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旅游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

  • 索 引 号 :11411000005747138B/200610-00003
  • 信息分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策
  • 发布机构:许昌市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2006-10-23 05:37
  • 名 称 :许昌市旅游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
  • 文 号 :
  • 关 键 字 :
  • 许昌市旅游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明确提出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各级旅游管理组织,加强了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使全市旅游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初见成效。在认真开展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开发曹魏文化、钧瓷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为重点,广泛开展旅游招商活动,相继建设了一批景区景点。

    ——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加强了重点旅游景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旅游厕所、旅游标识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住宿和旅游餐饮,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和旅游文化娱乐,建立了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培养了一批专业旅游服务人员。

    ——积极开拓旅游市场。以实施“春雨行动”为重点,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的旅游营销宣传活动,推出了曹魏文化、钧瓷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工业旅游4条旅游线路,许昌旅游的知名度有了明显提高。

    ——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产业要素不断健全,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05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

        ——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提高了许昌城市品位,树立了城市良好形象,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为发展旅游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时期,我市旅游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大,缺乏龙头景区(点);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旅游业市场竞争力弱;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产业化水平不高。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十五”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出现一个旅游需求全面增长的时期。这种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许昌旅游业已具备的基础,将为“十一五”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为目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建设和培育旅游精品景区,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到2010年,力争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18万人天,旅游总收入达到25.1亿元,年均增长25%,提供直接就业1.15万人,带动社会就业5.75万人;努力打造三国曹魏文化、钧瓷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培育一批旅游龙头骨干企业,尽快形成核心产业优势明显、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以旅游发展推动环境优化,提高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许昌的对外开放。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增强旅游的综合实力。

    2、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以景区(点)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推动其转企改制,增强发展活力。以资本为纽带,培育、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把品牌塑造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贯穿于旅游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策划营销的全过程,努力培育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带动旅游产业上水平、上台阶。

    4、发挥文化旅游优势,增强旅游产业的聚集、辐射作用。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旅游内涵和品位档次。加强文化旅游的资源融合和区域协作,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5、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各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等资源的保护,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一心”(许昌市区、带状城市)、“两点”(襄城县、长葛市)、“三区”(三个重点旅游区)、“五线”(五条特色旅游线)、47个改建、扩建、续建、新建、拟建项目。

    1、“一心”:强化许昌市区、带状城市这个一级旅游中心,建设全市旅游大本营。要发挥许昌作为中原之中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优势,加大旅游宣传和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城市观光业和旅游服务业。以护城河以内,打造魏都风情游览区,提高和完善观光、商务、休闲、娱乐、购物等旅游功能,强化城市旅游新形象,在构建中心商业游憩区。许昌至长葛市之间87平方公里的带状城市里,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吸纳和注入旅游的多种活性因素,从而将带状城市区建成以新农村建设为灵魂,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主体的旅游度假区,开展和实施以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体验和环境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旅游活动区。立足本省,辐射周边,将许昌市区建成以休闲度假城市功能为核心的旅游区和旅游集散地,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

        2、“两点”:建设襄城县紫云山、长葛市佛耳岗(铁佛寺)水寨山水游览区。

    3、“三区”:重点开发建设三国曹魏文化旅游区、禹州钧瓷文化旅游区、鄢陵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三个特色旅游区。

    4、“五线”:重点开发和推介五条特色旅游线:

    (1)三国曹魏文化旅游线:主要景区有魏都风情区、灞陵桥景区、曹魏三国园、汉魏故城遗址公园、华佗康体养生园等。

    (2)钧瓷文化旅游线:主要景区有禹州钧瓷陶艺博览城(钧官窑遗址博物馆)、钧都神垕古镇。

    (3)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市区主要有(四季花城、清水莲城、河堤游园、西湖公园等)、带状城市休闲区(葛天音乐生态园、魏都王庄四季采摘园、农家乐)、鄢陵县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10万亩花卉苗木游览区、国家花木博览园、阳光生态休闲度假区、花都温泉度假区、花乡农家乐度假区、311国道花卉游览长廊)。同时,以位于西部的山地、河湖、林地等自然风光为依托,积极开发禹州逍遥观、大鸿寨、周定王陵(龙虎山)、禹州森林植物园(大禹生态园)和襄城县紫云山风景区。

