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通知

文号 平政办〔2016〕66号 索引号 000000000/2016-00068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府办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城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7月25日  平顶山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长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豫政〔2013〕65号)、《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平政〔2016〕16号)等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第一节 发展现状

    过去5年,面对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工业品价格大幅下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各类风险隐患增多等严峻挑战,我市直面矛盾问题,沉着应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占比为9.7:53.2:37.1,与5年前相比,呈现出二产下降、三产上升的良好态势。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稳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五年累计新建高标准粮田62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5.7万亩。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市。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双千工程”“双百工程”,加快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非煤产业占比达到71.9%。5年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9.8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和高载能行业占比分别下降9.8个和14.3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成长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两区”建设加速推进,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五大板块初步形成。

    支撑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5年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省科技进步奖53项,67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研发基地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资质认定,国家能源高效清洁炼焦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我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能源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鲁阳电厂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速。乡镇以上区域基本实现4G网络全覆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成投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资源集约节约和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化,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间下降25.7%。

    同时,我市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农业小市、工业大市、服务业弱市”的特征,二产占比高、三产占比低的问题比较突出。2015年平顶山市三次产业结构分别是9.7:53.2:37.1。二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种植业比重偏高。中低产田面积大,农田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耕地产出率低,农牧产品人均占有量低,农民收入低。农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生产模式仍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往往就种植调种植,就养殖扩养殖,更多注重量的扩张,而在质的提高特别是效益的提高方面力度不大、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不高。

    工业:产业层次不高,能源原材料行业仍然是平顶山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繁重艰巨。2015年在平顶山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列,排前六位的都属于能源原材料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4%。装备制造业比重小,2015年平顶山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0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对全市工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2015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5%。在产品方面,平顶山市工业产品呈现“三多三少”特征,即中间产品多、最终消费品少,初级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品多、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少。

    服务业:产业规模偏小,层次偏低,新型业态发育迟缓,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服务行业集聚缓慢,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整体呈小、散、乱状态,缺乏品牌优势和龙头企业,缺乏服务业上市公司或得到上市指导培育的企业、《中华老字号》品牌、外资银行、A级物流企业,仅一家区域性银行。信息、会展、居民服务业等更不具有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顶山服务业的壮大。

    产业组织结构体系不合理。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大企业与小企业生产同类竞争性商品,小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与大企业进行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以大企业为核心、相关配套产业的小企业积聚其周围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建市以来,我市产业从单一的煤炭资源开采发展到现在的比较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结构调整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市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具有人才素质高、劳动力成本较低、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为开展国内外经济合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未来5年的外部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国内外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持续,有利于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助推转型升级;国家推动供给与需求共同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利于释放消费和投资潜能,提升民生福祉,培育新的增长点;我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市借势登高,提升发展层次,拓展发展空间。

    从自身拥有的发展优势看,我市被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支持;资源禀赋优越,煤炭、盐、铁、水以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充分发掘,将会释放巨大发展潜力;传统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逐步崛起,拥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集中了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平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郑万铁路、沙河复航、平顶山鲁山民用机场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大幅提升,必将助推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拓展;较好的产业基础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熟练的产业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较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教育现代化特别是职业教育不断推进形成的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

    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市在经济总量、速度、结构等方面与周边先进地区差距逐步拉大,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减弱而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产业调整困难加大。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加大。世界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推进“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建设,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客观上对我市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优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土地供应偏紧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威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加大了产业开发成本,影响产业投资与要素流入。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未来5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融合,构建创新驱动、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既要立足市情,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依托产业链配置创新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与环境改善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

    ——坚持深化改革。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主动有序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靠改革破除路径依赖,破解瓶颈制约、释放更多红利、增强发展动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开放带动。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合作调整存量,以承接转移扩大增量,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持续深化开放招商,全面优化开放环境。

第三节 调整目标

    未来5—10年,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抢抓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两个机遇”,着力强化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总体目标

    到2020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提升;产业布局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产业和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目标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竞争力增强、总量稳步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明显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9.7:53.2:37.1调整为8:50:42。

    ——组织结构: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力雄厚、主业突出,在国际国内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力争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其中500亿元企业达到3家、1000亿元企业达到1家、发展一批“专、优、特、精”的中小企业。

    ——产品结构: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培育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名优品牌产品10个、超亿元的名优品牌产品50个;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能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科技创新能力:全市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5%,科技投入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市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左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10%,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左右,重点培植3—5个静脉产业园区。

