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的通知

  • 索 引 号 :11411000005747138B/201605-00311
  • 信息分类:市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许昌市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2016-05-13 17:49
  • 名 称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的通知
  • 文 号 :许政[2016]42号
  • 关 键 字 :
  •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的通知

    许政[2016]4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5月11日


    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加快推进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设制造强市,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推动许昌制造向许昌创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实现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的新跨越。

    (二)发展定位

     ——全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我市电力装备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的优势,强化中原电气谷的引领作用,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统筹布局一批电力装备研发应用项目,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改造提升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在电力装备领域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业创新优势,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建成全国自主创新试点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级高新区,实施重大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营造开放式创新环境和便利化众创空间,在创业创新上趟路子、走前列、做示范,建成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区。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处在产业链顶端的大项目,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进一步提升全市制造业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水平,加快构建战略新兴制造业引领、传统优势制造业支撑、服务型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发展目标

    1.到2020年,许昌先进制造业大市地位进一步巩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形成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再生金属及制品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1家,超500亿元企业2家,超100亿元企业1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产业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1%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力争达到0.85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3.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

    智能制造加速提升。“两化”融合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达到85,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装备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45%以上,企业普遍依托互联网开展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融合服务,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绿色制造加快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用能效率和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2. 到2025年,许昌进入全国制造强市第一方阵,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制造业集群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规模

    结构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5406

    8000

    12000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亿元)

    1200

    1800

    2800

    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3

    15

    21

    创新

    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6

    1.1

    1.7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

    0.46

    0.85

    1.3

    质量

    效益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81.5

    83.5

    85.5

    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年均增长7.5左右

    年均增长6.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提高

    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

    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两化”

    融合

    “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

    75

    85

    9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

    41

    45

    50

    绿色

    发展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

    降低(%)

    20

    38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

    23

    4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0

    93

    95

    二、重点领域

    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现有基础,着眼产业未来发展,发展电力装备、信息技术产业、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电梯、食品及冷链、超硬材料及制品、再生金属及制品、发制品等11个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整机制造业发展,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一)电力装备。围绕“输、风、配、核、民”五大领域,依托许继、森源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超特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及关键部件、二次继电保护设备、500KV以上变压器以及高附加值关键配套,确立在超特高压输变电领域的领先地位;掌握风力发电成套核心技术,建立完善的风力发电设备产业链;围绕轨道交通的电力供电、牵引供电、铁路信号、铁路通信的“四电”集成,完善产品体系;发展先进控制室仪表控制设备、反应堆数字化保护及控制系统仪控设备等;促进民用机电智能化发展,开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智能一次设备,智能电表,主动配电网系统;发掘节能环保领域潜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及并网,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与一体化成套电气设备配套检测能力。提升中原电气谷核心竞争力,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电力装备研发、制造、系统集成、检测中心和全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信息产业。以许昌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集成电路的设计优势,突破高端通用和专用芯片制造技术,重点发展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产品,大力发展电脑芯片、工业控制芯片、RFID与传感器芯片等,提高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加快云计算中心建设,推进大数据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集成创新,突破大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推出先进、实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智能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智慧应用建设。建设重点行业、特色经济的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以专题市场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整合与发布平台,实现供求、行情、产品等信息的多渠道、多界面综合展现。突破物联网感知领域、组网和协同处理核心技术,完善物联网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体系,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组织物联网应用示范。

    (三)工业机器人。依托机器人产业联盟,突破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以许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为载体,加强同台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的合作,围绕许昌汽车零部件、生活瓷制造等产业领域,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我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本土应用和产业升级。以示教和搬运、喷涂、桁架机器人的应用为切入点,以低端产业“机器换人”为市场方向,以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为创新之路,鼓励我市装备制造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机器人本体制造,逐步扩大机器人的使用领域。针对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加大扶持,重点引进,加速形成技术集聚效应。

