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许昌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阐明全市发展的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根据《中共许昌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新局面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的五年。未来的五年全市上下要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格局,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乘势而为,砥砺奋进,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全市上下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贯彻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好的趋势,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花木之都”等称号,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攀升的五年,是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连续五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2.8亿元,年均增长13.4%,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确定的力争突破千亿元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75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7.45亿元,年均增长23.5%;人均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1.8倍、2.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720亿元,与“十五”相比,翻了两番还多;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0.8亿美元,年均增长24.8%。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2010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8.6%,比“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了“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中原电气谷上升为省级战略,并逐步成为市区经济新的增长极。主导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风电装备、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布局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达到275万吨,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47.1%,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发展迅速,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物流、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规划建设了6个物流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空港产业园落户许昌,引进了4家股份制银行,成功举办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三国文化周和中国钧瓷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比“十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许昌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由许昌战略上升为全省战略,为未来赢得发展空间。城市基础建设力度加大,许都大剧院、文博馆、体育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和许长城际道路、魏武大道、天宝路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市承载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和灯饰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县(市)城和重点镇综合功能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有效启动,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和谐得到提高,土地等资源得到集约节约利用。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交通实现跨越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3.6公里,许昌至登封、许昌至扶沟、郑州至尧山许昌段高速竣工通车,京珠高速许昌段拓宽完工。国道107复线、国道311等重要干线公路完成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快速增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石武客专、许禹铁路改建等重点项目开工兴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国省干线公路为网络的运输大通道初步形成,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能源基地建设取得新成就。在关停全部燃煤小火电机组的同时,建设完成禹州电厂二期工程、许昌东城区热电厂等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煤炭资源重组基本完成,资源快速向优势企业集中,建设完成了首山一矿、泉店煤矿等大型煤炭矿井。覆盖各县(市、区)的天然气输配管网基本建成。许昌500kv输变电站竣工投产,220kv及以下输配电网不断完善,电网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南水北调工程许昌段开工建设,实施北汝河综合治理、颖汝灌区节水改造、禹州纸坊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建设呈现新态势。全省率先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市、县均建成了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了小火电、小水泥、小造纸。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有了明显的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林木覆盖率达到30.5%。在全省率先规划启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园区,长葛大周再生金属产业园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企业、医药卫生、投资、城市公用事业、农村税费等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五年累计完成企事业改制257家,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大招商活动成绩斐然,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和中国平安、国家电网、澳门名嘉等一批战略投资者。郑许联动发展步伐加快,城际公交开通。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4家,全市上市企业达到7家,总数居全省第二位。五年累计出口35.8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4.5倍。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连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取得重大进展,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成功申报许昌陶瓷职业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五年财政投入改善民生的支出达到212亿元,年均增长25.5%,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52.5%。每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五年建设廉租房24.8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6.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6万平方米。继续落实免除农业税和实施农机、种粮、良种、综合直补四项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价格,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逐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171元和7197元,年均增长14.3%和14.6%。
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进入了转型升级、蓄势崛起的新阶段。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无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我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审视、谋划工作,理清思路,完善举措,力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过了一条科学发展路,实现了辉煌“十一五”。
专栏1 “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 |||||||
类 | 指标名称 | 2005年实际 | “十一五”规划目标 | “ 十一五”完成情况 | 指标 | ||
2010年 | 年均增速% | 2010年 | 年均增速% | ||||
经 | 生产总值(亿元) | 605.47 | 1063 | 12 | 1312.8 | 13.4 | 预期性 |
人均生产总值(元) | 13440 | 22617 | 28416 | 预期性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 239.4 | 482(1857) | 16 | 829.4 | 31 | 预期性 | |
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万美元) | 35579 | 71500 | 15 | 108000 | 24.8 | 预期性 | |
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 4260 | 10600 | 20 | 22000 | 38.5 | 预期性 | |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 19.96 | 45.7 | 18 | 57.45 | 23.5 | 预期性 | |
经 |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 83.5 | 88 | 88.6 | 预期性 | ||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57.6 | 70 | 70 | 预期性 | |||
研究开发费用占GDP比重(%) | 0.9 | 1.5 | 1.5 | 预期性 | |||
城镇化率(%) | 32 | 40以上 | 41 | 预期性 | |||
人 | 年末总人口(万人) | 450.5 | 470 | 6.46‰ | 462 | 5‰ | 约束性 |
市区面积(平方公里) | 50.8 | 80 | 80 | 预期性 | |||
市区人口(万人) | 51.4 | 80 | 80 | 预期性 | |||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
| 5年降低18% | 5年降低18% | 约束性 | |||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34.39 | 34.39 |
| 34.41 |
| 约束性 | |
林木覆盖率(%) | 21 | 26 |
| 30.5 |
| 约束性 |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 317 | 320 |
| 320 |
| 预期性 | |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83 | 85 |
| 90 |
| 约束性 | |
公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7769 | 11970 | 9 | 15171 | 14.3 | 预期性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3642 | 4870 | 6 | 7197 | 14.6 | 预期性 |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 | 15.3 | 100 |
| 100 |
| 约束性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 | 4 |
| 3.5 |
| 约束性 | |
城镇人口基本养老覆盖人数(万人) | 25 | 29 |
| 34.4 |
| 约束性 | |
劳务经济收入(亿元) | 70 | 100 |
| 110 |
| 预期性 |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72.4 | 82 |
| 82 |
| 预期性 | |
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万人) | 2.5 | 3 |
| 3.1 |
| 预期性 |
注:1、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当年价。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机遇和有利条件“十二五”时期仍是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中部崛起带来新机遇。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把加快许昌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纳入国家产业布局,为我市以电力装备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新机遇。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市作为核心区的重要支点城市,面临着借力发展、乘势而为的新机遇,尤其是我市推动郑许联动发展等思路和重大布局将上升为省级战略,甚至国家层面,为我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
产业转移带来新机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产业梯次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向中部地区设点布局,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扩大内需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市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我市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许昌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改善民生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利于我们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促进协调发展。
思富思进带来新机遇。全市干部群众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注重运作中找到的克难攻坚办法,在真抓实干中形成的务本责实作风,为继往开来、加快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第二节 挑战和突出矛盾“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市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和突出矛盾: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转型发展带来的“两难”问题增多,我市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结构升级与扩大就业、加快项目建设与要素资源紧缺等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原城市群及周边地市竞相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保位争先的难度加大。同时,我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滞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偏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经济外向度偏低,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关系民生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提升公共服务和群众生活水平的巨大压力。
综合判断面临的形势,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市要根据当前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走出一条科学、跨越、创新、协调、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三章 “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战略重点,坚持走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着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创业、着力改善民生,力争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质量、生态环境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奋力开创许昌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第二节 发展定位综合考虑我市的综合实力、产业基础和成长潜力等因素,确定我市的战略定位是:中原经济区内的“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
——“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中原经济区中率先走出一条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创新创业示范区。构建内联外合、灵活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对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创业就业的支撑功能;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努力推进创新强市,创业富民,在中原经济区中率先建成创新创业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增强资源对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升环境对发展的容纳能力,强化社会对发展的促进能力,探索一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中原电气谷高端载体和许继集团龙头企业作用,以推进中国电力装备高端化、成套化、国际化为重点,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聚发展,提升电力装备制造业实力和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基地。
——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充分发挥我市花木生产交易的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优势,推进花卉苗木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构建和延伸花卉苗木产业链,进一步增强我市花卉苗木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
第三节 奋斗目标“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高两好”,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的基础更加牢固。
——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质量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高端产业引领能力和主导特色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在全省居领先地位。
专栏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
类别 | 指标名称 | 2010年 | “十二五”目标 | 指标属性 |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
经 |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312.8 | 2212 | 10以上 | 预期性 |
2、人均生产总值(元) | 28416 | 45625 | 预期性 | ||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 829.4 | 1742 | 16 | 预期性 | |
4、境内财政总收入(亿元) | 156 | 275 | 12 | 预期性 | |
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 57.45 | 101.2 | 12 | ||
5、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12.86 | 32 | 20 | 预期性 | |
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 | 10.8 | 28 | 21 | ||
