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河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号 平政办〔2010〕82号 索引号 005452065/2010-00038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府办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体发展规划》(豫政办〔2010〕58号印发)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体发展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

  为充分发挥我省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优势,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规模,促进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2010-2015年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体发展规划。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食品农产品出口现状

  1.食品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09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50462万美元(注:海关统计数据,下同),比2005年增长22.9%,年均增长5.3%,其中面制品、食用菌类、混合调味品、干大蒜、鲜苹果、红枣、辣椒粉、绿茶、干果、生猪、冻鸡鸭肉、花生酱、水果汁等年均出口增幅都在20%以上。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省贸易出口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下,2009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比2008年增长11.3%,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2.出口结构逐步改善。随着全省农业结构和食品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省逐渐形成了干鲜蔬菜、活猪及鲜冻猪肉、果汁、调味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品牌,全省出口大宗食品农产品由原材料、半成品逐步向深加工产品转变。2009年全省加工产品出口占全部食品农产品出口的比重达39.8%。3.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在巩固东亚原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我省又进一步开拓了欧盟、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出口市场已经扩大到包括欧盟、美国在内的121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国外卫生注册企业58家(次),注册国家涉及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4.出口经营主体有较大变化。2009年全省获得国内食品农产品出口备案企业已达322家,自营出口群体不断壮大。外资、私营企业已成为食品农产品出口主力军,占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80%。同时,出口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省有10家企业出口总值超过1000万美元,6家企业出口总值超过500万美元。5.优势产品出口基地稳步发展。目前全省经检验检疫备案的出口肉类供宰动物养殖场835个,蔬菜基地20万亩,果园基地31.5万亩,茶叶基地5.6万亩,野生淡水产品原料基地4.6万亩。在国家认监委和标准委组织的良好农业规范(GAP)国家试点项目中,我省有33家企业通过认证。全省形成了三门峡果汁、南阳香菇、周口和驻马店调味品、鹤壁和信阳禽肉、漯河猪肉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出口产品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当前,出口规模小是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突出问题。2009年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仅为全国的1.3%,占全省外贸出口的6.9%,比重比2005年下降1.2个百分点,与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主要原因如下:1.出口基地发展滞后。目前,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原料仍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呈现“小规模、小生产、大群体”的格局,未能形成大规模的标准化种养殖、加工体系,难以保持食品农产品出口质量稳定性;同时,种植、养殖、生产和深加工方式不适应出口市场的要求,甚至部分传统产品出口逐年萎缩。2009年全省加工产品占全部食品农产品出口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2.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落后。2009年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低于100万美元的企业占72%。同时,生产企业的产品保鲜、运输手段和技术相对滞后,储藏、冷冻冷藏设施陈旧,平堆冷库约占90%,立体货架冷库不到10%,大部分生鲜食品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标准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出口产品很难实现季产年销或反季节销售,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附加值。3.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出口意识不强,国际贸易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多数企业缺乏对进口国食品农产品技术标准的了解,难以有效突破技术、绿色等贸易壁垒;遇到涉外贸易纠纷往往回避,行业组织不能有效帮助企业开展应诉。4.质量标准检测体系落后。部分企业在基地建设、产品生产等环节没有标准或标准落后,一些出口原料基地不能满足出口需求,大部分企业自控检测能力低,特别是初级食品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能开展有效检测。不规范使用农药、兽药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食品农产品的出口,2008年我省有11批次产品被国外检出不合格,其中因药物残留和重金属超标引起的有8批次。(三)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1.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突出。近年来,我省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农产品生产正向规模化、优质化和专用化方向推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油料、肉类、果蔬等生产基地,果蔬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奶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肉类、果蔬、中药材等产品有很大出口潜力。2.骨干企业和重点基地引领作用初显。我省在小麦和肉类深加工行业具有较强的产业链控制能力,小麦粉、方便面、速冻食品、肉制品等产品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和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漯河、郑州、许昌、周口、安阳、鹤壁等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已占全省食品工业的61.2%,汤阴、临颍、新郑等14个县(市)进入了全国食品百强县行列,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双汇集团、三全公司、思念公司、莲花集团、众品公司、永达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等食品加工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红枣、果汁加工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乳制品、调味品、蜂产品、茶产品、保健品等领域形成了一些区域品牌,具备扩大出口的基础条件。3.要素成本较低。我省劳动力充足,拥有大量熟练技能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原料、能源等成本相对沿海省份也普遍偏低,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有综合成本优势。4.专业科技水平较高。我省农业科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拥有一批食品学科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加快培育我省新型农业品种、研发符合出口需求食品,进而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方面有较强的科技支撑能力。