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在确保粮食生产大局长期稳定的基础上,围绕种植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机械化,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第一节 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立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支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加快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推进叶县、郏县、鲁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快形成从种到收套餐式技术组合,推进全程机械化,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新品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总产量稳定。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强化生态循环,建立种养结合农田消纳基地,选择适宜的区域开展农药、化肥氮磷控源治理,实施坡耕地氮磷拦截再利用,降低农田排水污染物含量。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的科学利用,推广机械化深耕、精准化施肥、诊断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畜—沼(有机肥)—粮”“畜—沼(有机肥)—菜”“畜—沼(有机肥)—果”等循环模式,鼓励支持重点农业企业积极开展循环农业示范试点,积极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南部、北部两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完成24个县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按照服务城市、农游合一、管理领先的要求,立足精细蔬菜、经济林果和特色种养殖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景观型、体验参与型、高科技设施型、休闲观光型、特色精品型等都市生态农业。突出产业功能、观赏功能和生态功能,加快建设规模化、品牌化都市生态农业园区,打造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龙头、以县(市、区)为支撑、以中心乡镇为补充的环城区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成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

第四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以特色高效农业、现代畜牧业为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增值链、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链、质量全程控制链有机结合,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品牌影响,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结合“菜篮子”工程,以大规模生产绿色蔬菜为主攻方向,依托舞钢瑞祥、叶县叶鑫源、宝丰红英等企业,加快生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蔬菜产业集群。依托西部、北部、南部浅山丘陵地区和大中型水库下游两岸及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林果基地的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为突破口,建设优质生态林果产业集群。推动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打造区域性花卉产业集群,建成若干集品种培育、展示交易、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花卉产业园。推进林果、速生用材林、特色经济林等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业,打造一批林果、林板、林纸、林能等产业化集群。围绕舞钢市山区、鲁山县浅山丘陵区和沙、汝河沿岸、白龟湖等大中型水库上下游区域,以蔬菜、花卉、瓜果种植与生态畜牧养殖的配合发展为基础,规划建设一批集观光、采摘、休闲、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集群。围绕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肉驴六大畜种,建设一批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打造现代畜牧业产业集群。

第五节 加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队伍。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试点,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种粮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推进农业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市场化,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新型支农方式,支持经营性组织参与农业生产性服务。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以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建设为重点,完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测、气象服务体系,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建立市、县两级品牌农产品认证机制,全面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和产地环境质量认证,建立品牌动态监管、原产地品种保护开发及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名牌农产品培育。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适应农业集约、规模、高效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十三五”期间,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2020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0万亩。

第六节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建设融合平台、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大力拓展农业生态美化、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培育农村精品旅游线路和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大力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

第四章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突出市场成长性、关联性和竞争力,调整优化传统优势产业存量,积极扩大新兴高成长产业增量,努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形成“5﹢5”工业发展新格局,构建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工业体系。

    第一节 化解过剩产能

    在煤炭、钢铁、焦炭、水泥等行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其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运用市场机制,逐步出清僵尸企业。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主动退出。强化产业、金融等政策落实,引导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建设和管理经验等优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拓展行业发展空间。依法依规推进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三矿、七矿、朝川矿二井、天力公司先锋矿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做好从业人员分流安置和企业资产清理清查处置,保障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坚持发挥优势、区别对待,综合运用战略合作、兼并重组、招商引资、链条延伸、产品拓展、技术升级、品牌提升等举措,推动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循环化和高端化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

    传统能源产业。坚持传统能源新型化的发展思路,推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电力行业集约发展。着力提高煤炭企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积极应用成套综采综掘装备,有序推进矿井规模化建设。推进煤电、煤焦联营,提高煤炭洗选行业集中度,提高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程度。

    化工产业。发挥煤盐资源综合优势,以一体化、园区化、集群化为方向,以延链、补链和强链为重点,深度推进与国内外化工龙头企业战略合作,积极引进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煤化工、盐化工和尼龙化工融合发展。

    冶金建材产业。冶金产业,突出“精品﹢服务”导向,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宽厚板材、不锈钢板质量,丰富品种,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条,加大钢材就地加工转化力度,发展高级别高强度钢材、精密不锈钢板、彩色不锈钢板、高档镜面不锈钢板等高端产品。建材产业,强化建筑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绿色建材、新型建筑陶瓷、中高端耐火材料、高档石材、防火保温和装饰装修材料。

    装备制造产业。以电气装备、矿山机械、环保设备等优势产业为重点,以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化为方向,加强自主创新、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提高成套设备和整机制造能力,形成骨干企业优势突出、配套产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电气装备,发挥电气装备产业和技术优势,以输变配电设备和智能保护控制设备制造为重点,吸引电气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交直流、全系列、全电压等级电气装备研发制造。矿山机械,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战略合作,拓展成套装备及智能控制系统制造新领域,发展矿用救援、智能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环保装备,积极推进中材环保整体搬迁,提高新型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发展高效除尘、脱硫脱硝、污水垃圾处理等先进成套设备。积极发展仪器仪表、铸件、专用电缆、磨料磨具等特色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增强产业基础制造能力。