6、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 | 2.2 | 5.71 | 21 | 预期性 | |
转 和 自 主 创 新 | 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89 | 90 | 预期性 | |
8、城镇化率(%) | 41 | 50 | 预期性 | ||
9、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 | 1.5 | 2 | 预期性 | ||
1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 0.24 | 1 | 预期性 | ||
社 | 11、全市总人口(万人) | 462 | 480以内 | 约束性 | |
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5171 | 24433 | 10左右 | 预期性 | |
1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7197 | 11590 | 10左右 | 预期性 | |
14、城镇登记失业率(%) | 3.4 | 4.5 | 预期性 | ||
15、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万人) | 累计39.2 | 累计30 | 预期性 | ||
1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3 | 96 | 约束性 | ||
1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4 | 37 | 预期性 | ||
18、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35 | 40 | 约束性 | ||
19、城乡三项医疗医疗保险参保率(%) | 80 | 90 | 约束性 | ||
20、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生 | 21、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34.41 | 34.41 | 约束性 | |
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 14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23、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5 | 0.60 | 预期性 | ||
2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3.9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2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2005年价)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26、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吨)(2005年价)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27、主要污染物排放 | 二氧化硫(%)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化学需氧量(%) | |||||
氮氧化物(%) | |||||
氨氮(%) | |||||
28、森林增长 | 林木覆盖率(%) | 30.5 | 32.5 | 约束性 |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587.7 | 680 | |||
注:1、规划指标的属性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方向,主要通过改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市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完成。 2、城镇基本养老参保人数2010年数据统计口径仅包括城镇职工,2015年数据统计口径包括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 3、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约束性目标待与省衔接后,以省确定的目标为准。 |
第四章 “十二五”战略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确保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按照“强一优二做大三”的思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心任务和重要引擎,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镇功能,推动竞相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强化城乡管理,确保“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把许昌打造成对接郑州、辐射豫南、联动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把许昌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品牌带动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着眼于增强软实力、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充满活力的“人文许昌”。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改革,再造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和新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积极做好对外开放机构的申报争取工作,构建许昌大开放经济体系。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富民优先”,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和谐许昌。
第二篇 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坚持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持续拓展投资需求增长空间,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第一章 着力扩大投资需求
突出发挥投资的带动作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投资保障能力,促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到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600亿元,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第一节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把实施项目带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工作尽可能转化为具体项目,以项目带动要素集聚、服务提升、作风改进、合力形成、工作落实。
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围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要素3大基础,工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农林水利、交通等6大领域,每年组织实施100个经济社会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带动年度平均投资不低于千亿元,实现投资规模五年翻番。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提高新谋划项目的规模和质量,每年储备产业规模远景规划目标在50亿元以上的重大前期项目100个以上,及时调整完善“十二五”规划项目库,努力保持较大投资规模。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规范便捷的项目审批机制,实施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完善项目建设服务保障机制,坚持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分包制,实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和服务承包制,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科学制定项目年度推进计划,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考核和问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节 提高投资保障能力加快完善有机统一、高效运作的现代投融资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积极稳妥发展和规范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出台《许昌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和良性偿债机制,确保政府投资安全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上市、债券、信托、股权等多种方式直接融资,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相互合作。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出台《许昌市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第二章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实施富民工程,完善消费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到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00亿元,力争翻番。
第一节 大力促进城市消费抓住当前城市居民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合理利用各类商业资源,增强城市核心商业街区的消费服务功能,巩固和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加快城市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换代,合理布局超市、便利店、连锁店、仓储式商店、专卖店、折扣店等城市新型消费网络,支持发展邮购、网购以及电话、电视购物等新兴购物方式。落实国家有关扩大汽车消费的减免费税政策,逐步降低不合理的消费费用。充分利用和发展社区服务平台,推广建设居民服务对接中心,探索以社区商业发展为核心的消费多种模式,扩大社区消费范围,使占城镇居民消费近40%的社区消费成为城市消费的增长点。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住房消费。
第二节 大力促进农村消费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工作,落实好国家“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简化办理程序。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鼓励重信誉、懂经营、有实力的知名商业企业在乡镇和人口较多的村布局一批连锁直营店、加盟连锁店、超市、便利店等商业网点,方便居民消费。加快农村集贸市场等的改造,建设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大对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力度,提高配送率。“十二五”末全市连锁农家店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市范围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满足农村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加强农村文化通信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等工程,积极开展“送电影、送演出、送设备”下农村活动,不断丰富和扩大农村的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
第三节 完善消费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扩大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预防性储蓄,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到2015年,实现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等五项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加快面向民生领域的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强化财政对富民的促进作用,坚持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民生,财政预算用于教育、农业、科技、卫生、文化等方面支出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加大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投入力度。发挥好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和撬动各类社会资源投向富民工程。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完善制度法规、社会信用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营造消费者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第四节 实施富民工程以创业富民和政策富民为核心,实施富民工程,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加大政策优惠、信贷支持力度,健全担保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国家、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提高创造财富人群的比重,增加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源泉。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努力扩大就业。增强产业对富民的支撑能力,培育发展高端产业,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民营经济,在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就业吸纳能力,拓展富民空间。把提高工资水平作为调节分配关系的着力点和增加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合理调整劳动者、企业、政府的分配关系,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土地、房产等权益性收益,促进城乡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第三章 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有机结合
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形成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城镇化在拉动投资增长和扩大消费需求中的龙头作用,拉动投资和消费协同增长。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居民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迁移,以扩大人口和消费力量,培育消费需求。加强推进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支撑产业建设,扩大投资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等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产业,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完善并重,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和投资增长点。加强农村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疏通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为农村消费市场流通提供便利。
第三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高端产业为引领,主导特色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实施高端产业跨越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第一章 培育发展高端产业
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项目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高端化为重点,建设全省重要的高端产业基地。到2015年,高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以上,占工业比重达到25%以上。
第一节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智能电网、风电装备、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医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产业。
智能电网。按照“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以中原电气谷和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发展载体,依托许继集团、森源集团、阳光电缆等重点企业,加强与国家电网公司合作。加快建设融“研发攻关、标准制订、检测检验”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攻克掌握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施“发、输、变、配、用、调”六大领域产业化项目工程,构建涵盖未来智能电网各环节智能化产品的智能电网特色产业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制造、研发和服务基地。到2015年,智能电网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
风电装备。依托许继集团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森源集团河南省风力发电工程研究中心,大力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以兆瓦级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及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主要方向,支持许继集团实施襄城、禹州试验风电场项目,加快研发适合于中原气候特征、低风速特点的大叶片风电机组。有序推进2.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零部件控制系统、结构件等规模化发展。加快风电场并网系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突破风电主齿轮箱、轴承、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支持开展风电场有功、无功分散协调控制新产品的研制工作,适时进军5.0MW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备领域。同时,以实用型小功率风电设备为补充,形成规格从300KW以下实用型小功率风电设备到5.0MW以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应用范围涵盖海洋、平原、山区无人值守风电机组的齐备产品体系,构建形成从风电标准制定、风机制造、风机检测到并网稳定运行相关环节完整的产业链,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风电产业基地之一。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
新材料。以黄河、瑞贝卡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品级,推动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重点发展超硬材料及制品、发用新型功能性纤维材料。金刚石单晶方面,重点开发粗颗粒高品级金刚石、宝石级大单晶、黄色细料及制品。超硬复合材料方面,主要做好矿用复合片、刀具复合片、石油钻头复合片及金刚石聚晶产品。同时积极拓展复合片和金刚石聚晶等产品新的应用领域,推进超硬砂轮材料、金属粉体、叶蜡石原辅材料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展塔机项目的国际业务,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发用化纤发丝、蛋白发丝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加大对高性能新型发用纤维材料的研发,加速推进PET高温阻燃纤维项目。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
电动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微型和专用及大型客车整车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备。整车方面重点发展面向城乡的微型乘用车和环卫、公务执法等专用车以及大型客车。零部件方面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发动机等产品。加电站方面重点进行充换电关键技术研发。打造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微型、客车和专用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充换电站设备三大生产基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中药材深加工、医药中间体和生物保健品等特色产业。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利用现有药号资源,发掘民间中药古方资源,突出发展有特色优势的现代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以原(辅)料和关键医药中间体为突破口,积极开发新型药物和新型制剂。加速构建灵芝孢子粉、氨基酸螯合钙、特种植物营养油等生物保健品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加快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新型流感疫苗项目建设,推动疫苗及诊断试剂领域发展。加强与中国医药集团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市外生物医药高端企业,借力发展。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
