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平台构建等重点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集聚区投资260.19亿元,同比增长51.6%。其中,工业投资197.03亿元,同比增长67.0%;基础设施投资48.24亿元,同比增长60.1%。完成招商引资金额201.1亿元,同比增长29%。上半年产业集聚区施工项目341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220个。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5.67亿元,同比增长69.9%。
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我们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实行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和现场办公制度。市领导及县区领导每人分包2—3个重点项目,加强指导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定期深入县区现场办公,指导县区理思路、抓项目、谋发展,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坚持重点项目周例会制度。每周一上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准时召开周调度例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拿出解决方案,实行台账管理,限期落实解决,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三是开展“季观摩”和“对手赛、挑战赛、跨区域赶超晋位”活动。举行季观摩点评活动,每季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进行观摩点评,比进度、排座次,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竞相发展。五县三区两两结合,开展对手赛;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市内找先进,开展挑战赛;省内找标杆,开展跨区域赶超晋位活动。四是推行“并联式”审批制度。创新审批模式,搭建电子审批平台,组织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入驻行政审批中心,实行联席办公、“并联式”审批,电子效能监察全程跟进,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五是严格激励机制。把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全市综合考评体系。设立产业集聚区发展奖励基金,奖励发展成效突出的县区和产业集聚区,通报批评落后的县区、产业集聚。通过奖惩激励,有效地激发全市上下推动产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