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地处黄河故道,生态环境脆弱。然而,濮阳人心中始终藏有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画卷,浓浓的绿色情结始终在龙都大地传承、接续。
“十三五”以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濮阳林业人,乘着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的浩浩春风,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己任,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推进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着力实施主要廊道绿化、自然保护地建设、森林乡村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等重点工程,持续拓展宜居、宜业、宜旅的绿色生态空间,在绿色崛起的宏伟蓝图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字无言,彰显巨变。“十三五”期间,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林业建设资金1.65亿元,累计完成造林约51万亩。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28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由2014年年底的25.4%提高到2020年年底的30.52%,活立木蓄积由2014年年底的约360万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年底约380万立方米。如今,一幅树绿、水秀、林茂、谷丰的生态画卷正在龙都大地徐徐展开。濮阳,正向世人展示其迷人的生态环境和勃勃生机。
全面增绿 千红万绿入画来
为打造绿色家园,让绿色融入百姓生活,“十三五”期间,我市全力推进廊道绿化、乡村绿化、城区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重点工程。
城区绿化,美丽蝶变。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载体,做好城区道路、河道、机关、学校、公园等绿化,全市各县城建成区共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百廊荫城,色彩纷呈。以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四大生态走廊为骨架,突出抓好重要水系、高速、国道、省道等主要廊道绿化,实施廊道绿化长度2100余公里,新增绿化面积约20万亩,实现向美化、常绿化升级。
乡村绿化,提颜增质。以推进庭院花园化、乡村林果化和农田林网化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开展村庄街道、庭院等增绿行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苗木花卉基地,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全市乡村绿化共完成造林面积约10万亩。
林田共生,绿染大地。坚持以乡村道路和路沟河渠绿化为重点,应栽尽栽、应补尽补,着力消除农田林网大空档。全市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300余万亩,折合造林约10万亩,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生态建设格局。
合力储备,筑牢屏障。我市国储林项目落实贷款资金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我市抢抓金融资本支持林业发展重大机遇,在全省率先实施国储林项目,是全省在国家林业局审核备案的首家试点市,2017年实施的引黄入冀补淀国储林项目为全省第一单。截至目前,全市国储林项目共落地贷款资金6.37亿元,占全省总量69亿元的9.23%,在全省所有地市和直管县中位居第四位。其中,2020年全市共落地国储林贷款资金8600万元,占省定目标任务的107.5%。
产业发力 谱写林果富民曲
绿,不仅是用来观赏的,也是用来经营的。一株树、一盆花、一片竹、一丛林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特色产业。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兴林富民,着力发展苗木花卉、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林浆纸板加工等民生林业。5年来,全市新增苗木花卉林果约15万亩,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重点基地达到100余处,亩年均收益5000元以上;累计发展林下经济18万亩,年产值3亿元以上;全市林板加工企业及家具企业达到2300家,形成一批产业化龙头和产业化集群。2020年度林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有11家涉林企业荣获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经济林木,林茂果香。围绕乡村振兴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立足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积极引导发展特色经济林等绿色富民产业。目前,全市特色经济林基地(含木本粮油)发展到28万亩,年产鲜果14万吨,实现年产值2.3亿元。
苗木花卉,增绿富民。“十三五”以来,全市花卉苗木基地发展到15万余亩,苗木花卉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布局日臻完善,逐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采取扶持龙头、培育基地、搞好服务、强化科技支撑等措施,通过林菌、林禽、林药、林蚓等模式,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达18万亩,进一步拓宽农增收致富渠道。
家具产业,渐成规模。清丰县抢抓家具产业转移机遇,建成9个承接京津冀家居产业转移园区,着力打造中国中部最大的实木家居生产基地。目前,该县共有家具企业总数230余家,年产家具200万套,用工3.5万人,年销售收入逾200亿元。
林业产业,绿色崛起。全市林浆纸板加工企业达到190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35亿元,形成了濮阳龙丰纸业的林纸25万吨、木浆10万吨和濮阳市森大木业有限公司、濮阳市光明密度板制品有限公司高中密度板40万立方米的加工生产能力。
森林休闲,风光无限。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公园等郊野型公园,以及特色经济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等林业景观项目,逐步配套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设施,完善休闲、体验等服务功能,培育壮大森林观光休闲产业,大力开展康养基地建设工作。
机制引领 织密网络筑根基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乡村巨变、绿意万千。然而,比播绿更重要的是守绿。为呵护这片绿色,我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守护森林濮阳的生态根基。
为做好林业资源管理,我市积极加强林地林权管理,认真落实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建立起完善的林地管理档案和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扎实做好森林督查整改工作;结合森林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故意毁坏新植幼树、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非法加工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深化林业改革方面,我市协调沟通金融部门,为林权抵押牵线搭桥,破解林权抵押贷款难题;以特色林产品为依托,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19家,进一步提高了林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生态化水平。
为保护造林绿化成果和生态安全,先后开展“春季行动”、“利剑行动”、“春雷2018”、“绿剑2018”、“蓝天2019”、“昆仑行动”、禁种铲毒、秋冬季候鸟保护、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等专项行动,以严打的高压态势,震慑涉林违法犯罪。5年来,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案件1563起,其中行政案件1389起、治安案件60起,破获刑事案件114起,有力保护了全市林业生态和野生动物资源安全。
在林业防灾减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方针,全面提升森林防火防控能力,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以美国白蛾、春尺蠖、草履蚧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为中心,突出飞防为主、地面为辅,大力防治第一代的工作策略,共计完成飞防面积450余万亩次,完成灯光诱杀成虫、剪网幕、喷药等地面防治200余万亩次,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6‰以内。
科技兴林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为此,我市积极强化林业技术服务,提升林业科技贡献率。引进林果、花卉新品种35个,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等51项,实施林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3个,建设基层标准林业工作站4个;大力开展林业技术服务,通过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向林业基地派驻、组织重点基地业主、技术人员参观学习等方式,积极搭建服务平台。
心中播绿 精耕细耘处处春
树木葱茏、鸟儿欢鸣,绿色外化于形,铺就了森林濮阳的底色;亲山近水,爱绿护绿,绿色内化于心,铸就了森林濮阳的灵魂。
“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注重文化统领,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大地植绿与心中播绿相结合,深入开展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生态建设,增强绿色意识,激发创建动力,营造了共建国家森林城市、共享绿色福利的良好氛围。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线,积极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省级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县,绿化模范乡(镇)、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抓好野生动物驯化放养。对现有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整合,完善功能,丰富内涵,强化科普教育功能。通过申报筛选,将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教育基础设施较好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树木(植物)园、风景名胜区等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清丰县和南乐县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2018年10月,濮阳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为厚植绿色理念,我市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墙体广告、宣传标语等媒介,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等重要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生态科普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制教育,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为让更多的市民认识森林、爱上绿色,我市还积极创新形式,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学校等为依托,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并因地制宜设置了生态文化长廊、宣教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拓展培训基地等。在此基础上,按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创建要求,广泛与学校、共青团及社会团体开展共建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踏青、夏令营、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深入千家万户。
洒下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万千重。绿色,已成为我市最闪亮的名片;生态,正变成我市最宝贵的财富。立足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市将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濮阳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