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平政办〔2007〕80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07-00035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府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平政办〔2007〕8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点企业:
《平顶山市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平顶山市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
为促进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国家、河南省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平顶山市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一、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健康教育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素之一,它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进一步增强全民健康素质。
二、健康教育组织领导和网络建设管理
(一)健康教育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管理、专业支持的原则,突出行业主管、分级负责、群众参与、法律保障的特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
(二)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设立市、县(市)区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明确职责和任务,合理配备组织指导、文编、美术、声像等专业人员,配置相应的设备,使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成为当地健康教育的业务指导中心。各行业、部门、单位、社区等成立健康教育组织,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以各级健康教育机构为中心,以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的健康组织为骨干,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单位的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为依托的健康教育网络组织。
(三)各级健康教育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1.市政府成立健康教育协调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全市健康教育工作。
2.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制订全市健康教育规范、规划、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为全市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3.县(市)区政府、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抓好所辖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厂矿、学校、医院、食品行业、公共场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和活动开展。
4.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和活动的开展。
5.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负责建立本部门、本单位和本辖区的健康教育组织;贯彻落实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计划,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和本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利用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6.各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指导所属新闻媒体开辟健康教育栏目,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
(四)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办好向社会开放的健康教育阵地,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在所辖区域内的公共场所、旅游景点或主要街道设立多处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工矿企业、综合性商场、大中型宾馆、饭店等,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围绕卫生工作中心,结合行业特点、季节防病工作和当地群众的需要,每2-3个月更换一期内容。
(五)健康教育社会协作。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与工青妇、文化、体育、媒体、教育、环保、企业等部门和单位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进行经常性的健康教育业务指导,争取和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六)健康教育资料档案管理。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按照资料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做好各种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交流和使用。健康教育资料包括:本辖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资料,卫生服务资料,人群卫生知识水平资料,健康教育机构、阵地、设备基本情况资料,健康教育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论著,自制以及外地交流的各种文字、声像、摄影宣传资料,基层网络单位的工作活动简报,健康教育宣传橱窗版面档案资料,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活动照片和工作小结,卫生影视片、卫生广播、卫生报刊播映、刊出的记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情况资料。
(七)健康教育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配置健康教育设备、器材,建立设备档案和设备保管、使用、保养制度,保持设备完好,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八)保障措施。按照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0〕17号)和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6—2010年)的通知》(卫女社发〔2005〕11号)的要求,落实各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以及必要的办公用房等。
三、健康教育活动
(一)经常性健康教育。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初级卫生保健的中心任务以及防病治病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
内容: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各项卫生法规、条例的宣传教育;有关卫生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的宣传教育活动;法定节日和民俗节日的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当地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展健康教育,进行行为干预;季节性传染病、常见病和其它卫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方法:可采取广播、电视、报刊、影视片放映等大众传播方式和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卫生科普读物、讲座、公共场所咨询等各种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活动前的方案设计;组织安排好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及其他协作、配合人员;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准备、发放工作;掌握活动情况,如受教育人数,受教育者反馈意见。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
(二)应急性健康教育。在自然灾害与事故灾害及疫病暴发、流行时,配合防治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防病知识,进行行为干预,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推动疫病、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灾害、疫病暴发期:采用口头讲解、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制作宣传资料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救护常识、饮食、饮水、消毒杀虫、去污洗涤和消毒隔离等卫生知识。