  另一方面,与沿海省份相比,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劣势:

  一是大宗农产品竞争力较弱。我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夏粮产量占全国的1/4,但我省粮食生产成本比国外高,加之国家政策限制,难以形成出口优势。

  二是出口产品针对性研发不足。我省食品农产品结构偏重于内销,出口意识不强,出口产品也多是面向华人市场,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少,而针对国际市场的产品研发投入更少,影响了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深度开拓。

  三是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距主要出海港口600公里左右,虽处于食品农产品保质保鲜、冷链运输所需的最佳运输半径,但由于专业物流、口岸建设滞后,未能将全国食品农产品集散地的地理优势转化为出口区位优势。

  总体上看,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有较大潜力,必须要突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食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出口质量。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农业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优势,大力实施出口带动战略,以出口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特色出口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为支撑,着力壮大出口主体,培育一批优势基地和龙头企业。着力调整出口结构,提升特色产品和精深加工出口产品比重。着力优化出口环境,提高配套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构建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食品农产品出口体系,提高全省食品工业、种植业、养殖业对外开放水平,建设食品农产品出口大省。(二)总体目标

  根据我省食品农产品发展实际,在发挥比较优势、优化食品农产品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到2015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达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生猪、家禽、水果、食用菌、蔬菜等传统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速冻食品、肉制品、蜂产品、休闲食品、果汁、调味品等深加工产品出口占全部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种和品牌;培育20家出口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带动作用明显的食品农产品出口大型企业集团;加强现代物流、技术研发推广、质量安全控制、国际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全国重要的现代食品农产品出口基地。(三)主要食品农产品出口目标

  到2015年,全省出口食品6亿美元,年均增长21.3%;蔬菜3.8亿美元,年均增长20.2%;活畜禽肉3.1亿美元,年均增长18.7%;水产品0.3亿美元,年均增长25.0%;瓜果0.42亿美元,年均增长22.9%;中药材0.06亿美元,年均增长23.4%;茶叶0.1亿美元,年均增长24.5%;花卉苗木0.67亿美元,年均增长24.6%。

  三、重点任务

  积极实施食品农产品出口“四个一批”工程,以出口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紧紧依托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种优势,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扩大出口,形成食品农产品出口的新优势、新特色。

  (一)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

  加快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种植养殖模式,提高产品品质,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

  1.壮大生猪、家禽、食用菌、蔬菜及种子、水果等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农产品基地,巩固传统出口优势。在黄淮四市和京广铁路沿线等地建设生猪出口基地;在豫北等地建设出口肉鸡基地,在豫南等地建设水禽出口基地;在豫西黄土高原和豫东黄河故道区域建设出口优质苹果基地,在开封、郑州等地建设出口西瓜基地;在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太行山山区建设以香菇、黑木耳为主的出口食用菌基地,在平原地区建设以珍稀菇类为主的出口食用菌基地;在郑州、开封等地建设出口大蒜基地;在南阳、商丘等地建设出口辣椒基地;在郑州、商丘、许昌等地建设出口芦笋基地;在郑州、开封、漯河、许昌等地建设供港叶菜基地。2.培育芝麻、花生、肉牛、水产品、蜂产品、红枣、茶叶、中药材等潜力巨大的出口农产品基地,形成农产品出口新优势。在豫南等地区建设黄牛出口养殖基地;在黄河沿岸和黄泛区建设出口花生基地,在周口、驻马店建设出口优质芝麻基地;在商丘、驻马店、信阳等地建设河蟹、青虾和小龙虾出口基地;在信阳、驻马店、南阳、平顶山、洛阳等地建设出口银鱼基地;在大别山、桐柏山山区建设出口优质绿茶基地;培育焦作四大怀药、郑州和新乡金银花、洛阳和南阳丹参、山茱萸等中药材出口基地。3.积极实施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培育花卉种植出口基地。在许昌、南阳、郑州、洛阳、信阳、濮阳等地发展优质花卉种植出口基地,不断提高腊梅、月季、牡丹、绿化苗木等品种的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农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二)培育一批出口优势产品

