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信阳市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背景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要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交通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健全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文创、交旅融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列为十大战略之一,省政府先后印发《河南省旅游公路网规划(2022—2030年)》《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规划布局16600公里旅游公路,重点塑造“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品牌,有力支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建设。
我市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红色历史遗迹云集,自然山水风光秀丽,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串联我市优质旅游资源,满足“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出行需求,推进大别山区域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支撑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区、国内领先的交旅文创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康养旅居目的地建设,服务文旅文创融合、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至2030年。
二、规划内容
《规划》包括发展环境、形势要求、总体思路、重点任务、近期实施安排、保障措施六个部分。
(一)发展环境。总结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交通网络、旅游公路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形势要求。深入研究国家、省、市系列战略部署,以及旅游市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研判未来我市旅游公路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
(三)总体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三方面内容。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作出的重要指示,以“两个更好”为统领,服务支撑信阳“1335”工作布局,聚焦文旅文创融合、乡村振兴等战略,确定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二是提出统筹全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激活区域、形成带动,绿色环保、生态优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五项基本原则。三是到2025年,打造“1121示范工程”,基本形成“一带一廊”旅游公路主骨架,基本实现全市5A级景区高速公路全覆盖、4A级以上景区二级公路全覆盖,有力支撑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区、国内领先的交旅文创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康养旅居目的地;展望到2030年,全面建成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特色鲜明的旅游公路体系。
(四)重点任务。主要实施七大任务。一是构建旅游公路网络,结合景区分布情况,坚持以景定线、以线串景、连点成线,在省规划旅游公路基础上,重点考虑构建沿淮旅游廊道,形成市域及县域旅游公路环线,规划布局“一带一廊”的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总规模约2855公里,其中主线3条约650公里、支线5条约890公里、联络线40条约1315公里。二是全面提升路域环境,加强路域环境精细化治理,推进路域环境美化升级。三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社会资源、建设用地条件等,统一规划15条绿道、5个开放式特色服务区、57个游客驿站、51个观景台、22个营地。四是推进旅游智慧发展,健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配置智能感知终端设施,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五是增强安全应急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安防能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六是打造淮河走廊观赏线、南湾茶海风情线、红绿交融初心线、红色精神传承线、大别原乡体验线、山水生态康养线、故园寻根问祖线共7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公路。七是加快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罗山县等11个县(区)旅游公路建设,打造区域旅游公路特色。
(五)近期实施安排。以优先贯通沿大别山主通道、配套在建或已经基本明确的项目、满足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符合经济发展规模和规律为实施安排原则,近期(至2025年)共实施旅游公路1349公里,同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游客驿站46个、观景台34个、营地15个、绿道320公里。
(六)保障措施。结合我市实际研究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加快项目实施、做好要素支撑、加大宣传推广”四项保障措施。
解读机关:信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0376-6611030
原文: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