    (4)特色工业旅游线:即以许继集团、帝豪集团、瑞贝卡公司、黄河集团四家企业为主组成的特色工业旅游线。

        (5)道教文化旅游线:以境内齐全的天宝宫、逍遥观、五岳庙为依托,以襄城、许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为内涵,将道教文化开发成区域性旅游产品。

    5、四十七个改建、扩建、续建、新建、拟建项目。根据现有旅游资源,着眼于长远发展,“十一五”乃至今后许昌旅游业的发展,都要围绕这四十七个项目搞好策划、规划和建设。

    禹州市:钧瓷陶艺博览城(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钧都神垕古镇、禹州森林植物园(或大禹生态园)、周定王陵(龙虎山风景区)、画圣吴道子故里、逍遥观风景区、大鸿寨风景区、白沙湖(东岭关)风景区、大禹山风景区、具茨山华夏祖根探源。

    长葛市:葛天音乐园、佛耳岗(铁佛寺)水寨、中州人文纪念园、黄河集团工业旅游示范点、陈寔生态园、钟繇园林、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许昌县:汉魏故城遗址公园、华佗康体养生园、曹魏三国园、天宝宫、杨水才纪念馆、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工业旅游示范点、尚集中华书画第一村。

    鄢陵县: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区、许昌阳光生态休闲度假区、10万亩花卉苗木游览区、花乡农家乐度假区、311国道花卉游览长廊、清流河游览区、双洎河生态农业观光区、许由寨百姓寻根园。

    襄城县:紫云山风景区、百宁岗五岳庙景区、首山乾明寺景区、古城文化游览区、毛主席视察纪念馆、无公害蔬菜游览区。

    魏都区:魏都王庄四季采摘生态园。

    市区:魏都风情区、灞陵桥景区、许继集团工业旅游示范点、许昌博物馆、帝豪集团工业旅游示范点、西湖公园、护城河及清潩河水系游览区。

    四、“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2006-2007年,重点抓好旅游项目策划、招商和建设;2008-2010年,重点抓好旅游产品提升、品牌普及及营销。通过五年的努力,使三大品牌(三国曹魏文化旅游、钧瓷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五条旅游线路趋于成熟,拉动相关产业,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旅游目的地和许昌旅游集散地。

    (一)旅游形象定位

    许昌是曹操建功之城,因曹魏故都而名扬天下;许昌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被冠以“莲城”的美名。钧都神垕古镇悠久的历史,以“火”为灵魂的独特的钧瓷文化氛围,为开展神垕古镇游奠定了基础。紧紧围绕“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这一特色和优势,要聘请国内著名策划公司,对我市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策划,精炼和提升出既能够充分体现我市特色,又具有很强市场号召力的城市形象主题。通过这张城市名片,大力宣传许昌,增强许昌的吸引力,扩大许昌的影响。打造许昌旅游品牌。

    (二)编制修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突出特色,彰显个性的要求,市、县两级要对原有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完善。重点编制三国曹魏文化、钧瓷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及许昌市建设旅游名城和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市旅游局负责修订《许昌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许昌县负责编制《三国曹魏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禹州市负责编制《钧瓷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鄢陵县负责编制《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要搞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在发展方向上和建设内容上的相互衔接。总体规划修编、其他专项规划编制于2006年底前完成。

    规范旅游规划编制评审程序,加强规划编制成果审查。建立规划专家评审制度,进一步提高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水平,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必须通过同级人大批准后方可实施。要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严禁盲目开发和低水平建设,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策划一批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聘请全国知名策划公司,对全市重点旅游项目进行策划。三国曹魏文化旅游策划,要体现唯一性、品牌性、创新性和现代性;钧瓷文化旅游策划要体现艺术性、广泛性、衍生性和拉动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策划要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大众性和广泛性。2006年8月底前,市旅游局要完成许昌市建设旅游名城和旅游目的地、魏都风情区、市区周边三国曹魏文化零散景点的策划;市新建办完成新农村示范区农家乐度假区的策划,市文化局完成灞陵桥景区的策划;市建委完成四季花城、康体娱乐、河堤游园、清水莲城、清潩河游憩带的策划;许昌县完成曹魏三国园、汉魏故城遗址公园、华佗康体养生园的策划;禹州市完成钧瓷陶艺博览城(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钧都神垕古镇的策划;鄢陵县完成鄢陵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策划;长葛市完成佛耳岗(铁佛寺)水寨、葛天音乐园的策划;襄城县完成紫云山风景区、百宁岗五岳庙的策划;魏都区完成魏都王庄四季采摘园的策划。每个项目的策划都要形成《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资源调研报告》、《产品供给分析报告》、《项目开发策略计划书》、《项目开发建议书》、《项目开发概念设计图册》、《建筑形态设计指引图册》、《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招商计划书》、《经营管理建议书》,为旅游资源开发和招商引资提供依据。通过编制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项目策划书,让投资商更好地了解我市的旅游消费市场、旅游资源及周边同类产品供给情况,了解项目开发的机会、风险、优劣势,以及项目的定位、主题、开发策略及发展目标等。

