范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和实战工作经验,形成一套系统的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辐射全国的智慧城市网络服务中心枢纽,打造涵盖智慧城市核心技术和关键软件、硬件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智慧产业园。 |
专栏14 数字企业创建工程 |
加快推进数字企业信息化应用普及推广,支持中小企业宽带上网,提供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和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服务,加快数字企业(智慧企业)建设,提升宽带网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建设面向全省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开展在线销售、采购、客户关系管理等活动。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宽带应用技能培训及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等指导。 |
(五)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提升产业竞争力。
智能终端。围绕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平板电脑、新媒体终端、智能家居等多类型终端和数字家庭网关,组织自主操作系统和配套应用的规模商用。坚持品牌带动,优先引入和发展手机整机研发生产品牌企业,打造智能终端(手机)生产基地。依托智能终端产业集聚优势,推动网络终端、数字影音终端、智能家居终端等制造企业集聚和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化与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设计、研发及代工企业的战略合作。
电子信息产品。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家庭等领域,加大对相关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传感器、芯片、标签、读写器及应用软件、数字家庭、信息安全等领域关键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研发,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提升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河南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加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研发,坚持融合创新,深化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交通物流、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积极探索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培育壮大产业,形成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15 智能终端产业工程 |
以智能终端(手机)产业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加快配套企业集群式引进,促进智能手机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运营商、物流商“五商”并进,培育“全链条、全服务、全要素、无障碍”的“三全一无”产业集群,形成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核心的“一区多点”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布局,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
专栏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
云计算。围绕形成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云计算产业格局,加快推进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业制造等领域的云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传统的IT(信息技术)企业开展面向云计算的技术改造,积极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云服务模式。 物联网。发挥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优势,建设物联网技术支撑、公共服务和统一标识资源管理三大平台,面向企业供应链管理、交通、环保、物流、食品药品溯源、精准农业等领域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探索建立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 大数据。积极推进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终身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等具有大数据基础的领域,探索交互共享、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开展大数据行业应用研发,在金融证券、互联网、数字生活、公共设施、电力等行业探索“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依托中原数据基地、洛阳云计算和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等,集聚一批大数据存储、分析、应用、加工等服务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移动互联网。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推动运营商智能管道建设。努力建成工业生产、电子政务、市政服务、生活服务、电子传媒等管控平台、运营支撑平台、客户服务平台,扶持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供应企业和运营企业发展。 位置信息服务产业。加快建设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为核心,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融合移动通信、互联网、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的中部位置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在各种环境下运输、生产车辆、人员的精准定位、导航、调度、通信、图像传输、安全保障和管理等信息服务需求。 |
(六)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安全防护体系。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与信息通信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确保信息通信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积极推进全省互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省互联网管理和应急支撑中心建设,加强对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的引导和管理,深入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信息系统安全评测工作。严格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完善应急处置体系,逐步健全网络信任体系,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对省内网络与信息安全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网络安全企业到我省投资发展,扩大和提升全省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和实力。加强对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黑客地下产业链的打击力度。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逐步实现宽带网络的应急优先服务,提升宽带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基于宽带技术的应急通信装备配备,完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应急通信系统宽带化改造,积极推动便携应急通信终端向县级突发事件现场靠前配置。切实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培训、演练和管理,鼓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设一类和二类应急保障队伍。
安全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发展,构建安全评测评估体系,提高主动安全管理能力。加强信息保护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加强用户安全宣传教育,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化治理体系,着力打造安全、健康、诚信的网络环境。
专栏17 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
加快推进省级通信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各部门应急指挥系统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快推进省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建设,深化平台应用,实施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改造,增加平台功能。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立完善省、市公司及现场指挥平台,并实现与政府平台对接。加强公网抗毁能力建设,推进抗灾基站和容灾中心建设,更新完善政府和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各类应急通信装备。 |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依托省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务实推进战略实施。各省辖市政府、省直各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将宽带发展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核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推动本地宽带网络快速健康发展。
(二)完善制度环境。
完善配套政策。出台《河南省通信设施建设与保护规定》等规章、文件,明确宽带网络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宽带网络设施保护。依法保护个人信息,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促进宽带应用发展。
健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建立完善适应“三网”融合需要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宽带网络监管制度,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动电信监管队伍向省辖市延伸。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推动开放竞争。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保障住宅小区及机场、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公共服务区域公平进入。通过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各种渠道,引导宽带网络设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竞争机制,共同维护竞争秩序。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构建和完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加快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长效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利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开放共享机制,消除信息孤岛。
(三)规范建设秩序。
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宽带网络设施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加强对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新建住宅小区光纤到户和既有小区“光进铜退”改造。做好宽带网络与相关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衔接,在地铁、机场、车站、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项目审批中统筹考虑宽带网络设施需求。
保障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与通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对宽带网络设施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依法优先办理规划建设许可、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竣工验收、电力配套、进口设备免税、无线电台执照等手续。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地铁等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无偿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动或迁移通信管道、杆路、基站、铁塔、机房等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遇有城区改造等特殊情况必须改动或迁移的,要事先征得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产权人同意,并提供替代路由、站址,所产生的迁改费用由提出改动或迁移要求的单位承担,依照建设成本给予合理补偿。
强化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在城市地下管线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统筹安排通信工程综合管道网和相关设施,加强宽带网络设施与城市其他通信管线、居住区、公共建筑等管线的协调,制定宽带网络购买和租用城市地下通信基础管线、民用建筑等费用标准。强化光缆、管道、基站等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应用新技术,推进城乡宽带网络与电力、交通、水利、教育等专用通信网基础管线和各类基站共建共享,促进资源节约。
(四)加强财税扶持。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各地相关资金投向宽带网络研发及产业化,以及农村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宽带网络发展,支持“宽带中原”建设。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宽带网络发展的资金、政策支持,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等专项时予以倾斜,落实人防易地建设费、宽带网络覆盖接入费等减免减收政策。电力部门要落实用电价格政策,对宽带网络项目执行大工业用电电价。加强税收优惠扶持。结合电信行业特点,在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中,落实增值税相关政策与征管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支持宽带网络建设。
深化省企战略合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与国家三大通信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应用、智能手机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积极争取全国性或区域性宽带网络建设项目落户河南。
(五)加强人才培养。
依托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等项目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聚集和培养人才。加强宽带重点领域创新型人才引进,鼓励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创新宽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