    轻工食品产业。适应市场需求,顺应消费升级,突出绿色安全、品牌质量和循环低耗,着力发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特色轻工等产业。以承接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集群化转移、发展高品质纱线等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引进高效、低耗、环保的新工艺、新设备,开发针织、面料、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产品,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强化原料基地、产品开发、冷链物流、安全检测等关键环节建设,推进主食工业化,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粮油加工、酿酒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水平,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日用陶瓷、皮革制品、工艺饰品、高档制鞋等特色轻工产业档次和水平,形成规模、品牌优势。

第三节 积极发展新兴高成长产业

    坚持无中生有、有中出新,紧跟发展潮流,瞄准技术前沿,引进标杆企业,大力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关联度高的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形成引领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

    电子信息产业。发挥中兴科技产业园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接郑州航空港,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终端、高端光电显示、超薄OGS、触控集成芯片、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并与国内外智能终端设计、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系统集成等企业集聚,建设专业配套、特色突出、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规划实施17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216亿元,建设中兴科技产业园、尧谷光电产业园。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深化与重庆隆鑫、重庆力帆等企业战略合作,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应用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积极承接整车制造和零部件总成能力转移,开发多用途、多品种新能源智能控制机车,提高汽车配套零部件本地生产规模,形成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集群。规划实施17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165亿元。实施隆鑫机车产业园、力帆树民工业园、舞钢市产业集聚区汽车配件产业园、三新新能源公司电动中巴等项目。

    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推动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医疗保健、微创介入、电子医疗影像等产品高端智能化发展。加大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中医药配方等研发力度,推动FNC抗艾滋病毒、培南类抗生素、中药降压饮品、中药口服液等新特药产业化,建设中原地区最大的医用制品研发生产基地。规划实施1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74亿元。实施圣光国际医疗孵化园、双鹤华利药业公司搬迁改造、立科达公司1万套医疗器械、河南贝特尔药业公司亚胺培南医药中间体等项目。

    新能源产业。扶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支持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光伏电站建设,实现风电、光电规模化发展,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到“十三五”末,风电装机达到100万KW以上、光伏发电装机250万KW以上、垃圾和秸秆等生物质热电装机5.4万KW,形成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及储能电池为一体的电力协调发展区。实施华能新能源舞钢杨庄10万KW、华润新能源鲁山银岭3.8万KW风电、中民新能鲁山46.6万KW光伏扶贫工程、姚孟电力宝丰观音堂10万KW、绿巨人石龙区10万KW光伏电站以及宝丰县2×1.2万KW垃圾热电、叶县一期1×3万KW秸秆生物质热电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提高对位芳纶纤维、安全气囊丝、改性工程塑料、超纯金属、碳化硅微粉、复合医用等材料品级,增加材料品种,加大特种石墨、高性能碳化硅陶瓷、镁基石墨烯锂电池等特种功能材料应用推广,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规划实施8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53亿元。实施中国平煤神马集团10万吨聚氨酯原液、5万吨建材聚氨酯、9000吨气囊丝、国玺超纯金属材料公司5万吨超纯金属材料、锡安泰勒新材料公司1万吨新型复合包装新材料等项目。

第四节 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计划

    抓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实施的重大机遇,以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计划为重点,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三个对接”优势产业链培育工程、绿色制造推广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程,引导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实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以汽车机车、机械、电子、冶金、化工、轻纺等行业为重点,加快企业装备和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进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及能源管理优化。开展互联网与工业创新融合试点,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实施“三个对接”优势产业链培育工程。以培育持久竞争优势为基点,以双向对接、全面创新为途径,推动资源市场、消费市场、关联产业、龙头企业等优势叠加,构建中高端产品为主导的区域特色产业链。推动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双向对接,促进饲料种植、畜牧养殖、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链式协同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推动矿产资源与终端制造业双向对接,突出发展高附加值消费品和整机类产品,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链综合优势转变。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接,开发“城市矿产”,构建绿色、循环发展新优势。

    实施绿色制造推广工程。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开展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达标对标行动,提高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品和技术。实施工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提高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夯实质量发展基础,积极培育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平顶山市制造整体形象。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健全质量技术保障和标准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计量、检测、评价、认证等公共服务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推进区域品牌创建,争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推动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

    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程。以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主要抓手,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努力实现由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强化独立工矿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完善产业载体平台,加快推动石龙区、舞钢市经山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以解决采煤沉陷区基本发展条件和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沉陷区避险安置、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和地质灾害治理,基本完成宝丰县西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任务。以产业重构为重点,推进老工业企业搬迁、老旧社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完成湛南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第五节 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宽带平顶山”工程,积极推进光纤到户、光纤到村实施步伐,提升我市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全面提升用户互联网出口带宽和网速。改善网络服务质量,将光纤宽带网络的建设作为新建建筑验收内容。加快重点发展区域的高带宽接入,满足重点商务区、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的高带宽接入需求。加快4G基站布局、建设,扩大无线宽带覆盖范围,提高通信质量,实现市区无线宽带全覆盖。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实施“互联网+”柔性制造专项行动,以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协同柔性制造能力为重点,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平台、制造平台应用,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能力与方便快捷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能力。智能制造试点建设。围绕我市主要工业行业,以生产过程可视化、生产系统智能化、创新制造营销协同化、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系统创新和融合发展为重点,选择具有良好基础、示范带动性强的企业,开展智能工厂试点、智能车间试点示范建设和“互联网+”工业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为行业企业提供经验和模式。

