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各科室、委属各单位:
按照《濮阳市贯彻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濮办发电〔2019〕35号)要求,我委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7月10日
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
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
按照《濮阳市贯彻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为确保我委承担的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整改原则
(一)坚持党政同责,落实责任。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相坤对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整改工作负责,成立委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旭晓同志兼任,负责整改日常工作;各科(室)长、委属各单位负责人是本科(室)、单位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持续推进,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二)坚持长短结合、实事求是。突出结果导向,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加快办结;需要分阶段推进的,把握节点,抓紧整改,在规定时限内取得阶段性成果;需要长期整改的,持续推进,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在整改过程中,坚持科学论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整改到位,又要防患未然,既要立足当前,又要兼顾长远,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成因,深挖问题根源,把握关键因素,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予以解决。
三、整改任务
市发展改革委承担的整改任务共有六项,全部为共性问题
整改任务第1项:思想认识有待提升。濮阳市一些领导干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贯彻不够,还没有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通过个别谈话和走访问询发现,濮阳市个别领导干部缺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观树立不牢,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重应付检查、轻问题整改,重工作安排、轻检查落实”,以“文件落实责任”、“开会落实责任”等现象。个别干部还认为“濮阳是欠发达地区,应该全力以赴抓经济发展,环保问题不是主战场”,没有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对国家和省、市多轮次环保督察、巡查、督导,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厌战情绪、畏难思想及侥幸心理,“环保恐惧症”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县(区)普遍存在。有的干部还存在“环保工作一阵风,挺过就轻松”的麻痹思想,对环保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还没有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整改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委领导班子和全委干部职工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认识水平,使绿色发展成为全委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追求。
整改措施:(1)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关决策部署,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环境、环境质量就是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就是保障民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委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统一到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列为委党组会议、主任办公会议研究议题,将环境保护工作与发展改革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3)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节能宣传展板、委电子屏、濮阳日报“畅想发展”专栏、市发改委网站等载体作用,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4)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全体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维护好工作、生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倡导大家节约一滴水、节省一度电,自觉低碳出行,引导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保护环境,你我有责”和人人“关心环境、关注环境、关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责任领导:张相坤
责任人:委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推进。
整改任务第2项:“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濮阳市一些部门和县(区)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够到位,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联动不足,在制定措施、监督检查、考核问责等推动工作落实上缺位,一些工作仅落实在文件上、口头上。
整改目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整改措施:(1)健全领导组织机制。成立市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相坤任组长,其他县级干部为副组长,相关科室长、委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委班子成员、相关科室长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生态环境职责。委党组书记、主任对本委的生态保护工作负总责,是第一责任人,委班子成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2)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委年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方案,将市发展改革委承担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科室和责任人,确保按时完成。
责任领导:张相坤
责任人:委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推进。
整改任务第3项:压力传导层层衰减。濮阳市一些部门和县(区)、乡(镇、街道办)抓环保工作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松懈,跟踪督办不及时,执法不严,压力传导逐级衰减,环境治理效果大打折扣,致使一些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和环境污染问题反复出现。
整改目标:增强抓环保工作意识,强化行业监管责任。
整改措施:(1)增强责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强化监管责任。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和“三管三必须”的原则,明确委内各科室、委属各单位环保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履行环保工作责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责任单位:张相坤
责任人:委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推进。
整改任务第4项:部分干部作风不实。濮阳市一些部门和干部对环保工作履职不尽责,作风不实,存在不作为、慢作为、工作消极懈怠,以及假数字、假检查、假整改现象。