    (四)新能源汽车。紧跟世界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沿最新技术,依托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以“纯电驱动”为主方向,支持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轻量化车身、电动汽车专用底盘、新型高效电机以及整车集成技术控制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大力推动整车动力总成的模块化,提高整车系统集成控制能力。依托许继集团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实验室”,大力开展智能充放电、电池更换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充电设备、电池箱成套的市场占有率。加强示范应用,布局车联网体系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安全监管,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把许昌建成中西部地区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基地。

    (五)生物医药。坚持大力培育本土优势企业,推进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承接医药产业转移。形成以禹州市为重点,以润弘本草健康产业园、天源生物医药科技园、河南华夏药材及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集种植、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为一体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医药、生物保健品产业集群,把许昌打造成中原经济区“现代中药谷”。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载体,建设中国中医药产业园,建成以中药研发为龙头,品牌建设为支撑,服务贸易为平台的国际领先的中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以许昌县精细化工产业园为主体,发展高附加值化学仿制药和创新新药,实现由中间体向特色原料药乃至制剂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全省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学药生产基地。把许昌打造成以中医药为引领,特色化学药剂、生物制药、医用敷料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六)汽车及零部件。顺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汽车产业发展规律,结合汽车产业发展特点,积极采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对生产流程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智能化柔性生产,提高产业竞争力。以汽车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发展专用汽车、电动汽车、汽车零部件三大集群。做特做强传统整车。大力发展高空作业车、压缩垃圾车、沥青洒布车等城市维护用车,混凝土搅拌车、自卸车等重型专用车,保持冷藏车、保温车、厢式运输车等车型市场份额稳定增长。重点发展传动轴、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车桥、车轮等汽车动力总成和核心零部件,扶持汽车座椅、车用空调、冲压件、车桥、油箱等零部件企业。做专做大汽车后市场。大力发展汽车研发、设计、汽车、二手车等市场服务业。将许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西部汽车制造中心之一,逐步切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供应链环节。

    (七)电梯。以电梯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节能高速客梯,加快发展载货电梯、医用电梯、观光电梯等专业用途电梯,研发生产高端扶梯和人行道。支持核心零配件企业加大技术引进与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巩固提升零配件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曳引机、控制系统、导轨系统等关键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实现与主机的同步发展。围绕电梯龙头企业,积极承接轿厢、轿架、导轨连接板等配套产品生产转移。积极推进与国内电梯综合性能检验单位的合作,成立电梯产业园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电梯安全维修与保养服务中心,对电梯实行远程监控,实现远程调试、故障预警,维修服务等,提高电梯的安全水平。把我市建设成中西部最大的电梯制造、研发、检测与服务基地。

    (八)食品及冷链。围绕食品工业“牵一推三”发展战略,与一、三产业融合形成大食品产业体系。持续改造提升烟草制品业、肉制品加工业、小麦加工业、油脂加工业等四大优势产业;不断壮大豆制品循环经济产业园、红薯“三粉”制品集聚区、蜂产品产业园等三大传统食品产业集聚区;着力突出食用菌、生物保健制品等两大特色食品;优化卷烟产品结构,提升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挖掘酒业潜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以鲜易控股为依托,建立国内首家冷链资源交易平台,提供温控仓储、温控运输、生鲜加工、城市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缩短新鲜食材“从源头到餐桌”的距离。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我市食品整体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九)超硬材料及制品。建设许昌市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全国重要的金刚石及制品研发平台,不断丰富、优化我市超硬材料及制品产品结构,打造多品种、系列化、专用化的超硬材料及制品的产品格局。超硬材料领域,发展宝石级大单晶金刚石和聚晶、微粉(含纳米级微粉)系列产品;超硬材料制品领域,发展高档金刚石磨具、切削刀具等;原辅材料领域,发展粉状石墨、粉状触媒、人造复合传压介质、硬质合金顶锤等;专用设备仪器领域,发展合成超硬材料用大型六面顶压机及其智能化控制设备等。以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园区为主体,以郑州市和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为窗口,向外逐层构建金刚石制造圈和超硬材料制品生产圈、原辅材料及配套产品生产圈、交易物流圈,完善产业链条,把许昌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