第二节 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高效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创新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高效发展。纺织行业要向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业发展,培育服装设计创意产业,改造提升棉纺织和化纤业,高起点发展环保高效印染产业,积极承接高端纺织产业转移。箱包产业要拉长产业链条,向品牌化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知名度。建材业要严格控制水泥总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向卫生陶瓷、钢结构、节能板、高强度市政管材、绿色环保墙体材料等方向发展。再生金属加工业引导企业向深加工发展,重点发展高档建筑用材、大截面工业用材、汽车面板、轻轨、铝板带箔、光亮铜杆、复合涂层漆包线、不锈钢型材、日常生活用品及铸件等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两端延伸或实施中间分离,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提高在价值链中的分工水平。
第二章 做强做优主导特色产业
以提升、转型、优化为方向,强化装备制造业、提升食品工业、巩固能源工业,到2015年将三大主导产业打造成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
第一节 强化装备制造业以提升自主创新力、产业配套力、市场竞争力为支撑,着力做强电力装备制造和机械装备制造。电力装备制造以全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许继集团、森源集团等龙头企业作用,巩固提升高压开关和电力二次设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加强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装备及电力自动化、高压变压器、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及配套产业、轨道交通电力控制装备、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建设,积极拓展配用电、民用机电设备领域。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支持许继、森源、阳光等电力装备企业组建产业链技术联盟,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整体水平,建设国家级电力装备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以中原电气谷等高端载体为平台,积极引进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扩大电力装备领域和品种,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到2015年,努力将许昌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机械装备以烟草机械、电梯、农业机械等为发展重点,以许昌烟草机械公司、西继电梯公司、豪丰机械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机械装备高端化、成套化,推动机械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到2015年,将装备制造业打造成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产业。
第二节 提升食品工业以优质安全、精深加工、集约发展、品牌创建引领食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做大做强烟草制品、肉制品、面制品、食用菌、生物保健品五大优势食品产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提高食品工业装备水平,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卷烟80万大箱、众品冷链物流、高等级专用面粉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树立安全意识、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促进食品工业向依靠技术和品牌支撑的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加快豆制品、蜂产品、红薯“三粉”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着力抓好优质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打造全国知名的特色食品基地。到2015年,力争使食品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
第三节 巩固能源工业巩固发展传统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和现有煤矿技术改造力度。到2015年,煤炭生产能力达到3500万吨/年。鼓励煤炭企业实施上下游联合经营或跨行业战略重组,充分挖掘、利用煤的内在固有特性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推动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项目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电网与电源以及各电压等级电网和城乡电网协调发展。加快新能源发展,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继续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加快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络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能源工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
第四节 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巩固发展电子信息、烟草、发制品、金刚石四大特色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以国家(许昌)电力电子系统产业园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广晟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烟草产业要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复烤、烟机制造、卷烟、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全国性烟草工业基地地位,重点抓好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烟草薄片、烟机公司异地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制品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舒适、时尚、耐用、保健等功能化的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和节能、环保、高效、简洁的新助剂、新工艺;金刚石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健全超硬材料行业生产链条,推动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以专业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锻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加快建设效益产业集聚区
以提升规模和效益为方向,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突出主导产业、强化支撑体系、完善功能分区,推进集约节约发展,加快建设效益产业集聚区、品牌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打造超千亿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6个。
第一节 突出主导产业积极推动项目围绕主导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加快产业集聚区集群发展。各产业集聚区要明确自身主导产业,确定的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能超过2个。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围绕主导产业链,大力推进专业招商、定向招商,重点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原则要求新上产业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90%以上为主导产业项目或为主导产业配套的项目。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五年项目投资3000亿元以上。到2015年,省级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均超200亿元,力争培育超500亿的主导产业2-3个。
第二节 强化支撑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区的支撑体系从传统的“七通一平”向新“九通一平”转变,通过推行新“九通一平”,打造全面、高效的软件服务平台,提高整体环境对投资的吸引力。
实施基础设施全覆盖工程。五年累计基础设施投资800亿元,实现所有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全覆盖,并与区外实现互联互通,确保项目建设、企业入驻、产业发展有充裕空间和持续基础。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拓展工程。积极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鼓励产业集聚区建设检疫检测、公共试验、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企业孵化工程。加快建设企业孵化平台或创业服务平台,增强本土企业的自我生产能力,开创内外企业合力发展的新局面。实施体制创新工程。支持各县(市、区)采取异地分税、整体开发等方式推进集聚区建设。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扩大县域集聚区管理权限,支持集聚区先行先试各项改革。完善综合考核、竞赛晋级、政策挂钩、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
第三节 推进集约节约发展完善各集聚区功能分区,推进集约节约发展。各集聚区对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预留发展区等要制定相应的分区发展导向和管制要求,推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功能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城市配套区以发展与产业开发活动相关的配套服务功能为主,兼顾行政管理、生活居住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预留发展区在规划期内暂时不进行开发,作为集聚区未来远景拓展空间。
提高集聚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各级集聚区的投资强度不低于省级集聚区标准。加快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适宜进入标准厂房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严格控制商用地产、大广场等项目建设,切实保障工业用地。严禁能耗高、污染重、低水平项目进入产业集聚区。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聚区集合构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供热等基础设施。
第四节 加快中原电气谷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中原电气谷核心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实施百亿元基础投资计划,力争以百亿元的基础投资,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的中原电气谷核心区。实施百亿元招商引资计划,坚持较高标准的建筑容积率和投资强度,加快温州电气产业园、广晟产业园等产业园建设,深入推进“区中园”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实施重点项目推进计划。加快推进输变电一次设备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智能电网产业园、配用电设备产业园、民用机电产业园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到2015年,中原电气谷核心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
第四章 大力培育重点企业
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到2015年,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一批富有活力高成长的“小巨人”企业。
第一节 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以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为基础,以100亿元企业为龙头,构筑金字塔型企业结构。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育5亿元以上骨干企业上。着力推动企业上市,促进企业调整结构,上档升级。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上市后备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上市辅导和服务。推进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项目实施力度,高效扩张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努力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或一流企业。支持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适度开展多元化经营,向集团化发展。鼓励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发制品领域的优势企业开展资本运作,收购、参股、兼并、重组产业链上的企业,加速主导产业快速膨胀与扩张。在纺织服装、建材、现代煤化工、再生金属加工等领域,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4-6家,超500亿元企业1-2家。
第二节 大力培育高成长的“小巨人”企业积极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信息化服务、素质提升和公共服务体系“四个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及时向中小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政策信息,帮助中心企业进行形象宣传和产品展示;组织中小企业人员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到“十二五”末,培育100家最具成长性的“小巨人”企业,带动全市中小企业数量规模质量的快速提高。
第三节 积极开展“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活动引导企业树立“以质取胜”的理念,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规划建设发制品、电动汽车行业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电线电缆、建筑机械、棉短绒、豆制品、蜂产品等特色产业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切实做好实施品牌战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增强企业创名牌意识,加大品牌经营力度,保护名牌产品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名牌优势,延长名牌产品的产业链。力争在主导特色产业中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知名品牌。
第五章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软件服务企业,组建行业信息化创新联盟,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突破行业共性化信息技术瓶颈,开发、推广行业关键信息技术标准和产品,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产品的融合,发展嵌入式电子产品,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研发方面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推动管理业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完善信息化监测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重点行业、企业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状况,提高战略性资源管理水平。至2015年,全市经常性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的大型企业达到100%、中小企业达到80%以上。
第四篇 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按照“带状城市、组团布局、向心发展、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中心、五组团”,加快“中心市区、县(市)城区、中心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转变,许昌市区人口达到120万人。
第一章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地位
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中心城区的地位和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0万。
第一节 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东移北进、向北为主”的思路,着力优化中心城区空间战略布局。老城区要改造提升,完善设施,培植三产,提升形象,打造商业经济区和曹魏文化旅游风情区;东城区要完善行政办公、文化教育、金融商贸、交通枢纽和生活居住等功能,打造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利用各种政策,调整用地功能结构,新建项目主要向对应的主导功能区集中,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和战略性调整。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逐步解决市县、区县同城问题。
第二节 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显著增强综合承载功能。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大力发展立体交通,超前规划高架快速路、立交过街通道等建设,开展“畅通工程”建设,打通断头路,合理配置主次干道和支路网密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解决交通堵塞。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建设城市快速公共客运系统,完善场站、候车亭等公交设施布局,到2015年,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0标台以上,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5%以上;加强公共停车场及配套停车场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给排水能力建设,推进南水北调水厂和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提高供水质量和能力,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强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全面实现雨污分流、达标排放,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完善城市垃圾收集网络和转运站体系,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基本实现市区全覆盖。加大集中供热热源、管网建设力度,增加供热覆盖区域,到2015年,供热普及率达到70%。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电话亭、报刊亭、信报箱、街道地图牌等便民利民设施,合理布局农贸市场。加快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城市小游园和体育健身场所建设,提升旅游、会展、休闲等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着力培育创新功能。
第三节 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深度挖掘文化遗存,丰富三国文化、钧瓷文化、蜡梅文化,加强春秋楼等重要古迹保护、恢复、修缮和花卉生态园区建设,突出许昌的历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构建生态城市风貌,疏浚、整治运粮河、清泥河,实施东区水系补源等工程建设城市景观水系。提升改造西湖公园、霸陵桥景区,规划建设城市休闲生态区,做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力度,实现拆墙透绿,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兼顾人防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地下城、地下综合体等地下经济体。营造文明城市环境,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搞好街道、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标志性建筑、重点旅游区(点)和公共活动场所周边地区整治,推进城中村、棚户区和旧城区改造,不断改善提升市容市貌。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培育文明市民。
