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平政办〔2017〕39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17-00041 | 关键词 | 全域旅游 三年行动计划 |
主题分类 | 政府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已经2017年2月28日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7年4月26日
平顶山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根据市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全面完成我市“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旅游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围绕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持续打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山、佛、汤、寺、衙、湖”等资源优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擎,以“旅游+”为手段,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提升为保障,全力实施规划引领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品牌提升工程、服务保障工程、乡村旅游提质工程、形象推广工程、工作推进保障工程等七大工程,通过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政策与软环境的保障、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旅游品牌的推广,构建全域化、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成为旅游名城。
(二)基本原则:全域推进,规划引领,重点突破,科学发展。
(三)发展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进一步健全旅游产业链,使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化水平较大提升,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旅游形象更加鲜明,为打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到2019年底,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0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和13%;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5%以上,使其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一)城市旅游主体功能区:涵盖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宝丰县城及杨庄镇、叶县北部乡镇。突出“山—湖—河—城—寺”组合的资源优势,展现城市风貌、景观景点、文化风情,提高城市旅游品质,打造宜游宜居宜享城市;以郑万高铁平顶山西站为中心,打造具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旅游综合服务区,进而成为豫西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培育城市旅游主体功能区。
(二)鲁山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区:涵盖鲁山县城、尧山镇、赵村镇、四棵树乡、下汤镇、库区乡、董周乡、瓦屋镇、辛集乡、瀼河乡。突出“山、水、佛、汤、林”资源特色,以生态旅游观光与生态休闲度假为主打产品,构建鲁山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区。
(三)舞叶休闲全域旅游主体功能区:涵盖舞钢市区、尹集镇、杨庄乡、庙街乡、尚店镇、铁山街道、武功乡和叶县保安镇、常村镇、辛店镇、下李乡。以山水生态、冶金文化为主的“山、水、林、城”为依托,打造景区依托型的休闲全域旅游主体功能区。
(四)宝郏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涵盖宝丰县大营镇、赵庄镇、前营乡、商酒务镇和郏县茨芭镇、广阔天地乡、堂街镇、姚庄回族乡、王集乡、渣园乡、薛店镇、李口镇、安良镇、白庙乡、冢头镇。以汝窑文化、观音文化、魔术文化、马街曲艺文化、红色文化、三苏文化、知青文化、村落文化等文化资源为特色,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
(五)旅游生态景观廊道:涵盖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宝丰县、郏县、鲁山县、叶县等县和市区北部山区环路、白龟湖环线至沙河复航码头沿线道路等。以保护道路两侧自然环境为前提,打造草青、岸绿、花美的慢游走廊,形成集生态、水利、文化于一体的3条独特休闲生态廊道,提高城市宜居、宜旅、宜养功能。
(六)平顶山市旅游集散地:以郑万高铁平顶山西站为中心,涵盖宝丰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县(区),打造为游客提供“吃、住、行、购、娱”一站式综合服务的平顶山市旅游集散地,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进而使其成为豫西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三、主要任务
全力推动全域旅游。推进城市旅游主体功能区、鲁山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区、舞叶休闲全域旅游主体功能区、宝郏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以4个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作为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在全市范围内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旅游片区,并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乡镇;推进鲁山县、舞钢市在3年内创建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形成市、县、乡三级全域旅游体系,进而将我市建设成为全域旅游目的地。
(一)突出规划引领,确保科学发展。强化“发展旅游,规划先行”的理念,突出规划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全面编制完成《平顶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平顶山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平顶山市旅游营销规划》、《平顶山市智慧旅游规划》、《平顶山市旅游交通规划》等发展全域旅游的配套规划。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系统规划,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指标,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县(市、区)要根据《平顶山市旅游目的地发展总体规划》、《平顶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突出资源特色,及时编制和修编辖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在编制和调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规划,兼顾旅游业发展需要,确保各项规划统筹协调、相互衔接。2017年底,各县(市、区)全部完成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
(二)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项目的谋划,以旅游项目为抓手,做好融资、建设、推介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做大做强我市的旅游项目,从而全面完善我市旅游产品。谋划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
1.城市旅游主体功能区。以大香山、白龟湖和沙河沿线为重点,以北部山区为依托,着力打造城市休闲区,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旅游形象,由过境地、客源地向集散地、目的地发展。2017年,启动平顶山市旅游综合服务区、大香山文化旅游区、大香山国学文化园、华耀城商贸旅游综合体、高铁商业区、白鹭洲湿地风情旅游区、平顶山省级森林公园、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创建;完成叶县七彩沙河生态农业综合项目建设;完成市游客中心、滍阳古镇、矿山公园、沙河郊野休闲公园、湛南新城旅游特色街区的前期工作;策划《滍水千古情》实景演出;加快完善湛河公园、河滨公园、生态园旅游功能;全面推进旅游道路升级改造;开工建设全市智慧旅游及大数据平台、主要入市口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快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全面升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使其达到相关旅游行业标准;完善城市旅游标识系统。2018年,完成全市旅游道路旅游标识系统建设任务;开展全市旅游饭店、餐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行社星级评定;大力开展旅游景区点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示范区、度假区;全面启动旅游行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完成旅游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2019年,平顶山市旅游综合服务区初步建成投用,发挥游客集散功能;全面推出城市休闲度假游精品旅游线路;完善白龟湖南岸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建设环湖湿地自行车赛道;完成旅游道路升级改造;全市旅游产业链基本完善,智慧旅游及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推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旅游线路;旅游名城的雏形基本形成,城市旅游形象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旅游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升。
