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三门峡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2007-201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三门峡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2007-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三门峡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
(2007-2015年)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豫政〔2007〕28号)精神,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再造一个三门峡、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提高标准适应性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发展水平为主攻方向,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为主导模式,遵循“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自主创新、国际接轨与品牌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发挥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基础作用,努力提高标准化总体水平和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标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自主创新、循环经济以及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点领域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水平居于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标准化意识强、发展环境好、有一定标准研制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撑服务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充足的标准化强市;标准化在提升全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二)具体目标
1.在标准研制方面,科研与标准化同步的示范企业到2010年达到8家,到2015年达到20家以上;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自主创新重点领域,主导或参与研制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到2010年达到30项,到2015年达到60项以上;提交有效国际标准文稿到2010年达到4件以上,到2015年达到10件以上;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市级农业地方标准规范到2010年达到220项,到2015年达到300项;深加工农产品标准覆盖率和初级农产品标准覆盖率到2010年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到2015年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服务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到2010年初步建立,到2015年基本完善;获得“中国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到2010年力争达到1项,到2015年力争达到3项。
2.在标准实施方面,全市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到2010年达到95%以上,到2015年达到98%以上;全市重点行业采标率到2010年达到85%以上,到2015年达到90%以上;获得采标认可的产品数量到2010年达到100个以上,到2015年达到160个以上;获得国内外产品认证和国内外先进管理标准认证的证书数量到2010年分别达到60张以上,到2015年分别达到120张以上;全市产品、工程和服务标准实施水平到2010年达到省内前列,到2015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0年,创建省级示范县4个、市级示范乡(镇)31个,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国家级16个、省级36个、市级80个;培育农业综合标准化龙头企业到2010年达到20家,到2015年达到50家。到2015年,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
3.在标准支撑服务方面,建立国内领先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标准信息的需求;建立省内领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系统,预警能力覆盖全市重点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承担国内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长、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及工作组(WG)召集人的数量达到5个以上;培养和引进标准化人才2010年达100名以上,到2015年达300名以上,且其中有5名以上高端人才在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担任职务。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1.在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领域取得突破。选择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列入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重点发展目录,作为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的突破口;密切与国家、省相关部门和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沟通、联系,扶持企业在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化领域投入研发,争取在具有前沿研究特征、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工程技术领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标准,掌握在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2.加强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标准化工作。在铝工业、煤化工、黄金、能源、林果业生产和加工等支柱产业领域,推广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在化工、建材、保温材料、黄金珠宝首饰等优势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标准的更新和提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导产业、产品升级换代。
3.促进农业标准化再上新台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继续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利用农业标准化培育精品农业,培育更多的“标准化农产品”、“河南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争取培育世界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公司 基地 标准 农户”的经营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4.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逐步在餐饮、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旅游、文化等主导服务业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同时加大标准化的宣传实施力度,以标准化手段提升主导服务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大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宣传实施力度,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5.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标准的实施力度;在建材、供电、建筑、冶炼、煤化工等领域,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制定和发布一批技术标准文件;围绕构建循环型社区和园区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建立相关标准体系,为循环型社区和园区建设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6.深化安全、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做好食品安全标准、消费品安全标准、高危领域安全生产标准、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限量标准的实施工作;加大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力度,全面推行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唯一标识在电子政务上的运用。做好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领域相关标准的制定、宣传和实施,建立科学的测评方法,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7.全面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积极拓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域,组织制定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建立和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做好《三门峡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监督管理和宣传推介,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
(二)建立完善的标准化支撑报务体系
建立市、县、企业三级标准数据联网共享机制,开展标准数据库建设,使其成为集标准采集、加工、研究、通报、培训、服务、管理、交流于一体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增加标准通报发放的渠道,扩大通报覆盖范围,使相关企业都能够及时得到通报信息,对我市产品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所涉及的市场准入信息进行重点跟踪预警,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推动标准化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1.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研制力度。引导扶持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迅速占领市场;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和战略产业积极提交国际标准提案。
2.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增强发展后劲;支持出口企业取得欧盟认证(CE)等国外产品认证,提升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引导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良好农业规范(GAP)、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标准(HACCP)、良好药品生产规范(GMP)等国内外先进管理体系标准,提升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3.发挥示范企业的带头作用。在全市重点产业领域遴选一批标准化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科研开发与标准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
4.鼓励企业承担国内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长、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及工作组(WG)召集人,增强制订、修订标准的话语权。抓住国家有关部门推进TC、SC及WG改革的战略机遇,引导我市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申报,争取更多的国际及国内标准化组织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四)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化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在我市举办区域标准化年会或重要的学术研讨会。推动标准化科研与国际接轨,加强对国外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跟踪研究,积极开展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标准对比研究,指导企业及时掌握国外标准化发展动态,提高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尝试推动我市重点实验室与国际著名检测机构实现检测结果互认,推动我市认证机构取得国外相关机构的认可和国际认证资质,达到“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目标,使我市企业在本地即可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减少企业进入不同国际市场的重复检测和合格评定成本。
(五)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1.重点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意识。抓紧制定针对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标准化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充分运用标准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指导,不断提高政府和企业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能力。
2.积极创新标准化知识普及方式。结合“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制发标准化知识宣传手册、设立宣传栏等形式,全面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充分利用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活动平台,通过开办标准化展厅或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标准化的认知度。
(六)加快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将标准化专业人才列入我市重点引进人才目录,重点引进一批我市急需的国际型、复合型标准化人才。在现有标准化专家库的基础上,根据重点产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需要,适当扩大专家库的规模和层次,增加国内、省内知名标准化专家的比例,发挥专家库“智囊团”的作用,为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三门峡市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林业局、市建委、市旅游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园林局、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各成员单位要在联席会议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解的任务和有关工作目标,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分工协作,加快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机构,上下协调,共同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工作。
(二)完善政策导向。各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把推进标准化战略列入本地、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科技计划、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之中,积极研究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重点产业标准化发展战略和体系;要把推进标准化战略作为享受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科技进步和外贸进出口、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优惠政策以及政府采购、项目审定等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进一步建立健全标准化服务机构的监管、评价、资助和表彰等配套政策,加大对符合发展方向的各类技术标准机构的扶持力度,切实把标准化战略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政府设立“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对标准化科技成果进行评定,并纳入全市科学技术奖的范畴,对创造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标准研制及实施项目予以评审。
(三)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市政府将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标准化战略的推进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将此项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予支持。对在推进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取得显著成效的标准化研究项目和实施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资金支持。市政府将结合实际,制订、完善奖励政策和标准化支持项目,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加大标准化战略实施力度。
(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宣传广告牌等平台,广泛宣传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在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每年表彰一批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工业领域开展“标准化示范单位”命名活动。加大对企业管理者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责任感,提高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宣传教育和总结表彰,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