第二章 高起点建设许昌新区
突出新区的经济、社会、人居复合功能,推动布局组团化、功能现代化、产业高端化。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产业支撑,把许昌新区打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力争到2015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新区生产总值占中心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
第一节 强化规划引领以空间战略发展规划为指导,高水平编制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给排水、综合交通、供热、供电、生态景观等专项规划,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土地集约利用。实施“主副两中心、四区加两翼”的空间布局战略,全面加快主中心区建设,高起点编制中心区城市设计和中央商务区(CBD)规划,启动新区空间主轴复合廊道建设,着力推进新老城区轴线联接发展。完善副中心功能,实现中间起步、呼应发展。推进加工贸易区和“两翼”城市生态绿地、现代城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休闲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商务中心、物流中心、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
第二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智能交通四位一体的新区交通体系。按照快速路“三纵一横”和一级主干路“三纵四横”布局,加快二级主干路和支路网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立体交叉口,加快北外环东延、金黄大道东段、平安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造立体交通体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快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做好公共停车场及配套停车场规划建设,建立“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建立覆盖新区路网的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做好新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区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区热电厂、南水北调北邓庄水厂、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实施新区水系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提升新区品位。加快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第三节 突出产业支撑依托中原电气谷、尚集产业集聚区和魏都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电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发制品、纺织服装等主导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风电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搬迁、关闭规划区内与主体功能不符合的产业,注重引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项目。依托对外贸易加工区、中原冷链物流港、魏都物流园、长葛物流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实施一批体现新区高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功能性项目,重点抓好中原电气谷新能源产业园、温州电气产业园、广晟产业园,对外加工贸易区等重大项目。力争到2015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第四节 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改革新区户籍制度,放宽落户人员条件,支持农村人口向新区转移集中。建立完善新区内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新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积极实施新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做好迁村并居,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第三章 推动五个县(市)组团发展
坚持“一中心、五组团”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许昌主城区为中心,以城际快速通道为连接,形成半小时通勤圈、经济圈、生活圈。推动县(市)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交通网络等方面向中心城区方向发展,构建组团发展的城市集群,推动中心城区与新区、县(市)组团协调发展。五个组团城市要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禹州组团,建设“一带三区”,向心发展,在发展能源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机械装备制造和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长葛组团,提升中心城区,向南无缝对接,向北有序推进,东西联动发展,建设全国大型肉类分割和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的金刚石制造及制品生产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金属加工基地。许昌县组团,提升一个中心,加强四区联动,实施六镇环绕,打造新型社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发制品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基地。鄢陵组团,中心提升,新区西进,一轴四镇,打造田园生态城市,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和中部地区最大的箱包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襄城组团,一体两翼,向北向心,许襄对接,打造许昌西南部的重要组团城市,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光电、煤焦化循环经济,巩固提升纺织服装、卫生用品、机电设备制造、建材等产业。
第四章 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
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确定中心镇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镇区空间布局,适时推动符合条件的乡(镇)撤乡并镇。注重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加快专业园区建设,加大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加快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村步伐,鼓励农民向重点镇、建制镇集中。推进神垕镇、顺店镇、大周镇、尚集镇、安陵镇等条件好的重点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抓好将官池镇、五女店镇、颍阳镇、陶城镇、石固镇、古城镇等重点镇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国家名镇、中州名镇和中心镇。到2015年,形成1-2个10万人以上规模的小城市,培育一批超5万人的中心镇。
第五章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采取城市近郊型、村庄合并、移民搬迁等方式,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引导农民向新的生活居住模式转变。对城郊村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和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对中心村和特色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居住与配套服务功能,吸引人口聚集;对边远分散村特别是空心村要通过规划引导,逐步迁并。合理规划建设集办公、警务、文化、居住、教育、医疗、休闲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站,建立多元化投入和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成一批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明显的新型农村社区。
第六章 加强城乡规划和管理
强化规划引领,按照“五规合一、五规同向、五规同步”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县(市)城区总体规划、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及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市域规划“全覆盖”,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和 “横到边、竖到底”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规划公示制度,增强规划透明度,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要突出特色,保护民族和文化遗产。强化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加强规划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规划管理人员,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提高依法管理城市水平。建立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实施长效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作用,强化城市管理效能监察,促进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经常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第七章 创新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县以下中小城市户籍限制,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统筹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推进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使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广开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渠道,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坚持“争取增量、用好流量、盘活存量”,切实保障城乡建设用地。创新社会保障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网,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使失地农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第五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城镇化、工业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一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科技创新和农业工业化为动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打造一区(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基地(百万亩高产粮食生产加工基地、百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基地、百万亩名优花木和中药材基地),实施畜牧业跨越工程。
第一节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四大板块为重点,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为支撑,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四大板块。充分发挥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和推动作用,加快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和推广,着力推进“四大板块”建设。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发展花木、蔬菜、烟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巩固提升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按照“生态承载旅游、旅游激活生态”的思路,找准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沼气为纽带,推广“畜—沼—果”、“畜—沼—粮”、“畜—沼—菜”等循环发展模式。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及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排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选择质量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产品,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按照“建基地、育龙头、抓联接、强服务”的思路,围绕农业产业链建设,以公司化运作为抓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贮藏、运销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围绕丰富的农业资源,发挥烟草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花卉苗木交易等特色产业优势,注重政策扶持和引导,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等农业经营模式,有效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通过信贷支持、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等措施,重点培育一批运行规范、制度健全、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到2015年,培育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5:1。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000家,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60%以上。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以市县乡农技推广组织为主体的农技推广网络。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优势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继续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提升“万村千乡”超市和农家店服务质量,发展农资连销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及食品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建立“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服务站、村有信息员”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信息化。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害防御系统建设,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健全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
第二节 建设百万亩高产粮食生产加工基地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载体,通过依靠科技,加大投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逐步建立起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推广种子包衣、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抓好许昌县陈曹乡—五女店镇10万亩夏秋一体化高产创建示范区等建设,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巩固提升高产田为支撑,以打造高标准粮田为方向,加强除害兴利的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粮食稳定增产的支撑能力。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普及率和装备水平。到2015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建立完善农业抗灾救灾的长效机制,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转化增值能力,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提高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终端面制品,拓宽玉米、杂粮的开发利用渠道。力争到2015年,建成百万亩高产粮食生产加工基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75万吨左右。
第三节 建设百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基地以提高蔬菜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襄城县4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311国道蔬菜长廊和鄢陵县13.8万亩三樱椒生产基地为依托,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食用菌。实施蔬菜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大力推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蔬菜产业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蔬菜生产过程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施用有机肥料,推广反季节栽培、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以及喷灌、滴灌等先进技术。支持发展外向型蔬菜,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发展“供港蔬菜”,向国内一线城市配送优质菜、特色菜、精品菜。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支持许昌天和现代农业公司、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襄城县神农实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走“公司 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路子,快速扩张,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发展精深加工脱水菜、保鲜出口菜、蔬菜粉末、蔬菜汁生产。到2015年,建成一批蔬菜专业村和专业乡(镇)、获得一批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的认证、建成蔬菜生产标准化基地、培育一批蔬菜地方特色品牌、扶持壮大一批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建成百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基地,蔬菜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
第四节 建设百万亩名优花木和中药材基地花卉苗木。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优势,推进花卉苗木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大力发展鲜切花、中高档盆花、花卉种苗和花卉物流,构建和延伸花卉苗木产业链。以“三带、四区、八基地”为总体布局,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推进专业化生产,逐步摆脱“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鼓励“一乡一品”、“一县一品”,形成各自的优势。加强许昌市花卉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开展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生产、贮运保鲜、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我市花木产业技术水平。加强花卉苗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与培训基地建设。完善花卉市场的仓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加强花卉零售网络建设,逐步把花卉零售网点延伸到城市社区。利用石武高铁和许昌市航空物流枢纽港建设的机遇,推动我市花卉苗木及时、直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巩固扩大“中国花木之都”的影响力,创立全国知名特色花卉苗木品牌。中药材。以平原区域化连片种植为突破口,高标准建设S237中药材长廊,发展壮大杭白菊、白芷等连片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建成100万亩优质花木和中药材生产交易基地,全市花木和中药材产值超百亿。