灾害、疫情持续期:向灾(疫)区群众通报卫生状况,传播防疫信息。针对当时当地出现的灾情、疫情,向群众宣传有关自救互救防病的知识。对于已安全转移的灾区、疫区群众,可采用集中讲解、广播电视、专题卫生知识讲座的语言形式,也可以采用传单、黑板报、小册子的文字形式,还可以采用卫生宣传画、连环画、挂图等的形象形式以及卫生影视片放映的声像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做好资料分发和群众反馈意见的收集工作。
灾后恢复期或疫情控制期:重点是普及环境卫生知识,全面彻底地治理环境。针对疫情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开展教育活动,教育群众注意卫生道德,对病人家庭开展心理卫生和康复、护理常识教育,可采用卫生影视片放映、广播、电视讲座、橱窗等综合形式传播卫生知识,倡导卫生行为,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三)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对机关工作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工矿企业工作人员等不同职业人群,结合其职业特点,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与本职工作和自身健康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意识。
内容:不同职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行业卫生、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急救知识、自我保健等知识。
方法:各行政事业单位、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单位、本行业的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小报、小册子、折页、标语、传单、挂图、卫生科教影视片、宣传栏、广播、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四)学校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大纲》、《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身心发育和疾病特征、心理卫生、学习卫生和起居卫生、饮食与营养、运动卫生、行为环境与健康、性生活与道德、传染病及各种常见病或多发病的预防知识、急症的自救及互救、用药知识。
大学生健康教育方法:在大学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健康教育阵地(墙报、黑板报),利用校报、广播站、电化教育设备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校医进行健康教育业务培训;进行活动的效果评价。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卫生、生理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常见病防治知识和公共卫生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法:按照国家教学大纲要求,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在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活动;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命题作文、讲座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保教人员、炊事员进行以幼儿营养、食品卫生、儿童良好心理培养、意外伤害预防等为主要内容的定期培训。
(五)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包括在职职工、农民、个体劳动者及其他群众)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状态和生活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内容:家庭保健、自我保健、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社区公共卫生、心理卫生、环境保护、医药常识等。
方法:利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室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小册子、折页、宣传栏、传单等开展健康教育。
(六)医院健康教育。在医院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临床工作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健康状态。
内容:专科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知识,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重点人群的自我保健知识,服药注意事项,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方法:宣传栏、电视录像、健康教育处方、讲座、面对面教育、小册子、传单、折页。
(七)大众传媒健康教育。媒体是传播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其覆盖面大,影响力强,对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群体和个人的健康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容:关系人民健康的政策、法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生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保护等相关健康知识。
方法: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辟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专题、时段,定时刊播。
四、资料制作
有计划地制作各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象、声像资料,以满足各项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内容: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配合临时性卫生活动和应急性卫生措施,及时制作录音、录像、传单、标语、墙报、小册子、图片、宣传画等宣传材料。
方法:各级宣传、教育、文化、卫生、环保部门、健康教育机构,搜集有关资料和素材,根据群众需求,选择确定资料制作的内容和形式;拟订初稿和小样;多方征求意见,进行预试验,通过健康教育网络和其它途径及时发放,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五、培训与指导
(一)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对健康教育人员(包括兼职分管人员)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健康教育人员的理论、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对基层健康教育网络的专兼职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工作要点、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培训率达80%以上。
市级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对县(市)、区级健康教育各类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和技巧培训。(二)健康教育业务技术指导。对下级健康教育机构、基层健康教育网络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进行。
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指导基层健康教育网络,围绕卫生工作中心,根据各类人群、各个行业的需求和季节、地理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内容,寻求最佳的方法和途径;在行业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方面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市级健康教育机构帮助指导下级健康教育机构制定工作规划、活动计划及资料制作;组织、指导下级健康教育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和效果评价;向下级机构及时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帮助指导基层单位抓好试点工作。
六、调查研究
(一)健康教育本底调查。掌握本辖区有关健康教育的基线资料、基础资料和背景材料,为制定健康教育规划、计划、对策和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健康教育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指组织机构、人员、设备、阵地、经费);各类人群卫生知识水平、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卫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各类人群对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需求调查。
方法:健康教育机构按照调查的内容和程序,拟订调查计划和方案,培训调查人员,完成调查任务。
(二)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由省立项或市级机构进行设计,县(市)、区级机构协作,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通过对课题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对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卫生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研讨,不断探索改进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最终建立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课题计划前的调查:包括各类人群健康教育模式的调查,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与作用的调查;健康教育内容选题、适应性和有效性的调查等。通过计划前本底调查,提出实施地区主要的健康、行为、卫生与社会问题,作为立项的依据。同时,分析这些问题的因素,明确本计划的目标和目的。
