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先进制造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公示

索引号: szfgzbmszrzyhghj-2020-0006 公开责任部门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日期 2020-01-17 公开目录 综合业务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信息有效性 有效

一 、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1)功能定位

总体定位:商丘市高端制造创新绿色新城。

(2)控制 规模

规划区人口规模约3.0万人。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913.71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900.61公顷,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3.1公顷。

(3)规划 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三轴、四区、多节点”的总体结构。

一核:即产业综合服务中心,集聚商务会展、商业服务、科技研发、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为周边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也作为居住生活的配套服务;

三轴:沿汇聚九路、陆港一路和陆港二路形成片区的发展轴线;

四区:综合服务区、新能源装备制造片区、汽车装备制造片区和企业孵化片区;

多节点:包括居住组团中心、工业邻里中心,共同组成片区的活力节点。

二 、用地规划

规划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00.61公顷,其中居住用地84.91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9.49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4.80公顷,工业用地465.10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76.79公顷,公用设施用地11.71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117.81公顷。

三 、 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

按照“10分钟生活圈”的要求,合理统筹规划区的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商业金融服务等配套设施,易受市场力侵蚀的公益性公共设施须按配套要求重点落实。规划范围内公共配套设施配建水平与实际用地规模、规划人口容量和居住人口分布情况相对应。

四 、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济广快速路从规划区西侧经过,黄河路快速路从规划区南侧穿过,承担着联系商丘市其他片区的功能。

规划三条对外交通干道,分别是南北向的陆港大道、陆港一路与东西向的汇聚十路。

(2)道路网 结构

主干路:规划道路形成“一横四纵”的道路网格局。“一横”:汇聚十路。“四纵”:陆港大道、陆港一路、陆港二路、陆港四路。

次干路:规划道路形成“五横五纵”的方格网状的次干路网格局。

支路:规划注重支路的连贯性,以利于公交线路进入居住区设置站点,方便自行车出行,根据交通需求按照150-250米的间距划定。

五 、 绿地 系统规划

共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117.8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08%。规划形成“蓝脉贯穿,绿廊交织,一核引领,多点均布”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蓝脉:即贯穿先进制造新城 的响河生态水廊;

绿廊:指陆港一路绿廊、陆港二路绿廊、黄河路绿廊、汇聚八路绿廊、汇聚十路绿廊;

一核:即凤栖公园;

多点: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的要求,规划多处公园绿地形成的生态斑块景观节点,实现城市绿地的均好性。

六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三十五条 给水工程规划

预测规划区最高日需水量约为7.57万立方米/日。规划区属于商丘市第四水厂供水区域。规划区采用环状给水管网结构,干管呈“两横三纵” 形式。东西向干管沿汇聚十路、黄河路布置,管径DN600~DN800;南北向干管沿陆港一路、陆港二路、陆港三路布置,管径DN500~DN600。其他道路上规划DN300~DN400的配水支管,形成环状、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

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预测规划区平均日污水量4.52万立方米/日。规划区属于商丘市第九污水厂的收水范围。规划污水排入商丘市第九污水厂,处理规模5万立方米/日。沿汇聚十路、陆港二路、陆港四路敷设d500~d2000的污水干管。其余道路敷设污水支管,管径d500~d600。

响河以西区域:雨水干管(管涵)沿科生路、汇聚十路、汇聚九路、致富路、汇聚八路、黄河路自西向东排入响河,管径d1200~3600×1600;响河以东区域:雨水干管(管涵)沿汇聚十路等道路自东向西排入响河,管径d1350~1600×1400;沿陆港四路自北向南排入响河,管径d1000~1200 。支管管径d600~d1000。

预测规划区总用电负荷为252.5兆瓦。规划区域内规划220千伏变电站1座,即新区变。规划区域内规划110千伏变电站2座,即通达变,聚财变。规划新建220、110千伏线路采用架空方式敷设,10千伏线路敷设在道路的东(北)侧。

规划1处通信局房,服务面积9平方千米,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位于陆港二路与汇聚九路东南角,以满足区内业务需求。规划邮政局所服务半径为2千米,最高服务人口3万人。规划1处邮政局(支局),与通信局所合建,用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

规划区采暖季用气负荷为16.93万立方米/日,非采暖季用气负荷为15.63万立方米/日。规划区气源来自规划商东门站和规划商东储配站。规划区中压燃气管网以环状为主,干管呈“两横两纵”形式。

规划区民用采暖热负荷为54.24兆瓦,工业热负荷为59.86吨/小时。规划区主要热源为民生热电厂。规划一次供热管网采用120/60℃高温热水为供热介质。热水管网以枝状为主,主干管成环,干管呈“两横两纵”形式。蒸汽管网以枝状为主,主干管成环,干管呈“三横两纵”形式。

七 、 综合防灾规划

消防 工程规划: 规划1座一级普通消防站,位于致富路与陆港二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0.36公顷。规划区消防给水与市政给水为共用系统。城市道路设置消防栓,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人民 防空规划: 规划战时留城人口的比例为40%,人均占有人防工程1.6平方米。结合城市建设开发地下人防工程,重大交通设施修建地下物资库和地下通道。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人口疏散要在保证城市坚持斗争、坚持生产,坚持工作的前体下,采取集体疏散与投亲靠友相结合,以乘车为主,留强走弱,远近结合的原则进行,疏散干道由黄河路、汇聚十路、陆港一路、陆港二路、陆港四路等组成。

规划区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Ⅶ度。一般工业民用建筑抗震措施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Ⅶ度标准设防,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如:电信枢纽、水厂、110kV及以上变电站、电视台、政府机构办公楼、指定震时自救医院、学校、幼儿园、重要桥梁、主要工程系统关键的生产用房和大型公建按规范要求提高设防标准。

防洪工程 规划: 规划确定响河等防洪骨干河道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对防洪河道按设防标准扩宽、修建防洪堤。穿堤的水工建筑物级别,按所在堤防工程的级别与建筑物规模相应的级别高者确定。跨堤桥梁的水工建筑物级别,按所在堤防工程的级别与建筑物规模相应的级别高者确定。

八 、城市设计引导

(1)总体目标

先进制造新城,活力宜居绿城

(2)空间景观结构

基于自然景观和建成景观的核心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形成“水脉构架,活力延伸;一心一廊,点轴相承;产城一体,和谐共生”空间景观结构。

“水脉构架,活力延伸”:依托规划区内的水系、滨河绿地和道路带状绿地构建整体生态基底,建设多个社区公园、城市广场等绿化及开敞空间节点,利用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片区内部景观路径串联,形成层级分明、连续有机的空间景观体系。

“一心一廊,点轴相承”:以凤栖公园为核心,重点打造包含产业服务、文化休闲、商业娱乐等多重功能的的片区公共景观活动核心,建立片区整体城市形象坐标。并沿响河打造城市滨水活力走廊,形成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产城一体,和谐共生”:产业、居住、服务等功能集聚融合,合理布局,打造和谐生态的产业片区,形成的多元城市风貌区。

(3)风貌分区引导

根据规划后各个街区展现出的主要城市意象,形成四种特质的风貌分区,包括生态居住风貌区、商务商业风貌区、滨河休闲风貌区以及现代产业风貌区。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