第五节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以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为方向,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业为主要动力,围绕建设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完善畜牧业服务体系、创新畜牧业发展机制三大任务,实施“三带六区五基地”现代畜牧业跨越工程,加快发展生猪、肉牛、奶牛、家禽等优势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科技密集型、加工增值型和生态环保型的现代畜牧业。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建立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无公害畜产品一体化认证步伐,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建成全省重要的生猪、家禽、肉牛和畜产品基地。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50%,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30万吨、15万吨。
第二章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拓展非农收入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第一节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掘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连锁经营、“订单农业”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让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二节 增加非农产业收入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市民营经济活跃的有利条件,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近郊农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轻型工业,主动承接城区经济辐射;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农村土地整理,盘活各类闲置用地,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专业村、特色镇,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广辟农民外出务工渠道,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5万左右。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化形式,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三节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三大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农村新增劳动力等的转岗转业培训和涉农专业培训,五年新培训农民工15万人。加强实用技术性、生产经营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一家一人一门技能”,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
第四节 建立完善稳定的支农体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配套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第三章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示范村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100%。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发展集中式供水,基本解决列入国家计划的117.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管理,新建一批农村电网项目,形成比较完善的电网和服务体系,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市)、乡建设,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加快通信设施建设,示范村电话、电视、互联网入村率均达到100%。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加强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行生活污水定点排放。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市)处理的三级垃圾处理模式,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抓好省、市、县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示范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到2015年,高标准打造100个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第二节 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师生教学生活条件,保证让广大农村孩子都能“念上书、念好书”。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农民小康体育工程”,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按照“低门槛、多层次、广覆盖、可接轨”的原则,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点确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做到失地必保、即征即保。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
第四章 加快农村制度创新
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推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实现规模经营。积极稳妥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和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协调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集体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
第六篇 突出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型经济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
第一章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产业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构建以区域综合物流为基础、以城市物流配送为支撑的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全省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实施“3615”现代物流业提速工程,着力构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和会展物流三大平台,突出建设物流集配中心和物流配送站点建设,加快推进许昌东城物流园区、魏都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物流,加快建设电力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粮食等特色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支持万里集团、众品公司、华中医药物流、河南冷王、万通运输、钧鼎实业等加快发展成为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依托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发展航空运输业的辅助产业,培育临空经济。全面启动许昌新区出口加工区申报、建设工作。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组织和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提升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4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物流企业2家,超10亿元3家以上。
第二章 大力发展高成长型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会展业、商务服务业等为重点的高成长型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节 金融业以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培育发展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为重点,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许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其在许开展业务。加快许昌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走出去步伐,逐步建立覆盖中原经济区的分支体系。规范、壮大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大力发展金融类会计与审计服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担保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在许昌新区和老城区规划建设金融商贸核心区或金融街,完善商务配套设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上市企业培育,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增强融资功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增强企业和个人信用观念,加强惩戒、查办力度,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机构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培育金融服务品牌。扩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企业由分散经营向协作经营转变,建立金融与政府、金融与企业、金融与金融之间的定期沟通、信息共享、政策协调机制。到2015年,上市企业达到12家以上,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力争实现翻番,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第二节 信息服务业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引导传统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创新业务运营模式,发展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信息传输服务、增值服务。加快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和应用的市场化运作,促进信用、金融、贸易,科技等商用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骨干企业开展电子化采购和销售,推进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支持企业开展物联网研发应用,抢占信息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本地服务外包骨干企业。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第三节 会展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会展业发展的空间和规模,打造区域特色会展中心。加强会展场馆建设,尽快形成主辅配套、分工明确的会议展馆空间布局。吸引国内外著名会展公司来许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培育会展企业和中介服务企业。加快会展资源集聚,重点培育钧瓷、发制品、中药材、花卉苗木、农机等展会知名品牌。着力扩大三国文化周、中原花卉苗木博览会、中国钧瓷文化节等会展品牌的规模和影响,提高会展档次。重视会展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运营管理和专业服务人才。拉长会展产业链条,促进展会与旅游、文化、广告、包装、餐饮、住宿等产业融合发展。到2015年,形成知名会展品牌4-5个,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企业6-8家。
第四节 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公证认证、经济代理、信息咨询、广告策划、科技服务、市场调查、资产评估、劳务中介、产权交易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商务中心建设,重点在新区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吸引商务企业入驻,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商务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土商务企业,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商务品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商务机构的行为,强化对商务机构的有效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加强商务机构信用建设。到2015年,力争引进1-2家国家级知名品牌的商务企业,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第三章 大力发展旅游业
着力擦亮“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大旅游品牌。围绕三国文化,完善提升曹丞相府景区、春秋楼景区、灞陵桥景区等景区景点,将目前现有景区和待开发景区融为一体,打造“曹魏故都—智慧之旅”旅游板块;围绕独有的平原林海的生态文化,以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鄢陵名优花木科技园区和许昌新区、禹州等生态旅游产品为核心载体,打造“宜居花城—休闲之旅” 旅游板块; 围绕钧瓷文化,依托钧瓷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以神垕古镇为核心载体,以钧官窑址博物馆为前沿阵地,以钧瓷生产企业为产业支撑,以古街道、古民居、古玩市场、体验制作等为独特卖点,打造“神垕古镇—体验之旅”旅游板块。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城市间合作,实现客源共享,市场共赢。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引进和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建成一批四星以上酒店,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搞好形象推广,把许昌打造成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旅游总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第四章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坚持“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撑、高端有市场”的原则,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建立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持发展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引导和规范发展高档商品房、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住房货币化补贴,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住房保险,多渠道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规范土地市场,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大力发展房屋二级市场,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管理。倡导发展低碳住宅,推进新能源利用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统筹规划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教育、卫生、文化、健身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网点,规范物业管理和服务。加强房屋拆迁管理,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骨干房地产企业,推动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年均增长13%以上。
第五章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优化服务结构,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商业服务和养老服务三大社区服务业品牌。整合社区资源,加快各类咨询、五托服务(托老、托幼、托学、托病、托残)、餐饮服务、购物配送、物业管理、医疗保险等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引导商业企业到社区设立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店、标准化菜市场等,重点加快东城区、新区商业网点建设,打造“8分钟购物圈”。在社区周围规划建设健身器材,打造“10分钟健身圈”。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建设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整合优化幼儿教育资源,确保幼儿能就近入托。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发展,拓宽养老服务渠道,建设一批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和养老服务机构,广泛开展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方便群众读书、阅报和开展文艺活动。到2015年,全市社区服务业服务水平和覆盖程度明显提高。
第六章 改造提升商贸业
推进商贸业资源整合,加快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建设,重点推进新区和中心城区商圈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重点商贸项目。应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改善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专业配送、代理制、仓储式超市等新型业态。鼓励知名品牌和老字号商业创新发展模式,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培育一批大型商贸服务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支持沃尔玛、名嘉集团等国内外大型流通企业到许昌发展。改造提升商品批发市场,推进商品批发市场组织、管理和营销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辐射力强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和完善社区商业,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鼓励引导餐引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5%。
第七章 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
加快服务业园区和集聚区规划建设, 争取更多的现代服务业特色园区进入全省的盘子。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工业集聚区,培育发展一批科技研发、软件外包等科技服务园区;借助城乡结合部等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地方,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农副产品、建材、机械及零部件等物流园区和专业交易市场。重点加快在新区规划建设仓储物流、口岸服务、出口加工、服务外包、临空产业的新型物流园区。实施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计划,选择50户业绩突出、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的大型服务业企业,以及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50户高成长性服务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提升规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促进计划,谋划实施100个以上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搭建平台。
第七篇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构建创新与创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