    加快智慧园区建设。选择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创建数字化示范集聚区,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推动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

    推进信息产业发展。以中兴科技产业园、尧谷光电产业园、清华紫荆科技创新园、上海交大科技园、中矿大圣互联网科技产业园建设为重点,突出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引进,坚持集群配套、延链补链、创新协同,有针对性、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制定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引进通信设备和智能可穿戴设备、新型触控显示、物联网及感知类、电子商务及软件信息服务业、智能机器人产业等相关企业,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引导软件和系统集成企业开展资质认证,积极拓展外包服务业务,推动软件业、系统集成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第六节 培育新型业态

    推动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并与省内外物流企业联网。引导制造业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搞好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服务,发展故障诊断、维护检修、检测检验、远程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在线商店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向下游延伸。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向研发、设计服务上游扩展,通过科技成果推广、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方式推进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发展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实现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化发展。

    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引进和推动阿里、百度、京东、腾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向我市开放平台接口,在我市建立产业带或创业、培训基地等。持续开展豫货通天下工业企业与电商企业系列对接活动,加强电子商务宣传贯彻力度,提升我市工业企业电子商务意识,扩大产品销售半径;利用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做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储备;积极培育煤炭、钢铁、化工、特色农畜产品等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引导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鼓励宝丰县、高新区、新城区利用交通优势,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快我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建设。推动跨地区跨行业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支付、信用、物流、人才、安全、税收等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第五章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坚持市场需求引领、重点产业带动、服务能力提升,突出新业态发展、新热点培育、新技术运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形成“233+”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第一节 突出发展战略支撑性服务业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两大战略支撑性服务业,培育形成结构调整新动力。

    旅游业。围绕打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优化全市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整合旅游资源,强化项目建设,打造系列特色旅游品牌,推进旅游、文化、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形成城乡联动、多元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旅游产业发展新体系,不断提升平顶山旅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优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城市休闲核心、鲁山观光养生度假核心两个核心区建设,积极推进叶舞文化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宝郏文化体验旅游板块两大板块建设,培育形成“两核带两翼”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两核:中心城区核心区。以大香山、山顶公园、白龟湖和沙河沿线为重点,着力打造城市休闲区,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旅游功能,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旅游形象,由过境地、客源地向集散地、目的地发展;鲁山核心区。以“山、佛、汤”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全面整合辖区旅游景区(点)和资源,加大旅游项目推进力度,尽快形成观光养生度假产业集群。两翼:叶舞板块。围绕生态观光和山水度假主题,开发滨水度假、水上运动、森林养生等旅游产品;突出文化观光和盐浴特色,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区。宝郏板块。以特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开发,丰富文化景区游览内容,提升观赏性和参与性,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突出“山、佛、汤、寺、衙、湖”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一批精品旅游品牌。重点依托尧山—中原大佛、白龟湖、叶县县衙、三苏园、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打造观光旅游品牌;依托尧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沙河等旅游资源,培育打造休闲养生健康旅游品牌;依托各类会展节事等旅游资源,培育打造商务会展旅游品牌;依托香山寺、魔术和曲剧表演街等旅游资源,培育打造特色主题旅游品牌。依托郏县广阔天地乡、临沣寨、张店村等名镇名村特色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推广。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市场拓展机制,提高宣传推介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依托微信、微博、微电影、APP客户端等平台,广泛宣传推介全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唱响平顶山旅游“好声音”,塑造平顶山市旅游新形象,不断提升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现代物流。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依托,以区域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优化物流业发展布局和物流网络节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平台建设,打造辐射周边、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健全物流网络体系。推动平顶山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平南物流园、平西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打造鲁山县、舞钢市、郏县、叶县4个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建设一批乡镇物流节点,形成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推动重点行业物流发展。推进冷链物流发展,重点做好绿色有机农产品、肉蛋奶等生鲜食品、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的推广和普及,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和产品腐损率,打造冷链物流基地。促进保税物流发展,谋划出口口岸建设,借力郑州陆港、洛阳口岸等出境口岸,打通出口新通道。加快快递物流发展,布局和建设平顶山快递物流园区。推动集装箱物流发展,重点开展建材、化工、土特产品等集装箱运输。加快食品、煤炭、盐业、钢铁、医药、农副产品等行业物流建设,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基地。加快物流企业发展。引导工业企业将物流业务剥离外包,或参与组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鼓励大型专业市场、连锁商业、大型批发贸易企业、储运企业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拓展物流业务范围。支持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经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形成一批专业化、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鼓励圣光医药物流公司、中盐物流配送公司、大香山物流等本地有实力的商贸物流企业拓展市外、省外服务网络,打造一批大型现代商贸物流企业集团。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的百货连锁品牌、物流企业在平顶山设立区域总部、区域分拨和配送中心,积极引进一批第三、四方物流企业来我市拓展业务。建立物流信息平台。以重点物流园区为突破口,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综合信息交换、物流信息集成服务、物流交易支持、物流协同管理和物流数据收集等功能,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引导大型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加快建设集展贸直销、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物流配送、融资结算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采购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围绕矿产物资、特色家纺、不锈钢、农产品、医药、汽车等产品,加快布局物流产业园,建设平西铁路集装箱专办站、道路运输物流港、电子物流园区、现代物流产业城、交通物流园区等项目。