2.鲁山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区。以“山、水、佛、汤、林”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全面整合辖区旅游资源,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休闲度假产业集群。2017年,启动旅游道路升级改造、平顶山鲁山民用机场、鲁山温泉小镇、鲁山县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全部拆除尧山风景名胜区内违章建筑;完成大佛景区—尧山景区轻轨可研及前期工作;加快大佛景区—尧山景区二期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百里慢游观光廊道景观节点的服务设施建设;策划《佛光普照》实景演出;推进休闲自驾游营地、尧山大庄农业休闲度假区、尧山花海等在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启动尧山漂流、六羊山、天龙池等景区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尧山温泉国家旅游度假区提升步伐,推进昭平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墨子文化旅游示范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节会平台,策划平顶山市山花节、温泉高层论坛等节会活动。2018年,完成鲁山县旅游道路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开展鲁山县旅游饭店、餐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行社星级评定;大力开展旅游景区(点)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示范区、度假区;全面启动旅游行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完成旅游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尧山福泉、玉京温泉、皇姑浴温泉创建为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019年,“吃、住、行、游、购、娱”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大佛景区—尧山景区二期工程、自驾车营地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初步成为包含“游山、拜佛、浴汤、戏水、滑雪”等品类齐全的国内一流旅游度假区;推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旅游线路。
3.舞叶休闲全域旅游主体功能区。围绕“山水、文化、生态”三大核心,以“互联网+山水养生”、“乡村+田园”、“旅游+景产”为战略目标,构建全域旅游景观、实现全域休闲养生,培育休闲全域旅游主体功能区。2017年,启动舞钢市游客中心和尹集镇、杨庄乡乡村旅游小镇建设及平舞观光小火车改造;加快推进龙凤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祥龙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培育楚长城文化风情游;规划建设衙署文化小镇、昆阳古城文化旅游区、燕山湖旅游度假区和杨令庄特色民俗村建设;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节会平台,策划舞钢市水灯节、平顶山市山花节等节会活动。2018年,完成舞钢市、叶县主要道路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开展舞钢市、叶县旅游饭店、餐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行社星级评定;启动二郎山、灯台架、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祥龙谷、燕山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示范区、度假区;全面启动旅游行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完成旅游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2019年,舞钢市游客中心、乡村旅游小镇基本建成,燕山湖乡村运动基地中的戏水中心、帐篷营地、自驾车营地基本建成,产业链基本完善;旅游精品线路基本形成;旅游快速通道通车运行。
4.宝郏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推进文化产业体制创新,整合文化资源,实施精品化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以“特色文化+特色小镇”、“古寨文化+美丽乡村”、“官窑文化+乡村公园”为支撑,全面打造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2017年,深入挖掘魔术文化、曲艺文化、红色文化、三苏文化、知青文化、古寨文化、民俗文化,打造文化娱乐节目;编排《奇幻宝丰》、《马街书会》并正式演出;启动宝丰县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推进卧佛山乡村公园、湛河源莲花基地、宝丰天原农庄、宝丰凤凰源农庄、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三间房景区和郝村民俗、民宿旅游区开发、临沣寨古村落游览区、南水北调中线百里慢游观光廊道及景观节点的服务设施等在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深入开发汝瓷、金镶玉等特色旅游商品。2018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杨家大院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曹沟豫西革命纪念馆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完成宝丰县、郏县道路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开展宝丰县、郏县旅游饭店、餐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行社星级评定;全面启动旅游行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完成旅游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2019年,卧佛山乡村公园、观音堂三间房景区、香山古镇、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临沣寨、杨家大院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培育旅游精品线路;旅游快速通道通车运行。
5.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全市旅游基础设施配套。2017年,启动构筑全市旅游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实施全市旅游道路沿线及城市出入口景观提升和环境改造工程;启动沙河市区段两岸道路、鲁山县城至尧山镇、舞钢市区至祥龙谷和灯台架、郏县县城至三苏园、宝丰县城至香山寺北坡和三间房景区快速通道建设,对旅游道路进行亮化、美化;编制市、县两级旅游咨询服务点设置方案;制定全市高速、国道、省道、旅游快速通道旅游标识系统设置方案;编制主要旅游道路沿线旅游厕所、加油站、旅游购物点建设规划。2018年,完成全市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旅游道路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主要入市、入城口及重点旅游集散地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开工建设。2019年,完成全市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全市景区间道路连接通畅;推进高等级旅游景区功能配套,实现全市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咨询服务点等硬件设施服务配套;完成全市旅游咨询服务点建设。
(三)全面实施“旅游+”,提升内涵品质。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认真研究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交叉点、融合点,推动旅游与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养生、农业、工业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打造一批以演艺、娱乐、美食、温泉、养生、工农业观光为主体的旅游精品项目。
