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篇)

  • 索 引 号 :11411000005747138B/200610-00006
  • 信息分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策
  • 发布机构:许昌市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2006-10-19 05:10
  • 名 称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篇)
  • 文 号 :
  • 关 键 字 :
  •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篇)

    第六篇  加快城镇化进程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强化市区发展,提高市区首位度;加快县(市)城区发展,构建市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率先建设许昌与长葛之间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聚集区,积极推进许昌、长葛一体化发展,实现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对接。

     

    第二十三章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完善城市发展体系

     

        拉大市区城市框架,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依托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以建设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以产业为支撑,优先发展市区,全面拓展市区发展空间。以107国道为轴线,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整合市区资源,自南向北、重点向北延伸城市发展空间。加快与中原城市群的互动发展,推进新乡—郑州—许昌产业城镇带的建设步伐,强化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对接。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步伐,积极推进许昌、长葛城市一体化发展,拉大城市框架,按照带状城市发展布局,进行组团式发展,初步形成自南(蒋李集镇)向北(长葛市)的大城市框架,市区经济承载能力和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到2010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85万人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以上,市区人口超过80万人,市区经济总量(GDP)占全市GDP的50%以上,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0%以上。

    加快市区工业发展,强化市区辐射带动作用。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电力装备、烟草、发制品、纺织、造纸等优势产业,以建设国家(许昌)电力电子系统产业园为契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通讯光缆、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尽快形成一批高成长型、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企业聚集,发展产业集群。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起点搞好发展规划,增加土地资源储备,拓展新上项目发展空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投资产出率,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吸引力和项目承载力,走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主、多元开发为辅的新型园区之路,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城市功能和财政支撑能力;理顺市东城区管理体制,东城区以建设现代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区为目标,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金融商贸、生活居住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方向,搞好与邓庄食品工业园区的对接,加快外向型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步伐,逐步提高东城区经济发展水平;河南(魏都)民营科技园区以造纸、纺织等轻工业为发展方向,加快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步伐,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完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许昌县民营经济园区、河南(魏都)民营科技园区与许昌县尚集民营工业园区的连片开发和产业对接,形成市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推动东城区热电厂、烟草薄片、铁矿、百万吨造纸基地等一批市区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提高市区经济的支撑能力。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城市品位。支持胖东来公司、鸿宝集团、第三家电公司等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形成竞争力强、市场份额大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市区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及仓储、大型超市、加工配送等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注重以“汉魏故都”为主要内容的曹魏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建设好“八大精品群”:魏都风情区、灞陵桥景区、清水莲城、四季花城、河堤游乐、康体娱乐、汉魏故城遗址公园、三国曹魏文化遗存景点,把市区建设成为河南省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大力发展文化、房地产、金融、社区服务等成长性强的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市区的服务功能和城市品位。

    深入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强城市交通与周边城市间交通的衔接,强化城市干道与国道主干网和高速公路网的连接,建设许昌至长葛城际间的快速通道,争取107国道俎庄收费站北移,消除市区一体化发展的交通障碍。在京珠高速工程拓宽时,争取设立北出入口,打通市区向北扩展的通道。积极发展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继续加强城镇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市容管理,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行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中水回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强化城域骨干传输网和信息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以311、107国道花卉长廊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平原绿色生态城市功能为目标,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效衔接,完成建安公园、护城河、清潩河、清泥河等一批城市绿色生态工程的建设与整治,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的水平和档次,城市绿地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四城同创”工作,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重点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规划区内背街小巷的改造与整修,使许昌成为河南省最适宜居住的平原绿色生态城市。

     

    第二十四章 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发展体系

     

    加快县(市)城区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发展体系。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县(市)城区建设,使其成为具有较强聚集辐射带动能力的特色城市。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搞好十五个镇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实施撤乡建镇,新发展7个以上建制镇。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城镇建设多元化投入,实现城镇建设的集约发展。形成一批规划合理、特色突出、规模适中、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国家名镇、中州名镇和中心镇。走出一条依托产业支撑、土地节约使用、资源有效配置、环境不断优化、承载空间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坚持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依托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通过创新机制和政策扶持,建立特色产业整合机制,拉长产业链条,促进结构升级,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适当向园区集中,实现特色产业由初浅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转变,企业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转变。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拉大县城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带动和繁荣农村经济。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企业与农村经济的对接能力,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活力。认真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向优势产业。加强金融服务,强化银企合作,建立银行与县域经济优势企业合作沟通的长效机制。

        深化体制改革,清除阻碍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适应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要求,力求在户籍、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土地、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完善的城镇化推进保障机制。 

    专栏7   城镇化发展目标

    指  标

    单  位

    2005年实际

    2010年目标

    城镇化率

    32

    40以上

    市区面积

    平方公里

    50.8

    80

    市区人口

    万人

    51.4

    80

    建制镇

    35

    42

    城市气化率

    87.8%

    大于90%

    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先期建设并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型基本架构,初步形成中原城市群核心区。

    许昌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中原城市群南部重要的支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和能源基地,轻工、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