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市水泥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解读材料

政策文件: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峡市煤化工行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的通知(三政办〔2019〕19号)
现将《三门峡市水泥行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目前,全市共有水泥生产企业6家,年生产能力水泥熟料460万吨,水泥600万吨.2018年全市水泥熟料产量224.91万吨,水泥产量514.22万吨,经过近年来的改造提升,行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进步,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结构性产能过剩,水泥行业高能耗、高排放、大运输量和矿山资源依赖性的属性,顽疾依然存在,水泥企业面临的生态环保约束越来越紧。我市水泥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绿色矿山建设滞后。水泥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亟需转型升级。
二、制定依据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4个方案的通知》(豫政办 〔2018〕 82号)。
三、制定过程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4个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8〕82号)印发后,三门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立即着手起草了《三门峡市水泥行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之后又多次征求了各县(市、区)政府以及市直有关6个部门的意见。认真吸收采纳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市信访局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由市法制办规范性审查,经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四、意见征集及采纳情况
《三门峡市水泥行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征求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以及市直6个相关部门意见,共收到市发改委反馈意见3条、市科学技术局反馈意见1条、市财政局反馈意见1条、市生态环境局反馈意见5条、义马市政府反馈意见8条,渑池县政府反馈意见2条,除市发改委第三条建议不符合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经沟通不能采纳外,其他均已采纳。其他单位无修改建议。
五、发展目标
到2020年年底,全市水泥行业实现水泥产能、水泥粉磨装备减少,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企业熟料生产工序实现超低排放。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固废示范生产线2条。
六、主要内容
1.坚决执行国家禁令,严禁备案和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严禁借生产矿粉、混凝土拌合料、超细粉煤灰等之名利用粉磨装备无证生产水泥,不再备案矿粉、混凝土拌合料、粉煤灰粉磨生产线项目,对无证生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装备予以取缔。淘汰2000吨/日以下通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直径3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装备。鼓励水泥粉磨站企业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以提升整体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治理污染物排放点。
2.对符合条件的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底前,企业熟料生产工序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对达不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一律关停;生产、运输、贮存环节无组织排放治理达到相关要求。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 2020年底前,生产的露天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对粉磨站水泥磨主收尘器废气烟囱加装在线监测装置,水泥粉磨站粉磨包装车间呼尘限值达到1.5毫克/立方米。禁止水泥企业超限超载车辆出厂(站)上路行驶,实施绿色运输,治理无组织排放。到2020年底,实现水泥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覆盖,推广适用于低氮燃烧器及分级燃烧技术、烟气脱硫技术及高效收尘技术等成套技术装备,开展低品位原燃料和废物资源循环利用、废气资源再利用等绿色化技术改造,达到“绿色工厂”和“绿色矿山”标准。在采暖期对水泥企业实施错峰生产,错峰生产清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根据企业排放水平实行绿色调度制度,对评为绿色环保引领企业的,原则上不再实施错峰生产。
3.深化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示范,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在水泥行业推广,推进水泥企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采用粉磨过程与窑炉煅烧的自适应、非线性、可预测的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窑系统关键环节的智能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在水泥窑炉、
包装、装车、清库等危险、密闭环境和重复作业环节应用机器人进行智能操作、维修。建设厂区物联网,利用物联网技术、设备监控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应用具有采购、生产、仓储、计量、销售、运输、质量管理、能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的商业智能系统。建设数字矿山,采用三维矿山模型、在线分析仪等技术,对不同品位石灰石进行搭配开采,提高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
4.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逐步取消32.5等级水泥标准,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发利用特种水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加快发展工程专用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掺合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制品、部件化制品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差异化发展。水泥企业全部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参照水泥生产质量管理新规做好水泥标准化化验室建设等质量技术基础工作,推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能力建设,严格实施过程管控。将水泥生产许可证制度与追溯管理制度相结合,加大水泥产品抽检力度,公布水泥企业“黑名单”,对质量不合格的依法收回生产许可证,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质量追溯产品标识的水泥企业。
5.围绕建设绿色建材全产业链,重点支持三门峡绿色建材工业园区的实施,鼓励和引导相关建材企业(含市区周边混凝土搅拌站)和建设项目向园区集聚,引导下游企业入驻。对砂石骨料企业实施整合,打造绿色环保砂石骨料基地。发展和运营绿色建材工业园,开展绿色建材特色小镇试点,水泥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资金、资源、规模、技术等优势,对石灰石矿山开采和骨料开采上游产业进行整合,向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和装配式建筑、建筑部品延伸,推动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一体化发展。支持陕州区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加快建材供应商向综合建材服务商转变。结合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加快部品化发展,发展水泥复合多功能保温墙体、保温防水屋面集成、功能性水泥部品构件等水泥终端产品,以及轻质混凝土、泡沫水泥等建筑节能水泥制品。
6.发挥水泥窑炉“一窑多用”功能,合理规划水泥窑协同处置布局,鼓励我市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开展协同处理工业固废工作。对协同处置试点示范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工业固体废物生产线的企业,不再实施错峰生产。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