1.“旅游+文化”。2017年,重点抓好旅游项目建设中特色文化的融入及体现,利用曲艺、魔术等富有我市文化特色和游客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丰富旅游景区活动,打造一台品位高、特色浓的精品魔术曲艺演艺节目。2018年,着力打造红色旅游项目,深入挖掘、整理有关史料,开展红色旅游点提质升档工作。2019年,全面提升舞钢市水灯节、宝丰县魔术文化节、鲁山县红叶节、鲁山县杜鹃节、采摘节等一批特色节会档次,深入打造具有区域吸引力的旅游节会。
2.“旅游+工农业”。2017—2018年,着力抓好矿山遗址公园建设,升级改造平高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将曹镇乡建设成生态农业旅游示范乡;积极推动尧山花海、尧山大庄农业休闲度假区、宝丰天原农庄、宝丰凤凰源农庄、湛河源莲花基地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加快建设进度;进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评定标准的贯彻宣传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平顶山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的特色要求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挖掘地方民风民俗,大力开展乡村旅游。2019年,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的村(社区)、乡镇、县(市、区)创建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基本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和标准化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
3.“旅游﹢商业”。2017年,出台旅游商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引导促进旅游商品生产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组建平顶山市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完成主要景区、旅游道路的旅游购物网点建设布局方案。2018年,举办首届平顶山旅游商品博览会,将汝瓷、唐钧、盐制品、蚕丝制品、骨雕、泥人、剪纸、绢花、金镶玉、宝丰酒和食用菌等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用品做优做精,重点推出20种以上特色旅游商品,力争进入河南省“老家礼物”名录。优选5家以上特色旅游购物商店,扶持发展5家旅游商品骨干企业。开工建设和完善旅游购物网点。2019年,完成主要景区、旅游道路的旅游购物网点建设,构建种类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体系。
4.“旅游+城市”。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要素,体现旅游功能,满足游客需求。2017年,启动城市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咨询服务点、旅游厕所等实施方案编制。2018年,开工建设城市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咨询服务点;对全市游客集散地的旅游厕所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使其达到国家旅游厕所A级标准。2019年,以市区为中心,建立覆盖全市的旅游输出和接待网络,创造条件建立与客源地城市的互联。
(四)大力宣传营销,树立目的地形象。着力提高宣传推介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坚持政府宣传形象与企业营销产品的方式不动摇,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市场拓展机制,充分利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歌舞等媒介,广泛宣传推介全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拓展国际旅游合作空间,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2017年,在重点客源地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西安市、太原市、武汉市、郑州市等)进行旅游宣传投放,尝试在北京市设立旅游办事处和线路产品代理旅行商制度;赴日、韩、港澳台及欧洲进行境外推介;出台《平顶山市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办法》;完善多语种宣传资料,建立平顶山市旅游宣传数据资料库。着力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系列活动;筹拍富有平顶山市文化旅游特色的微电影等影视作品;采取捆绑营销的方式,在中央电视台投放跨年度的旅游形象广告;积极参加在重点客源地举办的旅交会。2018年,在主流媒体密集宣传平顶山市旅游形象,大力营销“山、佛、汤、寺、衙、湖”等特色旅游产品,在重点客源地举办推介会,分片区设立旅游办事处,在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举办平顶山市旅游推介会。2019年,持续在国内、省内主要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在巩固日本、韩国、港澳台境外市场的基础上赴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国家举办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市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市在国内、国际上的美誉度。
(五)完善执法体制,规范市场秩序。研究制定我市旅游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对旅游市场的规范与监管。2017年,充分调研,建立我市旅游综合执法机制。2018年,完成市、县两级旅游执法队伍建设,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有充足保证,确保我市旅游市场秩序健康良性发展;加大执法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2019年,旅游执法队伍全面运行,在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切实发挥市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谋划、协调、督导、推进本计划的实施。鲁山县、舞钢市要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其他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二)政策保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政府已经设立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将根据财力增长逐步增加,主要用于旅游宣传营销和品牌形象推广、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旅游项目招商、旅游教育培训、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产业扶持奖励等。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下同)也要设立旅游业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旅游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三)体制保障。改革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我市旅游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服务升级转变。理顺尧山景区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创新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和调查方法,拓展统计测算范围,建立科学的全域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四)人才保障。建立完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政校企合作,把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纳入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成立平顶山市旅游研究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加入我市旅游专家库,聘请其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顾问。突出做好旅游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解决旅游人才对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五)监督保障。建立全域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协调督导机制、考核奖惩制度和通报制度。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市政府对全域旅游工作每年进行1次总结,对于完成当年目标任务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
我市原有规定与本计划不一致的,按照本计划执行。
附件:平顶山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任务分解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