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减负。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了这两件大事。会议明确,下一步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做好金融让利部署,紧扣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确保降费政策落地见效。
资金直达企业关键在精准施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银行合理让利”,此次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其重要性,强调“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并重申和明确了“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的任务目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实际情况看,可预计未来银行将进一步加大让利措施落地,且从量上满足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化解融资难问题也将有所保障。他认为,结合2019年经营情况看,商业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尽管今年银行整体经营压力加大,但仍存在向企业让利空间。
在货币流动性方面,温彬表示,今年5月,M2
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5%,均已明显高于去年8.7%和10.7%的水平。完成既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的全年任务目标压力不大。他提醒,下阶段,还要继续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从量上满足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化解融资难问题。
温彬透露,实际上,银行部门已经按计划和要求实施的具体让利举措包括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下阶段,银行将进一步加大让利措施落地。”温彬提醒,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还要加大对资金流向的监控力度,确保不发生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切实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
如何确保资金直达企业,防范金融风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质而言就是要确保精准施策。“越精准风险越小,对企业要针对性地对接融资需求,这是政府能够发挥更多作用的领域。”他强调,现阶段实施的金融让利和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系列举措实际上正是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出的精准纾困企业的政策道路。
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期待全局发力
在蒋震看来,包括金融让利稳住经济基本盘以及切实确保降费举措落地见效本质上都是要确保企业平稳度过疫情防控阶段,重回正常发展轨道。因此,积极推动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让利企业,根本上要遵循差异化防控适用所有企业和实体的初衷,真正站在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上寻找解决思路。
蒋震认为,当前企业生存面临着四大“刚性成本”抬升问题,分别是人工、房租、融资以及复工复产成本凌驾于所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头顶之上。以人工成本为例,蒋震认为,近年来人工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价格持续走高,但在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如何通过社会救助和保障手段,发挥稳定器和弹性作用需要决策考虑,比如出台失业保障政策实现无缝对接,发挥稳定作用。
另外,对于鼓励和呼吁市场上非国有单位持有的物业主动降低房租成本,助实体企业共渡难关,需要制度办法和特殊机制才能解决。蒋震认为,对市场化的物业持有者而言,指望其降低房租单纯依靠呼吁是不够的,或许可以在房产税缴纳、信贷资质上予以挂钩鼓励,激发其主观动力。
对于降低金融成本,则是金融让利的主战场。蒋震表示,此次会议明确的一系列金融让利措施本质上就是要调动政府政策工具助力金融机构自身在维持盈利运营的前提下让利1.5万亿元给实体企业,助企纾困共渡难关。
至于复工复产带来的防疫成本加重企业负担的,蒋震认为,防疫设施已然在当下构成了企业复产复工的刚性成本,因此,政策层面可以考虑针对性地对此进行采购补贴,积极引导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