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

文号 平政〔2010〕62号 索引号 005452065/2010-00090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发〔2008〕18号印发)和《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豫政〔2008〕59号印发)于2008年先后颁布实施,标志着知识产权战略成为国家和我省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城市,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焦点。知识产权制度不仅鼓励创新、保护创新,还是市场经济下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新规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我市“生态建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和谐兴市”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现实性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服务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宽厚钢、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带动示范效应凸现。全市品牌产品产出、职务专利的申请量持续增长,增长比率在全省位居前列;当前,我市知识产权数量偏低,但商用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搏击市场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但厚积薄发的迹象明显;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渗透效应还不强,但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已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我市具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良好的现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一新形势的要求,我市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拥有知识产权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有待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有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知识产权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待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环节有待解决,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素养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指导思想

  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以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为基础,以增强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为重点,以促进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化、产业化为方向,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为“生态建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和谐兴市”的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比重显著上升,培育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较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我市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转变为对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2010—2015年目标———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比例进入全省前四位,人均专利占有率达到万分之四,规模企业消灭零专利,全市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均拥有有效专利;注册商标、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商业秘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得到有效保护。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全市企业授权专利转化实施率达到35%以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拥有量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均进入全省前五位,形成一批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健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和工作体系,形成管理制度完善、执法队伍健全、管理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

  ———知识产权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步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达到95%,海关备案率明显增加,民事诉讼案件存案量大幅下降。初步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基本杜绝反复侵权、群体性侵权现象。

  三、专项任务和重点产业任务

  5.专项任务

  (1)推进专利战略。围绕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专利产出速度和质量,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专利,提升知识产权对我市重点产业和领域的贡献率。建立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创新、创业、创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运用专利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2)实施商标战略。鼓励市场主体注册商标和使用自主商标,引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培育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加大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挖掘地理标志资源,鼓励和支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或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制止各类商标和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3)促进版权产业化发展。整合我市优势文化资源,扶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版权相关产业,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推动版权产业的发展。完善版权保护机制,加大对侵权盗版案件的查处力度,打击制售、传播盗版产品的行为,维护版权产业竞争秩序。(4)加强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大力推动韭菜、小麦、玉米、大豆等育种研究,重点支持食用菌等新品种的选育,扶持农林科研机构、个人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提高种苗单位及农民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使品种权人、品种生产经销单位和使用新品种的农民共同受益。(5)加大对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按照继承保护、开发利用、创新提高、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扶持传统知识的整理和传承,大力挖掘我市的民间文艺作品和遗传资源,重点开发民间曲艺、民间魔术、民间戏剧、民间工艺、中医药等资源。通过市场化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6)增强商业秘密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意识。增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妥善处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职工合理流动的关系。提高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能力,加强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有效利用。6.重点产业任务(1)工业支柱产业。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宽厚钢、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工业支柱产业领域,大力提高知识产权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推动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引导企业着力开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引导企业改进竞争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企业研发、运用节能减排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用知识产权联盟促成集成创新,推进食品工业密集区、煤化工产业基地以及石化基地建设,力争使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2)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活动,形成包括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计算机软件版权在内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链前端产品的研发和后端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数字化平顶山”的建设提供支撑。(3)现代农业。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在韭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良种培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领域,以及畜禽和水产的养殖技术、主要疫病的监测防控技术等技术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突破。重点建设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平顶山核心区建设提供支撑。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培育一批驰名和著名商标,形成知识产权优势。(4)文化与旅游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规则,以马街书会、宝丰魔术、汝州(曲剧)等优秀本土文化资源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平顶山特色、在国内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提高版权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文化强市”提供支撑。利用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丰富我市旅游产业内涵,引导旅游服务项目商标注册,并培育一批旅游服务著名商标,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汝官瓷、唐花瓷、龙泉剑等旅游精品研究和山珍、野菜、果品等特色旅游食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并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措施

  7.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1)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意制作等研发机构建设,支持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扶持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鼓励企业通过购买、联合重组、特许经营、许可、专利联盟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取得知识产权。(2)提高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才和基础设施优势,围绕我市六大支柱产业进行原始创新,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开发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或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合作体,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创造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高新技术向产业快速转化、开发项目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新型研究开发机制。(3)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推进工作。设立专利技术转化资金100万,支持优秀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过渡,并推进企业专利和版权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资源开发利用,完善有利于知识产权实施、转让、交叉许可、投资入股、上市融资、信息服务等政策,扶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产业化项目。支持重大专利技术的后续开发,加强专利孵化器建设,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制度,加大对已经上市的专利产品的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品牌、标准、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确立竞争优势。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支持和引导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交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和引导外资、民间资本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资本运营。形成一批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推动支柱产业基地化、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化。(4)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优势区域培育和认定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区域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工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和区域发展的新动力。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和应对知识产权竞争的能力。(5)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化。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要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积极参于制定或修订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培育一批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机结合的骨干企业,推动重大专利技术形成标准,提高标准中的自主知识产权含量。8.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1)加强知识产权机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机构和工作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机构编制,使其和全省知识产权机构同步,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县级政府设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使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覆盖全市。(2)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议制度。对涉及国家利益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并购、上市融资、技术出口等活动,要进行知识产权特别审议,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和危害国家安全。政府投资或支持的重大项目和产品,要进行知识产权审议,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3)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共同参加的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加强我市重点行业和领域中的知识产权预警研究,对可能发生的涉及面较广、影响力较大的涉外纠纷提出警示,对重大知识产权争端和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提供法律援助,避免或减轻损失。(4)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市、县两级行政执法体系,充实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作、配合与衔接,完善联合办案、案件移送制度,建立重大纠纷的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应对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制度,畅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救济渠道。(5)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实行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日常执法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重点整治与营造环境相结合,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代价,降低维权成本。针对反复侵权、群体性侵权以及大规模假冒、盗版等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围绕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9.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1)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鼓励获取相关执业资格专业人才在我市设立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交易、诉讼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强化职业培训,规范执业资质管理,支持中介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专业水平,为我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2)设立知识产权信息、交易服务平台。在我市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不同领域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数据库,指导行业、企业对各类知识产权文献的检索使用,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产权信息跟踪、查询和咨询服务。加快建设我市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等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健全交易规则和监督机制,形成流转顺畅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促进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安全、便捷流通。10.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

  实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促进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精通国际国内知识产权规则的高级专业人才。建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定期发布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信息,优化人才结构,对于在知识产权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11.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我市普法教育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科普设施,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重点增强企业管理层和研发负责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热情,形成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理念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12.完善知识产权保障机制(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发展改革、财政、科技、知识产权等部门要协同工作,加大对工业企业、产业聚集区的扶持和管理力度。各县(区)和企业要结合实际,积极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方案,完善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加强研究、评估、监督,确保取得实效。(2)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激励机制。把知识产权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使技术创新能力与专利产出、专利拥有量成正比,切实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实施和奖励融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建立由资助申请向资助授权、由资助国内为主向资助国外(PCT)并重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实施成效显著的专利、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企业的奖励力度。对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或修订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资金支持。将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应用和管理的水平作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取得知识产权纳入职工职务聘任、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考核指标体系。

  (3)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本发展目标的实现、各项措施的效果、企业知识产权利用成效、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等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对有关措施内容进行调整。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十三日

  主题词:文化 产权 意见

   主办:市科技局督办:市政府办公室六科 抄送:市委各部门,平顶山军分区。

  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9月29日制发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