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1000005747138B/200912-00010
禹州市、许昌县、襄城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许昌市2009年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许昌市2009年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推进我市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提升许昌烟叶品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以“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为发展方向,加大投入扶持力度,狠抓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打造具有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样板。
二、试点范围
在全市建设1个市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乡,10个市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9个县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规划种烟面积57931亩。襄城县汾陈乡为市级试点乡,共有耕地面积61369亩,规划种烟面积3万亩。襄城县汾陈乡大磨张、玉河、王孟寺村,王洛镇闫寨、潘朱、郭庄村;许昌县椹涧乡岗杨、沙张村;禹州市范坡乡李楼村,小吕乡西南王村等10个村为市级试点村,共有耕地面积29660亩,规划种烟面积19564亩。襄城县汾陈乡双楼张、赤涧付村,颍阳镇张庄村,库庄乡宋庄村;许昌县椹涧乡瓦屋刘、坡张、金庙村;禹州市范坡乡圈刘、蜂王村等9个村为县级试点村,共有耕地面积24309亩,规划种烟面积18270亩。
三、建设目标与标准
(一)建设目标
1.浓香型质量特色突出。叶片成熟度好,颜色桔黄,组织疏松,油分充足,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协调,钾含量1.2%以上,氯离子含量0.8%以下;香气量足、质好,刺激性小,燃烧性、安全性好。
2.单位面积收入增加。亩均单产150—175公斤,上等烟比例40%左右,收入2000元以上。
3.烟叶生产用工减少。每亩烟叶生产用工从40个左右降至20个以下。
(二)建设标准
1.烟田标准化。对田、水、电、路、林、沟、渠、桥、涵进行综合配套建设。每500亩左右建成一个方格田;每条路栽两行树,路侧修排水沟、灌排渠、桥涵;示范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烟田格局。
2.种植规模化。市级试点乡种烟户户均种烟面积10亩以上,市级试点村种烟面积1500亩以上,市级试点村种烟户户均种烟面积20亩以上,县级试点村种烟户户均种烟面积15亩以上。
3.育苗、烘烤工场化。建设高标准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形成集育苗、烘烤、分级、收购等功能于一体的加工场。
4.作业机械化。耕耙、起垄、施肥、覆膜、播种、喷药等机械作业率达到100%,探索机械移栽、机械中耕培土、机械编烟技术。
5.生产标准化。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做到良种(优质品种)、良制(种植制度)、良法(农艺操作)、良田(土壤改良)“四良”配套,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
四、主要措施
(一)围绕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1.搞好基本烟田保护。一是基本烟田标准化。对试点乡、村耕地进行全面普查,健全区域性基本烟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本烟田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二是基础工作规范化。在普查基础上,逐村逐户逐地块建立基本烟田档案,绘制基本烟田图表。重点做好烟田卫生、土壤改良、用养结合、轮作调茬、规范农药、农膜使用等基础工作。三是保护责任社会化。试点乡、村所在的县(市)、乡(镇)政府出台基本烟田保护措施,烟草部门在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做好耕作制度安排和规划,通过契约等方式与农民签订基本烟田保护协议,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基本烟田。四是监督管理信息化。建立基本烟田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综合分析评价基本烟田保护项目的必要性、保护措施的合理性、保护效果的科学性,及时对基本烟田保护政策、措施进行调整。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乡、村基础设施实现烟水、烟炕、烟路、烟机、烟林、烟站等“六配套”。烟水配套即旱能浇、涝能排,实现科学用水;烟炕配套即密集烤房烘烤比例和工场化烘烤比例均达到100%;烟路配套即基本烟田主要生产路全部硬化,利于运输和机械化作业;烟机配套即烟田机耕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减少生产用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烟林配套即更新与烟草病虫害共生树种,搞好生态林网建设,改善烟田生态环境;烟站配套即优先对试点所在乡(镇)烟叶工作站进行标准化改造,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
3.建立科学耕作制度。试点建设要因地制宜,逐步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加大烟叶种植轮作力度,在同一地块有计划、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充分考虑烟叶前茬作物的种类、生育期、施肥状况、农药使用情况及同源病虫害等多种因素,推广秸秆覆盖等秸杆还田技术,推行前作—绿肥—烤烟的轮作方式,常年维持一定比例的绿肥种植面积;推行以烟为主的综合养分管理,对烟田环境状况长期定位监测,及时了解土壤养分变化状况,统筹安排肥料种类和合理用量。
(二)围绕浓香型特色,大力推广烟叶生产科技进步
1.全面实施种子、轮作、沃土三大工程。种植浓香型质量特色突出的优良品种,推广“三三制”种植模式,即以组为单位,划为二方田,每方田三年种植烟叶,三年种植其它作物;推广冬前深耕、冬前起垄、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掩青等土壤改良技术。
2.重点落实平衡施肥、成熟采收、密集烘烤三项技术。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品种个性施肥、科学方法施肥,严格禁止当季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含氯化肥;做到下部叶适熟采收、中部叶成熟采收、上部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收;做到科学烘烤,减少青筋烟叶数量,黄烟率达到85%以上。
