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工业奋力奏响 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工业兴则濮阳兴,工业强则濮阳强,工业始终是全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 “压舱石”和“稳定器”。“十三五”以来,我市工业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态势,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工业经济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濮阳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5年至2019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1%,营业收入年均增速8.8%。2019年,货运周转量234.66亿吨,较2015年增加64.42亿吨;工业用电量64.93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加6.05亿千瓦时。目前,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649家,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20亿元企业5家,形成了丰利石化、天能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了盛通聚源、蔚林化工等一批成长型企业,壮大了濮阳惠成、迈奇化学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培育了德力西电子、鲁蒙玻璃等一批智能化企业。

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全市深入实施开放活市战略,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累计新建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30个,总投资1017亿元,其中超40亿元项目4个、超20亿元项目14个。中建材(濮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400吨/日超白光热材料、通用电气陆上风电设备制造、德力西集团智能电气中部基地、东方雨虹防水卷材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三棵树涂料、新希望六和、新疆望京龙新材料等企业相继落户。2020年,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市积极应对新形势、新问题,创新招商方式,围绕化工、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和项目,积极开展“云招商”和“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成功推动京东集团数字经济产业园、未名资本氢能源产业园、上海氢途氢能综合利用、深圳天天飞集团濮阳航空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组团参加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并成功举办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及重点产业推介会。活动期间,共签约产业转移合作项目26个,总投资157.84亿元。一大批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2016年,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规划建设面积65.1平方公里的濮阳新型化工基地,着力打造濮阳新的经济增长极。2018年11月16日,濮阳新型化工基地被省政府批复,上升为省级战略。2019年以来,累计实施产业项目122个,完成投资213亿元。盛通聚源聚碳酸酯、君恒重蜡加氢、中汇苯加氢等项目建成投产,远东科技丙烷脱氢、乐享化科合成橡胶、濮阳惠成功能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丰利石化DCC、中原大化MMA、迈奇化学N-甲级吡络烷酮等项目稳步推进,化工产业集群实力大幅跃升。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用电气陆上风电设备制造建成投产,百亿级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产业正在形成;南乐县、清丰县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濮阳县荣获省级食品工业强县称号,木伦河集团冰淇淋销量跻身全国前三,训达油脂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清丰县家居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板材加工、产品设计、家具制造、智能家居、配套物流全产业链,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的50个接续替代产业集群之一,被中国家具协会评为中国中部(清丰)家具产业基地;全市羽绒及服饰产业,已形成孵化养殖、水洗分拣和服装寝具、工艺品加工产业链条,拥有国家羽绒质量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南乐县国家级生物基示范集群加快发展,星汉生物年产3万吨秸秆乳酸、曦江生物多元复合改性聚乳酸及可降解包装袋等项目相继落地投产,玉米淀粉-乳酸-聚乳酸及复合材料全产业链逐步完善。氢能源产业园、华能光伏发电、中昊光伏发电、中石化新星地热等项目建成投用。绿寰宇化工生产的三聚氰胺泡沫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濮阳惠成成为国内LED、OLED封装材料主要供应商,生产规模世界第二,产能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沃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联众化工环戊烷、迈奇化学N-甲基吡咯烷酮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30%、42%、60%。盛通聚源13万吨/年聚碳酸酯建成投用,填补了我省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空白。

深入实施“三大改造”。“十三五”期间,159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完成投资68.4亿元。生产换线155条,机器换人367台。其中,盛源化工等9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丰利石化二联合车间等26个车间成功创建省级智能车间。组织509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其中宏业生物等22家企业获得两化融合贯标评定。濮耐股份等3家企业获得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荣誉称号。46家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完成投资14.19亿元,其中濮阳惠成等4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德力西电器等5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厂,天能集团濮阳公司电动(豪华型)车用高容量环保型胶体蓄电池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龙都天仁生物降解材料被认定为省级绿色设计产品。441家企业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537亿元,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实施节能减排、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全市企业综合实力。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8家,搬迁改造建成区重污染企业4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1家。2019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二五”末下降31.6%,提前完成“十三五”下降23%左右的目标。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由33家增至66家,实现翻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由10家增至14家,鹏鑫化工被认定为国家质量标杆企业。天健生物等8家企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濮阳惠成、联众化工通过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审核认定,迈奇化学等18家企业纳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天地人环保等3家企业入选省优质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2人被认定为“中原千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等高层次人才40人。河南省院士工作站达到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6家。市政府与中科院合作建成中科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濮阳分中心、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濮阳工作站。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5年的1.18件提高到2.27件,超额完成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产业、资金、人才和技术要素,而最重要的依托就是民营经济。“十三五”期间,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由64.2%增加到67%。2019年,全市民营企业4.92万个,完成增加值1062亿元,从业人员61.35万人。天能集团等3家企业入选省民营企业百强,盛源石化等5家企业入选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训达油脂等6家企业入选省民营企业现代农业百强,三源建工入选省民营企业现代服务业百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濮阳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在河南省首家成立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为市委工作机关。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员等制度,为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先后出台《濮阳市解决当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濮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服务企业系列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并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企业服务“五个一”、“政企交流面对面”、民营企业“两个健康”专项行动和“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名片,为我市工业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