第一章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构建内联外合、灵活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努力推动“许昌制造”向“许昌创造”转变。到2015年,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第一节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与平台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组织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示范和创新环境优化,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积极推进企业、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战略联盟,合作共建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孵化基地。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各类研究中心,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加强科技人才科研基地、创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企业、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制订、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30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70个省级、200个市级研发中心,5-6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5个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第二节 推进重点领域自主创新积极推进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在风力发电、智能电网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在基础产业领域,积极开发和推广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垃圾处理等技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开发物流、数字内容等关键技术,着力提升产业层次。组织实施“1010”科技工程,即实施100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集中解决10个全市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幅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力争2015年优势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生产总值达到30%以上。
第三节 构建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积极争取上级创新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产业化项目攻关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严格落实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创新投入。鼓励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经费支持创业投资发展,进一步拓展创新企业融资渠道,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第四节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鼓励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工艺、开发新品、创制标准,对企业自主创新、信息化工程、资源循环利用和无害环境技术项目实行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政策。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重大技术创新工程进行扶持和奖励。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强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第二章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育发展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落实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到2015年,全市新建100所公办幼儿园,改新建200所民办幼儿园,力争建成100所市级示范幼儿园。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5%以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以上。
第二节 巩固提升义务教育以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学校规划,促进区域内学校布局合理、资源配置均衡、受教育机会均等。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加大城市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力度,解决大班额、入学难的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支持重点镇(乡)建设寄宿制初中和中心小学。继续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重视民族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到2015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
第三节 加快推进高中教育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不断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5年,力争市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第四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全面落实“125N”职教规划,在五年内建成1个职教园区、新增2所高职院校,强化5个县(市)职教中心,培育若干所具有一定特色、一定规模、一定影响力的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结合,积极创新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
第五节 稳定发展高等教育支持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和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加快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加快推进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农大许昌分校、许昌卫校扩建升专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模式,引进国内、省内知名高校到许昌发展。
第六节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引导各类学校、科研机构等公共资源向全体社会开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七节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收费、土地等优惠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公平待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办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增强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优化结构,稳定队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第三章 强化人才支撑
坚持以“第一资源”支撑“第一要务”,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第一节 壮大人才队伍牢牢把握“选、育、引、用”四个关键环节,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加强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执政为民、勇于创新、求真求实、勤政廉洁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建设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紧缺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竞争力和创新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建设一支技能精湛、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支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队伍。加大一线艰苦岗位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公共服务岗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队伍。以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建设一支善于解决社会问题、调解处置社会矛盾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实施文化艺术“名人名家”培养工程,建设一支发展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壮大文化产业的文化思想宣传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交流合作,加快海外留学生创业园建设,积极引进市外人才和市外智力。
第二节 激发人才活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社会从业角色和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规范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流动配置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细化量化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第四章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
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进一步完善创业优惠政策,放宽创业领域和准入条件,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门槛,鼓励各类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活动、农村居民多渠道创业。鼓励各类群体创办中小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创业领域。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为突破口,实施创业扶持服务工程。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创业服务机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技能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创业主体开展培训。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训练,不断提升创业型城市创建水平。
第八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持续发展的支撑力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加快发展的原则,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保障体系、现代水利保障体系和现代信息化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加强。
第一章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围绕打造郑许组合交通枢纽,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打造以“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都市圈、两小时经济圈”为主体形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加快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两高三城一线”六条铁路建设,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和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交通运输网络。一是两条高速铁路。建成石武客专许昌段,开工建设郑渝客专许昌段,实现两条高速铁路在许昌东站并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迈进高铁时代。二是三条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新郑机场至许昌、许昌至平顶山、许昌至漯河三条城际铁路,实现城际铁路建设的新突破。三是一条地方铁路。加快禹亳铁路改建工程,推动至江苏洋口港的全线贯通。
第二节 完善公路网络加快国省主干线公路建设,结合国家公路网布局调整,加强新升国道的新建和升级改造;逐步改造国道107、国道311的部分路段;加强“两主干、三城际”路网和“一中心五组团”城际通道建设;积极推进许昌西外环、忠武大道至郑州机场、郑许城际快速通道建设;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实现市域公路网与国家干线公路网及周边地区城际公路网衔接匹配。争取S219、S103、S329线东段、S238线西段4条省道升级改造,争取“三横六纵”9条地方道路纳入省道序列。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以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道路为重点,加强“村村通、乡乡联、县县畅”工程建设,加快县乡公路上的大中危桥、宽路窄桥和有路无桥建设,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加强公路运输场站建设,围绕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产业发展格局,以综合换乘枢纽、物流(货运)枢纽为重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客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区域内旅客运输“零换乘”、货物运输“无缝”衔接。
第三节 推进空港建设加快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建设,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建成民航许昌异地航站楼,积极争取设立二类口岸,规划建设出口加工贸易区,着力打造北接航空港、辐射豫东南的临空经济产业走廊和全省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心。把握国家低空空域放开的发展机遇,积极研究利用市内机场和发展通用航空的可行性,深入研究和谋划空港项目。积极利用高速公路通达沿海港口的有利条件,借鉴内陆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深入研究推动内陆“无水港”建设。
第二章 建设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构建以传统能源为基础,新能源为先导,多元互补、适度超前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河南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第一节 巩固优化煤炭基地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围绕禹州市张得和襄城县百宁岗、王洛、关帝庙等区域开展煤炭资源勘探,提高勘查级别;对襄城县首山和禹州市扒村、王庄、葡萄寺等煤田,择优开展煤炭详查、精查。巩固资源整合成果。加大煤矿安全投入,突出抓好瓦斯综合治理和水害防治为主的煤矿安全改造。加快平禹九矿、梁北煤矿、首山二矿、扒村煤矿、王庄煤矿建设,提升煤矿产出能力,力争到2015年形成2-3个50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
第二节 加强电源电网建设加快许昌新区热电厂、禹州电厂三期工程、襄城县坑口电厂一期工程等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加强和完善500千伏主网架,加快推进网架扩容和跨区联网工程。继续实施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工程,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做好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电网与电源以及各电压等级电网和城乡电网协调发展,推进电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秸秆发电、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利用项目建设,建设风电设备制造基地。在全社会相关领域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工作。推进煤层气抽采利用。积极支持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小区)、工业有机废水重点排放企业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完善供气管网设施,积极拓展气源,稳步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天然气在县城、新农村的使用率。
第三章 建设现代水利保障体系
围绕安全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现代水利,实施三大水利工程,建设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
实施防洪减灾工程。加强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城市防洪等建设,构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做到标准内洪水保安全,超标准洪水有对策,保障城乡防洪安全。到2015年,完成6座小(Ⅰ)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北汝河、颍河、双洎河等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清潩河、清泥河等河道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完成3座大型水闸及24座中型水闸的除险加固工程,全市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
实施农村水利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土保持治理,重点做好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继续推进颍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渠道混凝土防渗衬砌工程,渠道清淤、疏浚,桥、闸建设维修配套工程。2015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8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4%。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力度,全面解决剩余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城市水系工程。加快南水北调中线许昌段受水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增加供水量,保障产业及生活用水需求。加强城市景观水体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开展运粮河、清泥河、禹州市城区水系、长葛城区水系、鄢陵县汶河城区段、襄城县引汝连湖工程,提高防洪标准,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城市水系。
第四章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建设“数字许昌”,构建现代信息保障体系。实施宽带提速、移动通信网升级、有线电视网络优化三项工程。加快宽带接入网扩容改造,形成宽带化、数字化和综合化的接入网系统。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完成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改造。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信息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加强电子政务、应急系统和行政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充实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宏观信息资源库、公共资源信息数据库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第九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树立“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打造以低碳城市、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支撑的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一章 加快建设低碳城市