3.认真做好传统技术、常规技术、现代技术三个结合。以传统技术求特色,以常规技术求稳定,以现代技术求发展,用先进技术、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搞好常规技术的集成应用,积极探索循环烟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推动传统烟叶生产技术全面升级。
(三)围绕可推广原则,努力提高试点建设水平
1.政策引导,烟农自愿。试点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并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机井通电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农田生态林网建设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等项目建设相结合,整合现有涉农资金,优化支农资金使用办法,充分调动烟农自愿参与试点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因地制宜,先进实用。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基础和要求,因地制宜,重点搞好现有设施条件的改造升级和现有技术的集成推广。
3.节约发展,量力而行。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烟草行业发展要求,注重土地和各种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市场运作,烟农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种植烟农,促进烟农由生产者向生产经营者转变;扶持发展专业化、工场化服务组织,使部分烟农转换成为烟叶生产服务的经营管理者、资产管理者。
(四)围绕烟农利益,逐步建立良性运作机制
1.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使烟农放心种烟。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豫政〔2007〕67号)精神,对试点烟叶全部实行农业政策性保险。每亩烟田保费24元,县(市)级政府负担12元,占50%;烟草部门负担9.6元,占40%;烟农负担2.4元,占10%。保险收益归烟农所有。
2.建立“两头工场化、中间机械化”减工机制,使烟农轻松种烟。县(市)政府负责规划、协调建场用地;烟草部门负责育苗、烘烤工场规划设计和育苗大棚、烤房和附属设施建设补贴,提供技术指导,免费供应烟草种子。建立以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队等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政府补贴为引导、烟草补贴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和专业服务组织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对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队购置服务烟叶生产的通用机械,烟草部门补贴40%;购置小型、中型烟叶生产专用机械,烟草部门补贴50%;购置大型烟叶生产专用机械,烟草部门补贴70%。
3.构建生产信息平台,使烟农明白种烟。强力推进“四电合一”(电视、电台、电脑、电话)工程。与电信部门合作,普及推广手机信息服务;与电视台、电台合作,宣传烟叶生产形势、政策、技术及市场信息;改善基层单位的软硬件设施,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实现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使烟农明白试点村建设政策、烟叶生产政策、烟叶生产技术、烟叶市场信息等。
4.构建新型技术服务体系,使烟农科学种烟。一是建立服务体系。以许昌市烟草公司和县级烟草分公司技术骨干为主体,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卷烟企业联合成立决策服务组织,为试点建设提供规划、技术等服务;以基层烟叶工作站为主体,培养一批大学生烟叶工作站站长和农艺师技术队伍,实行各生产环节责任考核机制,为烟农提供规范化技术服务;以烟农为主体,积极发展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为烟农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二是扶持发展烟叶种植大户和种植农场。按照“政府组织、农户自愿、村委监管、业主承包”的原则,依法依规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积极扶持20—50亩烟叶种植大户,大力培育50—200亩小型烟叶种植农场,限制发展200亩以上的烟叶农场。对大户和小型农场协议种烟时间5年以上的,烟草部门在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实施“金色证书”工程。对试点乡、村干部、50—200亩种烟农场主和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培训,培训合格颁发“金色证书”,并在承包项目、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
五、加强领导
搞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市政府成立全市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烟草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局、气象局、财政局、电业局、科技局、科协、交通局、人保财险许昌市分公司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烟办室。有关县(市)、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组织,设立办事机构,建立管理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健康开展。试点所在的乡(镇)政府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土地流转工作,切实搞好烟叶的规模种植。各级、各部门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各管理部门、各个环节的职责权限,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县(市)要对试点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科学制定方案,并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要建立试点建设评估组织,对建设规划、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鉴定。各级要成立督导组,对试点建设进行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