    (四)抓重点项目建设,开发龙头产品

    “十一五”时期,我市以建设三大品牌——曹魏故都、宜居花城、神垕古镇为重点。

    1、曹魏故都

        依托三国曹魏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坚持以曹魏故都开发为核心,以建设魏都风情区为重点,以灞陵桥景区为辅助,搞好市区三国曹魏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许昌县以建设曹魏三国园为重点,以华佗康体养生园、汉魏故城遗址公园、三国曹魏文化遗存点为支线,形成可视性三国文化旅游载体,建构以许昌市区三国曹魏文化为城市核心标志、市区周边三国曹魏文化遗址遗迹为支线的三国曹魏文化旅游主线。

    魏都风情区:即将魏都区内老城区(护城河以内及护城河两侧)建成开放性的魏都风情区。该区域内要按照突出三国曹魏时期建筑风格和文化符号的理念,结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进行统筹策划。恢复汉魏故城的建筑风貌,建设集休闲、游乐、购物功能为一体的步行街区。项目包括:护城河环境整治工程(包括水系沟通、水质净化与环保、沿岸绿化亮化、桥梁与建筑立面汉魏风格改造等)、魏武帝广场(魏武帝广场以智谋进行主题化建设)与曹丞相府、曹魏食街、曹操水师园(在西湖公园内专门设计一个项目)、春秋楼、春秋广场(增加三国酒吧街、钧瓷工艺街、古玩城等街区)。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三国曹魏文化特色的开放性商业游憩观光休闲区。

    灞陵桥景区:以灞陵路以西,西环路以东,许继大道以南,许南路以北约1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该景区开发建设的控制性区域高水平进行策划,找准市场卖点,注入曹魏文化灵魂,突出关公辞曹故事,融入蜀汉三国故事,将该区域建成曹魏三国蜀汉风情游览区,与老城区魏都风情区形成互补。

        曹魏三国园:该项目为文化主题游乐公园。结合带状城市建设,把许昌县尚集镇至苏桥镇清潩河两岸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该项目的选址,沿清潩河向南、向北各延伸2公里建设防护栏,河中蓄水,形成螺旋浆状的游览区,以断代史的形式对曹操在许昌25年的辉煌历史进行可视化再现,突出参与性、娱乐性,建成三国曹魏文化参与体验区。园内包括许都皇城(以仿古建设构画古城结构,形成曹魏故都皇城的历史画卷,按照主题游乐公园的模式,开展全新的观光游乐。包括:护城河、城门、景福殿、粮仓、司马相府、两条古商街等),建安文学故事园(三曹亭、七子堂、蔡琰阁、沧海楼、铜雀台等),三国智谋园(沙盘演阵、三国谜语、智谋情境走廊、曹操智慧苑、诸葛智慧苑、曹魏智堂、蜀汉智堂、东吴智堂、三国电子游戏厅等),三国战阵游乐园(攻城攀爬游乐区、水战戏水游乐区、马战骑射游乐区、匹克博野战游乐区、激光野战游乐区)。将该项目打造成三国曹魏文化旅游龙头产品。   

    华佗康体养生园:依托华佗墓园、华佗品牌,发展养生休闲、康体健身的特殊旅游。以栽植木本植物为主,以种植药用花卉为辅,打造休闲养生保健园,与曹魏三国园相连接,成为带状城市上一个重要节点和亮点。