第二节 改造提升三大传统型服务业

    积极改造提升现代商贸、住宿餐饮、房地产三大传统型服务业,丰富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方式,满足城乡居民“质量型”消费新需求。

    现代商贸。加快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商贸中心、专业市场,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现代商贸业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商圈建设,着力打造凌云路和西环路之间的现代生态休闲商圈、以开源路为轴心的现代综合商业圈、以市商务中心区及和盛广场为中心的新城区新商圈等中心城区三大商圈,积极培育现代商贸特点突出、商旅商文融合的县域商业集聚中心。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建设一批适合服务业多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等新型载体。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商贸企业,围绕培育新业态、弥补消费缺口,稳步发展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营店、名品折扣店、连锁专卖等现代商业业态。支持提升刷卡消费率,推动传统商贸企业逐步实现商务电子化。支持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创立商贸物流名牌,提高商贸流通能力。加快建设新华怡购城、义乌商贸城、中州农贸综合市场、文化产品交易市场、中华汝瓷产业园等项目。

    住宿餐饮。推进住宿餐饮资源整合,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形成与旅游业相适应的住宿餐饮业发展格局。发掘培育特色餐饮品牌,推出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大众化餐饮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餐饮名店。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合理规划布局,改造提升一批具有特色风味的大众餐饮街区,规划建设一批多功能的商务旅游餐饮街区。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适度开发一批高端餐饮业项目,不断优化行业结构,提高整体档次和水平。鼓励发展星级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旅游饭店、农家宾馆,不断提升我市接待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新城区市商务中心区国际大酒店、尧山庄园国际酒店、龙凤湖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鲁山县香格里拉上河湾生态休闲度假村等项目。

    房地产业。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推进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园区地产、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兴业态,积极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营销策划、评估代理、装修装潢、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等服务业规模,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加快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推动二手房市场发展,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建业十八城、恒大御景半岛(一期)、蓝鲸国际、佳田新世纪购物中心等项目,推进平顶山商场区域、绢纺厂区域、万达广场区域连片开发改造和西杨村、王庄村等城中村改造。

第三节 积极培育高成长性服务业

    立足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三大高成长性服务业。

    电子商务。以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重点,大力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快形成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产业。积极推动网络交易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疫检验、信用评价等环节的集成应用,支持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经营企业开展大宗商品网上现货交易。加快培育煤炭、钢铁、化工、特色农畜产品等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鼓励宝丰县、高新区、新城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积极建设平顶山大市场门户网站。开展电子商务试点,重点做好社区综合服务电子商务试点和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着力引进和推动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向我市开放平台接口,在我市建立产业带和创业培训基地。加快建设平顶山互通电子商务产业园、平顶山互联网双创孵化中心、大路物流电子商务分拨园、华合青年电商创业产业园、叶县亿联电子商务产业园、亲民农业鲁山农村服务平台、郏县互联网+交易平台及农副产品市场等项目。

    金融服务。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丰富金融产品,促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形成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行业门类齐全、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商务中心区金融分支机构建设,推进商务中心区金融业发展。培育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完成平顶山市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推动县域农商行组建工作,支持平顶山银行跨区域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现有金融机构改革重组或设立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吸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融资机构。规范民间融资,打击非法集资,为金融业发展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平顶山市金融街等项目。

    健康养老。抓住国家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战略机遇,围绕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积极发展养老和健康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形成高端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建设全省重要的健康养老服务基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或运营老年人供养、社区照料、老年食堂、老年活动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支持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建设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医养融合发展,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护理院和医疗机构。支持圣光集团等企业打造健康养老、康复护理、保健养生基地,推进天瑞健康旅游基地、舞钢祥龙谷健康养老基地、二郎山健康旅游基地等项目建设。

    其他新兴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实需要,积极发展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以专业服务业和会展服务业为重点,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营造良好产业生态,不断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信息、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科技咨询、技术贸易等业态,打造区域性科技服务中心。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软件服务、服务外包、数据产业等业态,培育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鼓励支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投资咨询、资信服务等行业发展。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进工业设计服务等行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重点推进家庭服务、社区便民商业、社区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便利店、家政、托幼、养老、文娱、维修等特色行业,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智能化。

