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平政办〔2012〕94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13-00015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府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编办、市残联等部门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12月26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
市教育局 市发改委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局 市编办 市残联
(2012年12月25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41号)精神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1〕141号)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1.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15年,市城区适龄听力、视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以上其他地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充分发挥原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继续办好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支持平顶山市各级特殊教育学校立足就业市场实际,积极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教育。
3.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招收符合标准的残疾人就读。普通高校要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鼓励和支持普通高校开办特殊教育学院(系)或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4.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残疾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托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满足聋儿接受康复教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开设学前康复教育班,接收适龄残疾儿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争取地方医院开展新生儿筛查、诊断工作,并且定期与康复单位通报相关信息。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机构。
5.积极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要将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纳入当地扫盲工作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各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残疾人教育机构,残疾人所在单位要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
二、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6.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发展,抓好国家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扫尾工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禁将特殊教育学校用于普通教育。
统筹安排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附设的特教班以及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班)的建设。在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时,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
7.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对残疾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均实施“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按照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结合我市实际,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
8.做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工作。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要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部(班)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就读普通高中的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9.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鉴于特殊教育生均成本高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3-5倍确定,高中及以上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2-3倍确定。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
10.加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投入。市、县级政府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逐步增长,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充实教学与康复仪器设备。在安排教育经费增量时,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
各县(市、区)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包括社会成年残疾人在内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
三、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11.根据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需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认真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残疾学生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劳动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
12.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推进县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所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在随班就读人数较多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确保随班就读的质量。
1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同时,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促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和扶持特殊教育学校(院)、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经费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投入,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保护。
14.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配合省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包括多媒体教室在内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普及和提高特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水平。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15.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承担全市特殊教育研究、教学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加强特殊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市、县级教育部门所属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研究人员,组织并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定期提供研究经费,保障特教研究顺利开展。各级特殊教育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的科研学术交流合作,提升全市特殊教育研究水平。
16.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开展特殊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7.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特教师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级师范院校,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立足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际需求,注重特殊教育专业训练,提高培养质量。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单位任教。
要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在职教师实行轮训,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搞好分级培训,提供国家级培训机会,提升培训层次;扩大培训面,强化教师轮训力度。要加强对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要高度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训。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18.执行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要认真执行省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中小学阶段按照教职工人数和残疾学生人数1∶3配备,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需要。要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医疗康复和护理人员,并纳入教职工编制管理,实行教学、医疗、康复相结合,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有效矫正和补偿。要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各地富余的中小学教职工,符合条件的可调整充实到特殊教育队伍。
19.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职工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教师及手语翻译,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具体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特殊教育教师及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落实到位。要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其工作量计算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人数情况,适当高于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要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适当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的比例。
五、强化政府职能,全社会共同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20.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各县(市、区)要把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特教特办,定期研究解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将特殊教育发展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督导检查。对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地方、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定期给予表彰和奖励。
21.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发展特殊教育中的职责。教育部门负责起草制定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性文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贯彻执行《残疾人教育条例》(国务院令第161号);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逐步提高学前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比例;积极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将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保证达到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指导做好盲文、手语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民政部门负责做好残疾学生社会福利救助工作;组织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参加学前教育、残疾人文化教育。财政部门负责参与研究制定有关特殊教育事业的政策;根据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财力可能,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加强对特殊教育事业各项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编制部门负责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教师工资待遇的政策,指导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及残疾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卫生部门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残疾儿童的检查诊断工作,配合特殊教育学校(班)做好检查鉴定工作,对特殊教育学校(班)和社会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儿童的康复医疗进行指导。残联负责协调、组织开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参与和推动有关特殊教育事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2.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加大特殊教育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殊教育教师和残疾人教育工作者的舆论氛围。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捐赠及免税的政策,积极鼓励个人、企业和民间组织支持特殊教育,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