    汉魏故城遗址公园:以张潘汉魏故城遗址为依托,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以观赏遗址原貌为主。主要建设具有汉魏风格的标志性大门;对毓秀台进行整修,重现当年皇帝祭天的场面性景观;用沙盘模型的形式对汉魏故城原貌进行再现;用特色树种,根据故城当年的功能设置进行绿化、美化、景观化,构建景区轮廓,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与曹魏三国园等景区形成对比,为游客提供实地参观的历史场面和历史真迹的游览场所。

    2、宜居花城

      (1)市区休闲区:以休闲宜居城市建设为核心,以三国曹魏文化以及智慧文化为灵魂,以花卉城市景观打造和古城游憩中心建设为支撑,建设城区水系花卉带、魏武帝广场、建安文化广场、曹魏食街(豫园美食城)、三国酒吧街等项目,形成三国曹魏文化特色鲜明、旅游服务功能齐全的休闲宜居花城。主要建设清水莲城、四季花城、河堤游园等项目。

      清水莲城:将市区内清潩河、清泥河两河治污并贯通,形成环状,护城河内遍植莲花,凸显我市莲城特色,形成莲花观赏带,并研发莲藕类食品及纪念品。

        四季花城:在城市绿化中,加大花卉广场及花卉种植的面积,广泛进行花卉养植,形成广场有花、门店有花、居民家家有花,在绿树丛中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观,其中特别突出莲花和蜡梅花,加大花卉造型艺术及大地花卉艺术景观的打造,使许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花城。

    河堤游园:在清潩河、清泥河、运粮河、护城河等市区河流两

    岸增加蜡梅、梅花、桧柏艺术造型等我市特有的花木种类,形成四季有绿、有花,建设具有三国曹魏文化内涵和许昌历史文化特色的雕塑、景观小品及休闲娱乐设施,并对沿岸建筑进行美化亮化,烘托氛围,营造休闲环境,将河堤两岸建成我市地域文化花木游览长廊。逐步达到象长沙市的湘江两岸和洛阳的洛浦公园的建设效果。

    (2)带状城市休闲区:以许昌和长葛市为首尾,以107国道及清潩河为脊柱,以工业园区、行政办公区和生态村园区为节点,以两侧的61个村庄为两翼,以田园活力游、水上游、工业游等旅游形式为血脉,以各园区丰富多样而又互动互补的产业链为发展支撑,从而构架起带状城市展翅高飞的壮丽景象。主要建设魏都王庄四季采摘园、葛天音乐园等项目。

    魏都王庄四季采摘生态园:利用紧邻许昌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以蔬菜和果树绿色植物为依托,建设智能化温室与大棚观光结合、庭院经济与立体生态模式开发结合的生态园区,为广大游客和许昌市民提供一个四季采摘生态游乐的场所。

    葛天音乐园:以长葛万亩生态园为依托,突出音乐始祖葛天氏文化内涵,融进中原地方戏曲、中外经典音乐表演等各类文化娱乐项目,建成中原独有的音乐主题乐园。

    农家乐旅游: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选取107国道两侧的五个行政村进行示范性策划、开发和建设。农家乐旅游将打破传统农家乐单纯的餐饮模式,增加和强化现代乡村、田园旅游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主题,加入更多的现代旅游的活力因素,如康体健身(氧吧、水吧、民间传统健身场、露天浴场、滑冰等)、心理恢复(老年公寓、心理医疗机构等)、高级娱乐(乡村网球场、乡村高尔夫、滑草、滑沙等)及产业体验(采摘、制造、酿造等)、新型住宿设施(乡村别墅、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等内容,实现旅游群体间的真正互动,让城里人感受到乡村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文化传统,同时也让乡村接受城市的文化、技术、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从而营造出一个城乡相互开放的环境。

      (3)鄢陵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建设鄢陵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为龙头,以“花都温泉度假区”、“10万亩花卉苗木游览区”、“许昌阳光生态休闲度假区”、“花乡农家乐度假区”为重点,突出北方最大花卉基地的特色,以花卉园艺、休闲农业开发为内容,把该区发展成为集花卉观光、生产销售、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园艺修学、许氏寻根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度假胜地。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该园代表花都的主体和灵魂,要在“花”上作足文章。按照2001年制定的《鄢陵县花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开辟“世界国花园”、“中国市花园”、“国色天香园”、“万梅闹春园”、“花卉百草园”、“野生花卉园”等特色园区,一年四季有花可赏,让花卉和名优树木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还应通过叠山理水适当改善园区地形地貌,通过增加放养动物等项目增强园内游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由此达到增强游赏效果、延长游览时间的目的。