课题计划的设计:按照流行病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进行。
课题计划的实施:认真执行课题计划,在执行中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及时修改补充计划,使其更加完善。
课题计划的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各项活动是否按计划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参加的人数、活动的质量以及经费使用的情况等。
近期效果评价:主要评价计划执行后的近期效果,包括目标人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程度。
远期效果评价:主要评价计划执行后的远期效果,包括与其相关的疾病发生率、流行率、致残率、死亡率、存活率等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如寿命等的变化。
七、考核与评价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级健康教育机构,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对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系统和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对下级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管理考核。
八、用语解释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指运用行政燉组织手段,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职责、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健康促进涉及五个主要活动领域: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的技能;调整保健服务方向。
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1994年,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农业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针对农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以大众传播为基本策略,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联合发起“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1999年11月,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原四部委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三个部门,2002年更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社区:是相对独立的、有领导、有组织的地域性社会,是由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识、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系统和服务设施。社区的形成有多种类型,通常以行政、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类型。
健康教育网络组织:是一种跨行业、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性健康教育组织。
健康教育业务专项经费:是指用于健康教育业务活动的经费,不包括人员工资等。
健康教育经费:是指用于健康教育方面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
评价:是指根据一定原则或标准,仔细检查,以确定某事物(项目、计划方案、教育材料、健康技能)或行动的价值的过程。
知识知晓率:
知识知晓率=知道特定知识的人数燉被调查的
人数×100%
行为形成率:行为形成率=有特定行为的人数燉被调查的人
数×100%覆盖率:覆盖率=被某种信息覆盖的人燉被调查的人
数×100%附件:1.平顶山市县(市)、区级专业机构健康
教育工作考核标准2.平顶山市社区健康教育考核标准3.平顶山市学校健康教育考核标准4.平顶山市医院健康教育考核标准5.平顶山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考核标准6.平顶山市大众媒体健康教育考核标准7.平顶山市健康社区标准
附件1
平顶山市县(市)、区健康教育机构工作考核标准
一、专业机构建设和资料档案管理
(一)有健康教育长远规划。
(二)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卫生局或防疫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标管理。
(三)有健康教育科(所)。
(四)有专职人员,有人分管组织指导、声像、美术工作。
(五)有必要的健康教育业务专项经费。
(六)有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日常工作记录、各项工作制度、工作信息、网络资料。
(七)资料、档案齐全。分级文件、调查报告及评价资料,图、文、声、像资料。
(八)健康教育设备:有照相机、录像机、音响等。
二、社会宣传活动
(一)利用各种宣传日,围绕卫生工作中心开展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
(二)固定宣传阵地不少于2处,至少每季度1期。
(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卫生展览或卫生知识竞赛等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包括与社会合作)。
(四)各种宣传材料齐全(包括上级发放、购进、自制等),要求4种以上。
三、健康教育覆盖面
(一)制作健康教育电视专题片,每年不少于1部(包括与新闻媒体合作制作)。
(二)向新闻媒体提供卫生科普稿件,每年不少于8篇。
(三)公共场所有健康教育宣传阵地(非健康教育机构建造管理)。
四、卫生防病健康教育
预防慢性病、艾滋病、控烟健康教育。
(一)有健康教育活动。
(二)制作相关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每年不少于1种(不包括声像材料)。
(三)宣传材料发放目标人群。
(四)目标人群知识知晓情况、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行为形成率达60%以上。
五、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一)指导城市社区开展工作。
(二)指导农村社区开展工作。
六、科研情况
(一)完成调查报告至少1篇。
(二)完成效果评价报告至少1篇。
(三)自行订阅《中国健康教育杂志》每年1份。
(四)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
附件2
平顶山市社区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县(市)、区政府有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有辖区健康教育网络图,健康教育列入长远规划,分管领导参加大型活动不少于2次,建立相关资料档案。
二、县(市)、区有健康教育机构,安排必要的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三、县(市)、区辖区范围内无烟草广告,组织开展创建无烟单位评比活动。
四、在县(市)、区辖区内开展大型公益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五、县(市)、区有健康教育示范点。
六、街道办事处、社区(含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有固定专兼职人员,有网络图、计划、总结、评价、工作记录,有组织、制度、职责。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不少于5种,档案资料规范完整。
七、有社区居民本底材料,包括:居民总户数、总人口数、老年人口数、妇女人口数、健康状况、社区居民花名册。
八、社区有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个独立的居民区或每300户建1个宣传栏,不小于2.5m2,内容更换每年不少于4-6期,保存宣传栏底稿或照片。九、社区利用科普录像、专家讲座、知识竞赛、板面展览等形式,定期组织宣传和开展行为干预活动,每年不少于12次。其中,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妇女的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不少于1次。每户健康教育资料不少于2种。居民区有“平顶山市居民健康行为规范”。
十、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行为形成率达70%。
附件3
平顶山市学校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市、县(市)区教育局有所辖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和行为形成评价情况。
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得分情况。
三、各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有课时、教案、测试,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
四、合理解决学生的饮水问题,有足够的冲洗设施,改造旱厕。
五、有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和健康促进命题作文,有健康教育黑板报。