    (十)再生金属及制品。提升再生金属产业深加工水平,构建再生金属“回收—分拣拆解—初加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坚持循环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不锈钢加工业,扩大下游冷轧板带及精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发展不锈钢日用制品、轨道交通零部件及管材等产品制造;整合再生铝加工业,发展高纯铝箔、铝板材、铝型材等产品的制造;培育壮大再生铜、再生镁加工业,发展无氧铜杆、高精度铜板带、镁合金产品等。以葛天再生金属交易市场为依托,完善再生金属市场回收网络。成立金属资源再生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废旧家电、机床拆解、破碎、分选新技术,降低资源再生难度;发展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以大周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废旧金属回收、熔炼、加工,促进中德金属生态城发展不锈钢制品。把我市建成全国一流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中部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十一)发制品。依托现有发制品产业基础,加强人发原材料全球集散地的建设,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增强产品技术含量,确保产品质量,促进产品靠近并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引进高级研究和开发的工艺技术人才,逐步提高化纤发、女装假发和男装头套等高档产品比重,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力度,针对不同区域消费群体进行特色产品服务,满足不同种族、区域的客户需求,提升产品档次和核心竞争力,使得我市发制品能够领导国际消费时尚潮流。打破韩国等代理商对国际终端市场的封锁控制与垄断,营建自身的分销体系和销售网点,促进发制品销售市场重新布局。将许昌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发制品产业基地。

    三、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

    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紧紧围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目标,结合许昌发展实际,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协同推进。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提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能力。

    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紧密合作,共同搭建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共同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专项,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在产业集聚区布局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规范相关服务标准,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重点制造领域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式共享服务平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根据国家、省发布的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和导向,引导企业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发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制定新产品认定办法,积极推进开展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新软件首版次运用,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实施军民融合专项行动,建立规划、项目、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成套技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与修订,促进我市工业技术标准化和标准产业化。培育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构筑从专利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的转化通道。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众创空间。依托产业集聚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利用闲置楼宇或厂房构建众创空间。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专项,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强化公共创业就业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项目推介、跟踪扶持等服务。围绕创新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构建多层次的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优秀企业家、创业导师等对创业团队和种子期、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提供天使投资。

    专栏1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挥我市在装备制造领域的产业、技术、人才优势,以企业为主导,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建设面向全行业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行业基础和共性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专利转化、人才培训等,为企业和产业提供创新知识和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

    到2020年,以电力装备产业为核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在制造业领域建成3个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全面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全面推进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深入实施“宽带许昌”战略,加快部署高速、宽带、移动、泛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大4G等网络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促进TD-LTE 和FDD-LTE向高带宽、扁平化网络演进。推动内容分发网络向大容量、广覆盖、智能化演进,不断增强网络流量承载和分发能力。推动引导政府、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进行IPv6改造和建设,全面实现IPv6在网络、平台、终端和服务各环节的部署和规模应用,促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升级。依托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云中心和灾备中心,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业态。深化工业集聚区、龙头企业与电信运营企业合作,积极促进传统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完善行业云、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实现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信息网络建设。

    推进企业智能化升级。深化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集成应用,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改造计划,推动人工转机械、机械转自动、单台转成套、数字转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普及,促进先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提高企业在工艺流程改造、在线检测、质量性能提升、营销服务等领域的系统化整合能力,实现智能管控和全流程监控,构建智能化、网络化的生产系统。提高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在机械装备和消费产品的嵌入复合水平,全面推广“数控一代”。攻克电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核心基础部件的制造技术,促成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与关键智能零部件的协同发展,实现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创新发展和应用。

    加大智能制造示范推广。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步伐,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引导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业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主适应控制。围绕核心装备、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的共性问题,组织实施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创新发展。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贯标活动,构建多层次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体系。

    专栏2  智能制造工程

    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试点示范,应用推广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对制造业的带动力度。

    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普遍通过互联网开展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到2025年,基本建成完整的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智能制造实现广泛推广。