    花都温泉度假区:该项目是带动鄢陵旅游上台阶、上档次的重点工程。要突出自然、生态、休闲主题,依托陈化店优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按高水平建设豪华泡汤别墅、家庭泡汤别墅、林中汤池、会议中心、饮食文化园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努力将该景区建设成为融水文化、茶文化、花卉文化为一体,以温泉泡汤、品茗赏花为特色,以会议、休闲、生态旅游为功能,浓缩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高、中端消费群体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许昌阳光生态休闲度假区:要以古朴自然的乡村民居为特色,融入地方风土人情、地方饮食、保健茶饮、花卉文化,展示花都人独特的民风民俗。进一步开发一些参与性和娱乐性活动,如野营训练、拓展活动、地方民俗表演、篝火晚会等,让游客参与其中,放松休闲,快乐度假。

    10万亩花卉苗木游览区:以40万亩花卉苗木的中心地带为依托,以郁郁葱葱的平原林海为背景,开发建设田园小路、开辟林间空地、林中天窗,移植古树名木,挖掘和建设林海金色池塘,建造别具一格的建筑聚落群等休闲度假和疗养设施,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精神舒爽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和拉动中原城市群休闲度假、康体疗养客源市场。

    花乡农家乐度假区:以花卉苗木中心地带的村镇为依托,结合花乡民情、民风特色进行园林风景营造,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面向中、低档次消费人群的休闲度假农家宾馆,建设一批自然、纯朴、优美的花乡风情度假村。

    311国道花卉游览长廊:为体现花都的气势和氛围,结合生态景观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311国道两侧的园林绿化。国道两旁的建筑要新颖别致、仿生化和生态化,以突出园林效果。绿色长廊两侧的花卉园要进一步规范设施,突出特色,上档次,上品位,使其小巧而精致。

    另外还有:襄城县紫云山风景区:以万亩槲树和良好的植被为依托,注重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加以焦赞、孟良密寨、卧龙湖等景观吸引物;丰富紫云书院的文化内容,设置体验参与娱乐类项目;美化景区环境,做精做细景区设施,使景区达到点点有特色的视觉效果。长葛市佛耳岗(铁佛寺)水寨:以双洎河上佛耳岗水库为依托,建设水上乐园、餐饮服务、垂钓、采莲、品茶、烧烤、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

    3、神垕古镇

    禹州钧瓷文化旅游区要钧都神垕古镇为品牌和形象,以“一城”(钧瓷陶艺博览城)、“一镇”(神垕古镇)钧瓷文化开发为重点,逐步形成钧瓷旅游市场、钧瓷商品市场、陶瓷批发市场和古玩收藏市场,努力把钧瓷文化旅游打造成国际性旅游产品。

    神垕古镇:神垕古镇要重点开发建设老街景观区,力求营造出独具特色的钧都古镇,彰显神垕的古朴特征(古街、古宅、古窑、古玩),弘扬神垕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要加强对神垕古  镇、古街、民居、肖河、烟囱林的保护利用以及对废弃碎瓷片的有效利用,建设瓷都文化墙,彰显瓷都、古镇文化特色,建设现代化的旅游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使钧都神垕古镇成为宜游、宜商、宜艺、宜居,集钧瓷制作、商贸、展览、旅游、休闲、居住,物流集散、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钧瓷文化特色古镇。

    钧瓷陶艺博览城(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要在钧官窑址博物馆和钧瓷一条街的基础上,建设钧瓷陶艺博览城,增加游客体验参与区,运用高科技手段鉴赏把玩钧瓷功能区等内容。钧瓷陶艺博览城的定位要国内最大、品种最全、档次最高、环境最优、吸引力最强,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钧瓷的神、奇、绝、妙等特点,形成集旅游观光购物、瓷器知识扫盲为一体的新景观。其中的钧官窑遗址博物馆要按照有关标准进一步加强景区建设,增加一些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尽快成为国家4A级景区,并力争成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

    4、其他项目

    在策划、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旅游价值较大的名人胜迹、宗教文化、古建奇观和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展现许昌古今文化之风采、山水风光之秀美,开拓区域性和地方性市场。此外,积极发展道教文化旅游,襄城县、许昌县、禹州市要进一步开发建设百宁岗五岳庙景区、天宝宫景区、逍遥观景区。开发许昌特色工业旅游,进一步完善许继集团、黄河集团、帝豪集团、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工业旅游示范点,加快策划建设许昌烟草博物馆和许昌档发博物馆。