第六章 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乡村特色经济园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建设,完善载体功能,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第一节 优化产业集聚区布局与定位

    坚持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主导区、科技创新核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开展产业、土地、城市、生态环境、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五规合一,推动开发空间统筹布局、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联建共享,形成产城互动长效发展机制。推广整体开发、集群引进,建设一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区中园。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区布局,明确发展定位。舞钢市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钢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产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实现就业8万人。宝丰县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不锈钢、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实现就业5万人。郏县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医药产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就业5万人。鲁山县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轻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实现就业4万人。叶县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制盐及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实现就业5万人。石龙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新材料产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实现就业2万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机电装备、新材料产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实现就业3万人。平新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实现就业4万人。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煤盐化工、尼龙化工产业。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实现就业3万人。

第二节 加快服务业“两区”提速扩容增效发展

    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融资开发、商业运作模式,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全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水平,培育形成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两区”工作机构和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打造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率、功能高复合、就业高容量的服务业集群。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抓好“两区”交通、给排水、供热、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提升“两区”基础支撑能力。平顶山市商务中心区:主要发展商务服务、总部经济、金融保险、高端商贸等产业,打造辐射豫西南的现代化生态型商务中心区。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舞钢市商务中心区:主要发展商贸、金融、商务中介、特色会展、旅游服务等产业,打造舞钢市商务服务集聚中心、商贸汇集中心和对外交往展示窗口。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郏县商务中心区:主要发展现代商贸、商务服务、文化创意与研发服务等产业,打造以现代商贸业为龙头、商务服务业为主体、传统文化展示以及创意研发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新华区特色商业区:主要发展特色餐饮、产品展销、休闲娱乐、文化创意、楼宇经济等产业,打造平顶山新的商业商贸集聚中心。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卫东区特色商业区:主要发展批发零售、休闲娱乐、住宿餐饮、商务办公等产业,打造平顶山市现代综合商业区。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湛河区特色商业区:主要发展零售、住宿餐饮、商务服务、休闲娱乐、文化服务、体育健身等产业,打造平顶山市区南部的商贸集聚区、高端消费中心和商务休闲中心。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0亿元。石龙区特色商业区:主要发展现代商贸、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零售业等产业,打造辐射周边乡镇的复合型特色商业区。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鲁山县特色商业区:主要发展现代商贸、文化休闲、旅游服务等产业,打造辐射伏牛山东麓旅游区域的城市游憩商业区。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宝丰县特色商业区:主要发展文化展示、综合商业等产业,打造宝丰酒、汝瓷、魔术等文化展示体验中心。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叶县特色商业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传统商业、配套服务等产业,打造兼容传统历史风貌与现代生活形态的区域性文化、商业和旅游休闲中心。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

第三节 优化布局专业园区

    秉持集中集约、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理念,积极谋划布局专业园区,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培育发展后续力量。依托具有产业基础的重点镇,布局建设、整体提升一批制造业专业园区,推动初级加工、一般零部件制造环节等项目集聚,形成与产业集聚区分工协作、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城市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积极利用工业厂房等资源,突出产业跨界融合,布局一批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专业园区。依托交通枢纽、商品集散地等,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等园区。舞钢市群望再生资源科技开发与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园,主要发展高档纸板产业。宝丰县西部循环经济产业园,主要发展新型建材和煤焦化工产业。宝丰县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主要发展煤焦化工产业。平顶山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园(宝丰),主要发展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郏县安良陶瓷产业园,主要发展日用、工艺、建筑等陶瓷产业。郏县现代厨具产业园,主要发展铁锅等厨具产业。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主要发展能源、新型建材产业。郏县钙镁建材循环产业园,主要发展钙镁建材深加工业。鲁山县张良饰品产业园,主要发展腰带等饰品加工业。叶县清真食品产业园,主要发展牛羊肉精深加工业。

第七章 推进绿色发展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第一节 促进资源集约节约

    强化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产业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全民节能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碳行动计划,抓好节能、节水、节地工作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建立全市能源消费公共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严格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强化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广建筑工业化模式。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再生水利用,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投资和产出强度标准,加快煤矿沉陷区治理和工矿废弃地整治,依法清理处置城市闲置建设用地。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关键环节管理,提升矿山开采装备技术水平,实现矿山绿色开采。重点实施钢铁企业工业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和煤化工等行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推进县城城区集中供热系统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着力打造煤炭、煤化工、盐化工、有色、钢铁、电力、农业七大产业循环链条,加快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将高新技术开发区、宝丰县产业集聚区、舞钢市产业集聚区等初步建成循环型园区,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开展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再制造,推进城镇生活、餐厨、建筑等垃圾集中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支持静脉产业园区试点建设。围绕煤化工企业余热、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和废旧钢材、不锈钢回收加工,开展工业废弃物处理,推进低品位资源循环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再生资源创意园、生态彩色透水砖等项目建设。