    (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布局。

    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传统产业采用先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技术工艺装备水平。支持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增加投资。鼓励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推广共性适用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从市场需求端引导产业发展,着眼长远规划,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培育新兴市场。以现有产业、资源禀赋为基础,积极培育信息技术产业、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产业链关联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发展,培育若干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核心企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式发展。全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光伏发电产业园、智能电网产业园、智慧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建设,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合作研发,协同攻关,着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制约,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实施培育大企业集团行动计划,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超50亿元大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实施以“小升规、中升大”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推动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产销对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按照全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各县(市、区)的特色产业,统筹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各类特色产业集群,推广“整机 配套”、“原材料 制成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链模式。实施“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品牌集群。推进信息技术设施网络化、开发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建设智慧型产业集聚区。鼓励产业集聚区内的龙头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模糊实施重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

    专栏3  企业培育工程

    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 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大企业集团。

    到2020年,全市形成营业收入超千亿大企业集团1家,超百亿元大企业集团15家以上。到2025年,全市形成营业收入超千亿大企业集团3家,超百亿大企业集团25家。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坚持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市的生命线,推动制造业质量升级,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

    推动制造业质量升级。围绕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以劳动力、能源资源、环境等为驱动要素的低成本竞争型行业,逐步向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驱动要素的质量竞争型行业转型。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标准、生产许可等手段,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规模,推动优势产业向高端发展。推广应用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和专业性质量管理团队,示范推广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以许昌国家质检中心检测基地为依托,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等。支持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掌握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探索建立行业对标长效机制,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支持大中型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引导中小微企业贯标达标。大力推动能效能耗、重点产品、商贸流通、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发布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鼓励企业主动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严格实施产品“三包”、召回等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推进许昌制造品牌建设。依托企业现有品牌资源,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挖掘优势,形成国际、国家、省三级品牌梯队,促进我市品牌蓬勃有序发展。支持自主品牌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收购国际品牌、促进品牌国际。鼓励龙头企业利用自己拥有的品牌、技术、资本和人才等优势,采取输出管理,输出技术等方式,加快品牌扩张和延伸,鼓励中小企业加入行业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的产业链,形成名牌产品的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培育造就更多的强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专栏4  质量强市工程

    创建全国质量标杆,推广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完善质量升级的配套措施,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强化质量治理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完善工业品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

    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全市创河南省省名牌产品累计达80个,创质量信用A等以上工业企业50家。引导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创省长质量奖达5家。建成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5个省级检测中心,努力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五)推行绿色生产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计划,开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能源等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达标对标活动,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实施工业清洁生产提升计划,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大幅降低企业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建设热电联产机组或大型集中供热、污水分级处理设施。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

    推进循环利用和绿色制造。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废旧电子电器、废金属、废塑料、建筑垃圾等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推动能源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

    严格制造业节能环保监管。严格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准入,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认真落实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约束性条件。严格新建项目排污总量前置审批,实现区域污染物新增量指标与实际减排力度挂钩联动。强化对电力、钢铁、化工、建材、造纸、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治理和监管,依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专栏5  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推广产业布局循环链接。

    到2020年,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15%。到到2025年,制造业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引导和支持我市行业骨干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引导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产业与金融相结合,支持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培育新型业态,积极推动制造企业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高端环节延伸。支持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建立柔性和快速响应机制,推进产品多样化和定制化的生产模式。

    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加快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积极打造大宗商品网络交易平台、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线上线下服等各类专业化网络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工程,建设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主体,开展工业企业和电商企业对接活动,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外包、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工业经济监测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及时规避化解市场风险。以服务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强创新、创业、投融资、信息、技术、物流、市场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将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向全社会开放,为各类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测、测试、标准化等专业技术服务。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与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帮助企业、产品拓展网络市场。