六、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控烟、性病、艾滋病知识培训率达95%,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5%。
附件4
平顶山市医院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各医疗单位建立健康教育科(室)或固定专职人员,协调全院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有工作计划、总结、评价、活动记录、工作职责、相关制度规范等,档案资料齐全。
三、禁烟:制订相关制度和措施,院内各处设立醒目的禁烟标志。
四、医院门诊设立就医咨询台,向就诊患者和家属提供服务。医院门诊、住院区有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季度更换1期。
五、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每年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活动5次以上。六、各病区(科)设宣传栏,医护人员口头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康复、防病知识,为病人提供免费宣传资料。住院病人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
七、医院内设立健康教育课堂,公布课程安排,免费向患者和家属传播健康知识,每月至少2次。医院实行双处方制度。
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健康教育活动室,有专人负责,每月对辖区居民举办健康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有健康教育计划、工作记录、总结、活动安排;有电视机、VCD等宣传设备。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不少于10种。实行双处方制度。有禁烟制度、措施和禁烟标志。有免费宣传资料。
附件5
平顶山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行政机关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讲座、观看录像、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方式学习健康知识,每年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健康知识测试。健康知识培训率达95%,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行为形成率达75%。
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有健康教育领导组织,有专人负责本系统健康教育工作,有健康教育网络,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建立档案。
三、各工矿企业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制订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案,落实劳动保护制度和措施,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保护、疾病防治、女工保健和环保知识教育,有总结、有评价、有考核。工人相关知识培训率达95%,知识知晓率达80%,行为形成率达65%。
四、银行、车站、商店、影剧院、宾馆、餐馆,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有培训计划和宣传计划。结合岗位特点,开办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个月更换1期,行业相关知识培训率达95%,员工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行为形成率达70%。沿街商业门店根据经营商品,采用传单、板面、专栏等方式,开展商品科普知识宣传。各公共场所设立醒目的禁烟标志,有禁烟制度和措施。
五、各部门或单位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
附件6
平顶山市大众媒体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各媒体开设固定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健康栏目,栏目每周至少1期。
二、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网络无烟草广告。
三、健康栏目有播出记录、节目单、报样。
四、各种媒体单位利用讲座、观看录像、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方式,学习健康知识,每年进行1次测试。
五、媒体职工健康知识培训率达95%,知晓率达85%,行为形成率达75%。
六、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
附件7
平顶山市健康社区标准
一、健康管理
(一)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组织;
(二)制定健康社区发展规划,明确健康社区工作目标;
(三)建立健康社区志愿者队伍;单位、居民积极参与健康社区建设;
(四)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健康社区科学评估:
1.健康教育橱窗(板报)每2个月更换1期;
2.宣传单等健康教育资料至少每月发放1次(入户率达95%以上);
3.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录音等,每季度1次;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聘请专家或医生讲授健康知识,每季度1次;针对老年、青少年和妇女的健康知识讲座每年各不少于1次;
5.利用标语、专栏、座谈会、健康知识竞赛和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6.每季度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一次效果评价。(五)完善健康教育档案资料:1.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工作计划、总结、评价等资料齐全;
2.完善社区居民本底资料,包括:居民总户数、总人口数、老年人口数、妇女人口数、健康状况、社区居民花名册;
3.完善健康教育活动资料,包括:
(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
(2)播放健康教育的光盘、磁带;
(3)发放的健康教育宣传单样品;
(4)举办健康教育专栏的文字材料、照片等;
(5)开展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测试等资料。
二、健康基础
(一)政府逐年增加公共事业的投入,鼓励社会捐助;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安全管理,防范各类案件发生;
(三)改善社区物业管理,热情为业主服务;
(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营造社区文明氛围;
(五)设置社区医疗室和老年人活动室;(六)有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和健身活动设施;(七)建立健康教育阵地: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室,每个社区一个,面积在50m2以上(可和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共用);有电视机、VCD等宣传设备和阅读资料;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橱窗、黑板报),每400户居民(或400户以下的独立家属院)设一个。
三、健康环境
(一)居住区远离污染源,避免和有效控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不设大型广告、标语。居民住室整洁,空气通畅,日照好,视野好,建筑及居户装饰材料放射性等卫生指标达标;
(二)道路平整硬化;排水通畅,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
(三)配置足够的公厕(水冲式)、垃圾箱,保洁良好;
(四)水面无漂浮物,水体周边清洁;
(五)社区环境常年保洁,小区及住宅楼内的公共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
(六)有效控制“四害”孳生;定期对各类病虫害进行预防、消杀;
(七)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分类存放、收集,及时清运;
(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九)小区绿化好;
(十)禁止饲养家禽、家畜,严格控制宠物饲养。
四、健康服务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二)对慢性病人进行管理,对弱势人群实行医疗救助;
(三)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证照齐全,从业人员定期体检;
(四)二次供水水箱每年清洗消毒;
(五)加强散居儿童健康管理,计划免疫覆盖率达标;
(六)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宣传的主要内容:
1.传播健康知识,主要有:吸烟的危害、行为与健康、营养知识、食品卫生等;
2.宣传精神卫生、心理卫生,维持生理、心理和社会之间的平衡;
3.控制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疾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气管炎等;
4.宣传地方病、传染病(包括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的防治和意外伤害的预防、除四害知识等。
五、健康人群
(一)传染病、慢性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二)居民的吸烟率和酗酒现象逐步减少;
(三)全民健身普及率不断提高;
(四)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并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