    (五)积极招商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

    要依托全市优势旅游资源,突出特色和品牌,做好旅游项目规划、编制、立项等基础性工作,建立旅游项目库。要加大政府引导性旅游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扩大旅游投融资渠道,引导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旅游投融资体制。要特别注意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发全市重点和品牌旅游项目,同时要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良性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要在策划的基础上,对魏都风情区中的子项目、带状城市中的旅游项目、灞陵桥景区、钧瓷陶艺博览城(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钧都神垕古镇、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区、10万亩花卉苗木游览区、花乡农家乐度假区、许昌阳光生态休闲度假区、紫云山风景区、佛耳岗水寨等重点旅游项目进行项目包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招商程序。

    除以上重点项目外,其他的旅游项目,有关县(市、区)和部门也要按要求做好招商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招商项目包装。

    为了避免盲目招商,确保招商效果。在实施招商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项目策划与设计。这是创意、蓝图制定、项目确立阶段,主要是把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转化为商业上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

    2、包装招商项目。按照《商业计划书》模式进行项目包装,以达到清晰、明确、商业模式可行、盈利前景可观的效果。

    3、制定招商政策。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资源使用权益的大小与时间、现有资产的处置、道路建设、土地资源的使用、农民及其他居民的安置、税费减免、贷款资金协作等问题搞好调查研究,针对具体项目,制订优惠政策。

    4、制作招商资料。就是要把前三步做的工作整理归纳,形成系统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性单页、项目总体规划概要、投资评价等,力求做到系统全面,内容充实,投资吸引力强。

    5、发布招商信息。通过招商网站,参加招商洽谈会,组织专门招商活动等,发布招商信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注重信息投递的有效性。

    6、考察与谈判。把握核心政策尺度,注意公众利益与投资商利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选择有实力的客商,对投资进度、规划要求等政府目标搞好磋商和衔接。

    7、合同签订。旅游开发合同是比较复杂的法律文件,一定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必须慎重对待每一个细节,以防项目开发停滞。要详细规范各方责任与权利,形成持续协调机制。

    8、合同落实与协作推进。合同签订并不是招商完成,政府有关部门要与投资企业搞好协作,推进相关事项和责任的落实。

    9、跟踪服务。从立项、建设、管理、营销各个环节,对投资商进行全程服务,这不仅是完成项目的需要,而且是进一步招商引资成功的需要。优质的服务环境,不仅使项目产生效益,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投资旅游项目。

    要按照上述九个环节,对旅游资源进行统筹策划、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捆绑式招商。要把旅游重点项目纳入全市“十一五”重点招商项目,对外发布招商信息;要积极组织各项目单位,参加各类旅游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招商;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经营性项目要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吸引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我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广泛吸收各方面资金投资旅游产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实现许昌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共同努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化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功能,加强与金融、保险、电信、媒体、园林、建筑、文化、环保、工业、农业等其他关联产业的协调衔接,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加快发展旅游住宿餐饮业,规范旅馆服务,形成良好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市旅游星级饭店争取达到30家。突出地方餐饮特色,挖掘开发地方系列风味小吃,开发绿色营养健康套餐,建设和规范旅游美食城(街)、旅游快餐店,为旅游者营造良好的餐饮环境。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制定规划,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大力开发钧瓷、档发、花卉、腐竹等旅游商品。各县(市)城区和重点旅游城镇建设旅游购物市场,主要景区规划建设旅游购物场所,规范完善购物网点。