整改目标:树牢“四个意识”,提高工作站位,压实工作职责,严肃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形成“层层有事管、事事有人问”的良好氛围。
整改措施:(1)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加强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河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切实担负起发展改革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2)认真履职尽责。委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对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各科室、委属各单位要主动认领责任,加大整改力度,对问题一抓到底、找准根源,确保整改工作全覆盖、无死角。(3)倒逼责任落实。对工作不实、作风浮漂、标准低、推进难、落实责任不力等问题,逐一厘清责任,实施责任追究。
责任单位:张相坤
责任人:委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任务第5项:污染治理不够精准。濮阳市对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因症施策、精准发力的措施,习惯于运动式治污,可持续性不强。扬尘治理力度不够,对易产生扬尘的区域、行业、时间段未做到对症下药,管理粗放。重污染天气污染管控,只是停产限产,手段单一,不能综合施策,管控效果不明显。在治理工业无组织排放和VOCs排放中,缺乏科学的方案和措施。在对市城区西部工业区异味治理上,技术措施跟不上,监测能力不足,对污染源定位不精确。在水污染防治上,截污治污工程进展较慢,沿河城中村仍存在污水直排现象。
整改目标: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科学施策,统筹推进精准治污。
整改措施:一是依托“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专家团队与县(区)、企业建立服务关系,按照标本兼治、精准施策要求,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逐个县(区)、逐个企业提出治理措施,适应绿色发展要求。二是协调重污染天气应急状态下的能源保障调度,督导电力行业编制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应急预案,并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责任领导:王旭晓 鲍慧华
责任科室:环资科 经济运行局
责任人:路道正 张晓燕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任务第6项: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濮阳市三产结构为10.3:53.8:35.9,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7.2和8.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偏重、链条偏短的特点明显。濮阳市煤炭占能源消耗比重偏高,在一次能源总量中占比55.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仅为9.4%。
整改目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整改措施:(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围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推进东北庄特色杂技文化园、厚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万达广场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编制全市服务业“两区”高质量发展专项方案,推动华龙区特色商业区在三星级的基础上实现突破,提升“两区”集聚辐射能力;密切关注中央、省服务业引导资金政策和投资动向,积极储备申报我市项目,着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实施“西减东加”战略,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编制濮阳新型化工基地高端产业集群和综合物流两个专项规划,加快推动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打造化工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平台;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开展重大项目集中谋划活动,突出行业龙头型、标志性项目和重大创新引领性项目谋划,突出扩大有效投资,提高全要素生产力重大项目谋划,不断优化项目储备结构;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做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化工企业“红黄蓝绿”标识认定等工作。(3)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控“两高一资”产能项目落地,严禁新增钢铁、传统煤化工、铸造、玻璃、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项目,禁止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新建、扩建以煤炭为燃料的项目和企业,督导各县(区)严格执行《濮阳市化工产业限制发展产品目录》。(4)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新兴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贡献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年底前,完成《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制定《濮阳市白色污染治理推广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促进我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壮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做好项目谋划和集群培育工作。加大招引力度,重点招引生物医药、3D打印新材料、大数据等产业领域项目,对相关企业开展梯次培育,逐步形成新兴产业集群。(5)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濮阳市2019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濮阳市2019—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县区和市直重点耗煤企业,坚持周报送、月调度制度,每月对煤炭消费减量情况进行通报,确保煤炭消费总量比上年大幅度下降。(6)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成华能台前县4万千瓦风电场、天润南乐仓颉10万千瓦风电场等项目,部分建成华能濮阳县50万千瓦风电场、天润清丰顿丘14万千瓦风电场,建成并网30万千瓦以上;建成台前县5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新增光伏项目装机2万千瓦。10月底前,建成投用濮阳县新源环保和南乐县宏业生物科技两个生物质热电项目。
责任领导:王旭晓 刘国廷
责任科室:服务业办 工业发展科 环资科 能源办
责任人:杨晓光 毕孟川 路道正 贾伟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科室、委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切实落实责任,明确整改任务目标、细化整改措施,严格按照整改任务和时限,建立整改工作路线图、时间表、问题清单等,确保完成我委的各项整改任务。
(二)严格监督检查。各科室、委属各单位要及时准确上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列出整改清单,确保整改工作质量。委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将实行不定期抽查,并强化责任追究,对整改工作中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力,履职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以及时间进度严重滞后的,逐一厘清责任,予以通报批评。
(三)规范信息报送。实行整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委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梳理存在问题。各科室、委属各单位要及时报送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由环资科汇总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