以“三降一吸”为基本路径,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乡居民生活方式降碳,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吸碳,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到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6%,建设3个低碳示范基地,低碳经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第一节 优化能源结构加速从“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和“氢基能源”等新能源转变,提高新能源在我市能源生产格局中的相对比例。加大太阳能热利用,在城乡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并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同时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加快生物质能利用,开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建设。加强地能和水能利用,加快普及和推进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大力开展沼气利用,用5年时间在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0万口以上,在全市畜禽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中学校园建设沼气工程100座,建成一批集中供沼气、沼气发电示范项目。
第二节 发展低碳产业着力打造电动汽车、智能电网、LED照明三大低碳产业,促进全市低碳经济规模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低碳、高效发展。推进低碳经济市场化,积极推进碳交易项目,引进国际资金和先进的低碳技术,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的升级和经济增长。通过建立CDM(清洁发展机制)样本工程,吸取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
第三节 培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低碳市区、低碳农村”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和生态保护,整体推进绿色许昌和生态许昌建设。创建低碳示范社区,鼓励社区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社区内大力倡导使用节能灯和太阳能等节能产品。倡导绿色出行,建立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大力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到2015年,中心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大于80%,力争全市60%—80%的公交车、出租车实现电动化,基本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和法规体系, 推广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推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建筑物中的成熟应用, 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技术改造, 大力推广新型建筑材料。
第四节 推动生态吸碳大力推动东部生态产业圈和西部城乡生态圈建设。以鄢陵花卉苗木为核心的东部生态产业圈,加速发展以花卉苗木为核心的外围产业,大力推行第一产业转化为第三产业,以生态提升旅游,以旅游优化生态,实现产业互动和协调共生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扩大鄢陵会展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规模。西部地区以魏都区和许昌新区为中心,包括禹州、襄城、长葛、许昌县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城乡生态圈, 利用已有的生态优势,继续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增强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绿化面积,达到生态固碳,扩大碳汇的目的。
第五节 完善政策保障和支撑体系建立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完善低碳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低碳示范基地,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和税收上出台优惠政策。强化低碳经济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低碳理念,养成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模式。加强节能低碳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争取国际组织对我市发展低碳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
第二章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重,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态宜居环境。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构建“三区、两点、一网络”为总体布局的区域生态构架。山地丘陵生态保护区,要加大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实行限伐或禁伐林木,加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态能源林的营造。平原农业生态区,要按照“配网格、改品种、调结构、强产业、增效益”的要求,建设高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高标准的生态廊道。花卉苗木基地区,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花木生产基地建设。城市建成区,建设以廊道绿化、城中绿岛、环城林带、城郊森林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森林生态防护体系。村镇建成区,要结合街道和建筑物布局特点,以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为重点进行立体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态廊道网络,重点以增加森林植被,构建森林景观为核心,建设与廊道级别相匹配的景观林带。实施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推进禹州市、襄城县等县市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煤矿矸石综合治理和矿山地面塌陷治理工程,促进新老矿山的生态恢复。到2015年,造林27.86万亩,农田林网新建更新100万亩, 廊道绿化建设750公里,全市县级以上廊道绿化率达到95%,全市林木覆被率达到32.5%。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北汝河供水水源地保护,将南水北调输水线路区划定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水污染源头治理,推进清潩河等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快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完善火电厂、热电厂和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建设,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提升机动车排气、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水平。加强环境噪声管理体系建设,妥善解决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健全申报登记和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完善危险废物收集和处理设施收费政策。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的建设。健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实现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到2015年,市责任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常规达标率100%,市区城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15天,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污染防治达标率不低于90%,完成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指标。
第三章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以园区为载体,围绕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完善,推进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市。
第一节 着力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围绕废旧金属加工、煤及煤化工、电力、水泥、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和核心资源,引进关键链接项目或循环使用内部资源,拓展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企业间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基础设施共享,再培育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长葛大周再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要充分发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功能,做大做强再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链,争取“十二五”实现大突破。襄城县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要加快重点项目实施,快速扩张产业规模,争取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第二节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工业生态化为核心和龙头,构建煤炭开采及综合利用、煤化工、水泥、中水回用、废旧金属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六大产业循环链,实现能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劣质煤和矸石—发电—新型建材、煤炭—焦炭—煤化工(电力)、矿井水—中水回用、焦炉煤气—发电4条产业链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系统优化;鼓励禹州中锦水泥公司等企业,构建水泥—余热发电和粉煤灰煤矸石—水泥的循环链;以市区污水处理厂、市新区热电厂为核心,建立中水—发电—水泥、污水—污泥—化肥(生物农药)产业循环链;依托长葛大周镇丰富的再生金属资源,建立废旧金属回收—再生金属加工产业循环链;以长葛众品公司、河南飞达质源公司为龙头,形成种植业—食品加工—养殖业—污水和废物回收利用等产业循环链。
第四章 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合理利用能源、淡水、土地和矿产等各种资源,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一节 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和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业领域重点推进煤炭、电力、金属冶炼、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交通运输业重点推进节能环保型公共交通,加快落后汽车、农业机械更新改造。建筑业重点推进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公共机构、商业和居民消费领域重点推广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及电器设备。严格执行节能法规,实行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能耗标准市场准入制度。加快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实施一批重大节能项目和示范工程。到2015年,全市重点行业、主要产业单位能耗和主要设备能效达到或超过国内平均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5%。
第二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治理“空心村”、“城中村”和废弃厂矿、砖瓦窑场,加快城区退二进三和旧城改造,挖掘用地潜力。合理处置闲置土地和未利用土地,超过动工开发期限尚未动工造成土地闲置的,要及时盘活利用。鼓励城市向空中发展,建设高层商业、办公及住宅楼、多层生产厂房。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鼓励建设地下停车场和市场。保障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用地需要,提高工业用地投入产出强度。规范土地市场,加强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到201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34.41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9.34万公顷,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第三节 合理调配和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和配置,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统筹上下游和地表地下水调配,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做好南水北调用水规划,不断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做好农业节水,积极推进颍汝灌区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基本实现全市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支持缺水山区、丘陵地带建设农村集雨工程。加强火电、造纸、冶金、纺织、建材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推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禁止新建或扩建高耗水项目。做好城市节水,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强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居民住宅的节水和中水回用、雨水收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污水循环利用。实施阶梯水价、超计划超定额加价制度,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第四节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强煤炭、铝钒矿、铁矿等重要矿产资源基础性地质勘查,提高资源接续能力。严格矿业准入标准,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打击非法开采、乱采滥挖行为。改善资源开采技术装备和管理,淘汰落后的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回采率。实行资源资产化管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合理补偿机制,规范矿业权市场。有序推进煤炭、铝土矿等重要资源整合。
第十篇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人文许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着眼于增强软实力、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建设优势彰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人文许昌”。
第一章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各县(市)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或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有文化大院或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市县(市、区)两级档案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实现档案馆数字化。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合理布局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阵地,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区、县(市)都建有一所独立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阵地。
第二节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环境。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文化项目,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等工程建设。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继续实施“三千计划”,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行文化工作重心下移,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舞台精品艺术送农民活动,积极推进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军营文化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起、看得见,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三节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文艺创作全面繁荣。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不断壮大文艺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进一步办好《许昌日报》、《许昌晨报》等报刊及专业报刊。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着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积极推进车载、楼宇、户外电视等公共视听媒体建设,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力度,提高档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做好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管理和基本建设中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加大对“许昌人”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抢救、保护、发展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高许昌文化的知名度。
第二章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以改革创新、文化经济、项目带动、人才聚集、科技创新、文化品牌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中原文化强市。力争到2015年,形成5家以上在省内、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以上。
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等核心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持续打造“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张旅游名片,大力发展钧瓷产业集群、生态文化园产业集群、工艺发制品产业集群三大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建设顺店刺绣、尚集书画、钟繇文化开发、襄城寺庙民俗文化等文化产业板块,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广电中心、报业大厦、科技广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禹州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培育,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其不断壮大规模、迅速做大做强。支持战略投资者、民间资本和外资在许兴办文化企业、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改制重组。
第三章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以国家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河南人的“三平”精神和新时期的“许昌精神”。加大哲学和社会科学普及力度,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公民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加快建立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建设。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群众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十一篇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活力开放型城市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完善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努力建设活力开放型城市。
第一章 深化体制改革