    坚持旅游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许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把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通过项目和品牌带动,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利益共享,实现多赢。在编制项目、申请项目时要突出旅游项目和文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时也要把旅游项目、文化项目纳入进去,争取旅游、文化项目投资多元化。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策划开发富有中原文化特色和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娱乐节目。以文化部门为主、旅游部门配合,打造一台独具三国曹魏文化魅力的演艺节目,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完善与改革旅游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新机制,是促进许昌旅游产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保障。加快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对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实施彻底的三权分离是景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改革中,要以建立现代旅游业制度为目的,以带动旅游企业发展为重点,使旅游企业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主体,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汽车公司等旅游企业,要结合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八)加强宣传促销和外联合作,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积极引导许昌各大旅行社围绕“中原之行,许昌启程”这一题目大做文章,加强宣传促销和外联合作,开拓旅游市场,力争将许昌建成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实现旅游接待新突破。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首先,要增加宣传投入。各个酒店、餐馆、旅行社、景区景点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政府要划拨专款投入旅游宣传。其次,要搞好市场调研。细分客源市场,有重点、有计划地对某一地区市场、某一类型市场开展旅游推介。要特别抓好黄金周旅游宣传,努力增加客源。第三,旅游行业要统一行动,联合开展宣传与促销。政府进行总体形象宣传,企业跟进产品促销。要把城市营销和旅游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城市的包装和形象宣传,形成宣传的合力。要强化旅游形象和理念,精心策划旅游宣传口号和活动,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第四,要组织策划实施一些有影响的节庆活动。每年举办曹魏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三国曹魏文化节;举办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举办中国钧瓷文化节等。通过节庆活动招徕人流,从而带动物流、信息流,最终形成经济流。把节庆活动和形象片、宣传册、形象大使一同推出去,提高许昌旅游的知名度。

    在区域联合上,要发挥许昌地处中原城市群、位置居中、距离郑、汴、洛旅游热点城市都很近的区位交通和客源优势,充分利用周围热点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搭车上线、借船出海,带动许昌旅游经济的繁荣,也为中原旅游城市隆起带的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五、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发展机制,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

    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经常研究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十一五”时期大力扶持、重点发展的重要产业,统筹规划,认真安排。把旅游重点项目纳入全市“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台帐,狠抓落实。把旅游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管理,与其他经济工作一起安排、一起检查,实行绩效考核、督办问责,切实把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管理部门要按照行业管理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在全行业开展旅游企业达标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旅游行业间要发挥旅游协会的作用,加强横向联合,做到安排合理、服务周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抓好旅游市场整顿,规范经营行为,加强旅游市场的诚信建设,为许昌旅游创建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重点抓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加强对景区内部及其周边的建筑建设、经营服务的严格规范和管理。加强安全管理,按照有关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要继续办好旅游专业和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合格的旅游服务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按照行业管理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在全行业推行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精细化服务,积极培育个性化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行业要强调以人为本,服务至上,通过细微化服务,让游客充分感觉到许昌的旅游服务水平。要做好“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之间的衔接,不让一个环节出问题。要提高全民和各行各业人员的素质,树立人人都是许昌形象、人人都是游客服务员的全局观念和意识。由此,全面培育许昌旅游服务形象和品牌,树立和叫响“不让一个游客在许昌受委屈”的旅游服务新形象,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以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为重心,营造旅游发展环境

    环境是旅游发展的生产力,其中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保证。城市形象是旅游的第一品牌,城市环境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形象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领域,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武器和竞争工具。许昌紧邻省会郑州这样一个交通枢纽城市和中原商务中心。按照大旅游的理念,充分利用创“三城”的成果——漂亮美丽的城市环境,把城市建成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曹魏故都,宜居花城”为总体定位,确定“城即景,景即城”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市区建设成为旅游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要建设一些抢眼的都市新景,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气息,在整体上突出许昌曹魏故都的城市特色,彰显现代都市的朝气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资源。要在抓好城市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管理、旅游服务、思想观念等软环境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氛围和条件。

    (四)加强文化旅游研究,促进旅游资源和文化品牌保护

    旅游的实质就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旅游者本质上也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许昌的优势就在于文化厚重。但由于年代久远、破坏严重,许昌文化旅游资源规模小、分布散、观赏性差,开发难度较大,导致目前文化旅游产品空心化、著名古迹无内容的突出现象,也面临有些文化品牌被外地抢先开发、注册的问题。为此,要加强许昌旅游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曹操战略思想和钧瓷文化艺术的研究。要争取国家级的研究会落户许昌,成立三国曹魏文化研究会、北方花卉文化研究会、钧瓷陶艺文化研究会、中华之源文化研究会,通过知名专家、学者认识许昌,研究许昌,点评许昌,达到宣传许昌、保护许昌品牌文化的目的。要加强许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挖掘许昌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和强化许昌的特色文化,树立许昌旅游文化的品牌形象,开发富有许昌特色和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要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对全市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避免无序开发和资源浪费。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