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平政〔2013〕20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13-00025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府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重点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111号)精神,加快我市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步伐,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途径,以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着力点,以提升全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为目标,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持续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动我市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发展增效益、结构调整上档次、企业发展上层次、“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上台阶。到2015年,重点企业技术装备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水耗等指标优于省下达的指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明显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行精益制造,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过程控制,提高制造水平。实施提升工业能效、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加快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推广工业产品绿色化设计研发系统,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高风险工业产品、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改造,提高工业企业安全水平。
(二)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提升基础材料和基础零部件、重大装备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探索以技术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围绕创新成果、专利创业等模式,促进科研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回收再利用等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普及制造执行、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综合集成。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的嵌入式应用,提高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支持面向企业、区域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总体设计、总装测试和系统集成等核心能力。
(四)加快产业集聚链式发展。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企业、项目、要素向现有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集中,推动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协同改造,支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技术改造,促进工业布局向产业配套、专业化协作、要素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整合相关资源,面向重点行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质量安全技术示范平台、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
三、重点领域
煤炭工业。重点支持深井建设、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大型综采综掘成套技术及装备、智能煤机成套综合设备、煤层气压裂工艺等技术攻关。
化学工业。重点支持煤化工、盐化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支持化肥、农药等农用传统化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支持新兴化工短板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
装备制造工业。围绕打造输变电及智能电网装备、煤矿大型成套装备、环保设备等特色产业链,支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增值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钢铁工业。重点支持节能降耗、循环利用、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高档品种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支持全面采用节能电机和变压器,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节电技术。支持产品升级换代。
建材工业。围绕打造水泥、建筑陶瓷、新型墙材、非金属矿物制品、耐火材料、化学建材等6条主要产业链,大力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技术,加强建材行业与电力、煤炭等行业关联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各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食品工业。围绕打造酒、清真食品、面制品、食用油、乳制品、休闲食品、冷鲜肉、果蔬加工、调味品等主要产业链,以提高附加值、增加花色品种和争创国内名牌产品为重点,加快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促进企业整合。
纺织服装工业。围绕发展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业,改造提升棉纺织和化纤等传统产业。支持应用高效紧密纺、喷气纺、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鼓励应用功能化、差别化化纤生产及织造等技术,推广应用新型编织及缝制技术和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
轻工业。以建设省内低成本、创新型、绿色环保的轻工产品制造基地为目标,以技术改造为载体,打造造纸、家电、炊具、腰带、鞋帽、包装印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8条特色产业链。
汽车及零部件工业。重点支持混合动力三轮车、电动车、电池隔膜、电控、电机、模压客车空调外罩、汽车轴承等产品的提质增效技术改造。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及生物质能产业,支持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和聚光太阳能产业发展。支持开发利用生物质原料。大力发展风电产业链,支持发展兆瓦级及以上风电主轴、叶片等关键零部件产品。
新材料产业。重点打造光伏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医用新材料、陶瓷新材料、合金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链。实施尼龙66切片、改性工程塑料、尼龙6切片和工业丝规模化发展战略,提高对位芳纶纤维、改性工程塑料、安全气囊丝、超高强尼龙66工业丝等产品生产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技术改造工作的领导。
(二)加强财政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视财力情况逐步增加。各县(市、区)可根据当地情况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本辖区企业技术改造工作。
(三)抓好项目建设。建立各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库,动态管理,滚动实施。每年从市项目库中筛选符合市技术改造资金支持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组织专家评审论证,确定重点支持技术改造项目。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形成市、县二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相互支撑、相互联动的格局。
(四)建立统计体系。市统计部门要建立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完善县(市、区)技术改造统计监测制度,强化投资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
(五)强化责任考核。市技术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县(市、区)技术改造工作进行重点专项评估,每年组织1次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201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