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按照“四集一转”、“三规合一”、产城互动、“四个结合”的要求,我市着力围绕产业集群培育、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产业配套能力、要素保障能力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强化推进举措,加快项目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进行梳理和重新定位,确定发展目标和建设标准,设置了“8 1”奖项机制;组织开展“对手赛、挑战赛”和观摩点评活动,对获胜县(区),进行重奖,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营造了明争暗赛、竞相发展的氛围;通过联审联批制度、领导分包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周例会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9亿元,增速33%,完成工业增加值175.8亿元,增速34.5%,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1位;1-10月份,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3.15亿元,同比增长32.4%,增速居全省第2位。
2014年我市将进一步在培育集群、完善功能、优化空间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产业集聚区全面发展。
1、强化主导产业培育。重点突出“产业集聚效应”, 坚持“集中布局,龙头带动,链式发展,配套完善”,引导各
产业集聚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壮大主导产业,完善特色产业链。依托濮阳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台前县产业集聚区和范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石油化工千亿元产业集群;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家具、食品等2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2、强化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新规划调整区域的道路、管网建设,以及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产业集聚区内污水处理厂全部投用,加强与原规划区和市城区公共设施的全面对接,不断提升集聚区承载能力。力争在集聚区内设立金融网点、公交站点等服务设施,进一步满足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3、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结合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专业急需人才,鼓励以岗位聘任、项目合作、兼职、定期服务等多种灵活方式集聚和使用各种人才。为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专家公寓、职工公寓等,符合条件的纳入公租房建设计划,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专家公寓、职工公寓及生活配套服务区的建设,并积极向省里争取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4、强化集约节约发展。落实好《濮阳市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明确单独供地标准、规范标准化厂
房建设、建立综合预审机制等措施,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引导推动各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实现项目集中布局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我市多措施促进产业集聚区全面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