    (七)深入开展产业转移,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合作水平和层次。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抢抓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 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优势,深度推进本地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外资通过合资、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本地企业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技术同盟,共同引进或开发先进电气技术与装备。发挥龙头企业、中介机构、民间商会的作用,积极推动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等,专向信息收集、专题研究评估、专业对接谈判、专人跟踪落实。加大行业和区域产业转移力度,提升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实效。推动重点企业、产业集聚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对接,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

    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和引导我市电力装备、食品、汽车等龙头企业率先“走出去”、富裕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构建我市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支持我市优势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扩大资源性产品和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品牌的国际化水平。推进企业由产品、技术出口向资本、管理输出转变,支持企业在境外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基地,加快我市高端装备产业全球化步伐。支持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市场营销网络和资源能源基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国际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

      (八)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培养,充分释放人才红利。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完善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培养体系,为制造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努力培养现代企业家。引导全市企业家树立远大目标,不断拓展战略思维能力,以企业做大做强为终身追求,靠企业的发展和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举办企业家培训班、企业研讨座谈、企业家沙龙等形式,加快推进企业家职业化建设。加强对现有企业家、企业第二代接班人、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创业者的培养,完善企业家队伍梯次。

    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统筹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智工程。指导企业健全完善专业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我市企业发展。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共建研究基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落实市委与许昌学院共同实行的校地共建人才“双百工程”。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政策及专项资金的作用,吸引一批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国内外知名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开展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倡导参加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并通过专题研讨、高层论坛、实践锻炼等途径,重点加强对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产业升级、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竞争等内容的培训。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等。加强市内高校制造业相关学科建设,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造就一批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

    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为重点创业培训对象,在对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培训中加大创业方面内容。利用现有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公共创业培训。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建创业咨询专家队伍,为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财会、法律、政策、信息、技术和融资指导等服务,解决企业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难。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逐步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大力实施“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项目,认真开展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和跟踪问效工作,不断提高培训实效。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创业主体开展培训。加强创业教育,在各类大中专院校开设创业培训课程。

    专栏6  企业家队伍培养工程

    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以提高企业家职业素养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先进管理理念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增强许昌经济发展动力。

    到2020年,培养杰出企业家十名以上,优秀企业家百名以上,成长型企业家千名以上,我市企业家群体在全省的比重明显提升。到2025年,培养一支在全国制造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家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成立许昌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牵头、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统筹全市制造业发展,协调推进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设立制造强市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由产业经济、专业领域、行业协会等方面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建立制造强市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开展阶段性检查与效果评估。

    (二)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健全市县两级服务体系、服务窗口和多部门协同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政企沟通、运行监测、企业问题解决和政策督查落实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突出分级精准服务、分类精准指导、分业精准施策和分企精准帮扶,针对全市百户重点企业,帮助其破解融资、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等发展制约因素;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建立市县两级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开展银企、产销、用工和产学研对接,强化需求牵引、市场导向,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对接平台,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应用,引导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快速响应的产品和服务。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规范前置中介服务,对重大制造业项目在审批立项、环境评估、用地保障、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三)强化财政税收支持。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各类资金基金的引导作用,优化资金利用结构,加大对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的支持。在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亟需培育和突破的制造业重点领域,推动财政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府设立产业链基金、集群发展基金等,推动主导产业发展。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定期发布先进制造业重大工程包,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河南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等鼓励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制造业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和优先使用力度。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做好税务咨询和服务,引导本地企业充分享受国家税收扶持政策。

    (四)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综合应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探索政府财政撬动银行资金的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搭建政、银、企、担、保对接合作平台。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制造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产品和业务,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融资、股权质押等多元化融资服务。加快培育和推荐上市公司,创新企业债务融资手段,扩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充分利用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金融工具,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私(公)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推进创新型、成长型制造业企业股权融资,支持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投贷联动。鼓励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广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健全完善企业互助资金,帮助企业缓解暂时资金困难。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建立政策性担保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银行业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考核机制,用好市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妥善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类财务风险。

    (五)营造良好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完善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行业协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咨询和社会化专业服务。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实施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贯彻落实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研究制定本单位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序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广泛宣传,提供全社会对制造业发展的认识,为建设制造强市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