    进低碳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核心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在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实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强化碳汇能力建设,增强森林碳汇,提升绿地、湿地等固碳水平。加快城市碳排放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低碳体系、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开展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应用试点,推动低碳城镇、社区和产业园区试点建设。开展节能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

第二节 强化环保约束

    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源头控制,加强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加快热电联产、天然气普及工程等项目实施,逐步消除燃煤锅炉,根本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深化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燃煤发电机组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全面关闭排放不达标的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化工、包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光化学污染。重点实施煤化企业烟气深度处理、生化系统升级改造、热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

    工业污水治理。实施水污染物排放全过程总量控制,加强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重点污染源入园进区、搬迁整理和利用先进工艺清洁化改造,全面提升涉水企业的防污治污水平。严格环境准入,在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单元的区域内,限制耗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的新建和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建设。完善污水管网,集中整治煤矿废水及医疗病毒病菌废水,实现所有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加强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监督检查,严格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管。制定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计划,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体系。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农村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推进农膜、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科学划定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范围,依法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户,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实现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

第三节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两区一廊一水系”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统筹推进平原农区生态功能区、环西部山区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生态走廊和沙河流域生态体系建设,构建“两区一廊一水系”的区域生态格局。推进平原农区防护林改扩建,建设带、片、网相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稳固的平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筑粮食高产稳产生态屏障。实施环西部山区营造林工程,建设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功能强大的山区森林植被。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防护功能,努力建成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高标准生态廊道。强化流域生态治理协调联动,加快沙河流域生态体系建设。加强水库周边观光林带、生态湿地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推进森林抚育改造、林业产业化发展,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提高林业生态承载能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重点实施北山生态防护林、沙河上游及两岸水源涵养林、沙河湿地综合治理、新城区中西部城市水系、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开展破损山体、采煤塌陷区和工矿废弃地的综合整治。实施河道生态用水补给工程,通过富裕水源置换,增加城市河道生态用水补给。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严格控制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全面保护重要生物物种,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流失。

第四节 健全生态制度

    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加快形成涵盖空间开发管制、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登记系统,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设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完善环保信息公开和举报制度,开展环保督察巡视。建立健全生态修复制度,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矿产资源开发区等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修复。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全面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生产者环保责任延伸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能效领跑者及环境污染者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培育专业化的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体系,探索环境容量有偿使用、水权交易、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

第八章 鼓励创新创业

第一节 创新科技支撑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利用各种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扩大企业在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中的自主权,建立高层次、常态化企业技术创新咨询制度,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鼓励企业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实施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支持企业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培育建立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发挥大中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支持领军企业加大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积极推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进入国家自主创新领军企业试点,支持平高集团等大型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形成一批领军型创新企业。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工作机制,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同行、大型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深度合作,选择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网络化协同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实施科技创新“三大工程”。强化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按照支柱产业优先、关键共性技术优先、实用技术优先的原则,通过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以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尼龙化工、高压电气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实施科技培育孵化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超前部署一批科技项目,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实施百项成果转化工程。优选能够显著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够快速形成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集中力量进行转移转化;建设转化平台,创新转化机制,完善转化政策,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专利;结合转型升级需求,优选100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抓好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装备制造:以先进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推进1100KV智能化双断口直流开关、新能源发电领域和轨道交通电气化专用开关、新能源电动四轮车、大采高成套设备、高铁轨道车辆、粉尘治理成套设备等新一代绿色、智能装备产品研发与制造。能源化工:突破己二腈、芳纶、五氧化二钒、硅烷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实施洁净生产技术提高焦化企业经济效益,实施低温热解技术推进低阶煤综合利用。新材料:围绕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关键部位特种材料需求,力争在电渣重熔、厚板控制轧制、调质热处理、爆炸法大幅面金属复合、超薄不锈钢板材冷轧、尼龙66冲击韧性和力学性能及优异耐温性能、釜内与在线改性、碳化硅提纯分离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电子信息:重点突破超薄OGS、触控集成芯片、指纹识别、激光蚀刻、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智能终端、新光源、大尺寸LED光电显示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生物医药:支持抗艾滋病毒新药临床试验、膜分离技术、中药细胞级超微粉碎技术、生物萃取技术、生物活性物质超临界提取技术等研发与应用。现代农业:实施生物育种、绿色生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农村信息化、精品农业企业培育5个科技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产业支撑技术。民生科技:实施生物医药、精准医疗、资源循环利用、环境防治、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重大科技专项。生物技术及产业:开展新功能微生物选育方法、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方法技术研究;开展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加工和分离提取技术研究,开发大豆多糖、大豆膳食纤维等产品,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发展。

第二节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集成政策措施,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人才、信息、技术、资本集聚,构建集多元化孵化主体、专业化创新服务、市场化创新资本为一体的复合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创新要素共生共助、聚合裂变。

    培育创新载体和平台。积极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核心载体,把高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作为科技创新的先行先试区,推动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重点推进平顶山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产业化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展示中心建设。布局建设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公共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科技中介、科技投融资等各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研发中心。