第一节 深化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围绕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和劣势企业国有资本有序退出两大任务,通过战略重组、产权出让和依法破产等形式,不断深化企业改革。重点做好六项工作,力促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着力推进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战略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以培育上市公司为重点,着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以解决历史遗留为重点,着力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妥善做好职工安置;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着力推进电力等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为重点,着力引导企业退城进园;以规范产权流转为重点,着力建立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流转机制,优化改制企业股权结构。
第二节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改革财政分配体制,统一事权财权,理顺市、县财政关系;稳步推进税收体制改革,引导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城市法人银行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其扩大分支机构设立范围。全面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担保机构、互助资金组织等农村金融组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
第三节 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理顺煤、电、天然气等基础产品价格,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鼓励大用户与发电企业协商确定电价。推进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改革。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逐步提高排污、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标准和征收率。加快收费制度改革,规范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经营性收费监管,完善价格听证制度。
第四节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的原则,深化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城市公用、户籍管理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完善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划转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制为企业,从事公益性服务的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五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深入推进“两转两提”为重点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改进经济调控方式,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科学界定部门职能,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积极探索重点集聚区直管和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章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新招商引资理念。健全新型招商引资体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实现由优惠政策招商到发展环境招商、产业竞争力招商的转变。拓展符合国际惯例的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等社会化、市场化招商方式;完善招商引资网站,加大网上招商力度;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中介牵线、园区推动、企业主动的招商运行机制;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利用外资项目库,做好利用外资前期工作。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以国内外500强、中央企业、大型公司和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为招商引资重点,依托重点企业和产业集聚区等平台,吸引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公用事业等领域。主动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推动卫生、环境保护、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突破3000亿元。
第二节 推动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广开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在产业转移、资源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以中原经济区战略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郑许之间通讯、金融、人才、教育、旅游、交通、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高标准建设郑许快速通道,加快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建设,推进郑许组合交通枢纽构建。以许昌新区为依托,重点布置电力装备、汽车零部件、高技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加快打造贯穿市域南北、许昌与郑州联动的郑许产业发展带,加快形成许昌与郑汴城市经济、社会领域全方位联动的发展格局。同时,加强与洛阳、开封、焦作、新乡、平顶山、漯河等城市的联动。
第三节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扶持培育出口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扩大比较优势明显的发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大宗商品出口,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提高我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配套产业,鼓励我市企业主动融入跨国公司、市外企业的供应链,推动我市产品进入跨国采购和连锁经营体系。健全出口预警、进口监测、反倾销应诉、产业损害调查体系,打破出口壁垒。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符合我市产业升级需要的重要装备、关键设备、核心技术以及短缺的战略性资源和原材料。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2亿美元,出口达到28亿美元。
支持许继集团、瑞贝卡集团等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外人才、技术、市场和资源能源,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开展跨国战略投融资。积极做好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对外开放机构申报工作,争取早日设立,构建对外开放重要渠道。
第四节 优化开放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市场规则,建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偷税、骗税、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形成管理有效、运转协调、运行顺畅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政府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有效控制行政管理成本,切实降低投资者的创业成本。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依法保护和鼓励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严格查处和督办外来投资者投诉案件,营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
第十二篇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许昌建设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着力构建均等化、广覆盖、高标准的公共服务新体系,加强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章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调查失业率力争控制在4.5%以内。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新兴行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促就业,推动各种形式灵活就业。做好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强化就业援助,多渠道推进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支持并规范发展社会就业中介服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第二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覆盖城镇各类劳动者,探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健全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尽快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完善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比重,多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健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全面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省级调剂。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手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认真解决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民政事业,提升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到2015年,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40万人、38.8万人、27万人、18.5万人、19.4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位居全省前列。
第三章 促进居民收入均衡增长
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和落实职工工资决定机制、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
第四章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和落实利益导向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加强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深入开展“亲情服务”,大力推进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明显降低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实施“关爱女孩”行动,加强综合治理,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婚育行为。加强流动人口和无业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完善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系。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为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实施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贫困乡村少年儿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医疗卫生、教育、休闲娱乐等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章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第一节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院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标准。健全120指挥中心等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认真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职业病。关注人口心理健康问题,支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药品市场监管,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改革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推进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完善公立医院质量评价制度,加强预算收支和绩效考核管理。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完善社会办医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发展远程医疗。
第二节 加强体育工作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共体育和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建设一批综合性全民健身中心,专项健身场馆、乡镇和社区球场、健身跑道等基本公共体育设施。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建成市体育中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特别是青少年身体素质。集中力量发展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各种形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引导居民适度体育消费。
第六章 构建常态化社会管理机制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好城乡自治组织利益协调、矛盾化解、排忧解难、提供服务的作用。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依法依规发挥作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加强互联网建设与有效管理,完善网络综合防控体系。
第七章 推进平安许昌建设
完善重大事项信访评估制度,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网络,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重点区域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防控犯罪能力。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人民防空建设和交通战备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工作预案。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震等工程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消防等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第八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妇联、团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
坚持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深化国防教育,巩固发展“双拥”成果,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第十三篇 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实施机制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在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章 加强分类指导
规划提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及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发展任务,是为了给市场主体以正确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来实现。各级政府要强化市场监管,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规划确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发展低碳经济等重点任务,体现了政府的战略意图。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等措施,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来实现。
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扶贫救助、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是政府的庄严承诺,主要通过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完成。
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治手段,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来实施。
规划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抓紧推进,如期完成。
第二章 完善经济政策
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切实体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方向。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市级政府投资规模。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自主创新、高端产业、低碳经济、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
建立完善功能性产业政策。优先安排和引导资金、土地、能源、重要资源等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促进计划,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对易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产业,要通过健全市场准入、环保标准、土地使用、技术标准、信息发布等措施加强调控和引导。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运用经济手段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限制污染重、消耗高的产品生产,引导节约型消费。加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行为。
第三章 加强组织管理
健全规划管理体系。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省、市、县三级规划相互衔接配套,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分级分类规划管理体系。各部门要按照有关分工,加强区域规划工作,做深做实专项规划,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各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加强有机衔接与协调,避免各自为政。以编制和实施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支撑,实现总体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做好年度计划。把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年度具体发展措施和项目上,使年度计划安排与规划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确保规划实施的连续性。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与评估。本规划纲要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本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并纳入各县(市)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有关部门要跟踪分析相关领域规划实施情况,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规划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府意图与政策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出于其它重要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与规划目标发生较大偏离时,由市政府研究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