  进一步优化我省出口食品结构,巩固提升具有优势的肉类产品和果蔬产品的出口份额,扩大速冻食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的出口规模,提高出口食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1.肉类产品:大力发展鲜冷冻肉、分割肉、调理肉、熟肉制品出口,积极发展肠衣、腊肉等传统中式肉制品出口,巩固提升猪肉出口优势,扩大禽肉出口规模,发展牛羊肉出口。2.果蔬产品:重点发展果汁、脱水蔬菜、速冻果蔬、果蔬罐头出口,扩大食用菌、板栗、大蒜、辣椒等特色产品出口规模,提高果蔬产品出口竞争力。3.速冻食品:进一步扩大具有中华传统美食特点的速冻水饺、汤圆、粽子等产品出口,积极发展速冻菜肴、速冻面点、速冻预油炸食品、速冻烘焙食品出口,形成出口新优势。4.休闲食品和保健食品: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花生、芝麻、蜂蜜、大蒜、山药、红枣、果脯、肉脯、饼干等制品出口,形成出口新特色。5.调味品:巩固味精出口优势,大力发展复合香辛料、糖醇、天然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出口,扩大调味品出口规模。

  加快新产品开发。针对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市场和欧美、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加强禽肉、果蔬、中药材、速冻食品、花卉、调味品、精深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适应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三)壮大一批出口骨干企业

  大力培育一批出口经营主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1.支持食品农产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网络优势,进行横向重组和上下游整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创汇骨干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出口卫生登记备案和国外卫生注册,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和储运销售,努力培育一批出口知名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骨干企业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与境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利用其资金、技术和境外销售渠道优势提高产品水平,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引导骨干企业建设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确保出口食品安全。推动双汇集团、众品公司、大用集团、永达集团、华英集团、三全公司、思念公司、莲花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努力扩大出口规模,积极开拓境外市场,成为食品出口的支柱企业。培育壮大金苑面业公司、健丰食品公司、好想你枣业公司、泰霖蒜业公司、杰利蜂产品公司、世纪香食用菌公司、鑫源果业公司等一批中小型特色企业,稳步扩大出口规模。2.依托农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产品出口主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组织形式和机制的创新。培育农业专业化合作生产组织,建设各种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面向国外市场,调整出口经营方式,提升加工深度,提高出口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建设,形成合力,防止恶性竞争。3.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承接境内外食品农产品产业转移,吸引著名外向型食品农产品龙头企业来豫投资兴业。鼓励我省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到境外建设种养殖和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我省面制品、肉制品、粮食加工、果蔬加工技术和产能比较优势,合理规避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四)建设一批服务支撑平台

  努力建设食品农产品出口的科技研发、质量安全监测、物流口岸、人才培养、宣传推介等平台。1.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在食品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推广应用,提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广应用肉制品在线检测、速冻米面食品安全控制、油料低温脱脂、果蔬天然保鲜、传统中式食品现代化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香菇、金银花、怀山药、大蒜、大枣等食品农产品生产、储藏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档次。加强特色农产品优质品种生产技术和设施的研发,着力解决特色种植养殖业的关键技术,重点推广优质特色新品种及配套技术。

  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品种资源储备,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需求。建设特色农产品种苗繁育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保障特色农产品种苗供给,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2.加强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支持食品农产品出口骨干企业加强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完善检测网络,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稳定增长和质量安全。进一步完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快制定河南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提高采标、制标的数量和水平。

  鼓励引导食品农产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ISO)、GAP、良好药品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及关键点控制(HACCP)等体系认证。充分发挥河南省国外注册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支持更多的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国外注册,不断增加我省获得国外卫生注册企业的数量。

  按照“政府主导、科学引导、部门联动、企业为主、广泛参与”及“公司 基地 标准化”等模式,制定我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标准和申报、评估程序,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

  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及安全监控评估预警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环节、各关键点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并实现逆向查询,逐步建立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3.积极建立食品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认真实施全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陇海和京广冷链物流密集带,完善速冻食品、生鲜果蔬、肉奶制品等低温物流设施和花卉恒温物流设施,实现与国内外冷链物流网络高效对接,为食品农产品出口提供优质服务。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完善支持食品农产品出口的工作机制

  发挥省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宏观政策和出口工作指导。各级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农业、畜牧、林业、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税务等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确保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享受国家和省制定的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与国家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联系,跟踪国际贸易市场行情和政策动态,及时有效化解贸易争端,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省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外贸发展促进资金等专项资金要向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及基地予以倾斜,支持其做大做强。(三)加大融资保险支持力度

  加大对食品农产品出口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四)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大通关建设

  建立完善适合食品农产品出口特点的快速通关机制。对鲜活、易腐等特殊出口货物,设立专门窗口,特事特办,提供通关便利。规范完善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便利企业通关。(五)广泛开展食品农产品境内外促销活动

  积极组织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境外食品农产品博览会、农产品贸易和招商洽谈会、展览会,提高我省食品农产品和出口企业的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主题词:外贸 出口 规划 通知

   主办:市政府办公室五科督办:市政府办公室五科 抄送:市委各部门,平顶山军分区。

  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6月29日制发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