    完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培育、运用和保护,扩大专利保险试点范围,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链条,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健全技术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技术咨询、评估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技术产权交易所、科技市场等各类技术交易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

    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大力培育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客文化。树立正确的创业创新价值导向,包容创新对传统利益格局的挑战,完善风险补偿,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把创新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课程体系,鼓励举办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加强各类媒体创业创新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树立一批创业创新典型人物。

第三节 推动引进式创新

    把科技开放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大引技引智力度,吸纳省内外创新资源,弥补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短板。努力引进海外科技资源,支持跨国公司和国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我市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和支持其在我市建立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大力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圣光集团等企业通过开展海外并购、设立研发中心、购买专利技术增强创新能力。推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

第四节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增加投入、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相关法规建设,加快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搭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交流对接平台,促进非国有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积极争取国内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第九章 提升经济开放度

第一节 优化发展环境

    继续加强协调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完善水、煤、电、气、运、地等生产要素保障体系。切实增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方式,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构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减少和规范收费事项,加大政务公开和企业治乱减负力度,完善企业投诉、案件受理和查处制度,把改善投资环境纳入目标考核。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建设最佳宜居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创业,使客商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第二节 承接产业转移

    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在承接转移中提升产业层次。注重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推进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并将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敦促企业通过改进设备、改进工艺、降低能耗,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率。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目录和规划,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共建共享机制,抓好各类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央企、世界500强、大型国企、高新科技等项目。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和渠道,通过有形的合作洽谈会和虚拟的网络平台相结合、定期化和经常化相结合等形式,重点促进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发展开放型经济

    结合产业布局、资源禀赋和市场前景,精心策划、论证和引进一大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吸引更多高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利用好国内外优质资本,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以商引商”和原有企业增资扩产等引资方式,扩大项目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完善和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条、扩大引资领域为主要方向,针对制造业产业链条薄弱环节、缺失部分和生产性服务业进行重点招商引资,进一步做强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比例和水平。转变引资策略,注重对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资金和项目的引进,加强与国有企业合作,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强、效益好、稳定性好的项目。创新招商方式,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带动国内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鼓励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第十章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 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改革和完善投入方式,形成资金合力,促使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名牌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价值和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大对产业产品名牌的培育、扶持和宣传力度,着力打造优势服务和特色品牌。

第二节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大型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积极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向优势产业聚集,做大重点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加强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点产业企业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小巨人企业,与龙头企业形成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承载平台。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活力,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合作,鼓励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

第三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制定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和渠道,以培育龙头型民营企业为目标,加强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扶持。发展壮大风险投资事业,提高市财政在贷款贴息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实现资产有效增值。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强化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产业链上的配套,加快推进加工贸易企业本土化。积极搭建民营企业“走出去”平台,引导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业务合作、产业对接等方式,发展跨市、跨省、跨国经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民营经济做强做大。

第十一章 强化要素支撑

第一节 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研究完善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化分配激励机制,大力改善用人、留人环境,鼓励创新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服务经济建设。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延伸就业服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实用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职业培训、订单和定向培训。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平创新创业。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特别是境外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

第二节 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等基地建设给予必要的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东部企业投资特色优势产业、节能环保项目等,给予税收、土地等方面的合理优惠。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或合资形式依法设立非金融类投资公司。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和培育新兴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予以重点安排。

第三节 保障土地供给

    不断优化产业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供地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国家鼓励的、技术含量高的、附加产值高的产业项目加大土地供应力度。统筹使用好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各类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数量。加大土地供应后的监管力度,督促已供地项目及时开竣工。加大闲置项目用地清理力度,调整土地用于建设重点产业供给。确保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对于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的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及时予以调整。实行差别供地机制,确保成长前景好、投入强度大的企业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项目用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或奖励,完善土地使用“双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成立平顶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政策制定实施、重大项目策划引进、用地指标落实、产业发展基金使用等相关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及时沟通,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协调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建立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制度。落实督查考核制度,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主动邀请人大、政协参与。

第二节 完善科学考核机制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产业结构调整考核指标纳入部门、县(市、区)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设置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完善新兴业态的统计方法,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分析、指导和推进等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对发展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等指标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的评价。

第三节 改善政府服务机制

    积极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速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发育,逐步完善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组织优化、空间布局和科技创新引导等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及时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强化市场信息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第四节 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产业规划的导向作用,增加政府调控市场能力,实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产业集聚发展。强化产业政策引导、信贷政策支持、财税政策调节,利用市场和资源约束形成“倒逼”机制,引导市场投资方向,逐步化解产能过剩。完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重点项目和关键性项目引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支持高端产业关键缺失项目的引进,加快推进产业产品置换升级。加快形成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投入机制。

第五节 加强区域发展协调

    建立区域沟通和合作机制,妥善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实现共建共享。完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共享,充分发挥公共资源效益。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